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是知識的缺口【119】

少即是多

作者教你選擇新幸福的十個標準,能減少選擇性障礙

 

20210705.jpg

 

人都會受限在自我的框架裡,多了解智者的見解,能跳脫傳統思維,也避免落入「見樹不見林」的框架。

 

【72】認知盈餘

認知盈餘概念就是下班後,找個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做。比如經營自媒體,和作者說的經營品牌的精神雷同。

 

上班族下班後的時間,用來發展技能或興趣,這是勝出的關鍵。

 

【111】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作者把人生分成了三塊,如果你希望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成功的話,有三塊很重要。

 

第一塊,就是你要有一個成功的事業,這個我相信很多人不反對,你的事業要成功。

 

第二塊,你要有很好的家庭和朋友的系統,就你需要有家人和友誼的支撐。

 

第三塊,就是你要保持正直。有很多人有事業、有朋友、有家人,但他犯罪。

 

前兩塊和作者新幸福的標準相同,每個人都會有迷茫的時候,多聽可靠智者的話,再行獨立思考。

 

「所以,看完本書十個新幸福標準,還沒領悟到幸福;就再看愛和幸福的秘笈。」

我面露幸福,語氣堅如磐石說

 

 

 

幸福從加法變減法

 

首先他就問,為什麼日本越來越富裕了,在全世界排名這麼靠前,人均GDP也很高,但是日本人越來越覺得不幸福?

 

日本人在做幸福指數調查的時候排在全世界的第81位,而他們的經濟狀況大概排在前5位。

 

不僅他們的幸福感排在81位以後,還有很多日本人自殺,壓力大或患有這種肥胖或者什麼抑鬱症等等的人都很多,為什麼?

 

反過來北歐,北歐地區的人大概交稅要交到50%,甚至更高的稅金,手中擁有的錢並沒有日本人那麼多,甚至可能還沒有咱們中國某些城市的人那麼多。

 

生活很簡單,每年還有很多極晝、極夜這種現象出現。但是北歐人在做問捲的時候幸福指數很高,為什麼會這樣?

 

這個本田直之就專門到北歐去做了大量的訪問,去瞭解這些北歐人的生活,最後他總結出了一個北歐的生活方式。

 

北歐、夏威夷這些簡單的地方,經濟並不是那麼發達的地方,但是人民的生活很愉快。這個原因就在這本書裡給大家介紹,最核心的一點就是現在這個時代已經逐漸地從加法時代變成減法時代。

 

 

重要的兩條建議

 

就是他希望能夠大家倡導雙城生活,雙城生活和我們過去的別墅生活是不一樣的。

 

別墅生活的概念是我在城裡有一個不錯的房子,我在郊外要有一棟豪宅,這個豪宅就是用來享受的。所以很多人為了得到郊外的這個豪宅,基本上這輩子就為這事努力了,大量的人是工作到40歲50歲以後,他才有能力在郊外買一所豪宅。

 

這已經是幸運的人,大部分人一輩子也做不到。所以會覺得買一所別墅這事跟我沒關系,所以這個雙城生活根本做不到。

 

還有一個倡導,你要學會降低幸福的閾值,這個閾值怎麼降低的呢?來自於你不再被外面的事物所束縛。

 

我們大家的幸福閾值都很高,是因為我們看到了別人的幸福,我們以為別人擁有了那些東西,所以他們才幸福,於是我們就也想去擁有那些東西。

 

這個叫作消費傳染病,在這本書裡叫消費傳染病,就是你一定要小心消費傳染病對你的控制。事實上有很多別人所擁有的東西,你根本就沒必要擁有。

 

 

新幸福的十個條件

 

不是過去擁有豪宅和名車叫作幸福,而是一種新的幸福,北歐式的幸福方式。

 

北歐人沒有那麼多的錢,但他們很幸福。夏威夷是美國可能比較窮的地方,但是夏威夷的那些原住民每天都很高興。

 

他們可能接個電話還要走兩個街區,到一個公共電話亭去接,他們不喜歡用移動電話,但是他們很愉快。

 

這個新幸福的標準是怎麼來的呢?

 

第一個,要享受工作,你要學會享受你的工作,待會我們告訴大家怎麼能夠做到享受工作。

 

第二個叫作有關系親密的朋友和家人,你得跟朋友和家人的關系好。

 

第三個是擁有穩定的經濟來源,經濟來源不用特別多,但是穩定,能夠有收入。

 

第四個是身心健康。

 

第五個,叫擁有富於刺激性的興趣和生活方式,比如他喜歡鐵人三項。

 

我有一個朋友就是路一鳴,我們中央電視台那主持人。他是我大學同學,他就喜歡馬拉松,他越跑越遠,越跑越遠,一年跑好幾個全馬,非常厲害。原來也挺胖的,但是現在已經瘦得不像樣了。

 

第六個叫作擁有自己的時間和自由,自己的時間是自由的。

 

第七個叫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居住環境,你不想住在北京了你可以住在密雲,住在郊外。

 

第八個叫作具備有效的思維習慣。

 

你的大腦是充實的,你跟別人不一樣的,在於你的脖子以上的部分而不是下邊。

 

第九個叫作能夠放眼未來。

 

第十個是感覺自己每天都在不斷地向目標前進。

 

 

18條改變的建議

 

第一個叫作從節約到選擇簡樸。這是一個心態的轉變,過去我們大家經常會覺得應該節約,不是,你是選擇了一種簡樸的生活方式。

 

你看,從我必須節約變成我選擇了一種簡樸的生活方式。我選擇騎自行車上班,你說客觀上節約沒節約呢?是節約了,但我不是因為節約才騎自行車的,我是因為我喜歡騎自行車,我選擇這種簡單的生活方式,它不需要加油,不需要那麼麻煩,帶個鎖就行了。

 

我選擇了穿簡單的衣服,我選擇了吃素,我選擇了晚上少吃一頓,不是我沒錢吃,而是我選擇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這是第一個扭轉。各位,我希望大家可以在腦海裡邊想想,我選擇什麼?我選擇了一個方法,而不是我刻意地要去省這個錢,這個很重要。

 

包括有的人整天開車,我們選擇坐地鐵,我選擇步行,我選擇坐公交車都可以。

 

 

第二個叫作從擁有金錢變成擁有時間。我們很多人都會努力地去賺錢,賺了錢,買了大房子,留給保姆住。保姆是享受大房子時間最多的人,她每天在那呆著,主人都出去掙錢了,為什麼要這樣呢?

 

為什麼我們非得掙錢掙到自己最後躺倒了,然後拿這個錢來救命呢?你的不安全感得有多嚴重,你才能這樣呢?真正一個內心有安全感的孩子,他是不會靠玩命地掙錢來獲得自己的安全感的。

 

真正有安全感的人,他會能夠享受生活,享受簡樸的生活,享受流浪的生活都可以。

 

我曾經採訪過一個美國人,他就是到中國來流浪,他學了說相聲,他覺得說相聲特好玩,學了打快板和說相聲。身上沒有一分錢,他就在中國環遊。

 

走到哪兒?

 

他就到農村去,他說農村人比城裡人好說話。他就找到農村的這些家庭,說我能不能今晚在你們家住?這農村人說行,我們家地方大你就住唄。

 

那我還要吃呢?吃,給你吃,然後吃,吃飽了,再帶點乾糧他又上路了。到城裡邊沒錢的時候,在路邊擺個攤,就說一段快板,說段單口相聲,大家看著好玩,給他錢。

 

他用這樣的方式環游了整個中國,很愉快。你跟他聊天,你根本不會覺得你是跟一個homeless(無家可歸者),跟一個無家可歸的人聊天。

 

沒有,他精神很富足,他跟你開心地開玩笑,他覺得你跟他是朋友。這就是一個精神上富足的人,他不需要靠房子帶來安全感。

 

 

第三個建議,這個改變的方法叫作從地位提升到追求自由。

 

好了,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觀點。你們知道很多人為什麼會在政府或者是大的機關、事業單位、大學,玩命地幹,總是不出來嗎?

 

那天我跟鮑鵬山先生在微信上交流,他說這個是來自於層級制度,就是層級制度會把一個人束縛住。

 

鮑鵬山先生那天看清宮戲,不知道是哪一部清宮戲,他說那個宮女的台詞是,好歹我也是一個六級宮女。

 

鮑鵬山說六級宮女,連宮女還分六級、七級、八級,他突然想到我們整天在學校裡邊評講師、評副教授。

 

那個層級讓你看到高不可攀,就是這種東西把一個自由的靈魂束縛住了,因為人們特別容易陷入到對層級的追求當中去。

 

這個作者講了一個場景,讓人覺得特別值得深思。

 

當你退休了以後,那些身份還跟你有多大的關系?所以我們應該能夠學會說,真正帶給我們安全感的東西不是那個職位,不是那個津貼,不是你身上的那個標簽。

 

別人尊重你,到底是因為你這個人,還是因為你身上富有的那個地位和標簽,你手中的權利?這事我希望你們想清楚,為自己六十歲以後做一些打算。

 

因為人均壽命越來越長了,你說不定能活到一百二十歲了,六十歲只不過是人生的前一半而已,你如果只有一個標簽在身上的話,後一半你怎麼過?

 

所以我們要學會從不斷地追求地位的提升,改變為追求我們的自由和能力的提高。

 

 

第四個建議就是大企業不如自由職業,為什麼這麼說呢?過去大企業是很好的,因為人類需要組織才能夠實現工業化的力量,需要大量的錢、大量的資本。

 

但是現在你發現,當網際網路不斷地放大每一個個人的能力的時候,越來越多的個人在網際網路上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我老婆特別崇拜的一個女神叫papi醬,我不知道你們知不知道這papi醬?一個女孩,長得其實挺漂亮的,但是她整天對著鏡頭把臉弄變形了在那吐槽,說的都是特別毒舌的吐槽的東西。

 

火得一塌糊塗,號稱有幾千萬粉絲吧,現在身價已經高到估值應該過億了。

 

就這種,一個小女孩而已。現在網際網路的時代,這種個人突然之間爆紅的可能性越來越高。

 

甚至你沒有爆紅,都能夠比在職場當中打工要賺得多得多。而這時候你發現,你的品牌是累積在自己身上,你是在不斷地為自己積累品牌、人脈、粉絲和能力的。

 

樊登向大家宣佈一件事,就是我辭職了,我從最安全、最穩定的大學里邊辭職了,因為我不再追求那個層級了,那個層級追求不完。

 

我爸爸追求了一輩子,然後我跟我爸聊天,我爸就說,我這一輩子為啥沒幹這麼多的事?

 

我爸現在覺得我還行,我爸以前老覺得我不行。現在我爸說你這幹的事還挺多的,你還乾了這個事,幹了那個事,一大堆的事幹出來。

 

當你能夠擺脫掉了組織對你的束縛以後,你的能力才會得到大幅的增長。

 

所以當你真的把對莫須有的安全感的追求放下以後,你才能夠發現說自由了。

 

 

第五個建議叫作從一味推銷到提供意見,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改變。

 

一味的推銷是什麼呢?整天拿著簡歷說,你看能要我嗎?您覺得我怎麼樣?我這有個東西,你能不能跟我一塊做?不用,你不用這樣做,你只需要向他人提供意見就好了。

 

我老婆不是開了一個美容、美睫、美甲的這種高端的店,我就發現她特別棒的一點在哪兒?

 

她不會跟別人講你來我這做吧,我給你打個八折。不打折,打折這玩意對於客人來講,其實作用不大。

 

她的方式是當別人在談論美容的時候,她會給出一些建議。她只要淡淡地給出一些建議,旁邊人就說,你好懂,那個東西,你懂嗎?

 

她說這個是這樣的,她能夠從原理開始給你講起,說為什麼必須得這樣做,為什麼得用這個牌子而不用那個牌子,為什麼怎麼怎麼樣。

 

然後一直問到別人問她說,那你能推薦嗎?有什麼地方可以做呢?你是做什麼的,你是不是就乾這行的?她跟別人講這些東西,生意就來了。

 

所以她的很多客戶跟她形成了朋友的關系,而不是推銷和被推銷的關系,因為她是她們的專家和意見領袖。

 

因此當你在社會當中能夠找到一個領域,讓你自己成為一個意見領袖的時候,你就可以經常給別人提供意見,你的自由職業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多。

 

第六個就是要加強自己的實力。千萬不要說我什麼都不追求了,所以我在家裡躺著看電視吧,那個會把你的時間整個消磨掉。

 

而且你會發現當你看了一整天電視出來,你的心情特別糟糕,有這種體會嗎?因為你覺得這一天啥也沒幹,你沒有任何的成就感。

 

雖然我們說對物質的追求要降低,但是你要追求自己能力和精神層面的提高,這是很重要的。

 

你沒發現讀完一本書的感覺是很開心的嗎?因為你變強了,你知道東西更多了,你的精神層面在上升。

 

 

第七個叫作愉悅地面對辛苦。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自己找辛苦,比如說你去健身房鍛煉,你去練塊去,做瑜伽,你說那不辛苦嗎?多辛苦啊,但你會很愉悅。

 

而我們對於工作的痛苦完全是來自於一種慣性,就是來自於我們覺得說這事好像挺痛苦的,因為大家都覺得痛苦。這也是《次第花開》裡曾經講過的,自由就是擺脫社會的慣性。

 

當你能夠擺脫這種慣性,在工作中你努力地思考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難道這不是一個遊戲嗎?難道這不是一個解謎的游戲嗎?像柯南一樣。

 

你在創造一個劇本的時候,你會覺得很苦,在碼字,難道這不是為人類創造一個文明嗎?在留下自己的作品嗎?當你能夠重新轉換對工作的看法的時候,你會變得愉快很多。

 

 

第八個保持獨立思考,就是不要輕易地受到外在的影響。因為每天帶給你們痛苦的,更多的是外在的聲音。為什麼過春節對很多人來講是一個壓力巨大的事呢?

 

回到家說你有男朋友了嗎?你怎麼還沒有?你都這麼大了,你該考慮這個問題了,這是讓你談戀愛的。

 

那你想想早年間他幹嗎去了,十五六歲的時候情竇初開,正是談戀愛最好的機會,那時候最想談戀愛,身邊充滿著單身男性。

 

但是所有人跟你講不許談戀愛,談戀愛是很危險的,一定要到大學畢業才能談戀愛,不讓你跟異性接觸。

 

好了,他殺了你談戀愛的能力,然後他現在跑過來說你怎麼還不談戀愛。

 

全都是慣性,誰說十五六歲不能談戀愛?談一下挺美好的,豆蔻年華,情竇初開,很好。誰說三十歲就一定要談戀愛,不結婚也可以。

 

 

第九個就是小眾市場更有消費力。你不一定非得滿足所有人,不一定非得擠到那個紅海的市場當中去,你可以去考慮一些很有意思的事。

 

我有一個朋友特別棒,這是我大學的一個師弟,他讀Science(科學)、Nature(自然)這樣的科學論文。結果他發現了一個論文,是一個聲學的大師研究出來了一個音響的方式。

 

我是實在搞不懂,就是跟以往音響的那種傳遞聲音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樣的一種設計,但是沒有實現。

 

我師弟就覺得這文章寫得太棒了,他是個發燒友,他竟然花了幾年的功夫用這套原理做出了一套音響。

 

這套音響做出來了以後成本很高,他就賣大概是五萬塊錢一套吧。對於很多人聽來說覺得很便宜,因為它真的比人們預期的價格低,然後周圍的朋友就開始買,買了很多他的音響。

 

然後《羅輯思維》,各位知道就是羅振宇做的那個《羅輯思維》,就把它這個音響採購過去,做了這個音響的總經銷,通過《羅輯思維》賣給大量的人。

 

你看他選擇了這麼窄的一個市場,這麼愉快地去做創造性的工作,最後變成了一個音響大師。最後你知道最有意思是什麼呢?

 

寫那篇文章的那位科學家找到了他,然後在那個成品面前跟他一塊合影留念。

 

我覺得這多棒,這個人總是給我們創造驚喜的一個人。這是我們說小眾市場有可能會更有消費力。

 

 

第十個就是加薪不如個人品牌的提升。大部分人追求在公司裡邊加薪、有補貼,甚至有人認為說你給我的錢太少了,所以我不好好幹。

 

生活中大把這樣的人,因為老闆給的錢太少,或者因為老闆對我態度不好,所以我就混日子。你知道你浪費的是什麼?

 

你浪費的是自己的大好青春年華,你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平庸。最後就是你會說我這麼平庸,我這麼窮,我這麼笨,因為我們老闆是個壞人,誰會去聽你這樣的解釋呢?

 

各位,老闆就算給的錢很少,老闆很壞,老闆對你態度不好,他給了你工作的機會。

 

你就有機會把你的個人品牌創造出來,你就有機會讓你自己做得更好。哪怕這件事情做完沒有獎金,但是在江湖上有了聲譽,這才是最了不起的東西。

 

 

第十一個,叫作多處辦公,移動辦公。什麼叫多處辦公,移動辦公?就是你可以在星巴克辦公,如果你能夠成為一個自由職業者的話,你想想看你不再受雇於別人,你是一個自雇者。

 

這時候你可以在星巴克辦公,你可以在北海邊上辦公,陽光風和日麗的時候,你在玉淵潭公園打開筆記本寫點東西,多棒。我在過年期間跟一個著名的編劇坐在一起吃飯,這個小女孩1988年的,比我小十幾歲。

 

看著很瘦小、很單純的一個姑娘,但是她寫出了《烈日灼心》。《烈日灼心》這個非常暗黑的劇是由這麼一個清純的小姑娘寫出來的,她現在是國內非常炙手可熱的著名編劇。我們倆在一塊聊天,我說你怎麼工作啊,她說我就在三亞待著,買個小房子在海邊坐著,每天曬足了太陽寫兩頁劇本。

 

電影劇本,她說一天能寫兩頁就已經算很快了。這種生活方式多棒,你隨時去哪兒都行,你根本不需要生活在某一個城市,你可以環球旅行,然後交稿子就完事了。

 

所以你要能夠去追求多處辦公、移動辦公的這種新的生活方式。

 

 

第十二個建議說用生活方式來進行社交,什麼叫用生活方式來進行社交?就是咱們以往交的朋友,要麼是來自於親戚,要麼來自於同學,要麼來自於工作關系。

 

這些人都跟你太相似,而且這些人跟你打交道的時候,沒有什麼特別讓你開心的公眾話題。什麼叫作因為生活方式社交呢?

 

比如說你因為跑步認識了很多人,你有沒有發現這些人跟以往因為工作認識的人不一樣?這就是生活方式。你喜歡衝浪,你有一些衝浪的浪友,你喜歡攝影,這就是生活方式。

 

 

第十三個就是追求生活中的小確幸。小確幸,確定的確,幸運的幸,說跟那些大的幸福比起來,往往是經常發生的小確幸對我們的生活影響會更大。

 

比如說你們很多人都會追求買房子,你覺得說買房子是一個很大的事,你知道買完一個房子之後,你能夠快樂多長時間嗎?

 

大概就是快樂到準備裝修之前你就結束了,然後就開始要裝修,開始煩惱了。這個大的幸福事件,你總是覺得它會很厲害,它就厲害一下,很快就歸於平淡,買車也是一樣。

 

 

第十四個建議叫作在生活中追求一些刻意的不方便。我們剛剛說到北歐人的那個度假屋,咱們聽度假屋就覺得特別酷,其實不是,北歐人的度假屋,他們自己會要求它沒有電,度假屋要建在沒有電的地方。

 

你想想看你周末跑去那度假了,從白天到黑夜都沒有電,怎麼做飯?怎麼生活,怎麼取暖,怎麼洗澡?

 

好啦,全部人工來解決。所以每一家人到那個地方度假的時候,全家人要變成原始人。現在開始生火,現在開始烤火,現在開始做飯,這才是一個人的本能所能夠做的事情。

 

而我們每天去度假的時候,就是要追求五星級酒店,頭等艙,要舒服,要有車接,全部都約好,要跟在北京一樣的方便和舒服。那你幹嗎不待在北京呢?

 

你到了外國,到了外地,你生活得跟北京差不多,你說這有什麼區別?

 

咱們會員當中有一個旅行家叫楊霞老師,這是心理學家也是個旅行家。她每個月只工作15天,把錢賺夠了,15天就自由職業者了,15天已經賺夠了足夠的錢了。

 

然後後面15天就出國,每個月都出國,甚至一個月兩次。她最喜歡去的地兒就是那些一般人都不去的特別艱苦的地方,印度最偏遠的山村,她印度去過六次,然後尼泊爾這些地方。

 

前兩天我看她又在哪兒,在非洲還是在南美洲的一些地方旅行。

 

她是個心理學家,她就告訴我說,只有去環境艱苦的地方旅行,才能夠真正地讓人壓力放鬆。

 

去歐洲回來你會特別自卑和內疚,你總覺得自己不夠文明,不夠有錢,不夠怎麼怎麼樣,老被人歧視,所以壓力變得很大。

 

而你找到那些讓你不舒服、很麻煩的地方的時候,很多艱苦需要去打破的地方的時候,那才能夠真的讓你放鬆。你

 

看為什麼那些登山愛好者都那麼上癮呢?所以在生活中要有刻意的不方便。

 

 

第十五個叫作精神層面會比金錢層面更重要。這個就不用多說了,跟前面一樣。第十六個叫作重質不重量。

 

就你發現很多上班族為什麼那麼痛苦?他坐在老闆身後,老闆只要不下班,他就不敢下班。所以大量的上班族辛苦是因為耗費了大量的時間,低效、沒有產出。

 

你們知道我工作的效率,如果我坐在那一個多小時或者是30分鐘,我一定能夠處理掉一件很大的事。

 

最近累積了很長時間的一個大事,我花一個小時半個小時就把它處理掉了。

 

因為我不需要對某一個領導負責,我只需要真的把這個事處理掉就好了,這就是為什麼我能夠同時做很多事的原因。

 

 

第十七個叫作不與他人比較,這個說起來容易,慢慢練,慢慢練,以後提醒自己,不要與他人比較。

 

第十八個叫作主動改變。就是如果你聽完了這些書,你覺得挺好的,每一條講的都蠻有道理的,但我還是回去上班吧。

 

不願意改變的話,那他永遠改變不了你。所以我特別喜歡愛因斯坦說的那個話,荒謬的定義就是持續不斷地用同樣的方法做同一件事情,但是期望獲得不同的結果。

 

這個大家都知道,這個叫作荒謬。所以如果你不願意改變,你說我前面說這些建議有什麼用呢?

 

所以這18個是他所建議的少即是多的生活方式。但是我覺得他這建議有點太多了,不符合Less is more,對,少既是多就是Less is more。

 

這句話是一個很流行的口號,這個口號是來自於一個建築大師,叫作密斯凡德羅,他提出了Less is more的理念,影響了西方社會很多人。

 

 

總結

 

你要學會追求復業,而不是副業。什麼叫復業?要追求的這個復業是復數的復,就是復興門的那個復,什麼意思?君子不器。

 

你不僅僅是一個老師,你還可以是一個主持人,你不僅僅是一個公司的職員,你還可以是品酒師的老師,你還可以是一個戶外運動俱樂部的負責人,這叫作復業。

 

第二個不要追求的副業是什麼?我白天在單位上班,我晚上出去開出租車,你為了糊口所做的這些所謂的副業會嚴重損耗你的幸福感,而且會讓你沒法成為專業人士。

 

而反過來你要把你的愛好慢慢地發展出來,你讓你的身份變得更加多元化,你發現你的潛力是很強的。

 

你其實可以投資很多不同的行業和方向,因為只要你下功夫去研究它,所以追求復業而不是副業。

 

倡導雙城生活,給自己變換生活環境,把工作和娛樂界限模糊掉。就是不要認為我要追求work-life balance,當你說我要追求我work-life balance,也就是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的時候,這句話本身就已經說錯了,為什麼?

 

因為你把工作和生活已經對立起來了。事實上健康的價值觀,Less is more的健康價值觀是生活本身也可以是享受的。

 

所以生活也是娛樂的一部分,這時候你發現工作本身也可以是很輕鬆的,工作也是娛樂的一部分。

 

當你把工作和娛樂的界限沒那麼清晰地劃開的時候,無分別心就產生了,你才能夠時時刻刻地體會到工作中的小確幸以及生活中的小確幸,幸福指數才會提高。

 

然後倡導游牧的生活方式,到處跑跑,多跑跑,長長見識。也可以去接受一些海外工作的機會,或者是別人要求你出差什麼的別老拒絕,別老太戀家,需要改變。

 

最後他提出一個口號,就是希望大家能夠減速生活,把速度放慢,把速度減下來。因為說實話,外在的物質你是追求不完的。

 

 

臉書粉專

Really凱呷看麥

 

各位都是有智慧的人
請各位動動有智慧的手指!

記得按讚和分享

感謝!

 

打10篇=1壘安打

打50篇2壘安打

打100篇=全壘打

打1000篇=滿貫全壘打

加油!

 

 

 

#這裡有實用的知識

#兩份心得

#知識就是力量
#好奇心是知識的缺口

#嚴長壽

#爬兩座山

#台灣世界展望會
#洪雪珍斜槓班

#樊登讀書

#少即是多

#我選擇了一個方法,而不是我刻意地要去省這個錢

#少即是多來自密斯凡德羅,這句話是一個很流行的口號

#作者希望大家能夠減速生活,外在的物質你是追求不完的

#幸福從加法變減法

#新幸福的十個標準

#18條改變的建議

 

 

 

 

圖取材自:台灣世界展望會

 

 

 

 

取自:樊登讀書,少即是多

 

讀完本文約需35分鐘

 

 

 

今天我講的這本書一定會引起大家很多感慨,會讓很多人覺得說,我們是應該停下來思考一下我們的生活了?這本書的名字叫作《少即是多》,是一個日本的作家,本田直之的作品。這本書打動我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它背後的這句話,叫作“從物質中獲得幸福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我那天把這句話發在了微信上,結果很多人在後邊點贊,很多人發表評論,就這一句話就引發了大家大量的討論。

 

 

 

本田直之是一個什麼人呢?他身上有很多的的標簽,比如說他是一個MBA,他是品酒師,他是世界遺產學會的會員,他是個小型船舶的駕駛者,他有自己的小游艇。他是證券公司的董事,他在花旗銀行工作過。他還是鐵人三項的運動員,同時他是一位高產的作家,他寫過三本銷量還不錯的書。一本叫《杠桿思考術》,我相信很多人看過,還有《杠杠桿時間術》、《杠桿閱讀術》,累計的印量達到200多萬冊以上。所以這個人基本上就是按照他書中所講的生活方式在組織自己的生活,讓自己變得特別豐富和有趣。

 

 

 

盡管我說他文筆比較拖沓,但這里邊的觀點真的很有意思,所以我用簡練的方法給大家梳理了一下,希望大家能夠聽出共鳴來。首先他就問,為什麼日本越來越富裕了,在全世界排名這麼靠前,人均GDP也很高,但是日本人越來越覺得不幸福?日本人在做幸福指數調查的時候排在全世界的第81位,而他們的經濟狀況大概排在前5位。

 

 

 

不僅他們的幸福感排在81位以後,還有很多日本人自殺,壓力大或患有這種肥胖或者什麼抑鬱症等等的人都很多,為什麼?反過來北歐,北歐地區的人大概交稅要交到50%,甚至更高的稅金,手中擁有的錢並沒有日本人那麼多,甚至可能還沒有咱們中國某些城市的人那麼多。生活很簡單,每年還有很多極晝、極夜這種現象出現。但是北歐人在做問捲的時候幸福指數很高,為什麼會這樣?

 

 

 

這個本田直之就專門到北歐去做了大量的訪問,去瞭解這些北歐人的生活,最後他總結出了一個北歐的生活方式。北歐、夏威夷這些簡單的地方,經濟並不是那麼發達的地方,但是人民的生活很愉快。這個原因就在這本書里邊給大家介紹,最核心的一點就是現在這個時代已經逐漸地從加法時代變成減法時代。

 

 

 

各位有沒有覺得我們小時候所獲得的每一次幸福的感覺,都是來自於你得到的一個東西?就是你想要一個電視機,然後家裡買了一個電視機,你為此興奮了大概有兩周多的時間。然後想要一個自行車,爸爸給你買這個自行車,高興了有一兩個月。就算是在我們小時候物質那麼匱乏的時候,這樣的物質增加也沒有給我們帶來長過半年的快樂,很快它會逐漸地變成你的心病和負擔。這自行車萬一丟了怎麼辦?自行車被剮花了怎麼辦?那有人偷了鈴蓋怎麼辦?給你帶來很多的負擔。

 

 

 

而現在孩子們想要獲得一個東西,他只需要隨便說一句。像我們現在的小孩,他說爸爸,我想要這個,那全家人都想辦法怎麼樣去滿足孩子的要求,你管都管不了。所以一個孩子也好,一個成人也好,尤其是像經濟狀況還不錯的人,他想要獲得物質的時間太快了。比如說一個大學生他沒有錢,他可以貸款,這個市場上會提供很多貸款給他,說你只需要零首付,你就可以買到你想要的東西了,所以人們很快地就能結束這個加法的過程。而現在往往給我們帶來幸福感的是一些減法。你減少了一些事,你會覺得一下子輕鬆了很多。

 

 

 

我在過年前那幾天,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註意到,就是我覺得我書架上的書堆得實在是太多了,有很多書也不會再看了,還挺好的。我就把那些書拿出來分門別類,這幾本是心靈方面,這幾本是經濟方面的,這幾本是養孩子方面的,每一摞拍了一個照片。我說這一摞書一共是五六本,我就賣50,誰願意要?我說這幾本書就賣100,我忘了當時怎麼定價的,反正總之秒光。

 

 

 

因為我的微信人比較多,大概就兩三秒鐘之內這十幾摞書賣光了,就收到了錢,支付很方便,收到了錢,大概收了500多塊錢,好多書賣了500多塊錢。然後我就很高興,第一次做微信生意就賺錢了,然後就找快遞。那時候所有的快遞都下班了,因為過年都下班,就剩順豐了,就只好找順豐來,書又是死沉,最後把這些書寄出去花了350。就等於賣了這麼多書最後掙了150塊錢,但我心情很愉快,為什麼呢?不是來自於多了150塊錢,而是來自於我書架上少了那麼多的書。

 

 

 

所以我今後打算做一件事,就是逢節假日只要我有空我就賣東西。我把我們家我老婆整天往家裡倒騰那些東西,我就一件一件拿出來拍賣,別拍賣,還麻煩,我就訂個價我就賣,很便宜。一本書買的時候30多,現在賣10塊,你需要的話關註我的微信就好了,我就經常賣。這叫斷舍離,把我們擁有的那些,這輩子可能都不會再用到的東西賣掉,這時候你發現它會給你帶來很多喜悅的感覺。你減少了一些生活的目標,減少了一些生活的束縛,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欲望,你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加輕松和愉快,這是這本書的主旨。

 

 

 

那麼最重要的兩條建議,就是他希望能夠大家倡導雙城生活,什麼叫雙城生活呢?雙城生活和我們過去的別墅生活是不一樣的。別墅生活的概念是我在城裡有一個不錯的房子,我在郊外要有一棟豪宅,這個豪宅就是用來享受的。所以很多人為了得到郊外的這個豪宅,基本上這輩子就為這事努力了,大量的人是工作到40歲50歲以後,他才有能力在郊外買一所豪宅。這已經是幸運的人,大部分人一輩子也做不到。所以會覺得買一所別墅這事跟我沒關系,所以這個雙城生活根本做不到。

 

 

 

而真正的雙城生活的意思是什麼呢?北歐人基本上都是雙城生活,就是他們在城裡邊有房子,他們工作生活在這,但是一到周末,他們就跑到郊外去住了。那你說他們都那麼有錢嗎?在郊外都有很貴的房子嗎?不是,他們在郊外有一個簡單的房子就可以了。就是你在郊外不需要有一個豪宅,你就簡簡單單的有一個小房子,但是它可以徹底地改變你這周末的生活方式,這就是雙城生活。或者你這個小房子根本就不在郊外,而在別的城市。

 

 

 

各位,你們知道現在北京到周邊有多快嗎?你要是坐高鐵的話,從北京到河南安陽,安陽很有意思的一個地方,擁有那麼多文物的一個城市,只要兩三個小時。到鄭州或者到更遠的,到西安,4個半小時。如果你願意折騰的話,就像我們中國人一般不太愛折騰,但是他就講你如果願意的話,你可以設定一個雙城生活。你在北京有一個房子,你在郊外有一個農家院,北京的農家院並不貴,長期租下來一個小農家院,把它收拾得舒舒服服的。

 

 

 

前兩天你們有沒有在微信上看到有一對夫妻,那個爸爸是建築師,媽媽是什麼裝飾工作者。他們倆在郊區,在北京的郊區做了一個四合院,好漂亮,就是花了一些心思去設計它。這種生活方式徹底改變了。

 

 

 

還有一個倡導,你要學會降低幸福的閾值,這個閾值怎麼降低的呢?來自於你不再被外面的事物所束縛。我們大家的幸福閾值都很高,是因為我們看到了別人的幸福,我們以為別人擁有了那些東西,所以他們才幸福,於是我們就也想去擁有那些東西。這個叫作消費傳染病,在這本書里邊叫消費傳染病,就是你一定要小心消費傳染病對你的控制。事實上有很多別人所擁有的東西,你根本就沒必要擁有。

 

 

 

也可能是這本書對我的影響,也可能是之前學的道家、佛家的影響等等,你們沒發現我最近老穿這件衣服嗎?我覺得特別簡單。你說到了正式場合,別人說樊老師你怎麼穿這個?我說這是我們的工裝,印著樊登讀書,是工裝,所以可以穿。然後出去打球也可以穿,講書也可以穿。扎克伯格一年四季就是一個灰色的T恤,永遠是灰色的體恤。所以你想這一下子你減少了多少買衣服的煩惱?這衣服,特別好。所以我們如果能夠讓自己把幸福的閾值降低,而不用去跟別人做過多的比較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幸福感受來得就會更快。

 

 

 

所以在這里邊他提出了新幸福的十個條件,不是過去擁有豪宅和名車叫作幸福,而是一種新的幸福,北歐式的幸福方式。北歐人沒有那麼多的錢,但他們很幸福。夏威夷是美國可能比較窮的地方,但是夏威夷的那些原住民每天都很高興。他們可能接個電話還要走兩個街區,到一個公共電話亭去接,他們不喜歡用移動電話,但是他們很愉快。

 

 

 

這個新幸福的標準是怎麼來的呢?我們看第47頁,47頁上說什麼叫新幸福呢?第一個,要享受工作,你要學會享受你的工作,待會我們告訴大家怎麼能夠做到享受工作。第二個叫作有關系親密的朋友和家人,你得跟朋友和家人的關系好。第三個是擁有穩定的經濟來源,經濟來源不用特別多,但是穩定,能夠有收入。第四個是身心健康。第五個,叫擁有富於刺激性的興趣和生活方式,比如他喜歡鐵人三項。我有一個朋友就是路一鳴,我們中央電視台那主持人。他是我大學同學,他就喜歡馬拉松,他越跑越遠,越跑越遠,一年跑好幾個全馬,非常厲害。原來也挺胖的,但是現在已經瘦得不像樣了。

 

 

 

第六個叫作擁有自己的時間和自由,自己的時間是自由的。第七個叫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居住環境,你不想住在北京了你可以住在密雲,住在郊外。第八個叫作具備有效的思維習慣。你的大腦是充實的,你跟別人不一樣的,在於你的脖子以上的部分而不是下邊。第九個叫作能夠放眼未來。第十個是感覺自己每天都在不斷地向目標前進。這個就是新幸福的十個標準。

 

 

 

那麼為了能夠做到這個新幸福的十個標準,他給出了一些改變的建議,這改變的建議有18條之多。當然這里邊我覺得有重復的部分,我就簡單地一條一條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個叫作從節約到選擇簡樸。這是一個心態的轉變,過去我們大家經常會覺得應該節約,不是,你是選擇了一種簡樸的生活方式。你看,從我必須節約變成我選擇了一種簡樸的生活方式。我選擇騎自行車上班,你說客觀上節約沒節約呢?是節約了,但我不是因為節約才騎自行車的,我是因為我喜歡騎自行車,我選擇這種簡單的生活方式,它不需要加油,不需要那麼麻煩,帶個鎖就行了。

 

 

 

我選擇了穿簡單的衣服,我選擇了吃素,我選擇了晚上少吃一頓,不是我沒錢吃,而是我選擇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這是第一個扭轉。各位,我希望大家可以在腦海裡邊想想,我選擇什麼?我選擇了一個方法,而不是我刻意地要去省這個錢,這個很重要。包括有的人整天開車,我們選擇坐地鐵,我選擇步行,我選擇坐公交車都可以。

 

 

 

第二個叫作從擁有金錢變成擁有時間。我們很多人都會努力地去賺錢,賺了錢,買了大房子,留給保姆住。保姆是享受大房子時間最多的人,她每天在那呆著,主人都出去掙錢了,為什麼要這樣呢?為什麼我們非得掙錢掙到自己最後躺倒了,然後拿這個錢來救命呢?你的不安全感得有多嚴重,你才能這樣呢?真正一個內心有安全感的孩子,他是不會靠玩命地掙錢來獲得自己的安全感的。真正有安全感的人,他會能夠享受生活,享受簡樸的生活,享受流浪的生活都可以。

 

 

 

我曾經採訪過一個美國人,他就是到中國來流浪,他學了說相聲,他覺得說相聲特好玩,學了打快板和說相聲。身上沒有一分錢,他就在中國環游。走到哪兒?他就到農村去,他說農村人比城裡人好說話。他就找到農村的這些家庭,說我能不能今晚在你們家住?這農村人說行,我們家地方大你就住唄。那我還要吃呢?吃,給你吃,然後吃,吃飽了,再帶點乾糧他又上路了。到城裡邊沒錢的時候,在路邊擺個攤,就說一段快板,說段單口相聲,大家看著好玩,給他錢。他用這樣的方式環游了整個中國,很愉快。你跟他聊天,你根本不會覺得你是跟一個homeless(無家可歸者),跟一個無家可歸的人聊天。沒有,他精神很富足,他跟你開心地開玩笑,他覺得你跟他是朋友。這就是一個精神上富足的人,他不需要靠房子帶來安全感。

 

 

 

還記得我們講《次第花開》嗎?很多人在豪宅當中逃亡,這就是那裡邊的原話。因為你內心當中沒有安全感,所以你根本不去追求自己擁有多少時間,你只追求擁有的金錢。

 

 

 

第三個建議,這個改變的方法叫作從地位提升到追求自由。好了,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觀點。你們知道很多人為什麼會在政府或者是大的機關、事業單位、大學,玩命地乾,總是不出來嗎?那天我跟鮑鵬山先生在微信上交流,他說這個是來自於層級制度,就是層級制度會把一個人束縛住。鮑鵬山先生那天看清宮戲,不知道是哪一部清宮戲,他說那個宮女的台詞是,好歹我也是一個六級宮女。鮑鵬山說六級宮女,連宮女還分六級、七級、八級,他突然想到我們整天在學校里邊評講師、評副教授。那個層級讓你看到高不可攀,就是這種東西把一個自由的靈魂束縛住了,因為人們特別容易陷入到對層級的追求當中去。

 

 

 

這個作者講了一個場景,讓人覺得特別值得深思。當你退休了以後,那些身份還跟你有多大的關系?所以我們應該能夠學會說,真正帶給我們安全感的東西不是那個職位,不是那個津貼,不是你身上的那個標簽。別人尊重你,到底是因為你這個人,還是因為你身上富有的那個地位和標簽,你手中的權利?這事我希望你們想清楚,為自己六十歲以後做一些打算。因為人均壽命越來越長了,你說不定能活到一百二十歲了,六十歲只不過是人生的前一半而已,你如果只有一個標簽在身上的話,後一半你怎麼過?所以我們要學會從不斷地追求地位的提升,改變為追求我們的自由和能力的提高。

 

 

 

第四個建議就是大企業不如自由職業,為什麼這麼說呢?過去大企業是很好的,因為人類需要組織才能夠實現工業化的力量,需要大量的錢、大量的資本。但是現在你發現,當網際網路不斷地放大每一個個人的能力的時候,越來越多的個人在網際網路上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奇跡。我老婆特別崇拜的一個女神叫papi醬,我不知道你們知不知道這papi醬?一個女孩,長得其實挺漂亮的,但是她整天對著鏡頭把臉弄變形了在那吐槽,說的都是特別毒舌的吐槽的東西。火得一塌糊塗,號稱有幾千萬粉絲吧,現在身價已經高到估值應該過億了。就這種,一個小女孩而已。現在網際網路的時代,這種個人突然之間爆紅的可能性越來越高。甚至你沒有爆紅,都能夠比在職場當中打工要賺得多得多。而這時候你發現,你的品牌是累積在自己身上,你是在不斷地為自己積累品牌、人脈、粉絲和能力的。

 

 

 

而大企業的效率會變得越來越低,你沒覺得你在一個企業里邊乾活經常會遇到掣肘嗎?就是你特別想乾一件事,但是周圍的人說不能乾。或者老闆說不能乾,財務說不能乾,錢不夠或者大家協調不了。所以你可以嘗試著從大企業,從大的組織里邊退出來,試著做一些自己的事。

 

 

 

我向大家宣佈一件事,就是我辭職了,我從最安全、最穩定的大學里邊辭職了,因為我不再追求那個層級了,那個層級追求不完。我爸爸追求了一輩子,然後我跟我爸聊天,我爸就說,我這一輩子為啥沒乾這麼多的事?我爸現在覺得我還行,我爸以前老覺得我不行。現在我爸說你這乾的事還挺多的,你還乾了這個事,乾了那個事,一大堆的事乾出來。當你能夠擺脫掉了組織對你的束縛以後,你的能力才會得到大幅的增長。所以當你真的把對莫須有的安全感的追求放下以後,你才能夠發現說自由了。

 

 

 

第五個建議叫作從一味推銷到提供意見,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改變。一味的推銷是什麼呢?整天拿著簡歷說,你看能要我嗎?您覺得我怎麼樣?我這有個東西,你能不能跟我一塊做?不用,你不用這樣做,你只需要向他人提供意見就好了。

 

 

 

我老婆不是開了一個美容、美睫、美甲的這種高端的店,我就發現她特別棒的一點在哪兒?她不會跟別人講你來我這做吧,我給你打個八折。不打折,打折這玩意對於客人來講,其實作用不大。她的方式是當別人在談論美容的時候,她會給出一些建議。她只要淡淡地給出一些建議,旁邊人就說,你好懂,那個東西,你懂嗎?她說這個是這樣的,她能夠從原理開始給你講起,說為什麼必須得這樣做,為什麼得用這個牌子而不用那個牌子,為什麼怎麼怎麼樣。然後一直問到別人問她說,那你能推薦嗎?有什麼地方可以做呢?你是做什麼的,你是不是就乾這行的?她跟別人講這些東西,生意就來了。

 

 

 

所以她的很多客戶跟她形成了朋友的關系,而不是推銷和被推銷的關系,因為她是她們的專家和意見領袖。因此當你在社會當中能夠找到一個領域,讓你自己成為一個意見領袖的時候,你就可以經常給別人提供意見,你的自由職業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多,這就是第五個建議。

 

 

 

第六個就是要加強自己的實力。千萬不要說我什麼都不追求了,所以我在家裡躺著看電視吧,那個會把你的時間整個消磨掉。而且你會發現當你看了一整天電視出來,你的心情特別糟糕,有這種體會嗎?因為你覺得這一天啥也沒乾,你沒有任何的成就感。雖然我們說對物質的追求要降低,但是你要追求自己能力和精神層面的提高,這是很重要的。你沒發現讀完一本書的感覺是很開心的嗎?因為你變強了,你知道東西更多了,你的精神層面在上升。所以這是第六個建議,加強自己的實力。實在沒事乾去讀個夜校也好,實在沒事乾加入讀書會,多讀讀書,這都是好的。

 

 

 

第七個叫作愉悅地面對辛苦。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自己找辛苦,比如說你去健身房鍛煉,你去練塊去,做瑜伽,你說那不辛苦嗎?多辛苦啊,但你會很愉悅。而我們對於工作的痛苦完全是來自於一種慣性,就是來自於我們覺得說這事好像挺痛苦的,因為大家都覺得痛苦。這也是《次第花開》里邊曾經講過的,自由就是擺脫社會的慣性。當你能夠擺脫這種慣性,在工作中你努力地思考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難道這不是一個游戲嗎?難道這不是一個解謎的游戲嗎?像柯南一樣。你在創造一個劇本的時候,你會覺得很苦,在碼字,難道這不是為人類創造一個文明嗎?在留下自己的作品嗎?當你能夠重新轉換對工作的看法的時候,你會變得愉快很多。

 

 

 

保持獨立思考,就是不要輕易地受到外在的影響。因為每天帶給你們痛苦的,更多的是外在的聲音。為什麼過春節對很多人來講是一個壓力巨大的事呢?回到家說你有男朋友了嗎?你怎麼還沒有?你都這麼大了,你該考慮這個問題了,這是讓你談戀愛的。那你想想早年間他乾嗎去了,十五六歲的時候情竇初開,正是談戀愛最好的機會,那時候最想談戀愛,身邊充滿著單身男性。但是所有人跟你講不許談戀愛,談戀愛是很危險的,一定要到大學畢業才能談戀愛,不讓你跟異性接觸。好了,他殺了你談戀愛的能力,然後他現在跑過來說你怎麼還不談戀愛。全都是慣性,誰說十五六歲不能談戀愛?談一下挺美好的,豆蔻年華,情竇初開,很好。誰說三十歲就一定要談戀愛,不結婚也可以。

 

 

 

有一本書叫《單身社會》,各位聽說過嗎?那本書我沒有講,因為那本書太棒了,但是不能講,因為不好講。他說人類的第一大家庭形態是單身,未來這個社會單身的人會變得越來越多,沒必要非得組織一個家庭。所以你可以保持自己獨立的選擇和獨立的判斷。為什麼非得跟別人比身材,為什麼非得比房子的大小、車子的大小?這都是我們太容易被周圍的人限制。學會做一個特立獨行的人,學會做一個獨立思考的人,這是很重要的。

 

 

 

第九個就是小眾市場更有消費力。你不一定非得滿足所有人,不一定非得擠到那個紅海的市場當中去,你可以去考慮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我有一個朋友特別棒,這是我大學的一個師弟,他讀Science(科學)、Nature(自然)這樣的科學論文。結果他發現了一個論文,是一個聲學的大師研究出來了一個音響的方式。我是實在搞不懂,就是跟以往音響的那種傳遞聲音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樣的一種設計,但是沒有實現。

 

 

 

我師弟就覺得這文章寫得太棒了,他是個發燒友,他竟然花了幾年的功夫用這套原理做出了一套音響。這套音響做出來了以後成本很高,他就賣大概是五萬塊錢一套吧。對於很多人聽來說覺得很便宜,因為它真的比人們預期的價格低,然後周圍的朋友就開始買,買了很多他的音響。然後《羅輯思維》,各位知道就是羅振宇做的那個《羅輯思維》,就把它這個音響採購過去,做了這個音響的總經銷,通過《羅輯思維》賣給大量的人。

 

 

 

你看他選擇了這麼窄的一個市場,這麼愉快地去做創造性的工作,最後變成了一個音響大師。最後你知道最有意思是什麼呢?寫那篇文章的那位科學家找到了他,然後在那個成品面前跟他一塊合影留念。我覺得這多棒,這個人總是給我們創造驚喜的一個人。這是我們說小眾市場有可能會更有消費力。

 

 

 

第十個就是加薪不如個人品牌的提升。大部分人追求在公司里邊加薪、有補貼,甚至有人認為說你給我的錢太少了,所以我不好好乾。生活中大把這樣的人,因為老闆給的錢太少,或者因為老闆對我態度不好,所以我就混日子。你知道你浪費的是什麼?你浪費的是自己的大好青春年華,你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平庸。最後就是你會說我這麼平庸,我這麼窮,我這麼笨,因為我們老闆是個壞人,誰會去聽你這樣的解釋呢?各位,老闆就算給的錢很少,老闆很壞,老闆對你態度不好,他給了你工作的機會。你就有機會把你的個人品牌創造出來,你就有機會讓你自己做得更好。哪怕這件事情做完沒有獎金,但是在江湖上有了聲譽,這才是最了不起的東西。

 

 

 

各位你知道有一個劇本叫作《致青春》,《致青春》是很有名的一個電影,票房過億的一個電影,趙薇拍的。據說那個劇本的購買只花了5萬塊錢,你說他吃虧了嗎?5萬塊錢寫了個劇本賣給了掙了一個多億的電影。沒有,雖然我只掙了5萬塊,你看著我吃虧了,但問題是它讓我樹立了個人品牌,你讓我寫第二部再試試看呢?所以你得去重視自己能力的上升,而不是斤斤計較外在的物質,別人給了我什麼。當你整天計較於別人給了你什麼的時候,實際上你是生活在過去的慣性當中。你是在不斷地追求物質,而不是在追求自己的精神和能力的提升。

 

 

 

還有一個非常具體的建議,叫作多處辦公,移動辦公。什麼叫多處辦公,移動辦公?就是你可以在星巴克辦公,如果你能夠成為一個自由職業者的話,你想想看你不再受雇於別人,你是一個自雇者。這時候你可以在星巴克辦公,你可以在北海邊上辦公,陽光風和日麗的時候,你在玉淵潭公園打開筆記本寫點東西,多棒。我在過年期間跟一個著名的編劇坐在一起吃飯,這個小女孩1988年的,比我小十幾歲。看著很瘦小、很單純的一個姑娘,但是她寫出了《烈日灼心》。《烈日灼心》這個非常暗黑的劇是由這麼一個清純的小姑娘寫出來的,她現在是國內非常炙手可熱的著名編劇。我們倆在一塊聊天,我說你怎麼工作啊,她說我就在三亞待著,買個小房子在海邊坐著,每天曬足了太陽寫兩頁劇本。電影劇本,她說一天能寫兩頁就已經算很快了。這種生活方式多棒,你隨時去哪兒都行,你根本不需要生活在某一個城市,你可以環球旅行,然後交稿子就完事了。所以你要能夠去追求多處辦公、移動辦公的這種新的生活方式。

 

 

 

第十二個建議說用生活方式來進行社交,什麼叫用生活方式來進行社交?就是咱們以往交的朋友,要麼是來自於親戚,要麼來自於同學,要麼來自於工作關系。這些人都跟你太相似,而且這些人跟你打交道的時候,沒有什麼特別讓你開心的公眾話題。什麼叫作因為生活方式社交呢?比如說你因為跑步認識了很多人,你有沒有發現這些人跟以往因為工作認識的人不一樣?這就是生活方式。你喜歡沖浪,你有一些沖浪的浪友,你喜歡攝影,這就是生活方式。

 

 

 

我們讀書會現在就越來越多的產生了社交的結果。就是我們很多人在讀書會里邊發現說,原來你是一個醫生,但是你讀書,原來你是一個工程師,但是你讀書。人們的社交面一下子變廣了,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生活方式就是讀書,這叫作用生活方式來進行社交。

 

 

 

第十三個就是追求生活中的小確幸。小確幸,確定的確,幸運的幸,說跟那些大的幸福比起來,往往是經常發生的小確幸對我們的生活影響會更大。比如說你們很多人都會追求買房子,你覺得說買房子是一個很大的事,你知道買完一個房子之後,你能夠快樂多長時間嗎?大概就是快樂到準備裝修之前你就結束了,然後就開始要裝修,開始煩惱了。這個大的幸福事件,你總是覺得它會很厲害,它就厲害一下,很快就歸於平淡,買車也是一樣。

 

 

 

什麼叫小確幸呢?今天早上吃的早點真的好棒,太好吃了,我怎麼發現這麼棒一個早點攤,內心的幸福感。今天跑去看了一場電影,竟然電影院里邊最好的位置被我挑到了,你看開心不開心?小確幸這個詞是來自於日本一個非常著名的作家的作品,就是村上春樹的《當我們談跑步時我們談些什麼》,村上春樹所寫的一篇散文。什麼叫小確幸?小小的確定的幸福。當你在生活中能夠找到很多小小的確定的幸福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幸福感得到大幅的提升。而不要整天就去追求豪車、豪宅、包包這些東西,很多人拎包包拎到最後都麻木了,再好的包都麻木了。所以想明白一點,小確幸更重要。來自人與人的關懷,來自一個微笑,來自一個擁抱,來自互動。

 

 

 

第十四個建議叫作在生活中追求一些刻意的不方便。我們剛剛說到北歐人的那個度假屋,咱們聽度假屋就覺得特別酷,其實不是,北歐人的度假屋,他們自己會要求它沒有電,度假屋要建在沒有電的地方。你想想看你周末跑去那度假了,從白天到黑夜都沒有電,怎麼做飯?怎麼生活,怎麼取暖,怎麼洗澡?好啦,全部人工來解決。所以每一家人到那個地方度假的時候,全家人要變成原始人。現在開始生火,現在開始烤火,現在開始做飯,這才是一個人的本能所能夠做的事情。而我們每天去度假的時候,就是要追求五星級酒店,頭等艙,要舒服,要有車接,全部都約好,要跟在北京一樣的方便和舒服。那你乾嗎不待在北京呢?你到了外國,到了外地,你生活得跟北京差不多,你說這有什麼區別?

 

 

 

咱們會員當中有一個旅行家叫楊霞老師,這是心理學家也是個旅行家。她每個月只工作15天,把錢賺夠了,15天就自由職業者了,15天已經賺夠了足夠的錢了。然後後面15天就出國,每個月都出國,甚至一個月兩次。她最喜歡去的地兒就是那些一般人都不去的特別艱苦的地方,印度最偏遠的山村,她印度去過六次,然後尼泊爾這些地方。前兩天我看她又在哪兒,在非洲還是在南美洲的一些地方旅行。

 

 

 

她是個心理學家,她就告訴我說,只有去環境艱苦的地方旅行,才能夠真正地讓人壓力放鬆。去歐洲回來你會特別自卑和內疚,你總覺得自己不夠文明,不夠有錢,不夠怎麼怎麼樣,老被人歧視,所以壓力變得很大。而你找到那些讓你不舒服、很麻煩的地方的時候,很多艱苦需要去打破的地方的時候,那才能夠真的讓你放鬆。你看為什麼那些登山愛好者都那麼上癮呢?所以在生活中要有刻意的不方便。

 

 

 

第十五個叫作精神層面會比金錢層面更重要。這個就不用多說了,跟前面一樣。第十六個叫作重質不重量。就你發現很多上班族為什麼那麼痛苦?他坐在老闆身後,老闆只要不下班,他就不敢下班。所以大量的上班族辛苦是因為耗費了大量的時間,低效、沒有產出。你們知道我工作的效率,如果我坐在那一個多小時或者是30分鐘,我一定能夠處理掉一件很大的事。最近累積了很長時間的一個大事,我花一個小時半個小時就把它處理掉了。因為我不需要對某一個領導負責,我只需要真的把這個事處理掉就好了,這就是為什麼我能夠同時做很多事的原因。

 

 

 

我同時做很多事,在這本書里邊得到特別重要的肯定,是什麼呢?這個我們最後會講,為什麼他跟我的意見很接近?所以重質不重量,你可以短時間快速地解決掉它,而不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去應對辦公室里的考評,去應對老闆的看法,拿出東西來是最重要的。

 

 

 

第十七個叫作不與他人比較,這個說起來容易,慢慢練,慢慢練,以後提醒自己,不要與他人比較。第十八個叫作主動改變。就是如果你聽完了這些書,你覺得挺好的,每一條講的都蠻有道理的,但我還是回去上班吧。不願意改變的話,那他永遠改變不了你。所以我特別喜歡愛因斯坦說的那個話,荒謬的定義就是持續不斷地用同樣的方法做同一件事情,但是期望獲得不同的結果。這個大家都知道,這個叫作荒謬。所以如果你不願意改變,你說我前面說這些建議有什麼用呢?

 

 

 

所以這18個是他所建議的少即是多的生活方式。但是我覺得他這建議有點太多了,不符合Less is more,對,少既是多就是Less is more。這句話是一個很流行的口號,這個口號是來自於一個建築大師,叫作密斯凡德羅,他提出了Less is more的理念,影響了西方社會很多人。

 

 

 

那麼為了能夠實現這麼多的改變,你需要舍棄一些東西。所以在最後一章,他專門講舍棄,需要舍棄什麼呢?第一步,你首先要找到什麼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然後決定你不做什麼。做什麼先別決定,先把不做什麼決定,哪些事我是可以不做的。你比如說我決定不去學校上班了,這就是決定不做。有一個生意不賺錢,我決定把它關掉了,這個就是決定不做了的事情。開始嘗試斷舍離,就是把沒必要的東西拋掉。每次搬家的時候不要大包小包帶那麼多,搬家的時候能不要的就別要了。現在二手貨的網站這麼多,你就算不像我有那麼多的粉絲,有那麼多微信的朋友,你也可以上一個這種網站,在公開的地方把它賣掉,還能獲得一些收益,斷舍離。

 

 

 

Reset就是重新設定,過一段時間你可以給自己重新設定一次,想想看我的生活能不能發生一個扭轉,發生一個調整。換一個城市工作,或者換一個行業工作,這都沒問題,做一個新的創業,都可以。不要在意小世界,要把目光放得長遠,如果你在意小世界的話,你就只會跟身邊的人比較。我們有很多生活在三四線城市的人,你會發現,人跟人都差別不大,每個人努力所做的事的方向也都差不多,但都普遍生活得挺絕望的。有一些人生活的是小富即安,還算好的。但是有的人很絕望,他覺得精神也很空虛,日子過得也很空虛,上班結束以後就一塊去玩,喝酒,喝得胃都壞掉了。生活就這樣,因為他總是把眼光放在這個小世界當中。

 

 

 

放遠一點,看看世界上發生什麼事,外國發生什麼事,我還能夠再做些什麼?要學會不依賴金錢地去創造。我們過去很多人都覺得你說創造很容易,你說創業很容易,沒錢,沒錢我怎麼創業,沒錢我怎麼創造?實際上很多創新不是來自於金錢。你比如說我說寫劇本這件事,它需要金錢嗎?你窮一點,你好好寫幾個劇本。你說我寫不了大劇本,寫個小劇本也行,寫微電影劇本現在也有人收,你學習一下怎麼寫劇本。

 

 

 

你們知道我做讀書會這麼一個事,現在有十幾萬的會員,也算是越來越大了,估值過億的這些指標也都達到了。關鍵是我沒花一分錢,我們在創業之初就沒有花錢,我們就是憑這幾個人的熱情和想改變國家的想法,希望大家能夠提高一些生活的質量和素質,我們就把這事做了。做一做自然就會創造出東西來,而你不去創造,你整天等著先有錢再創造,這是做不到的。

 

 

 

減少對設備的依賴,這里邊他嚴重地表揚了iPhone。有了iPhone以後,你會發現所有的設備都集成了,錄像、攝像、打字、寫文章、錄音,一個手機搞定,你可以輕裝上陣。我現在出差經常喜歡什麼都不拿,拿一個手機我就走了,去一天,第二天回來,我覺得挺好的。不用帶東西,這樣很輕松,每次出差就跟旅行一樣,這多好,這時候你的生活質量才能夠提高。你應該拿出更多的時間來參與運動,給自己找一些跟別人不一樣的運動方式,讓自己變得更加獨特。這是我們所說的舍棄的部分,要舍棄這麼多的東西。

 

 

 

最後總結一下,因為他實在是講的太多了,薄薄的一本書講了這麼多的建議,我們把它簡單地總結一下。他最後的建議是你要學會追求復業,而不是副業。什麼叫復業?要追求的這個復業是復數的復,就是復興門的那個復,什麼意思?君子不器。你不僅僅是一個老師,你還可以是一個主持人,你不僅僅是一個公司的職員,你還可以是品酒師的老師,你還可以是一個戶外運動俱樂部的負責人,這叫作復業。

 

 

 

第二個不要追求的副業是什麼?我白天在單位上班,我晚上出去開出租車,你為了糊口所做的這些所謂的副業會嚴重損耗你的幸福感,而且會讓你沒法成為專業人士。而反過來你要把你的愛好慢慢地發展出來,你讓你的身份變得更加多元化,你發現你的潛力是很強的。你其實可以投資很多不同的行業和方向,因為只要你下功夫去研究它,所以追求復業而不是副業。

 

 

 

倡導雙城生活,給自己變換生活環境,把工作和娛樂界限模糊掉。就是不要認為我要追求work-life balance,當你說我要追求我work-life balance,也就是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的時候,這句話本身就已經說錯了,為什麼?因為你把工作和生活已經對立起來了。事實上健康的價值觀,Less is more的健康價值觀是生活本身也可以是享受的。所以生活也是娛樂的一部分,這時候你發現工作本身也可以是很輕松的,工作也是娛樂的一部分。當你把工作和娛樂的界限沒那麼清晰地劃開的時候,無分別心就產生了,你才能夠時時刻刻地體會到工作中的小確幸以及生活中的小確幸,幸福指數才會提高。

 

 

 

然後倡導游牧的生活方式,到處跑跑,多跑跑,長長見識。也可以去接受一些海外工作的機會,或者是別人要求你出差什麼的別老拒絕,別老太戀家,需要改變。

 

 

 

最後他提出一個口號,就是希望大家能夠減速生活,把速度放慢,把速度減下來。因為說實話,外在的物質你是追求不完的。商家最有效的本事就是不斷地調動你的欲望,把你的欲望調得越來越高,你會被那個消費傳染病拉進去不停地買東西。所以斷舍離,讓自己需要的東西變得少一點,讓自己精神方面的追求變得多一點。多讀書,多旅行,讓自己的人生擁有發自內心的富足和愉快。這就是我們說,從物質中獲得幸福的時代已經結束了。這並不是意味著你已經擁有了所有的東西,而是你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享受了。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們帶來一些思考,能夠改變一下,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跟過去不一樣,打破社會的慣性。謝謝大家,我們下本書再見!

 

 

 

 

 

arrow
arrow

    蘇小凱分享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