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是知識的缺口【61】
父母的語言
如何教養小孩,讓3歲前小孩多3000萬詞彙量,塑造更強大的大腦。
圖取材自:台灣世界展望會
原生家庭的父母教養小孩的方式,對小孩子影響甚遠,本書在樊登APP裡撥放量4827萬次,想必很多父母們也煩惱如何教養小孩,本書的專家實際測試過的方法和經驗,一定對正在煩惱的父母有幫助,這是教養小孩的聖經。
重點在多和小孩聊聊天,多3000萬詞彙量,有助於刺激小孩大腦神經元連接,讓小孩贏在起跑線。另外張愛玲傳裡就可看到原生家庭對張的影響很多。
3T原則:優化大腦發育的親子溝通術
Tune in共情關注
“你看到床單了,這個叫床單,你要摸一下嗎?來,摸著繪本咱們來聽”,這叫共情關註。然後你給他念繪本,念到一半的時候,孩子突然指著前說“這兒”,又要念前面這個地方,“還是喜歡這個呀,來,媽媽再給你念一遍”,這叫共情關註。你要把他的情緒感覺講出來,你要不斷的幫他解釋他的這種感覺,這種共情關註的方式能夠讓孩子快速的學習。
就是要和小孩有互動,引導著小孩想了解什麼就說什麼!
Talk more充分交流
我們要盡量多地跟孩子去解釋這個世界,盡量多地讓孩子去延伸他的想象力。用這個平行談話,脫離語境以及言語擴展的方式幫孩子豐富他的詞匯和現實世界之間的連接。
同時,要學會脫離語境。比如說我媽沒有見到狗的時候,我媽會問我說:“待會要出來一隻狗怎麼辦?”這就是脫離語境。
你看,你把抱抱這樣一個詞變成了你想讓爸爸抱一抱這樣一個完整的語句。所以,等你說這種話說的越來越多的時候,你的孩子也會慢慢地出連貫的語句,也會出現很多讓你很意外的,“然而、但是”這樣的轉折詞他都能夠學會,這就叫作語言的擴展。
Take turns輪流談話
很多父母特別喜歡用封閉式的這個方法。跟孩子談話,說不要動,老實點,別碰那個東西。這種話是沒有輪流的,就是沒有讓孩子感受到這裡邊的因果關系。
所以,如果你要制止一個孩子做一件事最好的方法是用因果關係說,這個爐子很燙。你想想看,如果摸這個爐子會怎麼樣?會燙到手,知道嗎?你讓他聯系起來這個因果,所以用因果關系來解釋我們為什麼生活中存在很多禁忌,有很多東西不能碰,其實是孩子很好地成長。
但是,大量的家庭所用的就是特別簡單,用命令的方式,命令的方式無法幫助孩子建立更多的連接。命令的詞語只會讓孩子停止探索,不敢去嘗試這個世界上的東西。
Turn it off數字時代新T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盡量地關掉手機和電視。
欲罷不能裡學習到的
限定屏幕使用過長
三歲之前小孩子,盡量不要接觸電視和手機
不讓小孩子接觸很難,還是有方法
1.比如在螢幕上看到一個圖案,在現實生活中尋找有無相同圖案,和現實生活作聯繫。
2.積極參與比被動觀看好,多主動和小孩一起玩。
3.一步一步的探討螢幕上的故事狀況,而不是怎麼操作,模仿像讀書後的體驗般參與。
預防和動機性面談
預防勝於治療的概念。預防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動機性面談(提問很重要)。對於小孩子說,你應該怎樣或不應該怎樣,對小孩子來說,都是一種評判,由高而下的指令,會讓小孩感受不舒服,而且當小孩自尊受到傷害,他會不想要改變回來。
主要你的目的是什麼?
你做這件事情會有負面的狀況產生,有無替代的方式,我們一起商量,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小孩變成決策人,你只是要幫助和輔助他的人,這被驗證過很有效。
臉書粉專
Really凱呷看麥
打10篇=1壘安打
打50篇=2壘安打
打100篇=全壘打
打1000篇=滿貫全壘打
加油!
#這裡有實用的知識
#爬兩座山
#台灣世界展望會
#父母的語言
#樊登
#2份心得
#共情關注
#充分交流
#輪流談話
#親子溝通術
#脫離語境
#語言的擴展
#3000萬詞彙量
圖取材自:台灣世界展望會
取自:樊登,父母的語言
讀完本文約需23分鐘
大家好,今天我們講的這本書叫作《父母的語言》。老實說,這本書是直到讀到最後一章的時候,才真正打動了我,讓我決定要講它。
最後一章,它搬出了一個我特別喜歡的大神級的人物,就是阿圖·葛文德。阿圖·葛文德是我們講過的《醫生的修煉》和《最好的告別》的那兩本書的作者,美國的一個思想家,然後也是一個著名的醫生。阿圖·葛文德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叫作思想的停滯。
什麼是思想的停滯呢?19世紀的時候,醫學界其實有兩大非常重要發現,一個是麻醉,一個是消毒。大家猜一下哪一個被更快的普及和應用?很明顯是麻醉。因為在中國很古老的時候,華佗已經就做麻沸散。人們對於怎麼樣止疼這件事是非常重視的。但是消毒的這個工作一直到很晚,付出了特別多的代價之後,才慢慢的被人意識到。
那時候我們在很多本書裡面都講過,義大利的那個醫生。他就是覺得產婦為什麼總是死亡?原因是所有的醫生都不洗手。醫生做完了那個手術跑來做這個手術,醫生不覺得洗手是很重要的事,然後提出來讓大家洗手的,這個醫生被人送進了瘋人院,就覺得他腦子有病。就是人們為什麼對於消毒這事不重視,而對於麻醉這樣的事很重視?
原因很簡單,因為麻醉所要解決的問題可見。就是你每天都能看得到那些人在那兒鬼哭狼嚎,就疼得要命,掙扎,所以你得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消毒這件事看不到。你不知道為什麼這些人死掉了,視覺里沒有,所以這些不可見的這些東西逐漸地被人們忽略,它會形成思想的停滯,這是一個非常有洞見的想法。
那它跟我們今天講的這本書有什麼關系呢?我們每個人在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差距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在這個孩子上了小學,中學,甚至大學以後,你會發現說怎麼培養的差距這麼大呢?
實際上,不可見的時候是什麼時候?是在三歲以前。在每個孩子都非常可愛活潑,在地上蹣跚學步的時候,看起來孩子跟孩子之間沒有差距的時候。那個時候,其實差距已經逐漸地被拉開了。這就是我們說這本書重要的原因。
你看這本書有一個宣傳,它說5000本學術期刊轉載,引起白宮重視的學術研究,這是一本送給父母的語言教育啟蒙書。它的英文名字叫作Thirty Million Words,其實它的英文名字叫作3000萬詞。什麼意思呢?
這個作者和一系列的科學家一起努力,發現不同的家庭當中,對於孩子在三歲以前所聽到的詞匯的差距量達到3000萬字之多,他們最大的教養方面的差距不在於態度,不在於物質條件,而在於父母和孩子所說的詞匯量,有3000萬字的差距之多。
這3000萬字包含了重復的詞語,但是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差距。這本書的最後一章里邊還提到說,每一個國家都很重視我們國家的資源,比如說我們有森林資源、石油資源、煤炭資源、電能、水能,我們都很重視。但實際上,我們有一種非常重要的資源是被大家忽略的,而這種資源是不要錢的,就是父母的語言。
如果我們每個人能夠意識到父母的語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源,它能夠改變我們整個國民,所有孩子的這種基本的素質,讓我們這些孩子的大腦的神經元連接變得越來越豐富和健康,這是多麼巨大的一筆財富。對於整個國家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但是因為它不可見、不可度量、不可買賣,所以我們覺得它似乎沒有那麼重要。
基於這兩個原因,我希望大家能夠認識到不要在教養孩子的方面出現思想的停滯。不要只等到孩子跟別人的學習成績出現了差別以後,你才會去反思說我是不是應該做一些改變。
我們應該在孩子一齣生的時候就知道怎麼樣做一個好的父母,那麼這個差異到底有多大?我們就講最核心的這一組數字:“13到36個月的孩子平均每小時聽到的語句,腦力勞動者家庭是487句話每小時,工人階級的家庭301句話每小時,接受福利救濟的家庭是178句話每小時。”父母忙於生計可能就沒時間跟孩子說話,而且很多是留守兒童,放在家裡邊把他扔給電視這是不算的。電視上聽到的和人面對面講的是不一樣的,待會兒我們來解釋這為什麼有很大的差別。
“3歲孩子累計聽到的單詞量,腦力勞動者家庭的孩子是4500萬個單詞,接受福利救濟家庭的只有1300萬個單詞,相差了整整3200萬單詞。3歲孩子掌握的詞匯量,腦力勞動者家庭的孩子是1116個單詞,接受福利救濟家庭的孩子是525個單詞,相差了591個單詞。”他們所掌握的詞匯量也是有著巨大的差別的,當然這是英文的單詞,換算成中文可能能夠稍微少一點。
那麼,還有幾個很重要的事實就是兒童的語言當中平均95%的詞匯和父母是一樣的。所以,我們說“孩子是父母的復印件”,你就知道,你看到你的孩子怎麼樣說話,你就能夠反思到你是怎麼樣說話。
如果父母每天跟孩子說話都不客氣,都非常沖,都經常會偶爾蹦出一些粗話來,那麼你別指望孩子變得溫文爾雅,講禮貌。如果父母能夠更加註意自己跟孩子說話的這種用詞,遣詞造句,孩子也會變得不同。
還有就是9個月以後,這個學習差異就已經存在了。孩子長到9個月以後,孩子跟孩子之間就已經不一樣。小學三年級的時候,這個孩子的讀寫水平將決定著他今後上什麼樣的大學。小學三年級以後這個差距就已經變得越來越大了。那麼,這里的發現是從哪開始的?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人工耳蝸的醫生,就專門給那些聽力有障礙的孩子做人工耳蝸的大夫。做人工耳蝸的時候一開始很少有人意識到人工耳蝸對一個孩子的重要性,所以,給她帶來了一個好處就是他可以非常深入的瞭解每一個孩子做完了這個手術以後的進展。結果她發現,不同的孩子的進展完全不一樣。
這里有兩個案例,一個叫扎克的孩子他是在8個月的時候,過了他的聽覺生日,你如果在網上搜索聽覺生日這個詞,看那個視頻,你會看到特別多感動的畫面。這個孩子從來沒有聽到過聲音,他在那天植入了人工耳蝸開始聽到聲音的時候他所表現出驚喜,然後看著周圍的人,父母全部都感動的落淚。這個在中國、在西方都有很多這樣的視頻,所以你可以去瞭解一下,他們把這個時間叫作聽覺生日。
扎克大概在八個月的時候接受了他的聽覺生日,開始聽到了聲音。後來,大概到了三四歲的時候,這個醫生就觀察扎克,發現扎克各種話都會說,就是跟其他的孩子幾乎沒有差別。他上的是普通的學校,上的是普通的班級,他跟正常的孩子一樣學習,沒有障礙,他甚至可以跟人開玩笑、可以乾嗎,活得非常健康。
那麼,另外一個孩子叫米歇爾,七個月的時候換上了人工耳蝸,也獲得了聽力。但是,再過了幾年醫生追蹤過去看發現米歇爾去上了殘疾人學校,而且在殘疾人學校學語言也學的非常的緩慢,很多詞匯都不會。這個大夫作為給他們倆人做手術的人,覺得怎麼會這樣?耳蝸沒問題,大家都聽到的是一樣的東西,怎麼可能智力發展有這麼大的差別呢?
就到他們兩個家庭里邊去觀察,就發現扎克的家庭在他獲得了聽力以後,他的媽媽和爸爸哥哥姐姐每天就在不斷地跟她說話,他每天獲得大量來自外部的信息。而這個米歇爾獲得聽力以後,沒有人刻意的跟她多講話,而且她之前是沒有聽力的。所以,她的語言就比別的小孩子要慢很多,這時候其他的孩子和老師又慢慢地忽略了她,她的語言接受能力變得越來越差。最後,雖然她具備著完備的聽力,但她只能夠去上殘疾人的學校,這就是給作者帶來觸動的部分。
她說,怎麼可能會有如此巨大的截然不同的結果?她去翻閱很多的資料,後來發現有兩位科學家,一個叫貝蒂·哈特,一個叫托德·裡斯利。這兩個人早就做了相關的實驗。他們監測了55個家庭,給這55個家庭裝了很多的儀器和設備,徵得他們的同意來記錄他們跟孩子之間的互動。然後他們那個時候就已經得出了我們剛剛念過的那組數字上的差異,不同的家庭環境跟孩子所說的語言數量是最本質的區別,當然詞匯遣詞造句會不一樣,但是更重要的是語言數量的差別。
這個差別能影響到什麼呢?我們在後邊會慢慢的給大家論述,會影響到孩子的智商、影響到詞匯量、孩子的語言處理速度、孩子的學習能力、成功的能力和潛力。
“在一年之內,腦力勞動者家庭聽到的肯定詞匯是166000個,禁忌的詞匯是26000個;工人家庭聽到的肯定詞匯是62000個,禁忌詞匯36000個;接受福利救濟的家庭聽到的肯定詞匯只有26000個,禁忌詞匯是57000個。”就是差別這麼大。
“到了四歲的時候,腦力勞動者家庭孩子聽到的詞匯量,肯定詞是664000個,禁忌詞匯是104000個;接受福利救濟家庭的孩子聽到的詞匯量當中,肯定詞只有104000個,禁忌詞是228000個。”這些詞匯逐漸地塑造了孩子們之間的差別。
那麼,這里有一個理論上的原理我們必須得瞭解,叫神經的可塑性。大家知道我們早期的時候的語言環境將決定著每個人大腦當中所分泌的這種荷爾蒙。在嬰兒時期,孩子的腦海當中就已經可以分泌壓力荷爾蒙,就是皮質醇。大家知道皮質醇在我們長大了以後會導致我們的心血管疾病,會讓我們壓力過大或者我們得上抑鬱症等等,在嬰兒時期它就能夠分泌皮質醇。
有一個實驗聽起來有點殘忍,就是那個媽媽跟這個孩子聊天聊得正愉快的時候,那孩子很高興跟媽媽互動,孩子還不會說話,很開心,這時候媽媽突然之間臉變平了,沒有表情。媽媽突然沒有表情看著孩子,孩子呆住了。呆住了以後,孩子就開始嘗試逗媽媽,孩子開始做鬼臉想逗著媽媽笑,媽媽不動,就是臉是完全平的。所有的孩子在經過這個實驗的時候都會哭,就是被媽媽沒有表情的這個狀態直接嚇哭了。
等媽媽開始慢慢恢復和顏悅色,開始笑,要過很久這個孩子才慢慢的恢復正常,才接受了媽媽的回歸。所以,媽媽跟孩子之間的互動將決定著孩子體內分泌的激素。這個面無表情實驗會傷害到孩子的認知能力、語言能力、行為能力、自我及情感控制能力。
其實,這個實驗,在我們聽來都覺得有點殘酷,你拿一個孩子來做這樣的實驗。但你要知道在我們的家庭當中,有多少媽媽天天在拿自己的孩子做這樣的實驗,有多少媽媽經常會跟孩子翻臉,不光是面無表情,有時候還會大喊大叫。因為孩子在嬰兒期的時候,媽媽的焦慮程度是很重的,媽媽會覺得負擔很重,有時候會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但你知道當你不斷地把這種壓力傳遞給嬰兒的時候,嬰兒的學習能力就開始大幅地下降了。
我們要知道說我們的大腦,它不但在建立神經元連接也要斷掉很多神經元連接。我們在嬰兒期的時候,我們的大腦是大爆炸的。
你看過《超體》那個電影對吧?那個電影里,女主角吃了那些藥物以後,整個大腦全部連在一塊兒了。如果你的大腦神經元無限制的連接,有了那麼多爆炸式的連接,你會爆掉。你承受不了那麼強烈的這個復雜的那種信息的壓力,你會得病,甚至會瘋掉。
所以人的大腦在嬰兒時期,快速大爆炸建立很多連接以後,那些經常不用的連接就會被斷掉,就不要了,慢慢地就不會再長了。所以我們在上了年紀之後,學語言會非常困難。
還有一種兒童疾病,就是兒童白內障。有的孩子生下來眼睛就有白內障,有的家庭發現得早,早早的就把那個白內障摘掉了,以後孩子就有視力沒有任何問題。但有的家庭發現得晚,過去沒有這種普遍的篩查,所以等孩子長到挺大了才發現怎麼眼睛看不見,趕緊去醫院做手術,就算把白內障摘掉了,這個孩子依然看不清。原因是他的視神經長期不用,長期沒有任何作用,所以大腦判斷可能沒什麼用,就把這段連接給它斷掉。這就是我們說,在小時候學習的重要性原因。如果你在那個時候不學,你發現你長大了想要練習很困難。
作者講了一個小段子特逗,說扎克伯格娶了一個中國太太,努力地學習中文,然後有一次跑到北京來訪問,還見了中國的領導人。但是,雖然扎克伯格是一個已經算是學習語言的天才了,有很多語言的能力,但是他依然中文講得不怎麼樣。他跟領導匯報說我們這個Facebook有10億用戶,結果被中國人聽到說,我們Facebook有11個用戶。10億個用戶和11個用戶在扎克伯格的發音當中是混淆在一起的。因為你長大了,你已經這麼大年紀了,想要把一門語言學得特別好就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所以,我們基於知道神經可塑性的這麼一個原理,我們就知道孩子在小時候,父母的語言是多麼的珍貴。那麼,父母到底應該怎麼跟孩子對話是科學的呢?這本書的核心重點叫3T原則。第一個T叫作tune in。Tune in就是共情關註。你跟孩子講話的時候,要始終共情關註他。
什麼叫共情關註?比如說很多父母會抱怨說,給你念繪本,你怎麼不聽呢?當我們給孩子念繪本的時候,我們希望孩子的註意力全部集中在這個繪本上,媽媽怎麼念他就怎麼聽,這不叫共情關註。你會發現,當你給孩子念繪本的時候,孩子突然伸手去摸旁邊的那個床單了。
什麼叫共情關註呢?這時候你應該跟著他走說,“你看到床單了,這個叫床單,你要摸一下嗎?來,摸著繪本咱們來聽”,這叫共情關註。然後你給他念繪本,念到一半的時候,孩子突然指著前說“這兒”,又要念前面這個地方,“還是喜歡這個呀,來,媽媽再給你念一遍”,這叫共情關註。你要把他的情緒感覺講出來,你要不斷的幫他解釋他的這種感覺,這種共情關註的方式能夠讓孩子快速的學習。
因為孩子那麼小,他怎麼可能跟著你的節奏去吃飯,去大小便,然後去學習?念繪本的時候,怎麼都能夠跟著你的節奏看?不可能,所以你非得讓他跟著你,就給他帶來焦慮帶來皮質醇的分泌,最後你也生氣,他也生氣。
我見過很多家長跟我講說我女兒兩歲,現在叛逆得要命。兩歲竟然叛逆得要命,這個時候他所需要的是我們對她共情關註。
我們是講故事還是堆積木,看孩子的這種感覺,當他在聽故事的時候跑去玩積木,你給他解釋積木,這個叫積木,紅色的。拿在手裡看看重不重,不斷地幫他解釋這個世界,這是第一個原則。
共情關註當中,你完全可以用兒向的語言,就是我們過去有一些專家經常說,不要用小孩子的話跟孩子說話,用大人的說話方式跟他說話。這本書的作者說,不對,說我們就是要用那些很可愛的話,來拉臭臭,吃飯飯,喝大牛奶。為什麼這些詞對孩子有效呢?
孩子喜歡疊加詞,孩子覺得疊加詞有韻律感、好聽、有意思。他會更有學習的這種欲望和動力。那具體的做法就是觀察理解行動,你要不斷地觀察孩子的行為,理解他的行為,幫助他講出來說,你是不是想媽媽,你希望媽媽抱對不對,這就是共情關註的做法。你要經常性地跟孩子共情關註,來描述他的狀態,這是第一個T的原則。
第二個T叫作talk more,充分交流,要多說。首先是你要跟他講述我們在發生些什麼事。我記得我小時候,我媽媽帶著我去上學,我們那時候騎很遠的自行車,然後我媽一路見到什麼就跟我講什麼。路邊這有一棵樹,那有一個狗,狗來了怎麼辦,然後我就跟她互動,講那狗來了,我保護你,然後狗一來我就先嚇哭了。
今天我們很多父母給孩子扔一個手機,誰給他平行講述?沒有。就是孩子所看到的東西,跟他眼前發生的世界無關,他根本沒法把這件事和那件事建立起來連接,所以他大腦的神經元連接就不發達,就不建立。最重要的我們說,不能把孩子扔給手機的核心原因,就是手機既不關註也不交流也不輪流。
所以,你會發現,給孩子進行平行談話也就是說你不斷地解釋孩子所發生過的事,在做什麼事就跟他講什麼事。哪怕孩子坐在一邊,你說媽媽現在給你做飯,你看媽媽要給大家做好吃的飯飯,然後這樣給他講,這個對孩子都是學習。因為孩子能夠把實際生活中的東西跟你的陳述聯系在一起,這個叫作充分交流。
充分交流的時候要有一個註意點就是少用代詞。就是他、那個、這個,用代詞孩子聽不懂。比如說,孩子畫了一幅畫給你看,“媽媽,這是我畫的畫。”“我喜歡這個。”不對,你不喜歡這個,你應該說,“我喜歡你畫的這幅畫”。少用代詞會讓孩子學得更多。
同時,要學會脫離語境。我前面講的都是在當下,當然解釋現在這個環境。什麼叫脫離語境呢?比如說我媽沒有見到狗的時候,我媽會問我說:“待會要出來一隻狗怎麼辦?”這就是脫離語境。
我們沒有看到的東西也可以延伸出來講,也可以去想象,調動孩子去想那些可能會發生,但是眼前還沒有的東西。用脫離語境的方法來豐富我們跟孩子之間的談話,所以我們不僅僅是孩子生活中的復讀機,我們可以跟孩子講很多他可以去想象的東西,然後開始語言的擴展。比如孩子說抱抱,當孩子說抱抱的時候,他只會說這麼一個詞,這時候父母應該怎麼講呢?你是不是累了,想讓爸爸抱一抱?
你看,你把抱抱這樣一個詞變成了你想讓爸爸抱一抱這樣一個完整的語句。所以,等你說這種話說的越來越多的時候,你的孩子也會慢慢地出連貫的語句,也會出現很多讓你很意外的,“然而、但是”這樣的轉折詞他都能夠學會,這就叫作語言的擴展。
所以,這是我們說的T的第二個原則,叫作充分交流。我們要盡量多地跟孩子去解釋這個世界,盡量多地讓孩子去延伸他的想象力。用這個平行談話,脫離語境以及言語擴展的方式幫孩子豐富他的詞匯和現實世界之間的連接。
第三個叫作take turns,輪流談話。這是3T的第三個T,輪流談話。輪流談話當中。你會發現最大的敵人是什麼?
就是我們很多父母特別喜歡用封閉式的這個方法。跟孩子談話,說不要動,老實點,別碰那個東西。這種話是沒有輪流的,就是沒有讓孩子感受到這里邊的因果關系。所以,如果你要制止一個孩子做一件事最好的方法是用因果關系說,這個爐子很燙。你想想看,如果摸這個爐子會怎麼樣?會燙到手,知道嗎?你讓他聯系起來這個因果,所以用因果關系來解釋我們為什麼生活中存在很多禁忌,有很多東西不能碰,其實是孩子很好地成長。
但是,大量的家庭所用的就是特別簡單,用命令的方式,命令的方式無法幫助孩子建立更多的連接。命令的詞語只會讓孩子停止探索,不敢去嘗試這個世界上的東西。
那麼,作者講到這個輪流談話之後,我們知道了3T,共情關註、充分交流和輪流談話。
之後加了一個第四個T。這第四個T是什麼?叫作turn it off,把它關了。把什麼關了呢?把電視和手機關了。為什麼?
因為電視和手機這樣的工具雖然也能夠跟孩子說話,但是它完全不三T。它三個T都沒有,它叫作不關註不交流不輪流。就是電視沒法關註孩子,手機沒法關註孩子沒法撫慰孩子。你說,將來人工智慧可不可以?那看那個人工智慧能夠智能到什麼程度。它也不會跟孩子深度的交流,它更不會跟孩子輪流說話。
孩子說的話跟電視上沒關系,孩子學習一個東西對和錯,他所用的方法是嘗試看反應。比如說,他拿起一個小球這樣扔到你臉上,你哈哈一笑,他知道這個事做對了,是對的。他打了你的臉一下,你這樣不高興,他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孩子通過你不斷的給他反饋,才能夠知道他所做的、所說的這些東西到底是對還是不對,合不合乎規矩,跟大家能不能夠融洽,這就是他情商增長,技能提高的過程。
但是,孩子跟電視也學習。電視里邊熊大熊二打來打去,孩子也在模仿也在學,沒有反應,孩子不知道對和錯。所以,他大腦當中建立了很多非常奇怪的,但是沒有人和人之間的那種連接。
在學校里打架的孩子,你會發現,你去你去調查為什麼打架。他對於別人的感受沒感覺,他不知道他會疼,原因是在生活中沒有這樣的互動。他從電視機里邊看好像腦袋上砸了一個包不要緊。你看,那熊、大熊二不是好好的嗎?過兩天又好了,他根本不知道這里邊是有因果關系的。
所以,這三個T的原則請大家記住,共情關註、充分交流和輪流談話,然後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盡量地關掉手機和電視。
你說孩子已經長大了,孩子上小學了,沒有手機不可能,作業都在手機上佈置的。我們說,手機和電視是科技的一個補充、食療,就好像我們營養不足,吃一點點這個營養粉。但是,你不能指望營養粉當作主食,這就是它們的關系。它只能做很少的補充,更多的東西是來自於父母老師和孩子的互動,這里父母的作用更大。
那麼,來看看這3T原則跟孩子各個方面的關系。
首先,我們說數學這件事。作者說,毋庸置疑,中國人的數學比美國人好很多。這是真的。愛德熊你們吃過嗎?愛德熊是一個快餐連鎖店,美國有一個快餐品牌叫愛德熊。愛德熊有一次針對漢堡王做了一次廣告促銷活動。是什麼呢?
它說同樣的價錢,我幫你把漢堡從四分之一磅直接升格到三分之一磅。做了這麼一個廣告,就是原來你花這麼多錢只能買四分之一磅的漢堡,現在我給你直接升格到三分之一磅。廣告打出來,打出來以後發現銷量沒有增長,後來不明白就去做市場調查,就問那些人說:“為啥我們把這漢堡打折了便宜了還賣不動呢?”好多美國人的回答是,四分之一比三分之一大呀,說四比三大所以四分之一比三分之一大,所以不是賣我們也賣少了嗎?
真事,作者說,美國人的數學確實在全世界是落後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美國孩子學數學學得太晚。美國的孩子到他們大概二年級的時候,他們所學的數學的程度相當於我們中國學前班的程度,這個是差距。所以,他說學數學一定要趁早,你應該像中國人一樣,你早點學數學,他腦子的數學邏輯才能建立得起來。
那父母怎麼樣用語言去幫孩子建立數學邏輯呢?你看,給他系扣子。來,系扣子第一顆,這是第一顆,這是第二顆,第三顆,第四顆,一顆一顆地系。每一顆跟孩子講出這個數字。“來,給爸爸指指哪個是第二顆?”
所以,如果一個媽媽,一個爸爸願意跟孩子在說話的過程當中就加入很多數字的概念,加入很多空間的概念,說:“這是一個圓球,對嗎?你摸摸圓不圓?”“對,這是一個方塊,這是一個三角形。”
我們在跟孩子平常聊天的時候,就開始灌輸給他,所以,孩子在從小的時候,腦子里就開始建立了數學概念和空間概念。
過去一直有一種傳統的說法說,女孩子的數學比男孩子差。你們同意這個觀點嗎?說女孩子學數學學不了,男孩子應該能夠學數學。
事實證明,確實是很多男生的數學成績比女生高,但是這不代表著男女在這件事上天賦有差異。原因在哪兒呢?他們觀測了大量的家長以後發現,我們跟小女孩談話的時候很少涉及數字和空間,就是我們在培養這個孩子的時候就覺得,這是個女孩,所以每天聊的都是好不好看,顏色漂不漂亮,這個花裙子多棒。我們整天跟她聊的就是情感顏色感受,細膩的這些東西。
而跟一個小男孩聊天的時候,我們更喜歡說數數。來一個,給我跳格子,給我乾嗎,我們會用這種空間感,數學的語言方式跟孩子聊天,是這個東西潛移默化的培養造成了孩子長大以後數學成績上的差異。
所以,實際上,如果我們不把女孩當女孩養,我們能夠給女孩同樣的這種語言的環境,讓女孩子也開始建立各種各樣數字和空間的概念。她長大以後數學是沒有問題的。
事實上,歷史上有很多很棒的數學家都是女性,所以,女孩子一樣可以把數學學得好。美國人也一樣可以把數學學得好。但是,因為不重視,因為之前太晚用語言帶來數學概念。這是數學模塊。
還有更重要的思維模式的方式。我們講過一本書,這個作者也不斷地提到很重要的一本書叫《終身成長》。終身成長就是一個人這一輩子有兩種可能的思維方向,一個是固定性思維,認為沒法變,這事就這樣,我得不斷地向別人證明我很強,他認為現在的狀態是最重要的。還有一種叫成長性思維,就是現在我雖然不行,但是我可以不斷的改變,出了問題我可以變得更好。
成長性思維和固定性思維怎麼養成的呢?完全是來自於父母怎麼跟孩子互動的。如果一個父母整天跟孩子講的話都是“寶貝你真棒”、“寶貝你真有天賦”、“寶貝你真了不起”、“你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音樂家”用這種肯定結果和天賦的方法跟孩子談話,這個孩子很容易就變成一個固定性思維的人,因為他太希望得到來自天賦方面的肯定。
別人問我說:“樊老師,你講這本書要準備多長時間?”我經常講:“我都不怎麼準備。”我說“我不怎麼準備”顯得很美妙,因為人們覺得獲得了天賦的肯定是一件更棒的事情。
但事實上,這個並不利於我們的成長。我們應該知道說,你的能力是來自於刻意地練習,來自於一次一次的挫折和不斷地打拼。我過去哪會講這麼多的話,上臺講話都渾身發抖,桌子都快踢翻了。是因為我不斷地練習,參加辯論賽,在做老師,做主持人練到這樣。
所以,如果我們能夠肯定孩子的時候說的是他的過程,說你昨天練得特別地勤奮,所以今天談的就好了很多,這就是過程。當你能夠鼓勵他去瞭解堅持探索,不放棄這樣的過程性目標的時候,這個孩子就能夠逐漸地養成一個成長性思維的心態,這個會影響到孩子終身的幸福。因為我們在《終身成長》那本書里講過,這是美德背後的美德。固定型心態和成長型心態的區別,是一個人卓越還是普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水嶺,這是思維模式。
還包括自控力。非常著名的棉花糖實驗,進行了30年的一個實驗,讓一群孩子坐在那,說等著如果能夠等五分鐘不吃,我會再獎勵你一個棉花糖。很多孩子受不了趕緊就吃了,有的孩子就特難受拿起來聞一聞,舔一舔,有的孩子就坐著不動。
經過了30年以後,再看這些孩子的成就,你會發現那些能夠坐得住的,能夠不吃那個棉花糖的孩子的成就要遠遠高於那些直接把它放在嘴裡的人,這是很著名的一個實驗。
那麼。這種自控力是怎麼通過我們的這個語言來實現的?如果一個父母整天用命令行的語言跟孩子講話,孩子就會喪失自控力。這就是我那天在一個地方演講,他們就說:“樊老師你一講起來你們家孩子培養我覺得都是故事,都是別人家的孩子。我們這孩子不是這樣,我們孩子就得盯著。”問我是不是包裝了這麼一個故事。
我得告訴大家說,如果你的方法是對的的話,你一定能夠體會到我的感受。之所以你得盯著他,是因為你一開始就盯著他。
今天我們找到了理論依據,之前都是我的感覺,我不知道。如果一個父母總是用命令型的語言跟孩子講話,孩子的自控力就會不斷地下降。因為他不認為這些東西需要我管,因為規則是什麼我也不知道,反正你說不要做,我就不要做了,所以,他根本不會去探索邊界、不會去探索規則、不會去嘗試自己掌控這件事情,所以,他的自控力就會不斷地下降。
而你們也知道自控力對一個人有多麼的重要,這個我們不需要再多說。所以,減少你的命令型的語言改成建議提示型。建議提示型就是你可以提建議,你可以做提示,你可以告訴他因果過程,但是你要讓他自己嘗試著去控制自己的人生。這時候,他的自控力才能不斷地增長。這是我們說的另外一塊。我說的每一塊,我相信你都會覺得很重要。
接下來,還有一塊叫作善良、同情、道德。這些東西也跟我們的語言有關,天哪,就是我們跟孩子說,“來幫我掃掃地”,這時候你會發現,這個願意來幫忙的孩子並不多。但是,如果這個家長跟孩子改成了說,“我希望你成為我的幫手”。當他說我希望你成為我的幫手的時候,有很多孩子願意參與進來。
同樣的道理我們跟一個人說“不要騙人”。“不要騙人”這是一組警告。另外一組警告是說“不要成為一個騙子”。哪一組效果好呢?第二組的效果要明顯好過第一組。
當你用一個名詞來界定這件事來做我的“幫手”,你來“幫幫我的忙”這是一個動詞,“不要騙人”這是一個動詞,“你不要做騙子”這是一個名詞。用這樣的方式來跟孩子溝通你用更多名詞的方式來和孩子溝通,孩子更容易接受這些道德的觀念。
因為人們不希望自己成為一個騙子,人們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幫手,所以這都是我們的語言。在我們批評一個人的時候要學會基於行為的批評而不是基於人格的批評。當我說你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這是基於人格的批評,但是如果我們說這件事情在我看來就叫作不負責任,這是基於事情的批評。
這都能夠快速地幫助孩子建立他的道德底線,讓孩子知道說善良,同情這些東西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如果連善良、自控力、思維模式、數學,這些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都跟3T原則有關。
各位,大家現在同不同意父母的語言是我們這個社會上非常重要的資源?這是給每一個孩子在貧窮時候的投資。所以,他們最需要的東西可能還不是我們捐去的這些文具、籃球這樣的東西。他們更需要的是陪伴,是高質量的陪伴和系統性的符合3T規則的語言,多跟他們說說話或者多教會他們的家長去說這樣的話,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大家都學會了3T的這個原則,它有什麼意義呢?
第一個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日益嚴重的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在中國我們能夠看到這樣的現象,更嚴重的是在美國。你在美國會發現,好的學校特別好,差的學校令人擔憂。那這種日益嚴重的教育資源,如果我們希望說一夜之內,通過重新分配使它回歸到均衡這是不可能的,也不科學,非常難以做到。
但是,我們能夠做到的是什麼呢?就是我們讓所有的家長能夠提升意識,絕對不是什麼智商的差別,或者是什麼基因的差別,或者說他們太忙了,沒有時間做這樣的事,我們要讓他們意識到,父母的語言對於孩子的各個方面都會有這樣的影響,那麼就會減少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讓這個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就已經具備了非常豐富的大腦神經連接。他到了三歲的時候能夠有很強的讀寫能力,這將決定了他將來在大學里的學術成績。
第二個就是父母和照顧者是一切教育的決定性因素。好多人願意花很多錢給孩子找一個學區房,租一個或者買一個學區房,但是不願意花一點點錢來改造一下自己。你只要能夠稍微拿出一點時間或者是金錢去讀讀書,去學習一下,就不至於等到十幾歲的時候,花幾十萬上百萬就想把孩子送去一個好學校。但你要知道在那個時候,他的大腦里邊的連接已經跟別人不一樣了。
而我最擔憂的是什麼呢?就是最需要聽到這些東西的父母可能聽不到這樣的東西。所以,我特別懇請大家,如果你覺得這個音頻對你周圍的朋友有幫助,對他們可能會起到一些影響,盡量轉給他們,我們會有免費期讓他在免費期內把這幾本重要的書一定要聽了。他最起碼應該對自己的孩子好一點,那麼他就能夠意識到說我是有機會改變的,而不是等到選學區房的時候再改變。
我有一次在車上跟一個出租司機聊天,就說教育孩子的話題。他跟我說,他的孩子多叛逆怎麼怎麼樣。然後我就跟他說,教育孩子最重要是三歲以前。他就笑了說,三歲以前他懂個屁。他覺得三歲以前根本不用教,三歲前扔給他奶奶管,等他上學的時候我再管他。他就是以根深蒂固觀念嘲諷我,說三歲以前你跟他說他也聽不懂,你說這有什麼用。他完全不知道三歲以前,對一個孩子來講有多麼的重要,這個是讓我覺得特別無力感又特別悲哀的一件事。
第三個就是我們整個社會的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打造,是來自於我們整個社會意識到語言的重要性,意識到這個東西不是碰巧。不是說我碰巧好像有成長性思維。我們是小時候所受到的影響,才導致我們今天所產生的變化。
所以,回顧一下,我們知道不同的家庭,絕對不是說一定有錢的家庭說的話就多,也有很多有錢的家庭是不怎麼說話的,他們沒有這樣的教育方法,這只是一個統計數字。這個統計數字是告訴我們,不同的家庭跟孩子互動的時候,詞匯量的差別在3000萬字以上,這是一個巨大的鴻溝。而彌補這個鴻溝不需要花錢不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只需要更廣泛地傳播科學的結果,讓更多的人意識到這件事情對於孩子將來長大的重要性。
而這3000萬詞的差別將影響到他學習數學,學習藝術,他的情商,他的溝通能力,他的終身成長的思維,他的自控力。當你抱怨孩子沒有自控力,沒有終身成長的思維,不願意去努力學習數學的時候,你應該反思我們小時候跟他說過這些話沒有,有沒有用過3T的原則?共情關註、充分交流和輪流談話,幫助孩子形成與他與他人對話,去瞭解他人,去建立豐富的神經元連接的這麼一個習慣。
最後,在這兒我要提出一個呼籲,讓更多的人瞭解到這個理念,讓更多的家庭“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當我們提這個詞的時候——你會發現,過去很多人反對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詞非常糟糕 ,把大家搞得好焦慮,所有人在拼幼兒園。
事實上,孩子的起跑線不是幼兒園,孩子的起跑線不是重點小學,孩子的起跑線是父母願不願意跟他多說話,是父母願不願意用更加豐富的科學的肯定的語言方式幫助孩子去建立足夠豐富的大腦神經元連接。因為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希望大家能夠重視這本書。謝謝大家,我們下周再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