close

 

好奇心是知識的缺口【70】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學會積極主動,先把任督二脈打通,透過實踐會讓你不斷成長!

20210517.jpg

圖取材自:台灣世界展望會

 

 

我們都知道有好習慣,很重要!讓大師史蒂芬柯維說給你聽聽。

 

聽樊登說的「第3選擇」,立馬被大師史蒂芬柯維吸粉,接著看大師的另一大作,核心重點是積極主動,就是你了解大師說的好習慣是什麼,要實踐它;你要跨出第一步,後面才會有很多0的概念。

 

完成了這六個習慣以後,你可以從一個依賴型人格變成獨立型人格(1~3),變成互賴型人格(4~6)這個更難。最後一個習慣叫不斷更新(7),保證你自己不斷地螺旋式上升,這就是七個習慣的基本的結構。

 

積極主動第一有選擇,第二要選擇做影響圈的事。

 

下面的故事真的是太精彩了。我把不錯的故事,濃縮在短標上,更多大師的經驗,就在另一個樊登口述的文字稿。

 

影響圈就是當下做能自我成長的事;關注圈就是花太多精神關注他人,做太多自己改變不了的事。

 

我就專注我的影響圈,努力地提供顧客有關係、有興趣的文,

不斷地產出有價值的文,希望各位多按讚、留言鼓勵加分享!

 

 

 

 

 

永遠都擁有選擇權

 

史蒂芬·柯維特別欣賞的是我們曾經講過的一本書,叫做《活出生命的意義》。那本書的作者叫弗蘭克爾,是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里邊幸存下來的,如果想要詳細地知道這件事去聽那本書就好了弗蘭克爾在集中營里邊所發現的人類最終極的自由是什麼呢,就是無論何時何地何種狀況,你作為一個人永遠都擁有選擇的權利

 

而史蒂芬·柯維認為一個真正主動積極的人會發現從刺激到反應之間有一個巨大的空間,叫做選擇

 

這個很有感觸,抱怨是每個人的本能,碰到事情難免都會抱怨,但只能適當的抱怨,更多時間和精力,應該用在解決問題上!

 

有些人碰到刺激,他的選擇就是不斷的抱怨(無止境),他把抱怨當作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我認為這會是個災難。

 

人有抱怨就是碰到問題了,選擇看書是個找方法的方式。我的68篇「他人的力量」,告訴你要找到第4層人際關係,找到你身邊會關心你、正直和能提供有建設性的朋友,會是你一生裡最寶貴的資產,好朋友也是一本書!

 

 

 

一.積極主動

 

羅斯福夫人講過一句話特別棒,她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傷害你,除非你同意。

 

如果你不把別人傷害你的權力交給別人的話,他們是沒法傷害到你的自尊,沒法傷害到你的內心的,這個羅斯福先生家裡邊被盜了,有人偷了他的東西,大家就寫信給他安慰他,後來羅斯福總統回信,這封信很有名。

 

 

 

他說這件事我覺得很慶幸,為什麼慶幸呢?第一 他們只是偷了東西,沒有傷人 。第二,他們只偷了一部分東西,沒有偷走所有的東西,我很高興。第三,我很慶幸偷東西的那個人是他而不是我。

 

所以你看誰應該難過、痛苦,應該是那個變成小偷的人,他應該更糟糕,我並沒有做錯事,我為什麼要那麼傷心難過痛苦呢。

 

 

所以我們從佛教的角度來解讀,就是什麼叫做自由?自由就是打破社會的慣性。

 

這個社會的慣性就是你刺激了我,我就要有反應,你偷了我,我就要生氣。

 

但實際上你會發現,當你能夠打破這個社會的慣性的時候,這個中間選擇的空間巨大,就是我選擇換一種方式來看待這件事情,一個真正積極主動的人是不會輕易地放棄自己選擇的權利。

 

所以史蒂芬·柯維認為說,你必須得能夠堅持有選擇。而有選擇這件事情需要有四件東西支撐,自我意識、想象力、良知和獨立意志。有這四個東西,你才能夠真的做到不會輕易地放棄選擇的權利。

 

 

 

影響圈和關注圈

 

積極還有第二個定義就是我們的人生當中有一個影響圈,有一個關注圈,中間的部分叫影響圈,外邊這部分叫關注圈。影響圈就是你做了力所能及可以改變的東西,關注圈是你只能評論,只能發表意見,只能生悶氣,但是沒用的,你改變不了它的東西。

 

所以,一個積極的人應該把精力放在哪個圈呢?這是我認為古往今來所有的成功人士唯一的共同之處,就是把精力放在影響圈當中做事。

 

如果你天天焦慮,天天痛苦,天天罵別人,天天指責,天天找藉口,這都是在關注圈裡下功夫,你的影響圈就會變得越來越小。

 

這也就是孔子講的,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孔子用一句話就概括了這個核心的思想。

 

你知道了什麼叫積極主動。第一有選擇,第二要選擇做影響圈的事

 

 

 

二.以終為始

 

一個人在生活當中,如果沒有一個預先設定的目標的話,目標當然可以改,就你做一做,你可以改,你可以不斷調整,說今天不想去那兒了換一個方向。

 

但問題是你也得有目標,你才能夠有一個方向可以走。所以他說每一個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都面臨著兩次創造,一次是在頭腦當中創造出來,一次是在實際生活當中創造出來。

 

 

 

三.要事第一

 

大家都會看我,覺得我好忙好累,我去一個地嘟嘟知道你一定是先旅游,因為旅游的那個空檔就是小石子,它可以插在我去做那些重要的事情的旁邊,所以你就可以活得相當自在,你可以很輕鬆。因為你重要的事你都做了,這就是時間管理。

 

史蒂芬·柯維所創造的時間管理,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不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應該優先做的並不是重要緊急的事,而是那些重要不緊急的事。

 

關於這部分我們不用詳細講了,大家去聽我們講過的《搞定》那本書就好了,搞定是更新一代的時間管理,所以可以把史蒂芬·柯維的這個東西完全容納在裡。

 

 

 

四.雙贏思維

 

《第3選擇》的作者史蒂芬·柯維,是他在晚年的時候,把所有的七個習慣濃縮在一塊兒寫成了一個《第3選擇》這樣的一本書。

 

那本書的核心就是怎麼樣去達成第三選擇,怎麼樣去達成一個雙贏的結果。

 

 

 

五.知彼解己

 

你要能夠學會傾聽,很多人不會跟別人傾聽。就是當別人一說話的時候,我們馬上就反應出來我們想說什麼。

 

當我們在跟別人溝通,要討論一個事情,要達成一個合作的時候,其實你最應該做的事情是少說話,多提問,多讓別人說一說。

 

 

 

六.統合綜效

 

能夠達成統合綜效,第一個是尊重差異,第二個是調動創意。當你看到別人跟你不同的時候,最好的回應方法是什麼呢?我們說你不同意我的意見,那我很想聽聽你的看法;你不同意這個想法,那我很想聽聽你的意見,這就是統合綜效的第一步。

 

當你能夠尊重差異的時候,對方才能夠願意跟進,然後如果你能夠邀請他來說,那麼咱們能不能一塊兒創造一種更好的方法呢?

 

你願不願意跟我們一起設想一種更好的方法,就能夠幫對方跟你一起創意。

 

所以當你能夠尊重差異並且能夠鼓動大家一起來發揮創意能力的時候,才能夠真的達到統合綜效。

 

 

 

 

七.不斷更新

 

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所以在哪些方面不斷更新呢,史蒂芬·柯維講智力、身體、社會、情感和精神。

 

在智力的層面,你可以考慮讀書學習,參加樊登讀書會等等,這是智力的過程。在身體的層面,你需要冥想、鍛煉身體、養生,吃更健康的食物等等。

 

在社會和情感的方面,你需要加入更多的聯結,需要多做奉獻,需要和他人的情感帳戶之間經常地存錢。

 

在精神的層面,你需要追求更高級的認知能力,你需要擁有自己的哲學,你需要能夠有自己的一套解讀這個世界的方法,這就是你的價值觀。

 

 

 

 

臉書粉專

Really凱呷看麥

 

記得按讚、留言和分享!

 

 

打10篇=1壘安打

打50篇2壘安打

打100篇=全壘打

打1000篇=滿貫全壘打

加油!

 

 

 

#這裡有實用的知識

#知識就是力量

#爬兩座山

#台灣世界展望會

#樊登

#兩份心得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史蒂芬柯維

#他人的力量

#積極主動

#以終為始

#要事第一

#雙贏思維

#知彼解己

#統合綜效

#不斷更新

#搞定

#情感帳戶

#永遠都擁有選擇權

#影響圈

#關注圈

#依賴型人格

#獨立型人格

#互賴型人格

 

 

 

圖取材自:台灣世界展望會
 

取自:樊登讀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讀完本文約需27分鐘

 

 

 

今天我們講一本經典的書,這本書也對我的人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就是這本叫做《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我和這本書的故事要從15年前講起,那時候2002年左右,我剛剛到北京沒多長時間,在中央電視台做著一些不怎麼出名的節目,永遠都有一種懷才不遇的感覺,還有莫名的驕傲。所以當有人給我推薦這本書的時候,我說又一本成功學的書,我們都以為起這種名字的都是成功學的書籍。

 

 

 

後來實在是被困住了,就是那個階段當你發現做什麼節目都沒法成功,永遠都會遇到挫折的時候,你就一定會四處地去尋找出路,我就看了這本書並且找到了史蒂芬·柯維的光盤。我還記得很清楚,在家裡黝黑的小房間里邊每天放著那個光盤聽他講課,這真的成為了我人生的轉折點。

 

 

 

我在這本書里邊所學到的最重要的習慣就是積極主動、影響圈和關註圈。當我學了這件事情以後,我就開始琢磨我既然有那麼多不可把控的外在事物,那麼我能做的事是什麼呢?

 

 

 

我要努力地做我的影響圈的事情,所以從那時候開始,認真地讀書《論語》、《老子》,讀各種各樣的書籍,用一年的時間下功夫去讀一本經典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所以這本書徹底改變了我的思維方式,因此在今天我會以為這本書很多人都讀過,但是當我跟很多人交流,發現其實大家都只是知道它的名字,而沒有讀過它的時候,我決定講一講這本書。

 

 

 

史蒂芬·柯維是被稱作推動美國歷史進程的25雙手之一,他是一個真正非常偉大的思想家,俄羅斯總統普京也講過說,在俄羅斯為什麼沒有出現這麼一位思想的大師,所以他是真的有思想的一個人。而且他在一生當中,至少見過30多位全世界的領袖,他幫四個美國總統做過輔導。

 

 

 

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讓大家津津樂道的七個好習慣到底是什麼?這七個好習慣其實可以分成兩截,就是最底下有三個好習慣,這三個好習慣分別是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這三個好習慣能夠幫我們做一個事情,就是讓我們的人格從依賴型人格變成自立型或者獨立型的人格,就是我們每個人成長的過程當中,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依賴,就像我們是一個孩子的時候,遇到任何問題我們都會說媽媽怎麼辦,爸爸怎麼辦或者這事不怪我,這事是他們要求的,我是在完成你的作業,我們是一個依賴型的人格。

 

 

 

依賴型人格就代表著這個人還沒有長大,他還是一個孩子,慢慢地我們需要從依賴型人格變成獨立型的人格,就知道這事是我的問題,這事我應該擔當,這事我能夠想辦法。

 

 

 

要完成這個轉換是非常困難的,就需要我們能夠學會積極主動、要事第一和以終為始。那麼經過了這個轉換之後又有三個習慣,分別是雙贏思維、知彼解己和統合綜效。這三個習慣讓我們完成另外一個改變,就是從獨立型變成互賴型。

 

 

 

很有意思,就是一個人獨立了不是一件好事嗎?但是如果這個人只知道獨立呢,如果這個人只知道凡事就靠我自己呢,所以我經常舉這個例子,我們小時候上學很多學霸,後來到工作以後你發現學霸們未必就真的比那些學習不怎麼好的人表現得更好,甚至有的更糟,為什麼?

 

 

 

因為學霸就只相信自己,學霸覺得我能夠成功就是靠我自己學習好,他缺少了從獨立到互賴的這個跳躍。

 

 

 

所以完成了這六個習慣以後,你可以從一個依賴型人格變成獨立型人格,變成互賴型人格這個更難。最後一個習慣叫不斷更新,保證你自己不斷地螺旋式上升,這就是七個習慣的基本的結構。

 

 

 

這里邊有一個前提就是我們的思維定式和思維轉換的問題,就是每一個人為什麼會在一種節奏之下不斷地生活,為什麼突破不了我們生活當中的困境?是因為我們看到任何事情的時候,我們都會自己習慣的思維定式去解讀這個東西。

 

 

 

這里邊最有名的那個案例,就是大家見過一張圖是一個老太太或者是一個少女,那張圖是很像的,就既像一個少女又像一個老太太,很多人都見過這張圖,這個心理學實驗是怎麼做的呢?教授先把一張更像老太太的圖給一群學生看,說看到這張圖了,然後再把更像少女的那張圖給一群學生看,看完了以後把這兩撥學生叫到一塊兒,找到了一張折中的圖,然後當他把這兩組學生集中在一起看這張的時候,問他們說這個圖上畫的是什麼?

 

 

 

這個教室就吵起來了,有一半人堅定地認為說就是個老太太,這有什麼好說的,難道你看不出來,你太奇怪了。另外一群人說,這怎麼會是個老太太呢,我很喜歡這姑娘,我會想跟她約會,這多好看的一個姑娘啊。雙方都覺得對方是傻的。經過不斷地溝通,互相指著你看這明明就是她的脖子對吧,那個說不對,這是她的鼻子,不,你仔細看這是脖子,然後雙方不斷地指示的時候,才會有人開始恍然大悟,說這樣看是個老太太。

 

 

 

這說明什麼,這個實驗最有意思的,我相信這個圖大家都見過,但這個實驗最有意思的揭示的地方就在於當你腦子當中被植入了一個預先的概念的時候,你就很難做出客觀的判斷,因為你有自己的思維定式。所以如果你不能夠對自己的思維定式進行反思和改進的話,你就會永遠生活在既定的節奏和循環當中,這就是很多人的人生其實沒有太多改變的原因。我們說這個人不是有十年工作經驗,而是有一年工作的經驗,用了十年而已。

 

 

 

那這里邊史蒂芬·柯維提出思維轉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什麼叫思維轉換?舉一個例子,有一天史蒂芬·柯維坐地鐵的時候,地鐵上有一個爸爸和幾個孩子,那幾個孩子就完全不受管束,特別鬧騰,妨礙得周圍的人都沒法安靜地坐地鐵。然後那個爸爸無所作為,爸爸就一個人坐在那兒發呆,也不管他們的孩子把別人吵成這個樣,所以這時史蒂芬·柯維就很生氣。

 

 

 

那從我們的角度看,你會覺得這個爸爸不負責任,他就走過去跟那個爸爸講,他說,麻煩您管一下您的孩子,他是帶著怨氣去的。

 

 

 

那個爸爸就突然驚醒說,唉呦,對不起,孩子的媽媽在一個小時以前剛剛去世,我們從醫院出來,所以現在可能孩子跟我一樣,我們都有點手足無措,所以抱歉。

 

 

 

那個爸爸說完這句話之後,史蒂芬·柯維立刻轉換了思維模式,就是在我們一開始用批評的眼光,用不高興的態度去對待這件事情的時候,你覺得被打擾到了,原因是因為你的思維定式當中認為家長應該管孩子,這個家長不負責任。

 

 

 

但是當你知道這個前提,這是一家剛剛失去了媽媽的孩子,他們手足無措,他們的爸爸完全陷入在悲痛當中,根本沒有能力去做這樣的事情,史蒂芬柯維立刻就變成從憤怒就立刻變成了同情。然後向人家道歉說,對不起,有什麼我能夠幫忙的嗎?就特別希望能夠盡一點力,這就是思維轉換。

 

 

 

所以有時候我們會特別自然地認為,我們所得出的結論是對的。但如果你知道這個世界上存在一種思維轉換這樣東西的話,你會很震撼。所以,我們換一種角度來看待事情的能力是非常強的自我凈化的能力。

 

 

 

那麼什麼叫做習慣呢?史蒂芬·柯維說習慣這個東西是三個東西的結合體,就是既要有知識,又要有技巧,還要有意願。一個人做事,我會做,我知道怎麼做和我會做和我想做,三個圓環的交界的地方就叫做習慣,真正決定我們人生的是我們的習慣。

 

 

 

所以一個人要改變一個習慣有多難,就好像發射火箭一樣。發射火箭的時候,在這個火箭上升的兩三分鐘之內所消耗的能量就是離地大概幾千尺的高度里邊所消耗的能量,是它後來在軌道當中運行的十幾萬公裡的總和還要多,所以每一次改變一個習慣最難的可能就是開始的那十幾天或者是那幾天。

 

 

 

這個時候只要你邁出去了形成習慣以後,後面就會變得簡單了很多,所以一定要給自己形成良好的習慣,你才能夠真的改變自己的人生。

 

 

 

那麼在這個思維定式當中,我們到底是以什麼為核心?在後面我們會講到有特別多的人以家庭為中心,做任何事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家庭,或者做任何事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事業,想到的是錢,想到的是個人的自由,想到的是孩子或者想到的是環保等等,每個人會有自己不同的重點。

 

 

 

但是史蒂芬·柯維講,如果你以這些可變動的東西以這些生活中的一部分的東西為你的原則的重點的話,那你就會發現你的生活就逐漸地跑偏了。一個以事業為重的人,最終就會失去自己的家庭,而一個事事都以自己的家庭為重的人,可能會喪失精彩的人生,一個人總是追求自己個人的獨立,他就會失去跟他人的協同,那到底應該以什麼為核心,以什麼為那個不變的東西?

 

 

 

他舉了一個例子,就是燈塔和船的關系,燈塔是永遠不變的。而這個不變的燈塔在史蒂芬·柯維看來叫做principle ,就是原則,要以原則為中心來構建我們自己看待這個世界的思維定式,這就是他提出七個好習慣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

 

 

 

那接下來我們就要來看第一個習慣,主動積極,這是我最欣賞的一個習慣。我們很多人不知道什麼叫積極主動?

 

 

 

就是你說你表現得積極一點,他問你什麼叫積極,你說積極就主動,然後這人再問說那什麼叫主動呢,所以我們根本說不清楚什麼叫積極和主動。但是要想搞明白這件事,你得從一個新的概念出發,就是什麼是人類最終極的自由。

 

 

 

史蒂芬·柯維特別欣賞的是我們曾經講過的一本書,叫做《活出生命的意義》。那本書的作者叫弗蘭克爾,是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里邊幸存下來的,如果想要詳細地知道這件事去聽那本書就好了弗蘭克爾在集中營里邊所發現的人類最終極的自由是什麼呢,就是無論何時何地何種狀況,你作為一個人永遠都擁有選擇的權利。

 

 

 

史蒂芬·柯維也會覺得說,他人生當中最大的發現,就是在從刺激到行動之間存在著一個空間,你看我們生活中大量的人就是從刺激到反應。我們有三種決定論說我為什麼會是這樣一個人呢?三種決定論,第一個叫基因決定論,我基因就這樣,我這人天生就暴脾氣,基因決定。第二種叫心理決定論,我小時候我爸就是這麼揍我的,我爸把我虐待成這樣了,所以我只好暴脾氣。第三種叫環境決定論,你看周圍這幫人多壞,我不這樣我活不下去。

 

 

 

這三種決定論全部都是責任向外推的,這三種決定論的核心都是我因為受到了刺激,所以我產生了這樣的回應。我在廈門的時候,有一次我在別的書里邊講過這個案例,看到一個媽媽對她的孩子大吼大叫,然後我就勸那個媽媽不要這樣做。那個媽媽就說一句話說誰讓他不聽話,孩子只要不聽話,我就可以大喊大叫,孩子只要不聽話,我就可以發瘋,我就可以抓狂,我可以把他扔在馬路上不要他,這就是從刺激到反應。

 

 

 

而史蒂芬·柯維認為一個真正主動積極的人會發現從刺激到反應之間有一個巨大的空間,叫做選擇。

 

 

 

所以羅斯福夫人講過一句話特別棒,她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傷害你,除非你同意。如果你不把別人傷害你的權力交給別人的話,他們是沒法傷害到你的自尊,沒法傷害到你的內心的,這個羅斯福先生家裡邊被盜了,有人偷了他的東西,大家就寫信給他安慰他,後來羅斯福總統回信,這封信很有名。

 

 

 

他說這件事我覺得很慶幸,為什麼慶幸呢?第一 他們只是偷了東西,沒有傷人 。第二,他們只偷了一部分東西,沒有偷走所有的東西,我很高興。第三,我很慶幸偷東西的那個人是他而不是我。所以你看誰應該難過、痛苦,應該是那個變成小偷的人,他應該更糟糕,我並沒有做錯事,我為什麼要那麼傷心難過痛苦呢。

 

 

 

所以我們從佛教的角度來解讀,就是什麼叫做自由?自由就是打破社會的慣性。這個社會的慣性就是你刺激了我,我就要有反應,你偷了我,我就要生氣。但實際上你會發現,當你能夠打破這個社會的慣性的時候,這個中間選擇的空間巨大,就是我選擇換一種方式來看待這件事情,一個真正積極主動的人是不會輕易地放棄自己選擇的權利。

 

 

 

但在這兒我想問一下大家,你們會輕易地放棄自己選擇的權利嗎?我相信很多人說,不會,我肯定是主動積極的,我要盡量地掌控自己的人生。舉一個例子,你走在馬路上,有一天早上你跑到山上去玩,鍛煉身體,結果走著走著突然發現腳下一麻,然後看到一個東西閃著金環就跑掉了,一條蛇,你腿就開始腫,就開始往上腫,越來越粗,這時候你手裡恰好有一把刀子,你應該怎麼辦?

 

 

 

這時候正確的做法是應該把傷口割開,把那個血擠出來,把那個黑血擠到流紅血為止,然後旁邊叫人路過來幫忙吸一下,然後喊救命,拿皮帶扎住大腿根,然後送醫院救命,這是正確的做法。

 

 

 

有沒有別的選擇呢,有沒有人會拿著一把刀說,敢咬我,你瘋了吧,然後開始滿山遍野地找這個蛇,非得剁了它不可,很遺憾,這蛇俗名叫七步倒,走到第八步撲地而死,那你會選擇哪個?你會選擇自救還是會選擇追蛇,我相信很多人會講說是一個明白人都不會去追蛇,你跟它較這勁乾什麼,你救命要緊啊,不要追蛇,我相信大家現在想這個問題都會這樣。

 

 

 

但是你們反思一下,我們在人生當中有沒有乾過追蛇的事,我不是說真的追蛇,我是說你有沒有乾過類似於追蛇的事,比如說你開車開得好好的,有個人過來別了你一下,你怎麼辦?有沒有人路怒症發作,一腳油踩過去,我也要別他一下。然後那個人過來再別你一下,你再別他一下,後來兩個人下車打架,路怒症。

 

 

 

我舉一個更簡單的例子,你小時候有沒有因為不喜歡某一個老師,所以就不好好上那門課,你特別有道理,你說因為那個老師不公平,因為那老師欺負我,因為那老師講課根本講不清楚,那個老師人品不行,你看你有各種理由不去讀書。但問題是選擇權交給了誰,你把選擇權交給了老師,因為他不好,所以我不讀書,你放棄了自己最重要最寶貴的東西,原因是別人給了你一個理由,這就叫做放棄了選擇的權利。

 

 

 

我經常在課堂上舉例子就是講韓信為什麼能夠受胯下之辱,一個人受胯下之辱 ,我就跟他拼了或者我就意志消沉,我就受到嚴重的挫折了。沒有,這事無所謂,我接著乾我的事。

 

 

 

他為什麼選擇的空間要比我們普通人大很多,這里邊的核心就是你需要有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當你有著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選擇空間要比別人大得多,不要放棄自己選擇的權利,這是一個人最大的自由。

 

 

 

所以史蒂芬·柯維認為說,你必須得能夠堅持有選擇。而有選擇這件事情需要有四件東西支撐,自我意識、想象力、良知和獨立意志。有這四個東西,你才能夠真的做到不會輕易地放棄選擇的權利。

 

 

 

這里邊有一個很精彩的案例,他說有一個學生過來找他請假,說老師下周你的課我不能上,說網球隊要訓練,我如果不去的話我會被開除,實在不好意思抱歉,我必須得去。然後柯維說抱歉,我不能同意,你有沒有想過你不上我這課的結果呢?說不上你這課,我最多就是丟點分,不至於開除我吧,那個學生就開始猶豫。

 

 

 

史蒂芬·柯維說那麼好,請你權衡一下到底是上這個網球課重要還是上我這課重要?那個學生說那你不會開除我,而那個會開除我,你這課我可以補課,我可以找別的同學看筆記,我能夠補得回來,所以我覺得我還是選擇去上網球課。史蒂芬·柯維說可以,前邊說不行,後邊說可以,為什麼?

 

 

 

因為當他前邊說,我不得不去的時候,我沒辦法,必須得去的時候,你會發現他是一個依賴型的人格,他是被動的,他沒有選擇,他認為這一切都是別人的安排。但是當他到後面說,我權衡了利弊,我選擇去打網球的時候,這是你個人的選擇,你自己承擔這個責任。

 

 

 

所以我們有很多人到今天,尤其是在中國有很多這樣的案例,就是有大量的人都會想說,如果我爸當年不逼我上這個學,我就不至於怎麼,如果我媽不逼我跟誰結婚,我就不至於怎麼樣。你有沒有發現,你始終都還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卸給你的爸媽,推卸給周圍的老師,這樣做的惡果是什麼呢?你會刻意地讓自己不幸福,因為你不幸福,才證明你爸媽當年對你所做的事是錯的,因為你根本沒有給自己的人生建立責任感。

 

 

 

那麼試著換一個角度,跟著我說這樣一句話,不是我爸爸逼著我上這個專業,而是我選擇讓我爸爸開心,不是我媽媽逼著我嫁這個人,而是我覺得讓我們家庭和諧,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那個時候,如果你有能力選擇讓爸爸開心,有能力選擇以家庭為重,那麼現在你依然有能力選擇讓自己變得更加幸福。

 

人生都是你選擇的結果,不管你願意不願意,所以千萬不要輕易地放棄自己選擇的權利,這是第一個。

 

 

 

第二件事就是我們在婚姻的書里邊經常講到的案例也是來自於這本書,就是有一個人跑來找史蒂芬·柯維講說,我不愛我太太了,我對她沒感覺了,我們的愛情已經結束了,問他怎麼辦?史蒂芬·柯維說,那你就去愛她。這人說你沒聽明白,我說我不愛她了,柯維說那你就去愛她。唉,你這老頭真怪,史蒂芬·柯維講說,先生請註意愛是一個動詞,當你知道愛是一個動詞的時候,你是有選擇權的,而當你覺得這一切我無能為力的時候,你是沒有選擇權的,這就是主動積極的第一個非常重要的定義。

 

 

 

接下來我們說光有這個還不夠,你比如說我就選擇跟他拼了,我就選擇自暴自棄怎麼著,這是我自己的選擇,你看聽起來也沒錯對嗎,這積極嗎?不積極。

 

 

 

所以積極還有第二個定義就是我們的人生當中有一個影響圈,有一個關註圈,中間的部分叫影響圈,外邊這部分叫關註圈。影響圈就是你做了力所能及可以改變的東西,關註圈是你只能評論,只能發表意見,只能生悶氣,但是沒用的,你改變不了它的東西。

 

 

 

所以,一個積極的人應該把精力放在哪個圈呢?這是我認為古往今來所有的成功人士唯一的共同之處,就是把精力放在影響圈當中做事。如果你天天焦慮,天天痛苦,天天罵別人,天天指責,天天找藉口,這都是在關註圈裡下功夫,你的影響圈就會變得越來越小。

 

 

 

這也就是孔子講的,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孔子用一句話就概括了這個核心的思想。範仲淹年輕的時候在開封讀研究生,然後皇帝來視察了,大家都跑出去見皇帝。那個範仲淹在那兒寫字,旁邊人問說你乾嘛,你不去呀?皇帝的外頭呢,一塊去。範仲淹說我今天如果書讀得不好,見了皇帝又有什麼用?我今天認真讀書,總有一天他會見我的。

 

 

 

看到什麼叫影響圈,什麼叫關註圈了嗎?就是對於範仲淹來講,讀書就是我的影響圈,所以他們那一班同學到最後只有範仲淹做到副宰相,天天見皇帝見得想吐,這就是影響圈和關註圈的區別。

 

 

 

所以當你在很多事上,遇到彷徨,遇到痛苦,不知道該怎麼做的時候,問一下自己什麼是影響圈,什麼是關註圈。我努力地在影響圈當中發力,我的事就會變得越來越好,不抱怨,那你說是不是根本就不關註呢?當然可以關註了,但是不要下那麼大功夫,關註一下就好了。但是精力一定要放在影響圈當中,這才是最重要的。

 

 

 

你沒發現我們生活中特別多的人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在了追熱點嗎?把大量的精力放在看別人直播,打賞或者在新聞里邊跟人吵架。我支持這一派,我反對那一派,你哪來那麼大功夫,好好地讀兩本書,好好地學習,努力地讓自己的能力不斷地精進,這才是影響圈第一個習慣,叫積極主動。

 

 

 

從今天開始,你知道了什麼叫積極主動。第一有選擇,第二要選擇做影響圈的事,而不是關註圈的事,當然這個事沒那麼容易。這個書里邊也提到說平靜祈禱詞,說萬能的上帝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不能改變的東西,那這就是關註圈。萬能的上帝請賜予我勇氣去改變我可以改變的東西,影響圈。第三句最狠,說萬能的上帝請賜予我智慧去分辨這兩者的不同。前面都白說了,所以有時候影響圈和關註圈比較難區分,影響圈和關註圈的區別絕不在於這個事的大小。

 

 

 

我把這書讀明白之後,我發現影響圈和關註圈最根本的區別在於你對它的態度,Attitude 就是米盧講的態度決定一切,你是自己努力想辦法去改進它還是你坐在那兒不停地抱怨,這就是決定了影響圈跟關註圈的根本分界線。所以第一個道理這個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花的篇幅比較長,一定要先把積極主動學會了。

 

 

 

接下來我們說什麼叫以終為始。史蒂芬·柯維也舉了一個很生動的例子說你到底特律去旅游,但是你沒有地圖,請問你怎麼才能到達你的目的地,或者你連目的地都沒有,你怎麼可能能夠快速地去完成你的任務。

 

 

 

一個人在生活當中,如果沒有一個預先設定的目標的話,目標當然可以改,就你做一做,你可以改,你可以不斷調整,說今天不想去那兒了換一個方向。但問題是你也得有目標,你才能夠有一個方向可以走。所以他說每一個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都面臨著兩次創造,一次是在頭腦當中創造出來,一次是在實際生活當中創造出來。

 

 

 

所以假如你要做一個事情的話,在腦中的創造部分就對應著我們平常所說的領導,領導就是你首先得能夠知道我要去哪兒。然後在實際的行動當中創作的過程,就是管理,管理就是我要把這件事做得更好。但是領導是我首先得知道做這件事是好的,這就是領導和管理的區別,也是行動和大腦當中創造的區別。

 

 

 

我們有很多人在生活當中,根本忽略了大腦當中創造這一步,就是每天麻木地不停地做不停地做。但你的大腦缺乏了創造力,你沒有去設想過你到底要什麼,這就是以終為始,所以第一件事就是那個終點,你要找到那目標是什麼,這個很重要。

 

 

 

因此你要學會改寫你的人生劇本,你想象一下自己死了,躺在那兒,然後周圍的人過來參加你的追悼會,他們說些什麼,他們給你一個什麼樣的結論和定義。你希望自己以一個什麼樣的姿態離開這個世界。

 

 

 

當你更多地想這件事情的時候,你就可以撰寫一個你的個人使命宣言,個人使命宣言就是你的個人憲法,你這個人這一輩子你要遵守的,那些基本的原則 方向 目標是什麼?

 

 

 

史蒂芬·柯維在家庭里邊,他還有一本書叫做《高效能家庭的七個習慣》,就是拉著一家人寫自己這個家庭的使命和宣言,很有效,就是讓大家知道我們這個家的目標是要培養更多的愛,讓大家互相幫助,讓我們大家能夠不斷地能力提升,有成就,有了問題可以多溝通 多交流等等,這都是這個家庭的基本原則,把這個憲法寫出來才能夠做到以終為始。

 

 

 

那麼人究竟應該以什麼為中心?我們前面講到了有的人以金錢為中心,有的人以事業為中心等等。如果你給自己的人生界定說我是分階段的,我在18歲以前,我是以考大學為中心;18歲到25歲以求學為中心,我要拿到更好的學位;25歲到40歲我要以工作為中心,我需要不斷地提升;40歲到50歲我要創業,我要擁有自己的事業;50歲以後我享受人生。你看怎麼樣,我們很多人覺得這樣的規劃很棒,我的人生是這樣規劃下去的。

 

 

 

但你想想看,如果你的人生是以考大學為中心的話,做家務是不是就成為了負擔,你媽媽說不用做家務,不用做家務你就好好學習就好了,人就是這樣變得不會做家務,變得沒有家庭責任感。當你以工作為中心的時候,你的孩子跑來找你說爸爸你陪我玩一會兒,爸爸是以工作為中心的,你不要找我,你會不會忽略了你的孩子。當你以創業為中心的時候,你的老婆有心事想要跟你傾訴,你說我這麼忙,你天天還給我這麼大的壓力,我是一個以創業為中心的人,50歲以後再跟我談吧。50歲後你創業成功了,你擁有了上市公司,有了很多的錢,但是孩子變成了一個叛逆的小太妹,然後老婆跟別人跑了,你覺得你的人生成功嗎?

 

 

 

因此當你發現你的人生總是以某一件事情為中心的時候,我們在生活中特別多的人是這樣生活的,甚至把身體垮掉了都在所不惜,掙了很多的錢,身體垮掉了在所不惜,因為他的生活當中就只有一個中心,非常可惜。

 

 

 

所以史蒂芬·柯維講說,絕對不要以任何一個這樣片面的事情為中心,要以Principle,要以原則為中心,要以主動積極,要以這七個好習慣為我們的核心宗旨,全面地推進我們的人生,所以一個以原則為中心的人是什麼樣子的?

 

 

 

這一段我覺得有必要給大家說一下,他說一個以原則為中心的人,對自己的選擇胸有成竹,無論結果怎樣都能專註於此,並且心安理得內心沒有羈絆;以原則為生活中心的人,總是見解不凡,思想與行為也獨具一格,而堅實穩定的內在核心,賜予他們高度的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與力量 ,會讓他們度過積極而充實的一生。

 

 

 

咱們讀書會的人都很熟悉王陽明,所以你想想看王陽明說一切都是以心為本,是不是就是以原則為中心?王陽明說在事上磨練,就是無論是考大學還是讀碩士學位,還是去工作去創業陪孩子都是事,都是事情的事。在這些事上要磨練的那個東西是我的原則、是我的心性,所以東西方的東西是相通的,最美妙的地方就在這兒。

 

 

 

所以,第二個原則我們要學會以終為始,找到自己人生的原則,寫下你的人生的方向,你希望成為一個什麼樣子的人,包括簡化到每一件小事,在做之前也要首先找到做這件事情我需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Smart原則設定目標,是領導力當中最重要的一個基本功,這就是我們說第二個習慣以終為始。

 

 

 

第三個叫要事第一,我記得那個錄像上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游戲,史蒂芬·柯維請了一位女士上來給她一大堆的石頭,然後每個石頭上都寫個字,這個是家庭,這個是休閑,每一個大石頭上都寫了一個人生當中很重要的一塊。找來了一個桶,把一大堆小石子倒在那個桶里邊,然後跟那個女士講說,你把那些大石頭現在都給我放進去。那個女士開始塞,怎麼塞都塞不進去。最後,只好拿出一塊石頭在外頭。柯維一看說,噢,家庭不要了,哦不,家庭我是要的,家庭這塊石頭我再塞,然後呢?度假 ,度假不要,哎,度假我也想要。

 

 

 

你就會發現度假也好,家庭也好,健康也好,親子關系也好,你都想裝進去。但問題是塞不進去了,那個桶的容量塞不進去了,後來柯維說要不要試試另外一種方法,這個女孩說,試試看,怎麼試呢?柯維還是拿了一個還是那麼大的桶,桶大小沒有變,但是他把那個小的全部倒出來,先把那些大石頭一塊一塊地全部放進去。放進去之後,把那些小石子小沙子倒進去,平平地剛好放好。因為他們這個實驗設計得很精妙,就那個體積是正好的,但是方法你是先放大石頭,還是先放小石頭。

 

 

 

我們在生活中有特別多的人就是被大量的小石子占據了,我們每天耗費了很多的時間刷屏,耗費了很多時間看劇,耗費了很多時間去看熱點,尤其是現在網際網路上給你的信息,沒用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我們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用焦慮的方法讓你覺得好像不看就跟別人沒法聊了,讀書甚至都變成了一個緩解焦慮的方法。這時候你的時間大量碎片化,根本安插不下大的時間,所以要事第一,就是你首先要把重要的事留出足夠多的時間,要保證它能夠推進。

 

 

 

就像我做樊登讀書會,我的時間當中最重要的一塊一定是讀書、錄書,這兩件事是永遠不會被打破,然後剩下有一點時間,我去各處演講一下,幫助做推進,其他的事就都變得可有可無了,所以我現在的時間比以前真的多了很多。大家都會看我,覺得我好忙好累,我去一個地嘟嘟知道你一定是先旅游,因為旅游的那個空檔就是小石子,它可以插在我去做那些重要的事情的旁邊,所以你就可以活得相當自在,你可以很輕松。因為你重要的事你都做了,這就是時間管理。

 

 

 

所以史蒂芬·柯維所創造的時間管理,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不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應該優先做的並不是重要緊急的事,而是那些重要不緊急的事。關於這部分我們不用詳細講了,大家去聽我們講過的《搞定》那本書就好了,搞定是更新一代的時間管理,所以可以把史蒂芬·柯維的這個東西完全容納在里邊。

 

 

 

但這本書里邊有一個事要提就是他說如果你希望獲得更多的時間,你得學會授權。但是很多人授權出去就總是失敗,授權給誰都不能成功,為什麼呢?授權分兩種類型,他說一種授權叫做指令型的授權。當你是一個指令型的授權者的時候,別人做什麼事你都要指揮,你去乾這個你去乾那個,你發現你最多只是個領班,你沒法授更大的權力給別人。所以你要從一個指令型授權者變成一個責任型的授權者,你像我跟我們的團隊談,我們團隊現在孵化出了好幾支細分的團隊,我永遠都是談我讓你做這個事的目的是什麼,咱們要解決的社會問題是什麼,咱們在這件事上達成了高度的一致以後,你發現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就被調動出來了。

 

 

 

而如果每件事都是你在旁邊不停地指,那這個人最多只是你的拐杖而已,他不會是一個更有用的工具。所以要完成一個責任型的授權,你必須要做到的是預期成果,要說明白,指導方針要說明白,可用的資源有哪些要說明白,責任歸屬以及明確獎懲,把這五件事做明白了,一件一件地寫下來跟對方進行溝通,才能夠讓這個授權變得更加有效,你才會有更多的時間去做那些重要不緊急的事。

 

 

 

所以第三個習慣叫要事第一,請大家記住那個裝石子的游戲,就知道要把重要的事安排優先的時間,先給他做掉。

 

 

 

這三件事做完,你基本上可以從一個依賴型人格變成一個獨立型的人格了。因為你可以掌控自己的時間,你有自己的選擇,願意做影響圈的事。

 

 

 

接下來,你需要躍升到這個互賴型的那部分。在這中間有一個概念要提出來,就是一個人是怎麼從獨立走到互賴的,是因為他和別人之間發生了千絲萬縷的關系。在這些關系當中,有一個概念叫做情感賬戶,就是人和人之間是有情感賬戶的。如果你在這個情感賬戶當中不存錢,你總想取錢,你會發現你很快就取不出來了。

 

 

 

我們跟孩子之間的情感賬戶一開始存了很多錢,三歲以前可能存了很多錢。但是從三歲開始,這個媽媽或者這個爸爸就開始不停地嘮叨這個孩子了,就開始指責他批評他嫌他不好,你發現了嗎?你在一直取錢、一直取錢。所以到青春期的時候呢?這個孩子突然之間不願意理你了,這孩子離家出走或者跟你鬧別扭等等,搞得很被動。原因是取完了賬戶里沒錢了,他也不愛你,你也不愛他了,雙方都覺得對方已經難以溝通了。

 

 

 

我見過很多家庭都是這樣的狀態,賬戶枯竭了,所以不光跟孩子、跟所有的人,我們都需要知道這個情感賬戶當中,有沒有存足夠的錢,我有沒有適時地往裡邊裝。如果你不裝的話,就像史蒂芬柯維在書里邊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比喻,就是我們說有一個人得到了一隻會下金蛋的鵝,你都每天收一個金蛋不挺好的嗎?然後你努力地給這鵝吃更多的飼料,讓它下更多的金蛋,這不挺好的。

 

 

 

但是有的人說不行,我特別想擁有很多的金蛋,所以我趕緊把那個鵝的肚子剖開看里邊還有沒有金蛋,結果一剖開,發現完了沒有了,這個鵝也死了,什麼都沒有了。所以如果我們不能夠去情感賬戶當中不斷地存錢,就會像那個剖開了鵝肚子的人一樣傻,就是我們根本沒有考慮把這個鵝養得更好。

 

 

 

收支是要平衡的,這個世界永遠是自然法則在起作用,而不是你眼下什麼最快就怎麼來。所以,保護情感賬戶能夠獲得投資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包括你要學會理解他人,你要能夠註意社交的細節,遵守承諾,明確你的期望,保持正直誠信,勇於道歉以及無條件的愛,這些東西是我們投資情感賬戶的一些基本方法。

 

 

 

為什麼要先講這個?你需要去跟別人互賴了你要得知道最基本的原則,是投資情感賬戶。好了,在互賴的習慣養成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叫雙贏思維。史蒂芬·柯維邀請了一個人上臺跟他掰手腕,說咱倆掰手腕,然後邀請了一個第三方,說這位先生我看您像是有錢的,您來贊助一下我們好嗎?那人很緊張,上來乾什麼,說誰如果贏了你給一塊錢,你覺得這事能行嗎?那人說可以,這一塊錢我有,拿了一塊錢準備要給。

 

 

 

然後史蒂芬·柯維跟那個人開始掰手腕,兩個較勁。註意,思維定式就是兩個人都要較勁,因為掰手腕要使勁,半天誰也沒掙到一塊錢。後來史蒂芬·柯維就跟那人講說,先生,咱倆商量一下,能不能這樣你讓我先贏一局,一塊,讓你贏一局,又一塊,一塊、一塊、一塊,然後旁邊站的那人就傻了,說這得多少錢。

 

 

 

我們每個人習慣於要贏對方似乎才算是獲勝,但實際上你可以找到一個雙贏的思路,雙贏的思路就是你贏我也贏,咱們大家多掙錢這多好。所以雙贏思維它的前提是什麼呢?你要跟他人達成雙贏思維,最重要的是你需要跟對方建立雙贏的關系,就是你和他的情感賬戶當中要有足夠的互信。信任是很重要的,當然人和人之間未必都能夠達成這樣的關系,所以柯維講說如果不能夠達成雙贏,我們寧肯選擇不合作。

 

 

 

不合作也是一種雙贏的結果,因為至少我們沒有投入更多的成本,沒有浪費更多的精力。如果不能夠達成雙贏,我們就可以選擇不合作。所以在這部分里邊,如果想要瞭解得更深入,去聽我們講過的另外一本書叫《第3選擇》。

 

 

 

《第3選擇》的作者也是史蒂芬·柯維,是他在晚年的時候,把所有的七個習慣濃縮在一塊兒寫成了一個《第3選擇》這樣的一本書。那本書的核心就是怎麼樣去達成第三選擇,怎麼樣去達成一個雙贏的結果,所以在這兒不多贅述了,這是第四個習慣叫雙贏思維。

 

 

 

第五個叫知彼解己,知彼解己聽起來比較拗口,我來翻譯一下就是你要能夠學會傾聽,很多人不會跟別人傾聽。就是當別人一說話的時候,我們馬上就反應出來我們想說什麼。這是溝通學里邊的一個很有意思的數據,就是當一個人聽別人說話的時候,通常3秒鐘之內,腦子里邊就已經開始想我應該怎麼回應他。

 

 

 

所以你會覺得跟他人溝通是一件特別痛苦的事,舉一個案例說你去眼鏡店配眼鏡,你說那個大夫,找眼科醫生,說我的眼睛看不清楚了怎麼辦?醫生說沒事兒,來,把我的眼鏡給你,戴著。你說不行,我戴著這看不清、頭暈。這個眼鏡我戴看得特別清楚,我戴好多年了,非常清楚 沒問題你戴著吧。我真的頭暈,我惡心、我受不了,你這樣看病是不行的。大夫說你這個人怎麼這麼矯情,哪有你這樣的人,真是好心喂了驢肝肺。

 

 

 

大夫也很痛苦,你也很痛苦,因為大夫認為這個眼鏡真的看得很清楚,沒有這麼荒謬的大夫,所有的大夫都應該最起碼給人驗一下光、測一下,但是我們生活中很多這樣的人就會把自己覺得很好的東西就非得推給別人,說你一定要試一下這個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對對方來講,那就是一副沒有配過的眼鏡。

 

 

 

而這里邊缺了哪一環呢?就缺了傾聽的這一環,知彼解己的這個習慣。所以當我們在跟別人溝通,要討論一個事情,要達成一個合作的時候,其實你最應該做的事情是少說話,多提問,多讓別人說一說。

 

 

 

這里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叫做移情式的聆聽,就是我們在領導力里邊講過這個叫做反映情感就移情式的聆聽。你要能夠說出對方此刻的感受,其實你根本不用去評判他,特別多的人忍不住就要評判,而跟他所對應的叫自傳式回應。不會溝通的人就會作自傳式回應,就是無論對方說什麼,我腦子里想的都是我的自傳,都是我應該怎麼回應。

 

 

 

自傳式回應的表現有價值判斷,別人一說,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你這樣做水平太低了,你看價值判斷。第二個追根究底,那是怎麼回事。我估計是你小時候,童年有過問題頭受過傷,你看著我就經常會這樣,這是我的毛病,追根究底。然後好為人師,你應該,你為什麼不試試那個呢,我上次試過那個就挺好的,我給你介紹一個大夫吧。好為人師、自以為是,這四個特徵就是我們說的自傳式傾聽,這個會讓對方相當抓狂。

 

 

 

我真的過去造過很多孽,包括現在還在做這樣的事,我經常會用自傳式的傾聽去跟別人對話,覺得自己好像給別人很多的幫助,實際上跟我溝通的人會感受到很大的壓力。我在反思,我也在不斷地改變,所以我給大家念一段什麼叫做移情式聆聽,因為這個東西如果不念的話,我相信很多人沒有感覺。

 

 

 

一個孩子過來跟爸爸抱怨上學真的是無聊透了,那個我們班那個誰人家就輟學了,回去開了一個修車廠,我覺得人就挺好的。你看,當兒子抱怨這樣的東西的時候,爸爸的反應一般是什麼呢?說你現在還小你沒看到對吧,那未來知識很管用的,你看我這樣說已經是非常好的家長了吧。大量的家長會說,你懂個啥,別胡思亂想,好好讀書。這全是自傳式的傾聽,那我們不去表演那個錯誤的方法,在你們家就看得到。

 

 

 

我們來表演一個正確的方法,兒子說 上學真是無聊透了,爸爸說的是你對上學有很深的挫折感,這叫做反映對方的情感。因為兒子說上學無聊透了嘛,所以爸爸說我能看出來你對上學有很深的挫敗感。沒錯 ,學校的東西根本就不實用,兒子接著抱怨。父親說你覺得讀書對你沒什麼用?你發現父親沒有評判甚至連反問都不是,而是移情式地在說對方此刻的感受,你覺得讀書對你沒什麼用?兒子說對,學校的不一定都對我有用。你看joey,他現在修車技術一流,這才實用。你覺得他的選擇是正確的?父親還是在陳述,沒有評判,我相信這時候父親很痛苦,父親的內心肯定想講出自己的想法。

 

 

 

但你講出你的想法,兒子就會跟你辯論,兒子一旦跟你辯論,最後達成結果就是跟你說也沒用,你也不能理解我,父親說你覺得他的選擇是正確的,陳述了他的感受。兒子說從某個角度看確實是這樣,現在他收入不錯,可是幾年以後或許他也會後悔,父親也沒有興奮。父親這時候說,你認為將來他會覺得當年做錯了決定。兒子說一定會的,現在的社會里教育程度不高會很吃虧的。然後父親接著說教育很重要。兒子說對,如果高中都沒畢業,一定找不到工作也上不了大學,有件事我真的很擔心你不會告訴我媽媽。父親說你不想讓你媽知道?兒子說,不是啦,跟她說其實也沒什麼,反正她遲早都會知道,今天學校進行閱讀能力測驗,結果我只有小學程度,可是我已經高二了。

 

 

 

你看,講到這兒,孩子跟父親敞開了心扉說了自己的痛苦的根源,是來自於考試成績很糟糕,你發現父親做什麼了?父親什麼都沒做,父親只是一遍一遍地講出對方的感受。這招太厲害了,這個我用過無數次,我建議你們也可以試一下就是你不做評判,不要給對方下定義,不要急於引導對方,你為什麼不試試什麼呢這種話不要說,你就準確地反映對方的情感。

 

 

 

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是很明白的,他一步一步地就會跟你敞開心扉,覺得你尊重他這是知彼解己就是傾聽的技術,所以在這部分可以參考我們講過的《可復制的領導力》里邊關於傾聽的那部分內容,這是第五個習慣。

 

 

 

第六個叫做統合綜效。什麼叫統合綜效?他說大自然就是統合綜效最典型的結果,就是樹、灌木、草、微生物、動物在一塊兒發揮了最好的一個效能,這是大自然的能力,所以我們和他人之間要能夠達成統合綜效,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夠創造性地合作。所以《第3選擇》里邊除了有雙贏思維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創造性,就是你要帶動對方一塊兒來創意,一塊兒來溝通,所以從溝通上講,史蒂芬·柯維說溝通分了三個層次。

 

 

 

這三個層次分別是互相提防,一般的溝通從互相堤防開始的,這個叫做輸贏的思維,然後到互相尊重,這個是妥協,到最後叫統合綜效就是雙贏。我們不僅僅要追求妥協,我們還要追求雙贏,這才是一個統合綜效的過程。所以在溝通的過程當中兩件事很重要,能夠達成統合綜效,第一個是尊重差異,第二個是調動創意。當你看到別人跟你不同的時候,最好的回應方法是什麼呢?我們說你不同意我的意見,那我很想聽聽你的看法;你不同意這個想法,那我很想聽聽你的意見,這就是統合綜效的第一步。

 

 

 

當你能夠尊重差異的時候,對方纔能夠願意跟進,然後如果你能夠邀請他來說,那麼咱們能不能一塊兒創造一種更好的方法呢?你願不願意跟我們一起設想一種更好的方法,就能夠幫對方跟你一起創意。所以當你能夠尊重差異並且能夠鼓動大家一起來發揮創意能力的時候,才能夠真的達到統合綜效,讓所有人在這里邊發揮出作用來。

 

 

 

你看這六個習慣講完,你已經從一個依賴型到了獨立型然後現在開始進入互賴型,你可以跟別人一起合作。

 

 

 

最後一個原則叫不斷更新,不斷更新就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所以在哪些方面不斷更新呢,史蒂芬·柯維講智力、身體、社會、情感和精神。在智力的層面,你可以考慮讀書學習,參加樊登讀書會等等,這是智力的過程。在身體的層面,你需要冥想、鍛煉身體、養生,吃更健康的食物等等。

 

在社會和情感的方面,你需要加入更多的聯結,需要多做奉獻,需要和他人的情感帳戶之間經常地存錢。在精神的層面,你需要追求更高級的認知能力,你需要擁有自己的哲學,你需要能夠有自己的一套解讀這個世界的方法,這就是你的價值觀。

 

 

 

所以這四個層面,你都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更新。我印象很深刻,那這里邊有一幅圖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一個過程,人生就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它分了三步,就是學習、實踐、堅持。當你學習了一個新東西,就要想辦法去實踐。實踐一段時間之後,把它堅持變成一個習慣。你又學到一個新的東西,你再不斷地去實踐、不斷地堅持、不斷地上升,你才能夠變得越來越厲害。

 

 

 

所以有很多人說樊老師我聽了很多的道理,我聽你講書覺得都特別好,每次聽的時候都覺得很興奮,但是為什麼我自己一做就做不好呢?

 

 

 

我經常開玩笑說那怪我嘍?其實一個人學東西到最後能夠做到之間,最重要的那個人是你自己。你有沒有能夠不斷地去實踐、不斷地去堅持?道理對所有人來講都是一樣的,好的東西是一回事,但是吸收能力各不相同,也就是實踐的能力各不相同。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知道你是一個獨立的人,有著自己的選擇權,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你才能夠聽過一些道理之後把它變成你人生的一部分。

 

 

 

我特別反對一句話,就是有人講說聽過了很多人生道理,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句話我覺得會給年輕人造成很壞的影響。有很多人覺得說,那為什麼還要聽道理,為什麼還要聽你們教訓,我不如過上我自己自在的人生。你好好想一下如果你沒有聽過這些道理,你的人生會不會更糟糕呢?換句話講,如果你聽到了道理覺得沒有過好人生是別人的責任的話,你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根本就沒有長大,所以學習、聽到道理一定是一件有用的事,核心就是你自己能不能夠把它用得好,把它不斷地堅持和實踐下來內化成為你的血液。

 

 

 

以上就是我們講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已經有25年的時間了,我在15年前讀了它,在15年後我們重溫這本書,我依然會覺得非常的有力量、溫暖。史蒂芬·柯維寫過一系列的書,除了這本之外,還包括我們說《高效能家庭的七個習慣》以及《第三選擇》這樣的書,每本書所秉承的核心東西是一樣的就是怎麼樣把自己的獨立人格調動出來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同時跟整個的社群產生聯結,產生一種互賴的關系。

 

 

 

我想我把這本書已經講得相當明白了,接下來的事就靠大家了。我一直有一種感覺,史蒂芬·柯維一定是認真地讀過《論語》,所以我在最後會用孔子的方法來回應史蒂芬·柯維。孔子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就是影響圈和關註圈的關系;孔子說己欲立立人,己欲達達人,這就是一種雙贏思維的體現;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說我的東西根本就不是千變萬化的,我是以一個一為核心的,這就是以原則,以Principle為我們最重要的那個燈塔,所以再次證明東西方的思想家是殊途同歸的。

 

 

 

因為人本身就是這麼一個生物,人的天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在哲人看來是一目瞭然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夠更多地深入瞭解這些好的東西,希望這本書能夠大家帶來啟發,謝謝!

arrow
arrow

    蘇小凱分享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