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是知識的缺口【103】

我們為什麼還沒有死掉

疫情期間你必須了解的人體免疫系統,會讓你更健康

 

20210619.jpg

圖取材自:台灣世界展望會

 

 

作者對於健全的免疫系統,重點要平衡,要偏離兩側的極端,中庸的概念。

 

核心重點還是,保持開心 均衡飲食、充足睡眠、8小時適當運動,都有助於提升免疫系統的能力。

 

再來就是要減少(自由基)的產生:

過量運動、吸煙、壓力過大、空氣污染、食物和水污染、

藥物和輻射、過量陽光中的紫外線

 

【73】知識大遷移,作者統計到有充足的健康知識,會使一個人更健康。重點是要知行合一。

 

人體內有細菌和病毒和免疫系統共生存在,免疫系統以打仗的概念來看,我個人粗淺的解讀是,均衡飲食和補充綜合維生素;

就是讓免疫系統有更多元的武器能消滅太多的病毒和細菌。

 

作者不建議補充過量營養(要平衡)

 

所以,上面說的核心重點就是對人體有加分的效果;自由基就是減分。有些人可能覺得這些都是廢話,我都知道阿,但很多人沒有實踐,當然就不會提升免疫能力。

 

樂觀來看,我們很幸運碰到這一世紀,最強大的病毒,我們要做能控制的事情,就是擁有一個健全的免疫系統;還有最近少出門。

 

最後再囉嗦一下,現代人會不開心或壓力大,很大一部分就是老想做不能控制的事情...。

 

例:我想要拯救這世界的蒼生

 

各位保重!防疫加油!

 

 

 

關於免疫系統

 

我們體內的免疫系統真的是相當複雜,相當智能。

 

我們經常在講免疫系統的時候,會用到戰爭類的詞彙,發起了一場戰役、發起了總攻等等。

 

 

很多人會覺得免疫系統有點像打仗,其實這個書的作者講說,現代戰爭正在學習我們的免疫系統,也就是說我們免疫系統所能夠用到的各種戰術方法,要比現代戰爭所能夠用到的複雜得多。

 

比如說間諜、偽裝、誘惑、誘捕,打入敵人內部,這都是我們的免疫系統會去做的事。就是免疫系統的智能就到這種程度。

 

接下來,從外部的細菌和病毒的角度,我們來看看免疫系統到底是怎麼工作的?這是非常值得普及的一個過程。

 

首先我們說,地球上細菌和病毒才是真正的主人,就是人家在這個地球上待的時間,比我們人類要長得多。

 

我們屬於後來才出現的物種,人家早就有了,而且我們體內的細菌跟病毒的數量,以及它們所攜帶的DNA要遠遠超過我們人類的DNA。

 

我們人類目前看來,基因組破解,過去說大概有10萬個基因,現在看來只有2萬個基因,而我們體內更多的都是我們的細菌和病毒所攜帶的遺傳物質,就是DNA和RNA,這些鋪天蓋地大量的細菌。

 

 

我們為什麼沒有死掉呢

 

因為我們生活中真的是有鋪天蓋地、大量的細菌和病毒,按理說它撲到我們身上之後,我們可能早就會死了,但問題是它在我們現在的身體內起不到作用了。

 

就是我們人類可以跟那些病毒跟細菌共存了。我們人類在不斷地進化,而現在病毒也在不斷地進化。

 

所以,我們人類和病毒細菌和諧相處,而沒有立刻就死掉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有著一套能夠不斷進化,不斷識別、不斷迭代的免疫系統。

 

 

細菌和病毒怎麼進入我們的體內呢

 

第一個最重要的通道就是皮膚。

 

那在它們到皮膚上的時候,其實皮膚也可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免疫系統,因為它是一種物理屏障。

 

就是大量的細菌跟病毒到了皮膚上以後,就死掉了。它沒有找到合適的生存環境,它就大量地死掉。

 

所以,能夠進入到人體內那個溫暖舒適的,還能提供大量的營養物質的,這些病毒跟細菌都是佼佼者。

 

就是它們是相當不容易能夠進得去的,很多就死掉了。

 

但是有一些細菌,就在你的身體皮膚上可以安營扎寨,這些安營扎寨的這些細菌就帶來了疹子,還有皮膚感染。

 

就是你如果發現身上起紅點,那個紅疹子、皮膚感染,就說明這個地方有了微生物的入侵。然後一旦你的身體出現了傷口,產生一個破洞,或者這地方潰爛。

 

好,它立刻就進入你的體內。這是一個入侵的入口。

 

第二個入口就是口腔。

 

這種地方進去了以後,因為通過呼吸進去的,它會進入到肺部、呼吸道,它會往消化道裡去走,會走到這個腸道裡去,還有消化系統的粘膜上皮細胞,這些東西都有可能會成為細菌和病毒的突破口。

 

第三個是從下半身進來的,就是尿路系統,從尿道當中進入我們體內。

 

這邊有一段非常棒的描述,可以跟大家講講,說如果真的我們是一個病原體的話,就是這些細菌、病毒,我們把它叫作病原體——當一個病原體真是不容易。

 

為什麼呢?因為它的生存機會非常低,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能夠抵達目的地,絕大多數都死於入侵的途中,還沒來得及跟人體接觸,就死在了地上、牆上、海水裡,或者某人的手帕上。

 

死於外界環境中不適宜它們存活的溫度,或者皮膚上危險的化學物質,或者胃裡的胃酸和腸道裡的消化酶;死於其他已經寄居在人體內的細菌。

 

 

第一層屏障先天免疫系統

 

它包括免疫細胞、抗細菌分子,以及物理屏障。它不具備免疫記憶的能力。它是相對於因為我們後邊要講的適應性免疫系統說的。

 

 

 

你可以這樣理解,適應性免疫系統就是我們體內的正規軍,其中所含的這些T細胞、B細胞都非常厲害。它們輕易不出手。

 

就是不到這個病情嚴重的時候,這個適應性免疫系統是不會出手的。

 

而平常維護秩序的這些,你可以把它視為公安局,視為警察,這些我們把它叫作先天免疫系統。

 

 

病毒和細菌

 

這個病毒和細菌不一樣在哪兒呢?就是細菌是有細胞壁的,所以弗萊明發明了抗生素,抗生素就是它能夠很快地打破細胞壁,細胞壁一旦被攻破它就死了。

 

但是病毒不一樣,病毒只是一團蛋白質,裹著一些遺傳物質,就是我們說的DNA或者RNA這樣的東西。

 

而它一旦進到體內以後,你就會發現它會挾持我們的細胞,就是病毒會進入到我們正常的細胞當中,然後要求這個細胞只能夠複製它的DNA和RNA。

 

這就是病毒在體內不斷擴散的這個過程。

 

為了進一步確保,這些感染了病毒的細胞被徹底消滅,特異性的自然殺傷細胞會攻擊並且摧毀這些感染細胞,自然殺傷細胞就叫NK ,natural killer,天生的殺手這樣的細胞,它就會來攻擊這些感染了病毒的細胞。

 

所以,這個過程就是細胞整個凋亡的過程,細胞通過自殺來進行凋亡。

 

還有一些病毒會更加狡猾,每一種險惡的病原體,都有獨特的策略來操縱免疫系統,否則它就算不上險惡。

 

如果我們很容易搞定它們,三下兩下就被免疫系統制服的話,我們就不可能聽說肺結核、瘧疾、愛滋病、衣原體感染或者淋病。

 

 

第二層屏障適應性免疫系統

 

然後這些病原體本來數量並不大,但是一旦它投入戰鬥以後,它就會快速地克隆——就是這個詞,就是我們所說的那個克隆技術的那個詞。

 

所以,這些能夠參與戰鬥當中的T細胞,快速克隆以後,產生大量的特異性的T細胞,和我們這一次所發現的這些病毒和細菌來作戰。這就是我們體內的叫作適應性免疫系統所做的事。

 

這一段非常專業,要念給大家聽:往往是經過了幾天與先天免疫系統的辛苦鬥爭之後,適應性免疫系統才會調動。

 

適應性免疫系統不會隨便調動,就是你要動員我們身體內的正規軍參與作戰,不會。

 

幾個小時它沒有反應,它一般都是等了幾天以後,這個時候那些病原體,就是細菌和病毒似乎已經站穩了腳跟,準備安營扎寨過小日子了。

 

然而風雲突變,形勢驟然惡化,不僅追殺它們的細胞比之前更多,而且它們賴以生存的人體體液中充滿了專門針對它們的蛋白質。

 

對病原體而言,這些無情的攻擊,會一直進行到它們徹底消亡,這就是我們在進行一場感冒,經歷一次肺炎,經歷一次腸胃炎的這個過程。

 

就是我們體內不能夠有那麼多的B細胞和T細胞。

 

那個是個戰爭狀態,所以當這個戰爭狀態過去了以後,你多餘生產出來的那麼多還活著的T細胞和B細胞自己死了。

 

然後只把那個記憶T細胞留下來。

 

只把那些有記憶的抗體留下來,以便我們身體下次遇到同樣的疾病的時候,不會慌張。這就是我們身體內的整個殺死細菌和殺死病毒的這個過程。

 

 

免疫系統也會出現種種故障

 

第一種故障叫作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導致它在驅逐外來的病毒和細菌的時候,殺了大量的吃瓜群眾。

 

實際上,你知道很多病毒本身對於我們的人體無害。

 

那些病毒待在我們體內它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們的身體免疫系統排斥這個病毒所造成的劇烈的反應,導致我們的肺部慢慢地變成一片白色。這是一種故障。

 

 

第二種故障叫作免疫缺陷性的疾病。

 

你知道HIV 就是愛滋病全名叫什麼?叫作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這就是愛滋病。

 

這個免疫缺陷疾病,就是我們的免疫系統不工作了。

 

得了HIV以後你會發現愛滋病的人,你連一次感冒或者一個小小的傷風,或者是咳嗽都會變成一個大病。原因就是它的免疫系統幾乎停止了工作,這叫作免疫缺陷疾病。

 

第三種故障叫作炎症。就是我們的血液、淋巴液會高速運轉,然後使得這個地方周圍加速變紅,這是炎症的表現。

 

第四種故障叫作自身免疫病。

 

自身免疫病非常多見,你比如說,如果我們的免疫系統莫名其妙地——不是說外部有病毒和細菌誤傷吃瓜群眾那種,而是我們的自身免疫系統造反了。

 

第五種故障叫作過敏症,非常常見。

 

你沒發現,現在過敏的人越來越多嗎?!尤其是西方的歐美人群,過敏的孩子特別多。

 

咱們身邊很少見那種說,孩子不能吃花生醬,但是在歐美的孩子當中,有一大批的孩子是不能吃花生醬的。

 

只要吃花生醬就會過敏。

 

為什麼過敏症會那麼高發?我們後邊會講到,核心原因是我們人類突然之間生活的環境變得這麼乾凈。

 

我說突然之間,大家覺得很奇怪說,怎麼會突然之間呢,這都一兩百年了呀。一兩百年在細菌和病毒的世界裡,就叫作突然之間。

 

你想想看,你體內有那麼多的部隊,它沒有作戰的地方。所以,它產生了免疫系統的失調,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這就是我們說外部環境太乾凈會帶來的這個問題。當然,不能這麼一概而論。

 

乾凈、衛生還是很重要的,但是這裡的界限——因為這個書的作者就是一個微生物專家,他說這個界限真的很難劃分。

 

你非常難以說清楚什麼叫作合適的乾凈,或者什麼叫作是合適骯髒。

 

這個界限很難以劃分。這就是人體和自然界複雜的地方的奧秘所在。

 

 

人類免疫系統的發育過程

 

你知道孕婦在懷孕的時候,她的免疫系統就會下降,目的是什麼呢?保護不要去攻擊胎兒。因為胎兒是一個外來的物體。

 

這個外來的物體在體內躲在胎盤的背後,但是免疫系統在周圍巡邏說,這兒來了一個不認識的。萬一它對胎兒展開攻擊,這就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在這個過程當中,胎兒開始產生造血幹細胞,造血幹細胞進入骨髓。

 

然後幹細胞開始分化,產生免疫細胞的前體細胞(不成熟版本)。免疫細胞的前體細胞進入血液當中之後再分化,造成血紅細胞、NK細胞、T細胞等等。

 

 

免疫系統是怎麼演化過來的

 

第一個因素,現如今大部分人生活的環境裡,基本沒有傳染性疾病。就是我們過去所聽說的天花、麻疹那些各種各樣的病,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已經很少了。

 

第二個因素,我們的免疫系統已經在充滿病菌的環境裡演化了數千年,而這些病菌突然消失,讓免疫系統陷入了混亂。

 

第三個因素也很簡單,但如果你不習慣用演化的思路來思考,你也許會覺得有點難以接受,其實我們對於免疫系統並不完美這個事實,不必驚訝,如果你這麼期待,那是你自己的問題。

 

人類的免疫系統是緩慢進化的,除了變動不居的環境條件,並沒有受到其他任何因素的指引,免疫系統的演化目標是足夠好,而不是完美。

 

 

抗生素的抗藥性問題

 

這個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在2014年的時候向全球發布通告,說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威脅。

 

樊登在好幾本書裡都講過這個問題。

 

就是用抗生素一定要用夠量。如果你用抗生素用的量不夠,就會導致你的這個病原體,你的細菌產生抗藥性。它會產生變異。

 

抗藥性之後,你下次再給它用相應的藥就沒用,而且它們之間會不斷地傳遞,會導致其他人身上的這些病菌也會產生抗藥性。

 

所以,越來越多我們過去非常有效的這些抗生素逐漸地變得無效,這是我們人類面對的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所以,作為我們普通人來講,我們要保護自己的身體,我們就要知道,不要覺得症狀沒有了,我就不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按照醫生的囑咐,醫生說讓你用10天,你就一定要用夠10天,要保證把你體內的這些病菌,這一批的病菌全部殺死,才能夠讓你的身體不會產生抗藥性的問題。

 

 

 

 

臉書粉專

Really凱呷看麥

 

各位都是有智慧的人
請各位動動有智慧的手指!

記得按讚和分享

感謝!

 

 

打10篇=1壘安打

打50篇2壘安打

打100篇=全壘打

打1000篇=滿貫全壘打

加油!

 

 

 

#這裡有實用的知識

#兩份心得

#知識就是力量
#好奇心是知識的缺口

#嚴長壽

#爬兩座山

#台灣世界展望會
#洪雪珍斜槓班

#樊登讀書

#我們為什麼還沒有死掉

#關於免疫系統

#細菌和病毒怎麼進入我們的體內呢

#第一層屏障先天免疫系統

#病毒和細菌

#第二層屏障適應性免疫系統

#免疫系統也會出現種種故障

#人類免疫系統的發育過程

#免疫系統是怎麼演化過來的

#抗生素的抗藥性問題

#防疫

 

 

 

取自:樊登讀書,我們為什麼還沒有死掉

 

 

 

讀完本文約需38分鐘

 

 

 

各位書友大家好,今天我們要講的這本書的書名起得有點調皮,叫作《我們為什麼還沒有死掉?》。但是它的副標題是比較嚴肅的,叫作免疫系統漫游指南。

 

 

 

如果不是因為這次疫情,我想很少有人會認真去讀一本關於免疫系統的書,但是我在讀完了這本書之後,我會覺得,哇,好慶幸,能夠對自己的免疫系統有這樣深入的瞭解。這真的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我們在人類很早以前,所有人看待病癥的時候,都會認為有可能是神降下來的災殃,後來提出說,有四種不同的體液決定著我們身體的疾病。當然中醫也有很多自己的說法。

 

 

 

現在我們大量的普通人,都可以隨口講出這樣的詞語,比如說,細菌、病菌、病毒、毒素、自由基、白細胞、抗原、抗體、細胞因數、化學因數、多變結合重組、調節性T細胞、巨噬細胞、NK(自然殺傷細胞)細胞等等。就是人們越來越深入瞭解到我們身體里邊的各個細節以後,我們發現我們的身體出現疾病,其實是因為免疫系統在和外部的細菌和病毒作戰。這才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所以,今天我們能夠深入地瞭解我們的免疫系統,我們才知道在疫情期間,或者今後我們普通的生活當中,怎麼樣去保護我們的免疫系統,進而保護我們自身的健康。所以,這本書非常有意思。

 

 

 

那首先我們需要問大家一個問題:假如讓你給你自己的人體,設計一套免疫系統,你會怎麼設計?就是假設你能夠調動各種各樣的資源,你擁有非常高的科技能力,你給自己設計一套什麼樣的免疫系統,它是好的,是可以使用的。

 

 

 

那這里邊首先要假定一些限定條件,也就是說你這個免疫系統至少要達到以下這些要求:

 

 

 

第一個要求,就是它不受外部生物的入侵和蠶食。就是如果外部有這些細菌、病毒進入體內,你能夠立刻做出反應把它打出去。這是最基本的一個要求。

 

 

 

第二個要求,就是它的主要任務並不是解毒。你知道我們人體內如果有了毒素進來,負責解毒的主要器官是肝臟,但是肝臟並不屬於免疫系統的一種。那它主要針對的是生物類的入侵,包括細菌、寄生蟲、病毒,以及病毒所釋放出來的物質。這是它的第二個條件。

 

 

 

第三個要求,就是它還可以消滅癌細胞。癌細胞會瘋狂地分裂。就是我們自己的細胞,它都有活下去分裂的這個欲望。平常這個癌細胞不是癌細胞的時候,它會正常地分裂,正常地死亡。

 

 

 

那麼我們的體內幾乎每天都在出現這樣的癌細胞,但是我們的癌細胞,被我們的免疫系統殺死了。這就是第三個要求,它要能夠殺死自身的癌細胞。

 

 

 

還有它也不能夠一味地排斥掉所有外部的來源。你比如說,我們每天要喝水,我們要吃食物,我們吸進來氧氣,這些都是從外部進入體內的東西。那我們如果這個免疫系統太過強大,說只要是外部來的我都殺死,那麼我們所有的營養也得不到了。

 

 

 

更重要的一件事是,胎兒你不能把他殺掉。因為母親在懷孕的時候,體內這個胎兒也是一個外來生物體。它其中有著父親的基因。如果免疫系統不加判斷地攻擊這些胎兒,那就會形成嚴重的疾病,有的人會有習慣性的流產。這是我們說你不能夠排斥所有外部的來源。包括我們腸道內有上萬億個益生菌,這些益生菌跟我們的身體是和諧共存的,是有幫助的。假如我們的免疫系統把它們都殺掉了怎麼辦呢?!

 

 

 

還有就是它要能夠學會區分不同的病原體,因為不同的細菌、不同的病毒所帶的蛋白質的那個標簽是不一樣的。那麼你的免疫系統能夠識別出來現在入侵的是哪種病毒、是哪種細菌,我應該怎麼樣殺死它,有沒有這種識別判斷的能力。

 

 

 

另外,還要求說,它還能記住這些病毒和病菌的入侵,就是一旦發生過一次這樣的激烈戰鬥以後,下一次同樣的病毒和細菌進入體內,它能夠快速地響應。因為它認識這個細菌和病毒。

 

 

 

我覺得這個要求真的太高了,對嗎?!

 

 

 

那假如要你來設計這麼一套免疫系統解決以上的問題,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撓頭說,這個事怎麼可能做得到,現在的生物科技應該是做不到。所以,我們在看待免疫系統的時候,一定要用進化的眼光來看待。就是它是在我們上億年的生物進化的過程當中,一步一步迭代演化直到今天的。

 

 

 

我們體內的免疫系統真的是相當復雜,相當智能。我們經常在講免疫系統的時候,會用到戰爭類的詞匯,發起了一場戰役、發起了總攻等等。

 

 

 

很多人會覺得免疫系統有點像打仗,其實這個書的作者講說,現代戰爭正在學習我們的免疫系統,也就是說我們免疫系統所能夠用到的各種戰術方法,要比現代戰爭所能夠用到的復雜得多。比如說間諜、偽裝、誘惑、誘捕,打入敵人內部,這都是我們的免疫系統會去做的事。就是免疫系統的智能就到這種程度。

 

 

 

那我們大體身體內免疫系統的結構是什麼樣的呢?就是首先它全身分佈,像我們會講免疫系統真了不起。當你拍胸脯的時候,這里邊就是我們的胸腺。胸腺就是我們製造T細胞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然後胸腺、淋巴。免疫系統包括分子、細胞、組織、器官,有特別多的器官,而且免疫系統器官是全身分佈的。這個淋巴結就是我們的免疫系統在跟外來的細菌和病毒作戰的非常重要的戰場。所以,免疫系統很難研究就在這兒,就是它不像別的系統,它是固態的。免疫系統基本上都是流動的性質。

 

 

 

然後我們人體,比如說現在可以換心臟,我們可以換肝臟,我們可以換腎臟,我們的骨頭壞了可以換人工骨頭,我們的肢體沒有了可以換假肢,但是免疫系統無法移植和替換。

 

 

 

那有人說免疫系統我們可以乾預啊,我們可以給它打疫苗啊。無論你從外部怎麼樣乾預免疫系統,它都必須經過自身的加工。

 

 

 

所以,人類現在並沒有能夠自己造一套免疫系統來替代那些病患的免疫系統的能力,免疫系統的這些細胞和分子,全身在時時刻刻地巡邏,每天都在作戰。

 

 

 

同時,它需要學會不傷害平民,因為這個免疫系統一旦打起仗來,尤其是比較激烈的戰鬥,外部來了一個厲害的感冒病菌,那這時候免疫系統就有可能會殺掉很多的吃瓜群眾,會導致我們身體有過度的反應,甚至有時候會導致死亡。

 

 

 

接下來,從外部的細菌和病毒的角度,我們來看看免疫系統到底是怎麼工作的?這是非常值得普及的一個過程。

 

 

 

首先我們說,地球上細菌和病毒才是真正的主人,就是人家在這個地球上待的時間,比我們人類要長得多。我們屬於後來才出現的物種,人家早就有了,而且我們體內的細菌跟病毒的數量,以及它們所攜帶的DNA要遠遠超過我們人類的DNA。

 

 

 

我們人類目前看來,基因組破解,過去說大概有10萬個基因,現在看來只有2萬個基因,而我們體內更多的都是我們的細菌和病毒所攜帶的遺傳物質,就是DNA和RNA,這些鋪天蓋地大量的細菌。

 

 

 

為什麼這個作者會說,我們為什麼沒有死掉呢?因為我們生活中真的是有鋪天蓋地、大量的細菌和病毒,按理說它撲到我們身上之後,我們可能早就會死了,但問題是它在我們現在的身體內起不到作用了。就是我們人類可以跟那些病毒跟細菌共存了。我們人類在不斷地進化,而現在病毒也在不斷地進化。

 

 

 

所以,我們人類和病毒細菌和諧相處,而沒有立刻就死掉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有著一套能夠不斷進化,不斷識別、不斷迭代的免疫系統。

 

 

 

那麼空氣中、水裡邊,地里邊、塵埃里邊有很多的細菌和病毒,這些細菌和病毒,首先怎麼進入我們的體內呢?

 

 

 

第一個最重要的通道就是皮膚。那在它們到皮膚上的時候,其實皮膚也可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免疫系統,因為它是一種物理屏障。就是大量的細菌跟病毒到了皮膚上以後,就死掉了。它沒有找到合適的生存環境,它就大量地死掉。

 

 

 

所以,能夠進入到人體內那個溫暖舒適的,還能提供大量的營養物質的,這些病毒跟細菌都是佼佼者。就是它們是相當不容易能夠進得去的,很多就死掉了。

 

 

 

但是有一些細菌,就在你的身體皮膚上可以安營扎寨,這些安營扎寨的這些細菌就帶來了疹子,還有皮膚感染。就是你如果發現身上起紅點,那個紅疹子、皮膚感染,就說明這個地方有了微生物的入侵。然後一旦你的身體出現了傷口,產生一個破洞,或者這地方潰爛。好,它立刻就進入你的體內。這是一個入侵的入口。

 

 

 

第二個入口就是口腔。這種地方進去了以後,因為通過呼吸進去的,它會進入到肺部、呼吸道,它會往消化道里邊去走,會走到這個腸道里邊去,還有消化系統的粘膜上皮細胞,這些東西都有可能會成為細菌和病毒的突破口。

 

 

 

第三個是從下半身進來的,就是尿路系統,從尿道當中進入我們體內。這邊有一段非常棒的描述,可以跟大家講講,說如果真的我們是一個病原體的話,就是這些細菌、病毒,我們把它叫作病原體——當一個病原體真是不容易。

 

 

 

為什麼呢?因為它的生存機會非常低,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能夠抵達目的地,絕大多數都死於入侵的途中,還沒來得及跟人體接觸,就死在了地上、牆上、海水裡,或者某人的手帕上;死於外界環境中不適宜它們存活的溫度,或者皮膚上危險的化學物質,或者胃裡的胃酸和腸道里的消化酶;死於其他已經寄居在人體內的細菌。

 

 

 

我們人體內有益生菌,它進來了以後益生菌會把它殺掉,還有很多益生菌會報警,就說這兒來了外部的、新來的,然後趕快就叫白細胞殺死它。

 

 

 

腸道菌群甚至會向人體揭發病原體,並向腸道錶面的細胞發出化學信號,使它們收縮,讓病原體難以進入。

 

 

 

那些活下來的細菌,仍然可能會被腸道里的菌群擠走,被尿液、眼淚、唾液沖走,或者被肺部和呼吸道內皮細胞上的纖毛趕走等等。就是一個這種病原體能夠進入我們的體內興風作浪,安下營來,這已經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了。

 

 

 

然後有一種吞噬的細胞叫作巨噬細胞。巨噬細胞不僅能夠吃掉細菌,還會分泌信號分子,促進炎症反應。大家知道我們身體為什麼會發炎?就是這會使得感染部位的血管舒張,細胞更易滲透,同時招集其他的吞噬細胞趕來救援。對於細菌來說,這意味著會突然出現更多想要消滅它的細胞。沒錯,人體內的細胞真的會從牆上爬出來追殺細菌。

 

 

 

也就是說,我們血管壁現在變得更容易滲透,從而使得大量的我們這種戰鬥的細胞能夠突然到達現場,甚至從牆里邊直接爬出來。聽起來很像恐怖片的感覺。

 

 

 

這個細菌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進入我們體內以後,我們的人體內首先起作用的,叫作憤怒的先天免疫系統。

 

 

 

什麼叫先天免疫系統呢?它包括免疫細胞、抗細菌分子,以及物理屏障。它不具備免疫記憶的能力。它是相對於因為我們後邊要講的適應性免疫系統說的。

 

 

 

你可以這樣理解,適應性免疫系統就是我們體內的正規軍,其中所含的這些T細胞、B細胞都非常厲害。它們輕易不出手。就是不到這個病情嚴重的時候,這個適應性免疫系統是不會出手的。

 

 

 

而平常維護秩序的這些,你可以把它視為公安局,視為警察,這些我們把它叫作先天免疫系統。它是一些細胞和分子,這里邊包括大量的酶、抗菌肽、補體系統形成膜攻擊復合體,它們的任務就是攻擊這些細菌和病毒身上的蛋白質。然後派出這種吞噬細胞去把它吞噬掉,吞噬掉以後,這個細胞就隨著體液,或者隨著別的東西排出體外。

 

 

 

還有就是一旦是被感染的這些細胞,它就會自殺。就是它會放出一個信號說,我被感染了,然後就讓那些巨噬細胞過來把它吃掉,所以我們的細胞是靠自我的凋亡來維護著我們身體的健康。

 

 

 

這個病毒和細菌不一樣在哪兒呢?就是細菌是有細胞壁的,所以弗萊明發明瞭抗生素,抗生素就是它能夠很快地打破細胞壁,細胞壁一旦被攻破它就死了。

 

 

 

但是病毒不一樣,病毒只是一團蛋白質,里邊裹著一些遺傳物質,就是我們說的DNA或者RNA這樣的東西。而它一旦進到體內以後,你就會發現它會挾持我們的細胞,就是病毒會進入到我們正常的細胞當中,然後要求這個細胞只能夠復制它的DNA和RNA。這就是病毒在體內不斷擴散的這個過程。

 

 

 

在這里邊我們看看,人體是怎麼對待這些病毒的?人體是依靠細胞之間的信任才能夠正常運作的,一旦細胞受感染或者受重創無法修復,身體就會期待它發出信號。

 

 

 

在大多數細胞的錶面,都有一種叫作Ⅰ類MHC的分子,一旦細胞被病毒感染,Ⅰ類MHC分子就會與特定的多肽結合,告知免疫細胞說,它們被病毒感染了。你可以想象,它說,求助、求助,我被感染了,請馬上殺死我。於是免疫細胞就來了卻它的心願。

 

 

 

不過有時候,病原體也會劫持這套標記系統,我們為什麼說有的病毒很狡猾,就是它比一般的病毒厲害在哪兒呢?它會劫持這套標記系統,避免MHC發出警報,結果感染性疾病就會持續惡化。就是本來應該發出警報,但是因為這個病毒劫持了MHC的分子系統。

 

 

 

為了進一步確保,這些感染了病毒的細胞被徹底消滅,特異性的自然殺傷細胞會攻擊並且摧毀這些感染細胞,自然殺傷細胞就叫NK ,natural killer,天生的殺手這樣的細胞,它就會來攻擊這些感染了病毒的細胞。所以,這個過程就是細胞整個凋亡的過程,細胞通過自殺來進行凋亡。

 

 

 

還有一些病毒會更加狡猾,每一種險惡的病原體,都有獨特的策略來操縱免疫系統,否則它就算不上險惡。如果我們很容易搞定它們,三下兩下就被免疫系統制服的話,我們就不可能聽說肺結核、瘧疾、艾滋病、衣原體感染或者淋病。

 

 

 

你知道這里邊結核分枝桿菌有多厲害。就是當結核分枝桿菌不僅可以躲過溶酶體這一劫,之後而且會在巨噬細胞里獲取營養並且增殖,把獵手變成它的獵物。就是巨噬細胞過來吃這些結核分枝桿菌,結果被它們俘獲,整個變成它們的營養提供者。

 

 

 

然後當它們增殖到一定的程度,耗盡了細胞的資源,細胞破裂,細菌就會繼續傳播,這就是結核病當初為什麼那麼難治的原因。就是所有我們聽說的這些埃博拉病毒、HIV(艾滋病),包括我們現在知道的這些冠狀病毒,它為什麼難治?就在於它越來越狡猾,它越來越善於和我們體內的這些巨噬細胞、T細胞和B細胞作戰。

 

 

 

所以,這是第一層屏障,也就是我們體內的警察系統。如果僅僅是這些叫作先天免疫系統在跟這些病毒和細菌作戰的話,我們的身體可能都沒有反應。就是它時刻都在發生,你現在體內可能就在發生這些警察抓小偷的故事。

 

 

 

但是如果這個事情變得嚴重,我們體內的,叫作適應性免疫系統就會啟動。適應性免疫系統是針對特殊的病原體進行專門應答的那些部隊。也就是說我們身體內存在著大量的T細胞。這些T細胞本來是初始狀態,然後當這個抗原呈遞細胞,也就是說在前線抓獲了幾個俘虜,把這幾個俘虜的病原體片段帶到了T細胞所在的淋巴的部位的時候,大量的T細胞從旁邊路過,就說不感興趣,這個不感興趣,這跟我沒關系,它不識別這些病原體。但是有個別能夠識別這些病原體的呢,就說我來,這是我要管的。

 

 

 

然後這些病原體本來數量並不大,但是一旦它投入戰鬥以後,它就會快速地克隆——就是這個詞,就是我們所說的那個克隆技術的那個詞。所以,這些能夠參與戰鬥當中的T細胞,快速克隆以後,產生大量的特異性的T細胞,和我們這一次所發現的這些病毒和細菌來作戰。這就是我們體內的叫作適應性免疫系統所做的事。

 

 

 

這一段非常專業,要念給大家聽:往往是經過了幾天與先天免疫系統的辛苦鬥爭之後,適應性免疫系統才會調動。適應性免疫系統不會隨便調動,就是你要動員我們身體內的正規軍參與作戰,不會。幾個小時它沒有反應,它一般都是等了幾天以後,這個時候那些病原體,就是細菌和病毒似乎已經站穩了腳跟,準備安營扎寨過小日子了。然而風雲突變,形勢驟然惡化,不僅追殺它們的細胞比之前更多,而且它們賴以生存的人體體液中充滿了專門針對它們的蛋白質。對病原體而言,這些無情的攻擊,會一直進行到它們徹底消亡,這就是我們在進行一場感冒,經歷一次肺炎,經歷一次腸胃炎的這個過程。

 

 

 

與快速還擊的先天免疫應答系統相比,適應性免疫應對新威脅的反應相當之慢,往往需要好幾天的時間。

 

 

 

適應性免疫系統主要包括兩類白細胞:一個叫作B細胞,一個叫作T細胞。它們也被統稱為淋巴細胞,這是因為它們主要分佈在淋巴組織和淋巴器官里。B細胞負責分泌抗體,T細胞負責其餘的各種工作。簡單地講 T細胞負責打仗,B細胞負責分泌抗體,和抗原結合起來把它們帶出體外。

 

 

 

就是這麼兩個不同的功能,這兩種細胞都是高度特異的。每個T細胞或B細胞的膜錶面都有獨特的受體分子,就像每把鎖只能夠接受一把鑰匙,每一個受體,也只能夠對待一個特別的信號應答。

 

 

 

一般來說,T細胞都處於初始狀態,它沒有完全成熟,等待被激活,當先天免疫系統無法控制住感染,抗原呈遞細胞,把抗原呈遞給初始T細胞的時候,後者就會轉化成效應T細胞,就可以投入戰鬥了。也就是說我們原來都是新兵蛋子,我們不知道我們的敵人是誰,但是當我看到了那個抗原呈遞系統帶來的那個敵人的時候,你突然被喚醒說,我就是針對你的。

 

 

 

然後這個少數被激活的T細胞不足以對付感染,但是它們會迅速地增殖,復制出大量的相同的T細胞。當數量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們會進一步分化成幾種不同的亞型,就是我們這些部隊去作戰以後,還要繼續分工——包括殺傷性T細胞,這是負責去殺滅病原體的,輔助性T細胞,它是幫助進行攻擊定位的,調節性T細胞,它是負責調控殺傷過程,避免失控的,就你別誰都殺,你別最後把你的肺都殺死了。

 

 

 

然後記憶性T細胞,這個真是我覺得人類最不可思議的地方,我們會出現記憶性T細胞,就是它負責記錄這次遭遇,為下一次免疫應答做準備。就是下次如果同樣的敵人出現,這個記憶性T細胞就立刻復制,然後很快地應答。它們都會被釋放到血液里來執行各自的任務,等到這個時候,感染已經發生了好幾天了。這就是T細胞在做準備的過程。

 

 

 

然後B細胞是什麼呢?它們的主要功能不是跟病原體近距離搏鬥,而是生產大量叫作抗體的大分子蛋白。每一個B細胞一旦像T細胞那樣被激活,並且被大量增殖,就會合成一種特異性極高的抗體,分泌到血液或者受感染的組織。抗體會在血液中一直漂流,直到遇到特定的抗原。抗原就是我們說的那些細菌、病毒這樣的東西——迅速跟它結合並維持著這種結合狀態,阻斷病原體的活性。

 

 

 

此外,由於每個抗體有好幾條手臂,有的兩條,有的十條。一個抗體有時可以同時結合兩三個細菌,很快就會導致細菌與抗體粘在一起,形成一團巨大的球狀物。它們包含了許多已經奄奄一息的細菌,不久身體就會把它們清除掉。

 

 

 

另外,抗體還有一個也許更重要的功能,就是在病原體上留下標記,以便先天免疫系統來消滅它。

 

 

 

神奇嗎?!就是它們雖然沒有語言,但是它們之間不斷地傳遞大量的信號,而且基於相互的信任在協調作戰。細菌性病原體通常會被抗體識別,而病毒由於在細胞外存活的時間太短,與抗體接觸的時間較少,因此主要由殺傷性T細胞負責處理。處理的方式,跟我描述的先天免疫系統非常類似,誘導宿主細胞自殺。就是說病毒一旦進入到我們身體內的細胞當中,那個細胞就叫作宿主細胞。它本來是我們的細胞,現在被病毒入侵了,然後T細胞的辦法就是你死吧,你自殺掉就好了。然後讓大量的感染了病毒的細胞死亡。

 

 

 

一旦病原體被消滅——這一段很悲壯,大多數免疫細胞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它們很快就解甲歸田,不動聲色地自盡,只留下記憶細胞。“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就是我們體內不能夠有那麼多的B細胞和T細胞。那個是個戰爭狀態,所以當這個戰爭狀態過去了以後,你多餘生產出來的那麼多還活著的T細胞和B細胞自己死了。然後只把那個記憶T細胞留下來。只把那些有記憶的抗體留下來,以便我們身體下次遇到同樣的疾病的時候,不會慌張。這就是我們身體內的整個殺死細菌和殺死病毒的這個過程。

 

 

 

那麼我們的免疫系統也會出現種種故障。有哪些著名的故障呢?

 

 

 

第一種故障叫作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導致它在驅逐外來的病毒和細菌的時候,殺了大量的吃瓜群眾。

 

 

 

實際上,你知道很多病毒本身對於我們的人體無害。那些病毒待在我們體內它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們的身體免疫系統排斥這個病毒所造成的劇烈的反應,導致我們的肺部慢慢地變成一片白色。這是一種故障。

 

 

 

第二種故障叫作免疫缺陷性的疾病。你知道HIV 就是艾滋病全名叫什麼?叫作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這就是艾滋病。這個免疫缺陷疾病,就是我們的免疫系統不工作了。得了HIV以後你會發現艾滋病的人,你連一次感冒或者一個小小的傷風,或者是咳嗽都會變成一個大病。原因就是它的免疫系統幾乎停止了工作,這叫作免疫缺陷疾病。

 

 

 

第三種故障叫作炎症。就是我們的血液、淋巴液會高速運轉,然後使得這個地方周圍加速變紅,這是炎症的表現。

 

 

 

第四種故障叫作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非常多見,你比如說,如果我們的免疫系統莫名其妙地——不是說外部有病毒和細菌誤傷吃瓜群眾那種,而是我們的自身免疫系統造反了。

 

 

 

自身的免疫系統假如去攻擊你的分泌胰島素這個部分的細胞,那麼你就會患上叫Ⅰ型糖尿病。Ⅰ型糖尿病就是一種自身免疫病。還包括類風濕關節炎、紅斑狼瘡、多發性硬化症、自身免疫型肝炎、重症肌無力,還有克羅恩病。克羅恩病是腸道里邊的一種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很難治。還包括我們說牛皮癬。現在看來基本上都是屬於自身免疫病。就是你的免疫系統突然之間失控了,突然之間開始攻擊你身體不同的部位。這個叫作自身免疫病,很難治。這些病都是相當難治的。

 

 

 

第五種故障叫作過敏症,非常常見。你沒發現,現在過敏的人越來越多嗎?!尤其是西方的歐美人群,過敏的孩子特別多。咱們身邊很少見那種說,孩子不能吃花生醬,但是在歐美的孩子當中,有一大批的孩子是不能吃花生醬的。只要吃花生醬就會過敏。

 

 

 

為什麼過敏症會那麼高發?我們後邊會講到,核心原因是我們人類突然之間生活的環境變得這麼乾凈。我說突然之間,大家覺得很奇怪說,怎麼會突然之間呢,這都一兩百年了呀。一兩百年在細菌和病毒的世界里邊,就叫作突然之間。

 

 

 

對於我們人類來講,可能就是三四代人。你想想看我們的爺爺,就隔著一代爸爸,再上去一代到爺爺。我們的爺爺的那個生活環境,他每天講究衛生的那個程度,他家裡邊是水泥地面還是土,那跟我們今天就是天壤之別。所以,我們人類只經過了兩三代的時間,我們的生活突然之間變成了一塵不染,突然之間變得很乾凈。這一下子導致我們的免疫系統根本不能夠適應。

 

 

 

你想想看,你體內有那麼多的部隊,它沒有作戰的地方。所以,它產生了免疫系統的失調,這是最主要的原因。這就是我們說外部環境太乾凈會帶來的這個問題。當然,不能這麼一概而論。乾凈、衛生還是很重要的,但是這里邊的界限——因為這個書的作者就是一個微生物專家,他說這個界限真的很難劃分。你非常難以說清楚什麼叫作合適的乾凈,或者什麼叫作是合適的骯臟。這個界限很難以劃分。這就是人體和自然界復雜的地方的奧秘所在。所以,我們現在知道,人體內會有種種免疫的故障。

 

 

 

那麼,瞭解一下我們人類免疫系統的發育過程。這里邊就要談到媽媽跟孩子的關系。你知道孕婦在懷孕的時候,她的免疫系統就會下降,目的是什麼呢?保護不要去攻擊胎兒。因為胎兒是一個外來的物體。這個外來的物體在體內躲在胎盤的背後,但是免疫系統在周圍巡邏說,這兒來了一個不認識的。萬一它對胎兒展開攻擊,這就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在這個過程當中,胎兒開始產生造血乾細胞,造血乾細胞進入骨髓。然後乾細胞開始分化,產生免疫細胞的前體細胞(不成熟版本)。免疫細胞的前體細胞進入血液當中之後再分化,造成血紅細胞、NK細胞、T細胞等等。

 

 

 

接下來,我們的免疫器官開始慢慢地形成。什麼是免疫器官呢?我們的脾臟、淋巴結、扁桃體,然後分佈在我們全身上下,包括腸道內壁、鼻腔這樣的地方。就是你全身上下所有的地方,幾乎都有免疫系統的照顧。

 

 

 

我們的體內會有大量冗餘的T細胞和B細胞。就是它們一生當中在我們的體內成長,復制,都特別興奮地希望能夠找到病毒試一下身手,但因為它們的生命周期也很短,大量的T細胞和B細胞一輩子都沒有施展身手的機會。就是到處轉,轉到一定的時間凋亡,死掉,再換一批新的。我們的體內有很多這樣的冗餘,這個冗餘是有作用的。當然,它還不會消耗我們體內的很多能量。

 

 

 

這里邊有一個最神奇的事什麼呢?就是我們體內大概有2萬多個基因。這每一個基因,過去的人研究說,一個基因對應著合成一種蛋白質。那合成這種蛋白質要對應幾十億種不同的外來的病毒和細菌的組合。

 

 

 

怎麼能夠通過2萬個基因合成幾十億個不同的蛋白質,然後去識別外部進來的這些抗原?這件事現在逐漸地被人們破解。它的核心是在於,淋巴細胞會重排它們的基因。一個淋巴細胞跟你身體的其他所有細胞DNA都是一樣的,但是它對那些編碼抗原受體蛋白的基因做了一些很詭異的事情,也就是說我們體內有一種能力,通過非常有限的這麼幾萬個基因,甚至專門的就是那幾百個基因,不斷地剪切,拼湊,重排。

 

 

 

所以,你知道,當我們面對外來的病毒,覺得沒有特效藥的時候,很多人聽起來覺得很害怕,說病毒沒有特效藥怎麼辦?你真正能夠依賴的是你體內這一套極其復雜、極其科學,能夠變異出來幾十億個不同的蛋白質分類的免疫系統。就是我們的人體有適應性,就是人類在經過了歷史上大流感、黑死病,種種這些疾病的考驗之後,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能夠不斷地進化,不斷地識別。

 

 

 

所以,這就是我們需要去認真瞭解我們免疫系統的原因。你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外在的這個藥物身上,而應該更多地去瞭解免疫系統,激發免疫系統,甚至是抑制免疫系統。

 

 

 

你知道在抗擊非典的時候,大量的人的死亡原因,就是免疫系統太過活躍之後,展開了對於自體的攻擊。所以,那時候很多治療的方案用的是激素。很多人聽到激素覺得很恐怖。但你知道激素的作用是什麼嗎?激素的作用就是快速地調低我們的免疫能力。因為在你被這個非典病毒攻擊的時候,你的免疫能力太亢奮才導致的死亡。所以,當你把免疫能力降低了以後,這個人慢慢地能夠活下來。當然,你說他後來有沒有什麼後遺症,那個問題是下一個問題,但先救命要緊。

 

 

 

所以,瞭解我們的免疫系統,讓它能夠合理地工作,這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反過來講,怎麼合理地工作,這是非常難的一件事。

 

 

 

到目前為止我們知道了,免疫系統的發育進化過程。然後講一個大的話題,就是免疫系統是怎麼演化過來的?

 

 

 

這里邊有一個例子,就比如說,你得了一場感冒。當這個感冒病毒進到你體內以後,大多數的噴嚏和流鼻涕,其實都是自身免疫系統對這種無害的病毒所做出的炎症反應。

 

 

 

然後免疫系統對無害的感染過度反應,甚至對環境中無害的物質過度反應,或者更糟的是它受到了誤導,可能會去攻擊體內的其他細胞。這是由三個因素構成的。就是我們體內的免疫系統,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誤判?

 

 

 

第一個因素,現如今大部分人生活的環境里,基本沒有傳染性疾病。就是我們過去所聽說的天花、麻疹那些各種各樣的病,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已經很少了。

 

 

 

第二個因素,我們的免疫系統已經在充滿病菌的環境里演化了數千年,而這些病菌突然消失,讓免疫系統陷入了混亂。

 

 

 

第三個因素也很簡單,但如果你不習慣用演化的思路來思考,你也許會覺得有點難以接受,其實我們對於免疫系統並不完美這個事實,不必驚訝,如果你這麼期待,那是你自己的問題。人類的免疫系統是緩慢進化的,除了變動不居的環境條件,並沒有受到其他任何因素的指引,免疫系統的演化目標是足夠好,而不是完美。它的任務是在不消耗太多資源的情況下,確保身體有相當大的把握順利度過嬰兒期、兒童期、青春期,並進入成年,進而繁衍更多的人類。

 

 

 

所以,我們的免疫系統並不是完美的,這一點我們是可以接受的。它在不斷地演化。

 

 

 

這個作者就告訴我們說,如果我們往前不斷地倒。就是人類有這樣強大的免疫系統,靈長類呢?大家可以想,靈長類跟人類很像,靈長類有。那再往前,哺乳動物有嗎?哺乳動物有這套系統,B細胞 T細胞都有。那再往前,兩棲動物呢?像鱷魚、像青蛙這樣的動物有嗎?也有。再往前倒,就是我們越來越接近我們的祖先。再往前倒,到魚類,軟骨魚、硬骨魚,然後到無脊椎動物。最離譜的是植物,就是我們甚至在植物身上,都能夠發現相應的免疫系統。

 

 

 

所以,整個生物體的進化,從植物到原始的動物到今天,都有著這個免疫系統,而且很多免疫系統是非常接近的。我們後面講到昆蟲。昆蟲不但有免疫系統,昆蟲還會吃藥。就是昆蟲如果感染了病毒,它會在生存的環境周圍找一些藥吃掉,就把自己治好了,昆蟲也會發燒。就是它自己的體溫會升高,然後讓進入體內的這個病毒死亡。那蝙蝠為什麼體溫那麼高,蝙蝠體溫40多度,它能夠耐特別多的病毒。所以,整個生物界免疫系統都是在不斷地進化的。

 

 

 

還有一點非常有意思的狀況,就叫作演化心理學。就是我們的免疫系統跟我們的心理之間有著非常強大的聯系。

 

 

 

這個作者有一次在山裡邊帶一群孩子夏令營,因為他是個生物學家——有一天有一個小男孩就來找他說,明天咱們要坐5個小時的車出山,我很擔心,因為我暈車暈得很厲害,我每次都吐得一塌糊塗,要坐5個小時的車,我肯定受不了,你能不能幫幫我。

 

 

 

這個人想想他在山裡邊沒有暈車藥,也沒有什麼別的辦法,說,行,我幫你,過一會兒回去找點藥,然後拿過來說,這個是特效的暈車藥,你把它吃了就沒事了。給這小孩吃。吃完了以後,這個作者自己寫說,我都不好意思告訴他,我就找點維生素給他吃。就是隨便找了一點安慰劑,他就告訴他吃這個藥就行了。

 

 

 

這個孩子出去玩了一天回來,作者問他說,怎麼樣,還暈車嗎。沒事,你那個藥特別靈,我吃完了以後,我就一點感覺都沒有。就是一個常年暈車的人,隨便吃了一點安慰劑,暈車就好了。這個作者就講說,沒辦法,安慰劑就是這麼有效。安慰劑的有效比例,要遠遠高過我們普通人的想象。

 

 

 

但是我們從反面來想,這件事情是什麼道理呢。就是安慰劑起作用,不僅僅是他不知道的情況下起到安慰作用,你告訴他這是安慰劑,這個安慰劑有時候都能起作用。這就是說,我們的免疫系統的能力,跟我們的心理之間有著極強的聯系。就是你的心中有沒有那個力量,願不願意對抗這個病毒,能不能夠讓自己健康地活下去,這是有聯系的。

 

 

 

所有人都有這樣一個經歷,就是在工作特別繁忙的時候不生病,一直出差,一直不生病。然後等你終於完成了這個項目,回到家可以歇兩天的時候感冒,生病。

 

 

 

這個你去問醫生為什麼,醫生說,很簡單,你放鬆了。就是因為你之前一直不放鬆,你告訴自己不能夠生病,你就可以不生病。然後,等你一休假的時候,免疫系統開始降低,你就會得病。這就是我們說,免疫系統和我們的心理之間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系。

 

 

 

所以,在疫情期間保持自己心情愉快,保持自己有信心,讓自己不斷地學習鍛煉,提高自己的自尊水平。過開心的生活。

 

 

 

接下來,我們要向一些人致敬。就是我們人類從過去對於免疫系統一無所知,一直到今天我們能夠把免疫系統研究到目前這個程度,哪些人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呢?

 

 

 

當然很早以前人們就談論過說,人體是有這個記憶能力的,但是真正能夠做出疫苗的,第一個要感謝的人叫作愛德華·詹納。這個人在1796年的時候發現了牛痘,就是種牛痘可以預防天花。

 

 

 

但是這個東西並不是他第一個發現的,第一個發現這個事的人,是二十多年前的一個農場主。就是在愛德華·詹納之前二十多年,一個農場主叫作本傑明·傑斯特。

 

 

 

你知道,人痘的死亡率有10%。就是十個人就有一個死。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英國的部隊全部都是種過人痘的,而華盛頓當時覺得,因為種人痘,你要發燒,要休息大概一個月的時間,華盛頓覺得時間不夠,所以,就沒有給他的部隊種植人痘。結果導致打仗的時候天花爆發,然後在初期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擾。

 

 

 

後來這個本傑明·傑斯特——他是個農場主。他就發現所有的擠奶工從來不得天花。他就奇怪為什麼擠奶工就不得天花呢?後來發現是一些擠奶工在擠奶的時候,都會碰到牛身上出的那個牛痘,他就想是不是這個牛痘對人體沒有那麼大的傷害,還能夠治病呢?

 

 

 

這人膽子真大,他就用針去刺了很多牛痘,然後回到家裡邊,給他的老婆和孩子全部都扎了一遍。那個時候人們做這種實驗,沒有今天我們對於藥物的管理那麼嚴格,都是直接上手就在人身上做。扎完了以後,過了一段時間,當地天花流行,他們全家安然無恙。這就是最早的牛痘,後來他把這個方法帶到了倫敦,在倫敦還做演講,還跟很多人講,但是他始終是個農場主。

 

 

 

但是愛德華·詹納是一個醫生,他把牛痘這套東西總結出來,科學化,然後形成更安全的手段。他一輩子都在努力地推廣這件事情。這是1796年的時候,牛痘被正式地發明。這是最早的疫苗能夠預防天花。

 

 

 

然後後來的一個里程碑,就是包括羅伯特·科赫、約瑟夫·李斯特、埃米爾·馮·貝林,還有路易斯·巴斯德,這些人證明瞭是病菌導致的疾病。

 

 

 

尤其是路易斯·巴斯德,這個人原來是一個化學家。巴斯德的職業生涯,為我們理解當時的醫學研究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參考。他是一個化學家,不是醫生,他喜歡研究發酵的過程,然後他迷上了生物學和醫學。從此以後,他逐漸澄清並建立了病菌理論,為人和動物的疾病提供瞭解釋。

 

 

 

歷時多年,他治愈了蠶病,就是養的那個“蠶”,蠶病,牲畜的炭疽病,雞的霍亂,最後用狂犬疫苗還輓救了一個被瘋狗咬傷的兒童的生命。所以,在今天我們來看說,巴斯德是一個全能型選手。

 

 

 

他是怎麼樣去發現疫苗這件事情的呢?就是巴斯德在給雞做實驗的時候,他用霍亂菌來感染這些雞,然後有一次偶然地使用了一批放了很久的培養基。那個霍亂菌活性不夠了,放的時間太長了。他拿那個霍亂菌感染這些雞以後,他發現這些雞沒有出現霍亂的症狀,而且這些雞還獲得了免疫。就是這麼一個意外使得人們發現說,哦,原來這些培養基里邊的病毒過度接觸氧氣而變弱了。

 

 

 

所以,巴斯德打算人工重復這種弱化的培養基,於是開創了疫苗接種實踐。在巴斯德之前,只有天花可以進行牛痘的防治,然後現在他說,我們也可以使用弱化的病菌來對其他許多疾病進行免疫。

 

 

 

後來,人們甚至發現說,不要用弱化的病菌,我們用死亡的病菌,都可以產生這個免疫力的效果,這就是後來大量疫苗的發明。

 

 

 

人們有一段時間非常自信,就是當疫苗開始大行其道的時候,人們覺得一切疾病都能搞定。因為所有的疾病不都是這麼來的嗎?!病毒、細菌,我把它全部做成疫苗不就行了嗎!

 

 

 

但是到目前為止,依然有很多細菌和病毒,是沒法做成疫苗的。這個是我們可以不斷期待的。

 

 

 

在巴斯德之後,人們慢慢地發現了吞噬細胞的原理,發現了炎症的原理,然後找到了抗體和抗原。在1957年的時候,人們完善了我們之前講過的克隆選擇理論。這就是我們大概的一個免疫科學進展的過程。

 

 

 

那麼,我們知道了免疫系統的運作之後,我們能夠做些什麼呢?這個叫作乾預時代。

 

 

 

首先有一個技術可以得到發展,就是體外製備抗體。這個技術在1984年的時候,獲得了諾貝爾獎。就是我們可以在體外通過生物制備的技術把抗體培養出來,然後如果你體內的免疫系統出現了紊亂,沒法去打仗,我們可以把體外的這些抗體輸入到你體內。而且現在人們在研究說,可以用這些抗體培養出來牛奶和雞蛋,就是不再是疫苗了,你不需要打針,而是吃一個抗癌雞蛋。這抗癌雞蛋里邊含有這個癌症的抗體,吃下去就行。

 

 

 

順便說一句,目前人們發現有癌症病毒的存在,也就是說有很多癌症是可以傳染的。所以,如果癌症是可以傳染的話,那麼癌症也有可能能夠做出疫苗來,能夠使用對抗病毒的這種方式來解決癌症的問題。

 

 

 

比如說,我們現在有很多人去接種,那個叫作人類乳頭瘤病毒。這個人類乳頭瘤病毒就是針對宮頸癌的。那人們發現說它和宮頸癌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很多女性事先註射了這個病毒以後,就不會得這個宮頸癌。這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突破。這是說有一些腫瘤是通過病毒來傳染的。

 

 

 

接下來第二個問題,就是抗生素的耐藥性問題。這個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在2014年的時候向全球發布通告,說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威脅。

 

 

 

我在好幾本書里邊都講過這個問題。就是用抗生素一定要用夠量。如果你用抗生素用的量不夠,就會導致你的這個病原體,你的細菌產生耐藥性。它會產生變異。耐藥性之後,你下次再給它用相應的藥就沒用,而且它們之間會不斷地傳遞,會導致其他人身上的這些病菌也會產生耐藥性。

 

 

 

所以,越來越多我們過去非常有效的這些抗生素逐漸地變得無效,這是我們人類面對的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所以,作為我們普通人來講,我們要保護自己的身體,我們就要知道,不要覺得症狀沒有了,我就不要用抗生素。抗生素,按照醫生的囑咐,醫生說讓你用10天,你就一定要用夠10天,要保證把你體內的這些病菌,這一批的病菌全部殺死,才能夠讓你的身體不會產生耐藥性的問題。

 

 

 

然後就是我們剛剛講到的疫苗問題。疫苗問題除了我們說,針對不同的疾病,像瘧疾、艾滋病、蠕蟲等等,去發明這樣的疫苗之外,還有一個研究方向就是疫苗的運輸問題。

 

 

 

其實很多問題是在於,疫苗在運輸的過程當中逐漸地失效。所以,現在疫苗運輸的要求很高,要求低溫。那這樣的話,你怎麼能夠運送到非洲的一個小村落里邊去。

 

 

 

所以,現在就需要研究怎麼樣能夠更容易運輸的疫苗。甚至有人說,怎麼樣能夠把疫苗嫁接在香蕉上,或者嫁接在這些食物上,讓孩子們只要吃掉這些含有這個疫苗的香蕉,就能夠起到免疫的效果。

 

 

 

還有一個非常神奇的,也是給我們人類帶來希望的東西,就是用免疫療法去治療癌症。就是目前我們治療癌症,大家都聽說過的叫放射治療 ,化學治療。放療,化療的方法,說實話叫作“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就是它對於身體的摧毀性的這種破壞,是非常嚴重的。

 

 

 

所以,人們一直在研究說,怎麼樣用免疫療法來治療癌症。這個過程既驚心動魄又非常精彩。我可以跟大家講講這一段。

 

 

 

在過繼性細胞療法當中,臨床醫生從患者體內取出有抗癌能力的T細胞,在體外進行增殖,復制出數百萬個克隆T細胞,然後再註射回患者體內。

 

 

 

另外一種做法,是從患者體內提取T細胞進行體外克隆的同時,向T細胞插入新的基因,增強它們識別攻擊癌細胞的能力。順便提一句,像T細胞中插入新的基因,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不是機械操作,即使是最小的鑷子也不行,我們需要的是分子水平的工具。

 

 

 

事實上,有一類天然的東西非常善於向T細胞中插入基因。它就是Ⅰ型HIV病毒。HIV病毒本來就能夠結合在T細胞上,把它的基因註入T細胞內並在其中增殖。因此,它會破壞了免疫系統,引起艾滋病。

 

 

 

艾滋病的這個作用機理就是這樣,研究人員利用的正是艾滋病毒的這種能力。他們剔除了HIV本身的致病基因,這個作者講說,我猜想他們一定非常小心——然後替換上專門針對癌症的受體基因,繼而用這種改造過的病毒感染實驗室里培養的T細胞。於是就得到了改造的T細胞,然後就可以註射到患者體內。這就好比借HIV的病毒刀來治療癌症,用HIV的這種高度的傳播的能力,進入到T細胞里邊的這種能力來感染T細胞,然後再進入體內殺死癌症。我覺得醫生們、生物學家們的這個腦洞開得真是太大了。

 

 

 

最後,我們要談一下關於增強免疫力的話題。這個作者說,他有時候去看一些廣告,廣告里邊經常講說,本品有助於增強免疫力,他就忍不住想笑。他說,增強免疫力是一種危險的做法。免疫系統是一個精細調控的機制,它有許多可能出錯的地方,你怎麼知道自己增強的是正確的那一面,你確定你不會增強得太多,反而引起了自身免疫疾病?

 

 

 

簡而言之,面對這樣一個我們尚未充分理解的免疫系統,你當真放心,這邊弄一下,那邊弄一下嗎?也許你需要做的是努力追求“自然平衡態”,而不是增強免疫力。當然只要你問那些廣告里的人賣這樣的藥,他們肯定也有得賣。就是他說你有什麼需求,就有人會給你造出來。真正我們能夠去把控的是平衡,是讓我們的身體正常。

 

 

 

所以,適當地鍛煉,跑步、愉快地開心大笑、良好的睡眠、正常的營養攝入就夠了。就是你不需要給自己的身體突然打很多的藥,讓自己的免疫系統爆棚。你知道那時候,你一個感冒可能要了自己的命。因為你的免疫系統的力量實在是太強大了,會形成這種免疫風暴。所以,免疫系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那麼在未來,我們有很多可以看到希望的地方。

 

 

 

比如說,針對這種微生物,人們現在開始研究腸道菌群的治療方法。就是腸道菌群移植,把健康人體內的大便提煉出來,通過這個栓劑或者是灌腸的方法,輸入到一個患病的人體內,就有可能能夠幫他治療很多的疾病。包括我們現在說的肥胖、癌症,很多問題都跟我們的腸道菌群有關系。當然,這是一個大課題,需要很多科學家去認真地探索。

 

 

 

還包括我們說在很多動物的免疫系統身上,我們發現了很多神奇的現象。比如說,蠑螈,這個動物身體上的任何一個器官損壞,切掉,它都能夠很快地長出一個一模一樣的。所以,很多免疫系統研究專家在研究蠑螈說,這個能力能不能夠被我們破解,從而進入到我們的體內。

 

 

 

那你想想看你的腎壞掉了,沒關系,註射一點蠑螈的這個免疫力,啪,長出一個腎來。那人類就真的有可能會走向永生。

 

 

 

所以,這個書的作者在最後講說,人類到底有沒有可能永生呢,搞不好是有可能的,人類永生就要靠我們免疫系統的進一步的迭代。但是前提是你得能夠挺到那個時候。就是你得盡量地多活,活到我們能夠找到永生的秘訣的地方。

 

 

 

還有一種叫作非洲刺毛鼠。非洲刺毛鼠的幼鼠身上有一個功能,就是你把這個非洲刺毛鼠的幼鼠的心臟切掉一塊,過幾天它會長出來。它那個心臟又長好了,就好像沒有切過一樣。

 

 

 

但是,這個非洲刺毛鼠只要再長個幾天,就沒有這個能力了。只有剛生出來的那個非洲刺毛鼠身上,有這個能力。這都是非常神奇的啟示。

 

 

 

那最後,對於我們來講,我們能夠做些什麼?這個作者講說,一定要多接觸大自然。就是我們現在生活在單元房裡邊,生活在小區里邊,生活在城市中間,我們周圍的菌群和病毒太單一。太單一以後,導致我們身體內的免疫系統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有時候過度亢奮,有時候免疫力提升不足。

 

 

 

所以,我們需要到大自然里邊去走一走,到森林里邊、到農田裡邊。這時候我們的身體才能夠變得更加的健康和平衡。千萬不要試圖生活在一個每天用酒精擦拭過的世界里邊。那樣的話我們的免疫系統會變得更加脆弱。同時,保持良好的心情和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心理對於我們的免疫系統的影響是很大的。

 

 

 

那為什麼很多人被宣佈得了癌症以後——他之前沒查出來的時候,每天的日子過得好好的,你看他這個樣子再活個幾年總是沒問題的,因為沒有任何症狀,但是一旦被查出來是癌症,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垮掉,甚至走掉,為什麼呢?就是心裡崩,你心態只要一崩,你的免疫系統開始大幅地下降。沒勁了,這個人就投降了。

 

 

 

所以,希望大家能夠深入地瞭解我們的免疫系統,做出正確的選擇,讓我們的身體能夠變得更加健康。謝謝大家,我們下周再見。

 

 

 

 

 

 

 

 

 

 

 

 

 

 

 

 

 

 

 

 

 

 

 

 

 

 

 

 

 

 

 

 

 

 

 

 

 

 

 

arrow
arrow

    蘇小凱分享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