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是知識的缺口【80】

掃除道

 

沒想到動腦打掃,居然也能有投資複利一樣的價值

 

20210527.png

圖取材自:台灣世界展望會

 

 

作者說持續動腦地把打掃廁所做好做滿,將會影響你做另一件事情的質量,整體你就會不斷的變好,作者真實和真誠地說故事給你聽。

 

書中提到「百術不如一清」。
打掃好處有5點
1.成為一個謙虛的人
2.成為有心人

3.培養感動之心

4.萌生感恩之情

5.磨礪心性

 

作者是現代版日本孟子,把孟子說過的話,兩邊都發揮到極致。

第一個重要摘要,就提到各位想看的故事

 

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作者堅持把掃除做好60年,而一開始10年,作為老闆把掃除廁所做好,居然沒人鳥他,還被嘴「無能」和「無視」。

 

作者有硬頸精神,可能心想你們這些草包;所謂的成功,就是把一件事情持續做好做滿。我也不是個出一張嘴的男人,我會讓你們知道打掃也能有複利的價值;最終也掃出了一片天。

 

補充各位衛生的歷史,從1840年以來,對人類健康貢獻最大的是「廁所」,【78】行為設計學的認知時刻有提到!

 

 

 

掃除改變日本治安

 

他長大了以後,開了一個叫YELLOW HAT,就是“黃帽子”這樣的一個汽車服務的公司,也有一個出租公司,這是梁先生告訴我的,書裡並沒有寫。

 

在出租公司運營的過程當中,他經常受到很多顧客的投訴,就是說車裡有味,那個車的墊子不乾凈,那個車怎麼樣,司機說話很粗糙等等,就很多投訴到他這兒來。

 

他是一個不太會管理的人,他覺得,我也沒辦法管他們,做思想工作也做不通。怎麼辦?

 

他就想起來小時候他的媽媽教他們的時候,從來沒有跟他們講過道理,他的媽媽就是一天到晚地打掃衛生,然後他長大了以後,就不自覺地變成了一個喜歡整潔的人。

 

所以,他就想,我是不是應該做這個公司的媽媽?我在這個公司當中,應該承擔媽媽的角色,我應該成為那個天天打掃衛生的人。

 

於是,他就開始在公司裡打掃衛生,擦地、洗廁所,把一切東西搞得整整齊齊的。

 

後來員工都說,我們公司老闆特別無能,除了會掃地之外什麼都不會。甚至在一開始打掃廁所的時候,你知道那個場景有多麼奇怪嗎?

 

他在那兒擦小便鬥,老闆在那兒擦小便斗,他的員工站在旁邊上廁所,就是完全不管老闆正在旁邊擦廁所,員工在那兒坐。

 

他在擦樓梯,員工會從他的手上跨過去上樓,沒有人理他,但是他沒有任何的抱怨,他就學他的媽媽。

 

他說:“我能不能夠像我媽媽一樣,去認真地把衛生打掃好?”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地打掃衛生,六十年如一日。

 

他會覺得每天早上去打掃衛生是一個洗心革面的過程,所以慢慢地公司的氛圍就發生了改變。

 

這裡有一組數字特別有意思,他說十年的時間是他一個人在打掃,十年以後,有一兩個員工開始幫忙,就是周圍有的員工說,老讓老闆這麼打掃有點不好意思,自己也來吧。

 

結果,當這些員工開始參與進來了以後,他們感受到了打掃的美妙。他沒有覺得打掃衛生是一個負擔,反而覺得打掃了以後,我心情很好,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進來。

 

結果,當這些員工開始參與進來了以後,他們感受到了打掃的美妙。他沒有覺得打掃衛生是一個負擔,反而覺得打掃了以後,我心情很好,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進來。

 

到了大概二十年的時候,整個公司形成了這樣的氛圍和文化,就是大家都打掃,每個人都要參與打掃衛生。

 

而且每個人都是早上六點半到公司就開始打掃,一直打掃到大概八點多鐘,大家在一起吃一頓早餐。

 

早餐是大家從家裡帶過來的,員工自己親手做的早餐,你想,這氛圍多好。

 

有很多到他們公司來學習的人,跟他們一起吃這個早餐的過程當中就感受到了滿滿的幸福感,因為剛剛一起工作過,然後親手把那個環境創造得那麼美妙,接下來享受一頓美味的早餐。

 

在二十年以後,人們開始來學習,就是他們的合作夥伴跟他們的供貨商或者是日本其他不知道是乾什麼的企業都聽說有這麼一個公司,就跑來參觀。

 

參觀完了以後,他們說,乾脆咱們開個課。於是他就把這個“掃除道”開了一門課,經常讓大家來一塊兒學習。

 

所以,20年以後,人們開始來學。到了30年的時候,他們成立了“掃除學習會”。

 

40年以後,整個日本把掃除變成了維護治安的對策,就是哪個地方治安不好,哪個地方的暴走族很多,日本最讓人頭疼的就是那種暴走族,騎著摩托車。

 

我們在日本街頭有見過這種,很多日本人都對他們沒辦法。後來,警察的辦法就是來一塊兒掃除,叫暴走族過來參與掃除活動,我們待會兒會講到暴走族掃除的案例。

 

 

 

 

打掃廁所SOP

 

第一步,將放置在廁所裡的東西全部移出,在廁所入口處鋪上墊腳的毛巾開始清掃,記住一個訣竅,自始至終盡可能地不讓水流到地板上,也就是不要讓垃圾和水混在一起。

 

那麼,我一般是先從盥洗台開始清洗——我是說鍵山先生。

 

接下來,清掃地面,地面清掃完了以後,是牆壁。

 

清掃牆壁使用的是海綿,擦洗的順序是從上往下,空著的一隻手要緊緊地扶住牆壁。那個動作都是規定好的,扶住牆壁然後從上往下慢慢地清掃牆壁。

 

為什麼打掃廁所要掃牆壁?他說:“因為牆壁雖然不是很髒,但意外的是有臭味殘留,通過掃除牆壁可以清除臭氣,這是打掃牆壁的原因。”

 

“在打掃小便器的時候,先沖一次水,將污水排出,用這個濾器鉤取出濾網放進盛有洗滌劑的桶裡邊,再用軟管放水沖洗的同時,使用筒刷、環刷等工具對大部分的髒污進行清除。

 

便器底部積留的水用海綿吸收除去,再用吸飽了洗劑的海綿使勁地擦洗。

 

如果有海綿無法擦掉的水垢或尿垢,就用尼龍刷對付,如果還是擦不掉就用紗網。”

 

 

 

“清洗濾網時,不能直接在地板上進行,那樣容易弄壞。

 

而應該先墊上橡膠墊或者毛巾,最後將濾網浸泡在沸騰了的熱水裡,完成收尾工作。濾網是要拿下來的,清洗過後再放回去,泛著清香的一個小便斗。”

 

大便器怎麼清潔呢?“先將馬桶座取下來,掃除之前先沖一次水,將污水排出,用環刷等對大部分髒污進行擦洗,便器內殘留的水用海綿吸收,剩餘的水分也要用海綿吸收清除,再用吸飽了洗劑的海綿使勁地擦洗。

 

如果有海綿無法擦掉的水垢或尿垢,就用尼龍紗對付。如果還是擦不掉,就用紗網,就是這樣一遍一遍地清理。”

 

 

 

謙虛的人

 

第一個好處,讓你可以成為一個謙虛的人。

 

最近台灣疫情升溫,在LINE上的影片上,就看到一個小屁孩,就很自以為很懂、很有見識的噴,台灣疫情好嚴重的話。

 

我們以事實做依據,77】事實,這作者說得太好了。

 

2021.05.27

目前美國人口約3.3億,確診約3千3百萬,約10%(目前確診最多)

台灣人口約2千3百萬,確診約6000人,約0.02%

 

嗯...做謙虛的人很重要,不然很容易會被嘴。

 

 

成為有心人

 

第二個好處,成為有心人。我們生活得太浮光掠影,我們生活在錶面上,我們做任何事都被慣性帶走,這時候你發現我們就變成了一個無心的人,我們做任何事,今天一天又晃過去了,我們叫晃過去了,幹了些什麼呢?不知道。

 

因為你無心,每天重復地上著廁所,都沒有想過讓廁所變得更方便一點,更整潔一點,更美觀一點。所以這麼認認真真地把細節打掃好,鍛煉我們成為一個有心人,重點不在廁所,同樣在我們每個人身上。

 

 

 

培養感動之心

 

第三個好處,叫作培養感動之心。好多人在跟著老先生打掃廁所的時候,邊打掃就邊哭,眼淚就流下來了,說我這輩子沒有這麼認真幹過這麼一件事。那為什麼這個感動的心很重要?

 

鍵山先生說:“要想通過一種活法感動自己和周圍的人,你就要全力以赴,並放低身段拼命努力。

 

其具體實踐自然不限於掃除,只要一心一意做好身邊平凡小事,自己意想不到的感動就一定會到來。那種活法也能讓他人感動,有感動才是人生,沒有感動的民族必將滅亡,沒有感動的組織必將衰落。”

 

所以,感動是我們內心的一種活動,跟我們身體的運動是一樣的,我們身體可以運動,我們的心一樣可以運動。這種感動的動作,你不去練它,你就沒有。

 

 

 

萌生感恩之情

 

第四個好處,叫作萌生感恩之情。有一次鍵山先生在一個地方做演講,告訴大家說,打掃衛生可以幫我們萌生感恩之情。結果有一個女士站起來,說我完全沒有幸福感,所以無法感恩,就是你想讓我感恩,你得先讓我幸福。

 

我都不幸福,我怎麼感恩?這個女士所說的話挺有道理的,邏輯上存在沒有人給我帶來過幸福,所以我沒法感恩。

 

鍵山先生的回答是什麼呢?他說,有這種想法的人,一生都不可能幸福。

 

為什麼呢?“其實,我想說的是,總是心懷不平不滿的人,絕對無法獲得幸福,要獲得幸福生活,必須肯定現狀,充分利用現有條件才行。

 

也就是說,與其老想著自己還缺什麼,不如多想想自己都擁有什麼?與其尋找不能做的藉口,不如多想想自己現在能幹些什麼?

 

”有了這樣的思想境界,我們就能成為具有豐富感受性的人,就能感恩細小的事物。一個不能感恩細小事物的人,往往會人為地放大小的痛苦和煩惱。

 

反過來,能夠感恩細小事物的人,卻可以人為地縮小大的痛苦和煩惱。

 

所以,我們的基本心態應該是對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抱定絕對肯定,絕對必然和絕對最好的觀念。”這真的就已經上升到了積極心理學的層面,上升到了人生哲學的高度。

 

 

 

因為回顧一下我們小時候,我就經常會想,不掙夠多少錢,我們就不能夠幸福。但是,你真的確定你現在的幸福感比你沒錢的時候更多嗎?

 

你小時候沒有什麼錢,跟一幫小孩在大院裡邊瘋跑、玩、抓知了或者去玩那個爬蟲,你都會覺得很開心,一個手帕都能夠讓你們玩丟手絹這樣的活動。

 

因為你的幸福感是發自內心洋溢出來的,你能夠感受到幸福。而此刻我們感受不到,我們只能夠看到銀行數字上的變化,但是完全麻木掉,感受不到幸福的存在。

 

 

 

磨礪心性

 

第五條叫作磨礪心性,就是通過每天做這樣打掃的日課來磨礪心性。

 

原文是這樣說的,他說:“掃除的時候,人心多半是良善的,不可能一邊掃除一邊還思考如何欺騙人,如何陷害人,也不會產生憎恨情緒,掃除能讓人泯滅心機,保持一種純粹的心。

 

所以,我認為掃除具有凈化心靈的作用,特別是當我們把一間很髒的廁所打掃乾凈了,我們的心情會變得舒暢,心靈會變得純凈。

 

而當人的心靈變純凈了,就能意外地預見到未來的事情。人因為過於擔心而不安,因為看不清未來的方向而痛苦煩惱。

 

如果心靈變純凈了,我們就能看清事物未來的發展趨勢,這樣不安自然消失,也就不會再自尋煩惱了,其結果我們的心性不就得到了磨練和提升了嗎?”

 

 

 

臉書粉專

Really凱呷看麥

 

記得按讚和分享

感謝!

 

 

打10篇=1壘安打

打50篇2壘安打

打100篇=全壘打

打1000篇=滿貫全壘打

加油!

 

 

 

#這裡有實用的知識

#知識就是力量
#好奇心是知識的缺口

#嚴長壽

#爬兩座山

#台灣世界展望會
#洪雪珍斜槓班

#樊登讀書

#兩份心得

#掃除道

#孟子

#硬頸精神

#打掃廁所SOP

#謙虛的人

#成為有心人

#培養感動之心

#萌生感恩之情

#磨礪心性

#掃除改變日本治安

 

 

 

 

取自:樊登讀書,掃除道

 

讀完本文約需33分鐘

 

 

 

各位好,今天我們要講一本你們很有可能買不到的書,叫作《掃除道》。為什麼這麼說?這要談到我們講過的另外一本書 ,那本書叫作《匠人精神》。《匠人精神》和《掃除道》是由同一個人介紹到中國的,這個人叫梁正中。他是國內早期的一個非常著名的投資人。他在日本學習的過程當中,發現《匠人精神》和《掃除道》都是非常寶貴的東西,他就把它們引入了國內。

 

 

 

那天我專門見到了他,他跟我講:“謝謝你們幫我們講了《匠人精神》,一下子賣了好多,現在大概都賣到快百萬冊了,但是我很失望。”我沒有聽說過一個人賣書賣了很多冊,結果反倒失望的。他說:“因為我看到了很多人都買了這麼一本書,回家放在書架上,就把這個事拋到腦後了。”匠人精神成為了一時的熱詞,所有的企業都在學習匠人精神,倡導匠人精神,但是很少有人真的去做匠人精神。

 

 

 

他認為匠人精神,對於秋山木工來講,它是整個公司的靈魂。一個公司只有具備了這樣的一個以孝道為核心的匠人精神的靈魂,才有可能真的把它發揮到公司的方方面面去。所以,他覺得光賣書不是我們的目的。第二次,當他引入《掃除道》這本書的時候,他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就是他自己個人花錢買下了所有出版社的印書。

 

 

 

買下之後,放在自己的庫房裡邊,只有你來參加《掃除道》的活動,你跟著我們一起蹲下身子來打掃一個地方,打掃一個小便池,打掃一個大便池,或者打掃一個洗漱台,只有你參與我們《掃除道》的體驗,你才能夠得到一本書,一下子把拿到這本書的門檻提高了很多。

 

 

 

當然,這對於我來講,是很新鮮的一件事,我從來沒有見過有人這樣賣書的。不過,我願意支持,因為在我讀完了這本書以後,我就覺得它深深地打動了我。鍵山秀三郎在日本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就是通過掃除道的活動讓日本變得更加整潔乾凈,同時讓人心變得更加團結凝聚,就在於他堅持了整整60年的時間。

 

 

 

所以,今天我們來講講鍵山秀三郎的故事。他回憶自己的人生:“我們從小就生活得比較顛沛流離,因為在那種戰後的疏散點居住,沒有家,家已經被炸掉了,所以大家就住在戰後的疏散點,我和我的哥哥弟弟們,我們也沒有覺得特別惶恐,原因是我的父母每天都在打掃衛生。”讓我們想,一個家庭住到了抗震棚里邊,或者住到了這種疏散的地方,那肯定是能活命最重要。但是,他們家發現,雖然沒事乾,但是可以打掃衛生,盡量把那個居住的地方打掃得乾乾凈凈。他記得跟他爸爸下地去乾活的時候,就算是種地這麼一件事,他爸爸也一定要拿著鋤頭把周圍全部弄得整整齊齊,一道一道地清理得乾乾凈凈,再開始乾今天的農活。

 

 

 

當他長大了以後,他發現他不自覺地就變成了這樣一個人,他也喜歡把一些東西搞得整整齊齊的。他在小時候受過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叫作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他小時候跟著爸媽去逛百貨公司,他爸爸從來沒有跟他吼叫過,就是都是很和藹的一個父親。結果逛百貨公司的時候,他看到櫥窗里的東西琳琅滿目,特別漂亮,他就伸著小手去摸櫥窗。剛一摸過那個櫥窗,他的爸爸就非常生氣,人家把櫥窗擦得乾乾凈凈是很辛苦的,而且還會有很多人來看,你竟然用你的手去摸。他的手雖然沒有太臟,但是摸過去之後,就會有指紋,就會有小孩摸過的痕跡。所以,他爸爸媽媽說,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後來,他長大了以後,開了一個叫YELLOW HAT,就是“黃帽子”這樣的一個汽車服務的公司,也有一個出租公司,這是梁先生告訴我的,書里邊並沒有寫。在出租公司運營的過程當中,他經常受到很多顧客的投訴,就是說車里有味,那個車的墊子不乾凈,那個車怎麼樣,司機說話很粗糙等等,就很多投訴到他這兒來。

 

 

 

他是一個不太會管理的人,他覺得,我也沒辦法管他們,做思想工作也做不通。怎麼辦?他就想起來小時候他的媽媽教他們的時候,從來沒有跟他們講過道理,他的媽媽就是一天到晚地打掃衛生,然後他長大了以後,就不自覺地變成了一個喜歡整潔的人。

 

 

 

所以,他就想,我是不是應該做這個公司的媽媽?我在這個公司當中,應該承擔媽媽的角色,我應該成為那個天天打掃衛生的人。於是,他就開始在公司里邊打掃衛生,擦地、洗廁所,把一切東西搞得整整齊齊的。

 

 

 

後來員工都說,我們公司老闆特別無能,除了會掃地之外什麼都不會。甚至在一開始打掃廁所的時候,你知道那個場景有多麼奇怪嗎?他在那兒擦小便鬥,老闆在那兒擦小便鬥,他的員工站在旁邊上廁所,就是完全不管老闆正在旁邊擦廁所,員工在那兒坐。他在擦樓梯,員工會從他的手上跨過去上樓,沒有人理他,但是他沒有任何的抱怨,他就學他的媽媽。

 

 

 

他說:“我能不能夠像我媽媽一樣,去認真地把衛生打掃好?”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地打掃衛生,六十年如一日。他會覺得每天早上去打掃衛生是一個洗心革面的過程,所以慢慢地公司的氛圍就發生了改變。這里邊有一組數字特別有意思,他說十年的時間是他一個人在打掃,十年以後,有一兩個員工開始幫忙,就是周圍有的員工說,老讓老闆這麼打掃有點不好意思,自己也來吧。

 

 

 

結果,當這些員工開始參與進來了以後,他們感受到了打掃的美妙。他沒有覺得打掃衛生是一個負擔,反而覺得打掃了以後,我心情很好,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進來。

 

 

 

結果,當這些員工開始參與進來了以後,他們感受到了打掃的美妙。他沒有覺得打掃衛生是一個負擔,反而覺得打掃了以後,我心情很好,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進來。

 

 

 

到了大概二十年的時候,整個公司形成了這樣的氛圍和文化,就是大家都打掃,每個人都要參與打掃衛生。而且每個人都是早上六點半到公司就開始打掃,一直打掃到大概八點多鐘,大家在一起吃一頓早餐。早餐是大家從家裡帶過來的,員工自己親手做的早餐,你想,這氛圍多好。有很多到他們公司來學習的人,跟他們一起吃這個早餐的過程當中就感受到了滿滿的幸福感,因為剛剛一起工作過,然後親手把那個環境創造得那麼美妙,接下來享受一頓美味的早餐。

 

 

 

在二十年以後,人們開始來學習,就是他們的合作夥伴跟他們的供貨商或者是日本其他不知道是乾什麼的企業都聽說有這麼一個公司,就跑來參觀。參觀完了以後,他們說,乾脆咱們開個課。於是他就把這個“掃除道”開了一門課,經常讓大家來一塊兒學習。

 

 

 

所以,20年以後,人們開始來學。到了30年的時候,他們成立了“掃除學習會”。40年以後,整個日本把掃除變成了維護治安的對策,就是哪個地方治安不好,哪個地方的暴走族很多,日本最讓人頭疼的就是那種暴走族,開著摩托車。我們在日本街頭有見過這種,很多日本人都對他們沒辦法。後來,警察的辦法就是來一塊兒掃除,叫暴走族過來參與掃除活動,我們待會兒會講到暴走族掃除的案例。

 

 

 

那麼YELLOW HAT是怎麼樣改變的?YELLOW HAT以前是一個做汽車售後服務的市場,相當於我們今天賣那種汽車內飾,賣各種輪胎這樣的東西,這種行業在日本屬於邊緣行業。因為來這兒買東西的大部分都是暴走族,鍵山先生描繪的就是一般的場景,是有一個著火的汽油桶放在那個店門口,大家往裡邊亂扔一些垃圾,燒著很多火,一群人抽著煙站在那個汽油桶旁邊聊天,等著別人給他弄車什麼的。周圍全是煙頭臟兮兮的,廁所也不分男女,里邊經常流出很多東西來,就是所有人知道到這樣的店裡邊就是這樣的服務,店員說話也特別粗聲大氣,因為每天都是跟暴走族打交道的人。

 

 

 

他覺得這樣下去,這個質量怎麼保證,服務怎麼保證?他的辦法就是他來打掃廁所,打掃衛生,把那汽油桶清開,把煙頭一個一個地撿乾凈,別人弄臟了,他就去弄乾凈。他們還有很多合作夥伴,他親自帶隊,整天到合作夥伴的店裡邊去打掃衛生,幫人家打掃廁所,幫人家去清理煙頭,清理周邊的環境,一家店一家店地感召。

 

 

 

所以鍵山先生說,大概20年以後,整個公司的風氣才發生了一個巨大的變化。而且他們公司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傳統,就是跟任何客戶合作,哪怕是遠程,沒有見過面的客戶合作,他們絕不事先報價。我們會理解說,事先報價這是應該的,你說多少錢,我跟你還還價,最後咱們達成一個協議。不,這家店就這麼倔,從來不事先報價,都是說你要什麼,好,給你寄過去。寄過去以後,寄賬單,你把錢給我,那這不是消費者很被動嗎?消費者連價格都不知道。

 

 

 

為什麼要這樣呢?他說,我們就是跟我們的消費者做到了絕對認可、絕對放心、絕對安全,就是消費者跟我們打交道的時候,就知道我們這兒是絕對認可、絕對放心、絕對安全的,所以我根本連價格都不需要說,你放心買就好了,因為這就是我們的風格。那怎麼能相信呢?你看一下我們的廁所,你就相信了,就是只要把這個店的環境一看,大家就相信。

 

 

 

你說真有這樣的事嗎?比如說有一個書的序言里邊寫的一個叫鐮田建設的公司,鐮田建設公司的老闆特別逗。有一次,他們鹿兒島抓住了一個大盜,這個大盜偷了他們鹿兒島上大量企業的財富,後來警察就帶著那個大盜開始到處指認現場,這兒偷了什麼,那兒偷了什麼。那個小偷說,在路過鐮田建設的門口的時候,我本來想偷這家的,後來沒去。警察說:“為啥?你既然想偷乾嗎不去呢?”“他們打掃得太乾凈了”,說“這個屋子打掃得太乾凈了,有一種威嚴感,我不敢走進去”。所以鐮田建設聽到這個故事,他們特別高興,說“我們的房子打掃得乾凈,竟然連小偷都尊敬我們”,都不敢進來。

 

 

 

而且他們還曾經因為打掃得乾凈,收到了33億日元的合同,33億日元可是很不小的一筆數字。為什麼呢?有一天,有一個人打電話過來說,“你是鐮田建設,我們想跟你們合作”,有一筆訂單。董事長說:“我們認識嗎?我們之前在哪兒見過?”沒有,說“我們的社長路過你們門口的時候,看到你們的大門非常整潔莊嚴,他覺得這個公司一定很了不起。於是就指定我們一定要跟你們簽合作”,這就是大訂單的來源。

 

 

 

所以《掃除道》里有一句話,我覺得特別有意思,叫作“百術不如一清”,就是你有各種各樣的招,你會各種各樣的手段,你不如把一個東西弄得乾乾凈凈,你能夠把乾乾凈凈這件事做到,這就是“掃除道”發揮威力的地方,“百術不如一清”。

 

 

 

接下來,我相信大家都想知道,到底應該怎麼掃除?我們平常也會擦桌子,也會拖地,也會打掃廁所,怎麼沒有打掃出那種幸福感呢?記得我們講過一本書叫《心流》,你的幸福並不取決於你在做什麼,而取決於你做這件事情的方式。

 

 

 

所以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個掃除應該怎麼做?鍵山先生講,第一個是備齊工具,就從備齊工具這一件事上,我們就能夠看到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在鍵山先生的公司里,“最顯眼的地方全部放的是打掃衛生的工具,別人覺得工具應該放在陰暗的角落,不被人發現的地方,這是因為我們不重視打掃衛生這件事,覺得丟臉,想把它藏起來,所以那個地方成為公司最臟最難打掃的地方,而且工具也不乾凈,用著就找不著了,用的時候變壞了,等等。”

 

 

 

而且他們公司把工具整整齊齊地放好,而且有很多專利產品在里邊,就是為了掛東西方便一點,想了很多小妙招。“所以,參觀者看到一面牆的工具放在那兒的時候,就已經覺得心生敬畏了。工具準備齊,還要在每件工具上拴上繩子以方便懸掛,它那些鏟子、掃帚上面都拴著繩子。我們公司使用的繩子是直徑三毫米的維尼綸繩,是由棉和耐綸兩種材質的纖維混紡而成,繩長保持在25釐米。從工具的穿繩孔穿過後,將兩端打成一個死結,為了防止打的結松開,要用火稍微烤一下,使之熔接到一起。做好這些以後,基本上這個繩結就不會松開了,而且外觀漂亮。倘若繩子的種類和長度不統一,五花八門,掃除就無法堅持下去。這麼一點細節不一樣,都會影響到掃除。”

 

 

 

其次,建議在每件工具上都標註使用者的姓名和所在公司的名稱,在工具上標註姓名可防止丟失。同時還有賦予工具以生命的意味,被賦予了生命的工具內部有血液流動,你能越來越真切地感受到它的鮮活氣息,這樣我們就會重視外物,從而愛上自己的工具。

 

 

 

最後,胡亂取放工具的現象自然會消失,就是每個工具都有名字,每個工具都有人,都知道這是誰的工具。

 

 

第二個是存放處一定要整潔,並且標示清楚。“在實施掃除期間,存放處的整頓都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到必要的東西,任何人都能一看便知,都能馬上使用,都能快速歸還。為了分門別類地整理這些工具,他們採用色別整理和看板顯示的獨特機制。”

 

 

 

我們到豐田去參觀,發現豐田所有的秘密都存在它的看板里,而在這個YELLOW HAT里,他們的看板是用來放工具的,“色別整理中使用的彩色膠布是車用的氯乙烯膠帶,這種膠帶粘合性好,能防雨,是非常適用的東西。如果顏色種類不足,就將兩種顏色組合使用。”

 

 

 

這像不像一個老人家跟你交代很多事?就是他就能夠想到這麼細,他能夠想到你的膠帶的顏色可能不足,你可以拼在一塊兒,用不同的混的顏色來表示這個分類。這樣採用色別整理之後,存放處掃除工具的名稱數量都被明確標示出來了,只要不發生特殊情況就不會混亂。

 

 

 

“實施掃除時,任何人、任何時候都能毫不費力地取用需要的工具,也能輕松歸位。很多來我們公司訪問的客人只看了一眼掃除工具存放處就被深深地感動了。我想,他們是被我們完善的工具分類和整理整頓方法徵服的,掃除工具中有一些是我們自己製造的,不少客人專程來訪,希望我們轉讓。好多人說,你乾脆就把它賣給我算了。”

 

 

 

第三個原則叫作不怕動腦。什麼叫不怕動腦?梁先生給我講了一個案例,我覺得特別有意思。梁先生說,你看那個洗澡間的鏡子用的時間長了就烏突突的了,就看著不光鮮不好看了。這時候怎麼擦呢?按照我們的辦法,可能就是用一些清洗液噴上去,然後使勁擦,有時候浪費水,有時候擦不乾凈。掃除道鑽研這件事,他們說,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辦法,每個人拿一塊肥皂在這個鏡子上,鄭重地寫出自己的名字。

 

 

 

寫出來以後,拿一張最近幾天剛剛出版的舊報紙,因為他們特別喜歡利用廢舊的物資。為什麼要用最近幾天用的廢報紙呢?因為那個報紙上的油墨還沒有完全乾掉。所以,用這個廢報紙團成一團去擦那個肥皂,只要這樣擦過去,整個鏡子光潔如新。油墨和那個肥皂起的反應能夠把那個鏡子的所有烏突突的地方擦得乾乾凈凈,一遍就夠,不用水,只要用肥皂寫了名字,拿報紙去擦就夠了,這就叫作動腦子。

 

 

 

所以鍵山先生說:“掃除時我們特別註意做到限定範圍要徹底清除,比如先將一塊地磚弄乾凈,或者將走廊以米為單位分段,徹底清掃出一塊來,這樣臟的地塊和乾凈的地塊對比鮮明,會讓人產生欲罷不能的感覺。”就是動腦子,這是從心理學的角度。“掃一塊地磚出來,你就發現,唉呀,旁邊這太不像樣了,再來一塊吧,就一塊一塊地掃下去了。同時,掃除也是越做越熟練,沒有什麼事是只做一遍就能做好的,即使做了也會很快忘掉。當然,在工具上動腦筋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項,一旦感覺使用不便,就要設法更換合適的,更不能嫌麻煩。在掃除工具上下的功夫,將會成為支撐你將掃除進行到底的力量。”

 

 

 

所以,當你不斷地在這件事上下功夫動腦筋的時候,你會覺得,那我為什麼不在賣東西或者生產一個設備上邊去下功夫動腦筋,這不是耗費了我的精力嗎?不是,它鍛煉了你動腦筋的能力。如果一個人在這件事情上馬馬虎虎,那麼給客戶提供服務的時候,就也有可能馬馬虎虎。而如果你在打掃衛生這件事情上都能夠這麼認認真真地開動腦筋,靈活地使自己的大腦變得更加活躍,你會愛上客戶。

 

 

 

所以,這里邊有一段專門講打掃衛生的好處,他就說:“為什麼我的公司在進行了這些打掃以後會變好呢?”鍵山先生總結了一下,他說:“堅持致力於掃除活動最顯著的變化是我們公司風氣的好轉,掃除一般都是多人一起乾,而共同作業對於提高集體意識和相互配合的協調性是非常有效的,將自己工作的場所清潔乾凈了,集體意識和配合協調性自然得到提高。結果,公司內部的人際關系顯著好轉,面貌煥然一新。”

 

 

 

“然而,掃除並不能馬上給我們帶來好處。通過掃除、清潔環境,只能讓職場氣氛變得和諧。而和諧的工作環境有助於心靈浮躁消失,從而具有抑制怒氣的效果。即使在公司經營狀況不佳的時候,員工們仍然能微笑著面對一切,有些人的面相更是改善得恍如脫胎換骨。這樣的人對待家人或身邊的人自然是優禮有加。如果一個人每天能夠高高興興地洗碗,能夠高高興興地擦廁所,能夠高高興興地擦車,他對待其他的人也會溫柔很多。這就是通過大掃除磨練整個員工心性的一個過程。”

 

 

 

YELLOW HAT公司里邊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所有的汽車每天都要清洗。大家覺得這很浪費人力,很浪費時間。不是,他認為這個事很重要。他說:“每天清洗汽車有兩個好處,第一個好處,減少事故率,他發現只要汽車洗得乾乾凈凈的,冒著光出去,首先你自己開車的時候的態度都會變得不一樣。”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你開一輛很臟的車或者是一個很破的車,你的動作都要粗野一些,都會容易做危險的動作?而當你今天開著車,瓦光鋥亮地出去,你一定會氣定神閑,你覺得自己今天狀態很好。而且街上別的車見到了你這麼一輛鮮亮的車,他也會離得遠一點,因為他老遠就看到你了,這是降低事故率。

 

 

 

第二個,就是每天都把車打掃乾凈,還可以獲得客戶的尊重,讓客戶尊重你。那誰來擦車呢,誰來排班呢?誰來負責把公司里那麼多的車每輛都要擦一遍呢?YELLOW HAT的做法是誰有空誰擦,所以公司里形成的文化就是雖然我不用車,我可以擦,而且不是下級擦給上級,就是社長、經理、總監擦車,雖然是員工待會兒要用車,社長現在沒事,社長去把那個車擦了。所以,你會發現整間公司的人都有奉獻的精神,都有利他的心,都希望事物變得美好,就這麼簡單。

 

 

 

我們有時候別說給別人擦車,我們自己的車我們都不擦,甚至我們會覺得天氣預報說這周末要下雨,那我禮拜一開始就不要洗車了,一直耗到周六下雨,開一個禮拜的舊車、臟車,上面落著很多鳥糞也不擦它。為什麼?反正雨一下就乾凈了。我們活得太糙,太實用主義了。而鍵山先生說:“即便你知道外面正在下雨,出門之前,也要把車擦乾凈。”因為我們要的是高品質的生活,我們要的是安全,我們要的是客戶覺得我們公司的人是認真的,這就是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

 

 

 

過去對於擦車這件事情,我真的要檢討,就是經常有人坐我的車,就會覺得怎麼這麼多灰,上面還落著很多東西。我會說,里邊乾凈就好了。我們沒有覺得這部車對整個社會有影響,會讓其他人看到街上多了一部臟臟的車,甚至你自己開車的時候,不經意都會出現很多危險的動作。

 

 

 

接下來,我們說掃除的範圍,這里邊有一句話,叫作“掃除的廣度和深度與人品成正比”。如果你浮光掠影地把桌面一擦,底下都不管,你的人品底下就不夠。所以他們打掃衛生的時候,有一系列的動作,比如說要去滲井蓋那麼一件事,打掃一個滲井蓋,要把底下疏通得乾乾凈凈。我們一下雨就發現很多地方就積水,原因是什麼?不是沒有下水道,不是沒有滲井蓋,是堵住了,那水根本下不去。而我們的清潔工也好,或者我們周圍的居民也好,我們只看到那個滲井蓋的上面是乾凈的,所以就只要拿個掃帚掃過去,沒有口香糖、沒有煙頭,但是底下是堵住的,是臟的,那沒用。

 

 

 

所以,他們每次打掃衛生的時候,不光是打掃他們自己的衛生,他們是堅持了這麼多年,每天早上6點半就開始打掃衛生了,所以自己的地方可以打掃的部分已經越來越乾凈了,很快十幾分鐘可能就打掃乾凈。

 

 

 

打掃完了怎麼辦呢?他們就開始延伸給街區打掃,越打掃越遠,就是把周圍的公共廁所、滲井蓋全都打掃一遍。而且他說:“在打掃滲井蓋的時候,我們會註意不要傷害到蚯蚓,不要傷害到滲井蓋上盤踞的蚯蚓、螞蟻這些東西,把他們請走,打掃乾凈。把里邊的淤泥全部掏出來,掏得乾乾凈凈,讓滲井蓋泛著光澤,這時候一下雨水自然就沖下去了。”這就是深度。

 

 

 

“打掃一個易拉罐,一定要把易拉罐倒乾凈,然後把它壓扁。”他專門買了壓易拉罐的機器,把易拉罐一個一個地壓得扁扁的,整整齊齊地放在一起。打掃樹葉的時候,他們去跟公園商量,他說我們能不能拿樹葉放在樹根底下做堆肥,他們把樹葉掃回來,還在里邊加入了很多那種可以發酵的垃圾。因為這樣一來,樹葉很快就變成肥料,就可以去滋養那些大樹。

 

 

 

有人說,落葉是一種美,所以輕易地打掃落葉,這事實在是太不風雅了。鍵山先生說:“同樣是落葉,昨天落下的已成為垃圾,沒有任何風雅可言,是一堆臟東西。而現在打掃之後落下的落葉,卻是上品,有著風流韻致。看著清掃之後簌簌落下的落葉,如果你不是一個具有豐富感性,能發現其美的人,你將無法獲得理想的人生。”

 

 

 

接下來,我們說打掃廁所,打掃廁所是他們的絕活。怎麼打掃?首先要直接用手,不能戴個橡膠手套什麼的。為什麼?因為只有用手才能夠感知到那個陶瓷上面是不是真的乾凈,而且只有用手,你才能夠收獲到那個感動。他說,手弄臟了洗洗不就好了。你可以洗手,乾嗎用橡膠手套?橡膠手套未必能夠打掃得乾凈,所以他們全是徒手來的。“要準備好開水,要準備好洗滌劑,常用的工具還包括海綿、龜形刷、環形刷、筒形刷、濾水用的掛鉤、抹布、軟管和紗網。其中以紗網的表現最為突出,它能輕易去除那些海綿對付不了的頑固水垢和尿垢,現在已經成了打掃廁所必不可少的工具了。”

 

 

 

怎麼打掃?過程是這樣的,第一步,將放置在廁所里的東西全部移出,在廁所入口處鋪上墊腳的毛巾開始清掃,記住一個訣竅,自始至終盡可能地不讓水流到地板上,也就是不要讓垃圾和水混在一起。那麼,我一般是先從盥洗台開始清洗——我是說鍵山先生。

 

 

 

接下來,清掃地面,地面清掃完了以後,是牆壁。清掃牆壁使用的是海綿,擦洗的順序是從上往下,空著的一隻手要緊緊地扶住牆壁。那個動作都是規定好的,扶住牆壁然後從上往下慢慢地清掃牆壁。

 

 

 

為什麼打掃廁所要掃牆壁?他說:“因為牆壁雖然不是很臟,但意外的是有臭味殘留,通過掃除牆壁可以清除臭氣,這是打掃牆壁的原因。”

 

 

 

接下來,小便器。“在打掃小便器的時候,先沖一次水,將污水排出,用這個濾器鉤取出濾網放進盛有洗滌劑的桶里邊,再用軟管放水沖洗的同時,使用筒刷、環刷等工具對大部分的臟污進行清除。便器底部積留的水用海綿吸收除去,再用吸飽了洗劑的海綿使勁地擦洗。如果有海綿無法擦掉的水垢或尿垢,就用尼龍刷對付,如果還是擦不掉就用紗網。”

 

 

 

“清洗濾網時,不能直接在地板上進行,那樣容易弄壞。而應該先墊上橡膠墊或者毛巾,最後將濾網浸泡在沸騰了的熱水裡,完成收尾工作。濾網是要拿下來的,清洗過後再放回去,泛著清香的一個小便鬥。”

 

 

 

大便器怎麼清潔呢?“先將馬桶座取下來,掃除之前先沖一次水,將污水排出,用環刷等對大部分贓污進行擦洗,便器內殘留的水用海綿吸收,剩餘的水分也要用海綿吸收清除,再用吸飽了洗劑的海綿使勁地擦洗。如果有海綿無法擦掉的水垢或尿垢,就用尼龍紗對付。如果還是擦不掉,就用紗網,就是這樣一遍一遍地清理。”

 

 

 

而且“掃除道”為了能夠把這件事做得更好,還出了一本漫畫,這個漫畫就是把所有掃除的過程全部都給你畫了出來,你只要照著這個漫畫一步一步地去做,你就能夠成為一個掃除的高手。不僅僅是自己的家裡邊會煥然一新,整個社區、單位都會變得不一樣,最重要的是你的心情,你的靈魂會變得不一樣。

 

 

 

有什麼好處?我們叫格物致知,你把廁所這麼一個東西搞得這麼明白,到底要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我們來拔高到致知的程度,鍵山先生說,五大好處。

 

 

 

第一個好處,讓你可以成為一個謙虛的人,這是第一個好處。

 

 

 

第二個好處,成為有心人。我們生活得太浮光掠影,我們生活在錶面上,我們做任何事都被慣性帶走,這時候你發現我們就變成了一個無心的人,我們做任何事,今天一天又晃過去了,我們叫晃過去了,乾了些什麼呢?不知道。因為你無心,每天重復地上著廁所,都沒有想過讓廁所變得更方便一點,更整潔一點,更美觀一點。所以這麼認認真真地把細節打掃好,鍛煉我們成為一個有心人,重點不在廁所,同樣在我們每個人身上。

 

 

 

第三個好處,叫作培養感動之心。好多人在跟著老先生打掃廁所的時候,邊打掃就邊哭,眼淚就流下來了,說我這輩子沒有這麼認真乾過這麼一件事。那為什麼這個感動的心很重要?

 

 

 

鍵山先生說:“要想通過一種活法感動自己和周圍的人,你就要全力以赴,並放低身段拼命努力。其具體實踐自然不限於掃除,只要一心一意做好身邊平凡小事,自己意想不到的感動就一定會到來。那種活法也能讓他人感動,有感動才是人生,沒有感動的民族必將滅亡,沒有感動的組織必將衰落。”所以,感動是我們內心的一種活動,跟我們身體的運動是一樣的,我們身體可以運動,我們的心一樣可以運動。這種感動的動作,你不去練它,你就沒有。所以,第三個好處是培養我們的感動之心。

 

 

 

第四個好處,叫作萌生感恩之情。有一次鍵山先生在一個地方做演講,告訴大家說,打掃衛生可以幫我們萌生感恩之情。結果有一個女士站起來,說我完全沒有幸福感,所以無法感恩,就是你想讓我感恩,你得先讓我幸福。我都不幸福,我怎麼感恩?這個女士所說的話挺有道理的,邏輯上存在沒有人給我帶來過幸福,所以我沒法感恩。

 

 

 

鍵山先生的回答是什麼呢?他說,有這種想法的人,一生都不可能幸福。

 

 

 

為什麼呢?“其實,我想說的是,總是心懷不平不滿的人,絕對無法獲得幸福,要獲得幸福生活,必須肯定現狀,充分利用現有條件才行。也就是說,與其老想著自己還缺什麼,不如多想想自己都擁有什麼?與其尋找不能做的藉口,不如多想想自己現在能乾些什麼?

 

 

 

”有了這樣的思想境界,我們就能成為具有豐富感受性的人,就能感恩細小的事物。一個不能感恩細小事物的人,往往會人為地放大小的痛苦和煩惱。反過來,能夠感恩細小事物的人,卻可以人為地縮小大的痛苦和煩惱。所以,我們的基本心態應該是對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抱定絕對肯定,絕對必然和絕對最好的觀念。”這真的就已經上升到了積極心理學的層面,上升到了人生哲學的高度。

 

 

 

因為回顧一下我們小時候,我就經常會想,不掙夠多少錢,我們就不能夠幸福。但是,你真的確定你現在的幸福感比你沒錢的時候更多嗎?你小時候沒有什麼錢,跟一幫小孩在大院里邊瘋跑、玩、抓知了或者去玩那個爬蟲,你都會覺得很開心,一個手帕都能夠讓你們玩丟手絹這樣的活動。因為你的幸福感是發自內心洋溢出來的,你能夠感受到幸福。而此刻我們感受不到,我們只能夠看到銀行數字上的變化,但是完全麻木掉,感受不到幸福的存在。

 

 

 

事實上,就是因為我們缺乏對於幸福感知的鍛煉。所以,鍵山先生說,能夠萌生感恩之情,真的太有道理了。如果我遇到這位女士,她說,我感受不到幸福,所以我沒法感恩。我可能就會問她:你今天是怎麼來到這個會場的?如果你是自己走路過來的,你難道不需要感謝你還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嗎?只有當我們失去了健康的身體的時候,我們才會覺得,我當年身體好的時候,都沒有好好珍惜。人只有在失去一個東西的時候,才會感受到它的珍貴。所以,如果你不具備感恩之情,給你什麼東西都沒用。

 

 

 

第五條叫作磨礪心性,就是通過每天做這樣打掃的日課來磨礪心性。原文是這樣說的,他說:“掃除的時候,人心多半是良善的,不可能一邊掃除一邊還思考如何欺騙人,如何陷害人,也不會產生憎恨情緒,掃除能讓人泯滅心機,保持一種純粹的心。所以,我認為掃除具有凈化心靈的作用,特別是當我們把一間很臟的廁所打掃乾凈了,我們的心情會變得舒暢,心靈會變得純凈。而當人的心靈變純凈了,就能意外地預見到未來的事情。人因為過於擔心而不安,因為看不清未來的方向而痛苦煩惱。如果心靈變純凈了,我們就能看清事物未來的發展趨勢,這樣不安自然消失,也就不會再自尋煩惱了,其結果我們的心性不就得到了磨練和提升了嗎?”

 

 

 

在這里邊我有一個案例,我特別希望跟大家分享,就是大概我上初中的時候,我媽媽到一所學校去當校長,80年代的時候,她被分配到一所學校當校長,那個學校很糟糕,讓我們今天來看,簡直就沒法待。為什麼呢?一下雨,那個廁所的大便小便都流到大街上來,就是所有的人上廁所,都像去經歷一個特別大的事一樣,提著褲腳,小心翼翼的,尤其是下了雨,就特別可怕。

 

 

 

而且學校的風氣也很糟糕,老師們也不認真教學,學生們逃課或者是什麼都很嚴重,我媽媽作為一個那麼年輕的女校長被派到了那個學校去。我記得很清楚,我感覺到我媽媽上班的轉折點就來自於我媽重新打掃了廁所。

 

 

 

她到了那個學校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聽課,不是整頓教學,不是給老師們下任務下指標。而是說,咱們這個廁所絕對不能就這個樣子了,要把那個廁所重修一下,重修之前就要打掃。我記得很清楚的畫面,就是我媽親自去掏廁所的坑,那坑裡邊好多大便,就是疏通不下去,沒有人願意乾這樣的事。

 

 

 

用現在的話講,叫美女校長蹲下身子去掏那個廁所里的大便,然後把那個廁所清理得乾乾凈凈,用新的磚給它重新修好。我記得那時候很流行一個詞,叫作水廁,我們小時候上的都是旱廁,現在的孩子們不知道什麼叫旱廁,旱廁就是大便都在里邊,你都看得到,小時候都上那種廁所。我媽把那個廁所整個清理完,弄乾凈之後,換成了水廁。

 

 

 

接下去的事就順利很多,整個學校的教學質量,老師的精氣神,學生對於學校的滿意度,跟家長的關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就是我為什麼很相信這本書的原因,就是我親眼見過這樣的東西,所以如果我們能夠認認真真抱有誠意地去踐行一個“掃除道”的事情,我相信會對中國帶來改變。

 

 

 

那麼,它是怎麼改變日本的呢?在199311月份的時候,鍵山秀三郎遇到了一個叫田中義人的人,田中義人是一個開廠的人,他開那個電鍍板廠,幾個人在一塊兒閑聊。鍵山秀三郎就講:“我們公司主要就是打掃衛生,我也不會別的辦法,不過現在業績還不錯。”其他幾個人都笑說不可能 ,打掃衛生能把業績打掃好嗎?但是田中義人聽了覺得有意思,說,你要不然到我們公司來看看?他就到他那個電鍍公司去看了。他是個很直的人,他一看那個電鍍公司亂糟糟的,滿地都扔的是那些廢舊材料什麼的,液體流得到處都是,就說:“這樣的環境如果沒有殘次品產生,真是怪事。”一定會是殘次品,真的被他說中了,就是當時田中義人的公司就是被殘次品的問題困擾。

 

 

 

後來,他說,打掃衛生,田中義人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帶領大家打掃衛生之後,整個公司的生產質量、銷售都得到大幅提高,他們倆覺得這事太有意思了。於是,他們就開始把掃除道推到企業里邊去,讓很多企業用掃除道的方法來改進自己企業的員工品質,員工的心性得到磨練,生產的質量得到大幅改善。

 

 

 

接下來,進學校,在學校里邊有一個校長,還專門給他們寫了一篇很長的文章,就是講學校是怎麼得到改變的,所以他們開始用打掃衛生的方式進企業,進學校。

 

 

 

走進暴走族,是跟很多警官合作的。因為警官認識暴走族的人,那些暴走族的人身上帶著紋身,走哪兒都開著很大聲音的摩托車,很嚇人,也有很多暴力治安的事件,警察也很頭疼,他們經常進這個派出所也覺得無所謂,反正你能把我怎麼樣。

 

 

 

後來警察說,我不讓你進派出所了,跟我打掃衛生。有很多暴走族就沒來。但是他們發現,凡是來參加打掃衛生的,凡是蹲在那兒跟他們一起洗廁所的人,後來慢慢地開始醒悟說,“我其實可以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就是我既然能夠把廁所打掃得這麼傑出,比別人打掃得乾凈得多,那我一定可以做比別人更好的事。所以,很多人放棄了做暴走族,開始回歸到正常的工作當中來。這就是對整個社會的改變。

 

 

 

那麼,我們來講幾個案例,第一個就是鐮田建設的案例,就是靠威嚴的樣子嚇走了小偷的那家公司。鐮田建設的老闆和這個有一張合影,那個合影背後有一塊大石頭,上面寫著四個字,我印象很深,叫作凡事徹底。

 

 

 

鐮田建設是蓋房子的,他說,如果我們賣一家房子不夠徹底,房子質量有瑕疵、有問題,那個住房的人會是什麼樣的感覺?他一輩子的收入拿來換了這麼一間房子,結果竟然是一個有瑕疵的房子,這件事情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們公司追求凡事徹底,從打掃衛生這件事開始。

 

 

 

什麼叫作凡事徹底?要做到三件事。

 

 

 

第一個叫作任何事做到無微不至,這是第一條。

 

 

 

第二個,毫不猶豫地堅持自己的主義和行動。如果你決定要去打掃衛生,毫不猶豫地去,不要擔心別人說你怎麼在那兒掃廁所。鍵山先生在中國大陸演講的時候,這書里邊寫到的,有個大學生說,我們將來都是想做大事的人,所以我們覺得打掃衛生這樣的事情沒有那麼重要,才不去打掃的,人總會有工作上的分配。

 

 

 

鍵山先生說:“你能撿起地上那個煙頭嗎?”這大學生說:“我不會撿,因為那不是我的工作。”鍵山先生說:“你這麼大的個子,你身手這麼靈活,撿煙頭應該沒有任何問題,所以不是你不能撿,而是你不願意撿,你驕傲的心讓你不願意撿,所以你就沒法放下身段去做撿煙頭這件事情。不是為了打掃衛生,而是為了磨礪心性。”

 

 

 

所以,像孟子講的,“為長者折枝,非不能也,是不為也。”為老人家折一個樹枝這事,不是你做不到,是你不想做。所以我們應該把不能和不為分開。這時候,如果你能夠做到毫不猶豫地堅持自己的主義和行動,你就可以去實踐這樣的事情。

 

 

 

第三個叫作充分發揮一切資源的作用。當你把這三條都做到了,你就做到了凡事徹底原則,所以鐮田建設整個業績產生了大幅變化。

 

 

 

接下來,還有一個醫院叫鹿屋醫院。鹿屋醫院在很偏僻的地方,院長剛到這個醫院工作的時候,覺得特別生氣,分到了這麼一個偏僻的地方,就覺得我是屈尊到你們這種小地方來看病,跟患者的關系也不好,醫院的衛生也不好,整個業績下滑得很厲害。在最糟糕的時候虧損3億。

 

 

 

開始做這樣掃除的事情以後,這個醫院用了兩年的時間,從虧損3億日元到盈利5億日元,盈利不是說因為他們漲了價,而是來他們這看病的病人變得絡繹不絕,他們的口碑變得越來越好。

 

 

 

這里他最深刻的感受是什麼呢?最深刻的感受不是賺錢,而是來自於別人對他的評價。院長說:“因為一肚子情緒,我的眼睛只看到這里不好的地方,從居民、家畜的氣味到方言,幾乎沒有我喜歡的,所以雖然也給患者看病,但總覺得自己是在施恩於人。參加清掃廁所活動之後,我認識到自己原來是多麼傲慢。從那以後,我身邊發生了這樣一些變化,越來越多的患者開始向正在掃除的我打招呼了。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讓我吃驚不小,仔細一打聽,他們說我現在變得平易近人了。那一刻,我相信他們說的是對的,我感覺自己第一次理解了謙遜包容一切這句話的意思。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我開始不斷有新的主意冒出,醫院的員工也因為我的改變而發生了實實在在的變化。結果,我們醫院的患者不斷增多,業績也上升了,盡管如此,還是有一些醫護人員以不會掃廁所為由相繼離開了醫院,但留下的反而更加團結了。沒關系,有人不能夠接受,可能是他的緣分還沒有到,但是我們只需要讓接受的人慢慢地開始打掃起來就好了。”這是鹿屋醫院的案例。

 

 

 

還有一個地方是大家很熟悉的,叫安西高中。你聽到安西這個詞,有沒有想起安西教練?日本的很多高中是非常危險的,你看過《籃球飛人》的話,你就知道,校園暴力,霸凌事件,虐待的事件層出不窮。在這個學校里邊到什麼程度呢?最糟糕的時候,有一半的學生退學,多可怕。校長沒有辦法,這學校怎麼管呢?乾脆咱們也打掃衛生,號召全校的學生說,一塊兒來,咱們來掃廁所。結果那天來了280個學生,就有很多孩子沒來,但是來了280個學生。他們就帶著280個學生去擦小便鬥、大便鬥,這麼擦。

 

 

 

後來,最感動的是七年以後,這個學校竟然重開了運動會,就是在一所退學率高達50%的學校里邊能夠開啟運動會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結果,他們在停止了七年以後,終於重開了運動會,後來他們的退學率大幅下降,這就是對於學校的變化。慢慢地他們開始推廣到海外,到巴西、美國。

 

 

 

我在這兒想講到中國,就是鍵山先生說,中國是非常需要掃除道的國家,尤其是住酒店。我要檢討,我經常住酒店,我們住酒店的時候就覺得酒店反正就是給我們提供服務的,所以我們就把那個酒店搞得亂糟糟的,是很正常的事,把所有一次性的東西都拿出來用一下,牙刷什麼的都拿出來用一下。鍵山先生講說,這就是在給別人添麻煩。事實上,那些一次性的東西也未必好用。

 

 

 

他專門列印了一個中文寫的牌子,到中國就隨身攜帶,每次出門之前放在床上。上面寫著,在我居住期間,不需要換床單。而且他在中國開始走出酒店去打掃周圍的環境,用他的行為在中國吸引了一批人開始跟他一起從事掃除道的事情,像梁先生這樣的人,他說:“我出差一直自帶洗漱用品,使用房間里的浴室之前,先將賓館提供的備用品收拾到一個地方,以防被水弄濕,擺上自帶的洗漱用品,臨時收起來的賓館備用品,在退房之前再放回原處。”

 

 

 

“這是理所當然要做的事,毛巾即使使用,也只用一條普通尺寸的,浴衣和浴巾從來不用,至於肥皂、剃須刀、護膚品和發膠之類全部自帶。當然,房費中已經包含了更換床單枕套的費用,以及肥皂、洗發水、剃須刀等備用品的費用。但如果因為花了錢,就要把備用品全部用掉,否則就覺得吃虧,這種想法是缺乏體諒情懷的。”

 

 

 

“在國外逗留期間,每天早晨對賓館周圍進行清掃成了我們的日課,這種掃除不只是用掃帚清掃路面那麼簡單,而是徹底掃除,甚至要掀起排水溝的蓋子把落到溝里的垃圾清除掉。”這就是他們的推廣方法,自己去不斷地打掃衛生。

 

 

 

我在酒店裡經常見到很多我們的朋友從酒店離開的時候,我說:“走,咱們要走了。”他說:“等一下,我要擦一下皮鞋,就會掀起那個床單擦皮鞋。”我看在心裡邊,我就覺得,哇,真是不是自己的東西,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回頭也會住呢。如果你上面的那個人也是這樣,拿那個床單拽出來擦皮鞋,只是因為他要退房了,那下一個住的人是什麼感受?

 

 

 

所以,如果每一個人都不為他人著想,這個社會就會成為一個互害的社會。看起來每個人做的事情都對自己最有利,但是到最後,我們都會成為那個受害者。所以,我覺得在住酒店這件事情上,每一個人都應該認真地反思一下:是不是我們能夠真的做到敬天愛人,真的做到能夠無時無刻地保持慎獨的精神,不要給別人添更多的麻煩?

 

 

 

最後,我想大家可以回憶一下今年的世界盃。在今年世界盃上,日本隊成績還算不錯,但是後來也被淘汰了,但他們給全世界的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事情,就是日本隊在被淘汰了以後,他們的隊員沮喪地離開休息室的時候,把休息室打掃得乾乾凈凈,並且留下一個小紙條,寫著“謝謝”。而且,日本的球迷在看臺上,當他們的球隊被淘汰離開以後,他們也很沮喪、也很難過,可能也會摔了瓶子什麼這樣的事,但是,他們走之前打掃得乾乾凈凈,把那個地方留下來。

 

 

 

所以,這些東西在我們中國古代的傳統當中都有,我們過去講,“誠則明,明則誠,不誠無物”。如果我們今天先從我們樊登讀書的這些用戶開始,我們如果能夠重視我們身邊的環境,像清掃我們的心靈一樣去清掃我們周邊的環境,加入到“掃除道”的學習過程當中來,我相信這個社會會變得更好。

 

 

 

所以,現在在揚州,這是第一個“掃除道”的一個基地,揚州的書友們就可以先參與起來了,我們讓更多的人開始加入進來,一起通過打掃衛生這件事情,修煉我們的心性,調和我們的情緒,和諧我們的社會。謝謝大家。我們下周見!

 

 

 

 

 

 

 

arrow
arrow

    蘇小凱分享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