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奇心是知識的缺口【128】

01

從哲學高度重新認識創業,就能夠規避特別多的風險

 

20210714.jpg

 

 

 

這本書是當年,年度銷量最佳商業書籍,作者彼得·蒂爾創立過一個公司叫作PayPal。PayPal就相當於美國的支付寶,它改變了整個人類的支付習慣。

 

人家在一九九九年就做了這個事,只要你有電子郵件就可以用美元來進行支付。

 

這件事做完了以後,他把PayPal賣給了eBay,然後成立了自己的投資基金。

 

投資了哪些公司呢?第一家有名的叫Facebook,投資了Facebook、YouTube、還特斯拉這些公司,彼得·蒂爾全是他的天使投資人。所以你想想看這個人在矽谷有多麼強悍的影響力。

 

彼得·蒂爾,斯坦福大學法律系畢業,應該是有了解意義療法,

【99】活出生命的意義。

 

競爭書記員的失敗,他認為是有意義的,失敗成為他的老師,如果成功考上,那就多了一個書記員,而不會出現一個創業的梟雄,不會出現一個PayPal黑幫,不會出現一個改變了人類支付方式的這麼一個人。

 

說的有意義和有價值,人生就是要正向的思考,相信因果就是自然法則。

 

觀念和經驗是各行業的指南針,了解創業的精神,會有好處的。

 

萬一你覺得作者就吹吹牛,你說得出他吹什麼牛,這就非常好,符合獨立思考能力。

 

「所以,本書如果能讓你在創業路上,少走彎路,或是碰到彎路能截彎取直,那就恭喜你了。」

我雙手合十說。

 

 

 

壟斷企業四個特徵

 

那麼人人都想打造一個壟斷的企業,壟斷的企業它到底有什麼特徵呢?那麼在這本書裡說,壟斷企業有這麼四個特徵。

 

第一個專利技術

第二個網路效應

第三個規模經濟

第四個品牌優勢

 

 

彼得·蒂爾的故事

 

但你是用科技達成壟斷的話,為什麼那麼多很棒的創新只能夠在BAT,或者是谷歌、Facebook這樣的公司上發生?

 

也是因為他有著足夠的壟斷的利潤,他才能夠去不斷地探索人類科技最前沿的部分。

 

所以彼得·蒂爾說,壟斷是一件好事,我們要做公司,就要想辦法打造一家壟斷的公司。

 

只有你有了壟斷的公司的這個條件,你才能有足夠的利潤空間。有足夠的利潤空間才能夠保證足夠的研發和創新,然後才能夠帶來更多的競爭優勢。

 

這就是《從0到1》這本書裡一個非常核心的理念,讓我們重新認識這個競爭這件事。

 

那這裡,彼得·蒂爾一開始面臨的是非常嚴酷的競爭,比如說他和這個X.COM,就是埃隆馬斯克那個公司。

 

埃隆馬斯克就是後來做了特斯拉的那個人,這個人所說是鋼鐵俠的原型,鋼鐵俠就是根據他這個形象設計的。

 

這兩個人都在搞支付,產品幾乎一模一樣,都是用電子郵件搞移動支付。在同一個時代,兩家競爭得好激烈,競爭到最後,嚴厲的時候,這書里邊講特別好玩。

 

彼得·蒂爾手下有個工程師,開會的時候很認真地向大家提議,說我昨天晚上研發了一枚炸彈。這個炸彈的原型是這樣,然後拿到那兒去,把他那個公司給炸了,你們說怎麼樣?

 

竟然有很多工程師參與一塊兒討論,說這個炸彈應該怎麼安放。所以彼得·蒂爾說,競爭已經把人們搞瘋了。

 

但是如果他們兩家持續地競爭,他們兩家都會死。在網際網路的嚴冬到來之前,他們倆都不能夠拿到足夠的融資的話,這兩個公司就都完蛋了。於是他們在最後一刻選擇了百分之五十對百分之五十合並,這兩家公司用一比一的方式合並了。

 

合並了以後,他們就成為了市場上唯一的最大的領軍者。然後就快速地拿到了融資,就成為了今天的PayPal。

 

這些合並其實都是來自於彼得·蒂爾的很多的啟示,說為什麼要往死里血拼呢?當然你說那生活中不能沒有競爭吧?

 

是,有時候需要競爭。這個彼得·蒂爾說,在你找不到可以合並的機會或者合並的成本過高的時候,你一定要競爭。

 

競爭的時候快刀斬亂麻,要又快又狠結束戰鬥,千萬不要陷入一場越戰式的這種泥漿當中出不來了,這就糟糕了。所以這是我們講關於競爭的這部分。

 

 

從0到1

 

這個名字現在已經非常的流行了。彼得·蒂爾每次在面試一個員工的時候,他都會問對方一個問題,說有哪些事你跟別人的看法不一樣?在哪些事情上你跟別人的看法不一樣?他希望找到這樣的人。

 

有的人說,我反對美國的教育體制,我反對種族歧視。這些事不對,這個答案不對,為什麼呢?因為在你之前有很多人就已經反對了,你只不過是選了一邊站而已。

 

你選了一個少數或者選了一個多數,這並不是跟別人不一樣的理念,什麼叫跟別人不一樣的理念呢?彼得·蒂爾說,正確答案的模式是這樣的。就是大多數人都相信X,而事實是X的反面

 

你比如說我們做樊登讀書的時候就有一個這樣的答案,大多數人都認為網際網路產品必須免費,而我認為收費這個產品才能夠更有生命力。

 

所以做到現在我們樊登讀書堅持收費的這種理念,發展了這麼多的會員之後,有很多人說你千萬要堅持收費。因為你如果不收費的話,我覺得你這商業模式就糟糕了,你看大家看到說收費是能夠活得下來的。

 

這就是我們說跟大多數人想法不一樣的想法,有可能也是對的。所以彼得·蒂爾在尋找著這樣的人來組建他的團隊,對很多事都需要站在另外一面去考慮一下。

 

 

水平進步和垂直進步

 

所以我們來解釋什麼叫“從0到1”?他說人類歷史的發展分成兩種,一種叫作水平進步,一種叫作垂直進步。

 

什麼是水平進步呢?水平進步就是從1到n。我開了一家店,然後把它復制到一百家或者一千家,這是叫從1到n。

 

垂直進步是什麼呢?我原來沒有店,我現在開了一家店,這個叫作從無到有,這個叫作從0到1,垂直進步。

 

那麼概括起來說,從1到n最典型的狀況就是全球化。就比如說全世界的人都在學美國,尤其中國人學美國,美國人特別怕中國人學美國,為什麼呢?

 

就是別人學美國問題不大,因為別人他的國家人不多,中國人要學美國就糟糕了。美國人的生活方式是特別浪費的,他需要開大排量的車,用巨大個的冰箱,拉開門里邊的東西都要掉出來那種感覺。

 

所以美國人浪費的能源在這個世界上是最多的,他們雖然人口不是最多的,但那個市場是最大的。特別能買東西,喜歡透支消費。

 

如果中國人也學了美國人那種生活方式,把美國那個1復制到中國來變成了N的話,那可完蛋了。中國有十幾億人口,如果都像美國那樣做,整個地球上的能源都不夠用了。

 

所以全世界的人都擔心中國人學美國,從1到n。但偏偏中國人就是拿美國做楷模,說20年後的中國就應該跟美國現在一樣發達,這就是從1到n的思維方式,這個叫作全球化。

 

那麼從0到1的思維方式最簡單的概括就是科技。愛迪生發明瞭電燈,這就是從0到1。然後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3D印表機,這些東西就是從0到1的東西。

 

太陽能,原來沒有這個東西,創造了它以後,整個格局都變掉了。所以有很多東西會突然莫名其妙地消失,都不知道是為什麼。

 

比如說最近我們有做廣播的同行就抱怨說,廣播的生意怎麼這麼難做。我說你們廣播過去不是挺好的嗎?廣播比電視強多了,電視不行了,但是廣播還可以啊。廣播收益率下降很厲害,為什麼呢?

 

不是廣播行業的競爭,而是因為優步和滴滴在打架。優步和滴滴在打架,整天發單子,昨天我們坐出租車就發現那個出租車上的司機,整個聲音聽的就是某某地方有個什麼單,你接不接。

 

我說這司機這樣聽一天會瘋吧,反正我們聽了一路就快瘋了。那些司機根本不聽廣播了,全部都變成聽接單的信息。

 

所以這時候你發現廣播的這個市場就沒有了,所以這是一個顛覆你,但是與你無關的一個世界,這就是從0到1所帶來的改變,就是科技。

 

 

歷史會說話

 

那麼在人類的歷史上,在一戰以前的一百年,就大概一八一五年到一九一四年這段時間,全球到處聯絡、航海,這是科技加全球化的時代。

 

那時候既有工業革命也有大量人員的流動,所以這是科技和全球化同步發展的一個黃金時期。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從一九一五年大概到一九七一年這一段時間,整天在打仗。

 

一戰、二戰一直打下來,所以這個過程當中科技在快速地增長,全球化在停滯,因為戰爭。所以國家和國家之間保持了敵對的關系。到一九七一年,應該是基辛格訪華,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

 

這是彼得·蒂爾他在縱觀人類的歷史,這段時間是科技發展,因為戰爭的時候人的科技是發展得最快的。咱們現在所用到的很多的產品都是戰爭時候的軍品,然後轉換成科技留下來的。

 

在一九七一年以後到現在呢,基本上全球化在不斷地增加。就是整個社會貿易增加,到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逐漸地出現,但是科技幾乎處於停滯的狀態。

 

那有人講不對吧,這科技文化很大呀。科技主要發生在信息領域,信息科技領域的變化是很大。

 

但是除此之外,他們去研究生物領域,發現生物領域幾乎沒有什麼突破性的進展,所以這就是大致的一個結構。

 

目前來講,科技方面的從0到1的突破還是不夠多,但是全球化增長得很快。

 

那麼彼得·蒂爾風起雲涌的時代是一九九九年到兩千年那個時候,那個時候全世界出現了一個狀況叫作網路泡沫的破滅。那時候在中關村,滿大街都是網路公司。

 

大家隨便弄個什麼主意都能夠騙來一筆錢,就開始開自己的網路公司。美國更是瘋狂,納斯達克的指數狂飆不止,一直上揚,然後在那個時候,突然之間跌落。

 

彼得·蒂爾在之前已經感受到了寒冬的那個寒意了,他覺得可能會有問題,然後他就急切地要完成一筆融資。在他們融完了那一輪融資之後,沒幾天納斯達克的股指就開始狂泄,就一路下跌。

 

 

這四個結論至今還被很多人認為是金科玉律

 

整個網路泡沫破滅了,大量的公司倒閉,大量的投資公司倒閉。在這一次反思之後,普遍的,人們得出了四種結論,這四個結論至今還被很多人認為是金科玉律,哪四個呢?

 

第一個叫作做生意你要循序漸進,你要做有效的漸進性的改善。這個是成本更低,更有效果的方法,循序漸進地改進。

 

第二個說要保持精簡和靈活性,不要事先做太多的規劃。

 

包括谷歌的人就說,你有沒有明年的計劃?說我怎麼會有明年的計劃,我們連下個月的計劃都沒有,沒有計劃,我們就是慢慢來。靈活,隨時保持改變,靈活性。

 

第三個叫作在漸進中競爭,不要去貿然創造一個新市場。就是你要在已有的這個市場上去分割資源,去爭取更多的資源,而不要自己突然創造一個市場。因為創造一個市場是一個成本很高,風險很大的事。

 

第四個叫作專注於產品,而不是營銷。就有人會說,如果你的產品還需要打廣告來推銷的話,那隻能證明你的產品還不夠好。

 

你比如說很多網路產品根本沒有打過廣告,就突然在人群當中慢慢地蔓延開來了。所以這四條是普遍人認為都對的X。

 

而彼得·蒂爾認為說,我認為真正正確的是它們的反面。他認為這四個金科玉律都不是創業的時候應該遵守的東西,而它們的反面可能更有道理。

 

比如說第一條說循序漸進,彼得·蒂爾認為大膽嘗試勝過平庸保守。如果你能夠突然給出一個顛覆性的東西,這個會勝過平庸保守。

 

你比如說汽車這玩意,谷歌上來一研究,研究的就是無人駕駛汽車。他們沒有在改善人的駕駛能力上再去下功夫,沒有說把這個安全性怎麼做得更好,沒有。

 

就不要人開了,這才叫顛覆性的創造。特斯拉上來,他沒有說做油電混合,像豐田那樣循序漸進地改。沒有油了,壓根就沒油,我就直接就沒有了,這個叫作大膽嘗試勝過平庸保守。

 

第二個原則,壞計劃也好過沒計劃。就算你的計劃是壞的,就算這個計劃後來會被改變,這是可以的。但是你至少得有個計劃,沒有計劃就會像沒頭蒼蠅一樣到處亂跑。所以一定要給自己制定一個計劃,三年的、兩年的、一年的都要有。

 

第三個叫作不要去參與紅海的競爭。因為那個說,你要在競爭當中去逐漸地去尋找市場,而不要去貿然創造一個新市場。彼得·蒂爾在這本書里邊最重要的一個理念就是告訴你,最好不要去參與競爭。你要想辦法做一個壟斷的企業,跟別人不競爭,這才行,所以這個理念很有意思。

 

最後一個理念是說,營銷和產品同樣重要。再好的產品也一定要想辦法通過營銷的手段讓更多的人知道。

 

比如說彼得·蒂爾他們在一開始做PayPal的時候,那就是只要你把PayPal的這個賬號分享給你的一個朋友,這個PayPal就送給他十美元。

 

十美元很多錢啊,就是只要註冊一個客戶就給他十美元,他用十美元一個的價格買到了初期的這幾千個客戶。有這幾千個客戶以後,才會慢慢地增長增長增長。他為這個事,推廣費花了一百多萬美元,這才是初期會員的到來。

 

所以如果你不下功夫推廣的話,你根本就做不出最初需要的那個基數來,那後邊的幾何級數也就更別提了。

 

所以在這四點之上呢,我們來看看彼得·蒂爾的一句名言,他說你一定要記住,最反主流的行動不是抵制潮流。如果一個人整天只是抵制潮流,有什麼潮流我都說抵制,這叫作不成熟

 

這叫作這個人就是個憤青,他就老喜歡跟別人不一樣。這個沒有什麼價值,想要反潮流很容易,這個沒有什麼價值。真正的反潮流,最反主流的行動不是抵制潮流,而是在潮流中不要丟棄自己的獨立思考

 

就當別人都說這樣的話的時候,你可以附和他也可以反對他。但請你一定要在自己思考過之後,你要自己有判斷,有原因,然後你來做出這樣的結論。這就是一個有著獨立思考的人,這才叫作反潮流的人。

Google壟斷的謊言

 

那麼我們來說說壟斷這個事,大家聽說過壟斷企業的謊言嗎?什麼叫壟斷企業的謊言?谷歌從來不說自己是一個壟斷的企業,谷歌整天跟別人說,我不是壟斷企業,我其實掙得挺少的。

 

為什麼呢?谷歌把自己所處的市場定義為“科技類消費品市場”,科技類消費品市場就是包括了索尼,包括了西門子,包括了甚至GE這樣的公司在內。他把所有這些科技類消費品、游戲機什麼的都算作一個大市場。

 

他說我們是這個行業里的人,所以他說我只占到這個行業的百分之零點二四。

 

你看,所以你不用分割我。在美國,你知道,你如果真的達到壟斷的級別的話,你是有可能在議會作證,你要被拆分的。所以谷歌說我沒有,我只占到百分之零點二四,怎麼能算是壟斷呢?這就是他的謊言。

 

而實際上谷歌在搜索領域,他所占到的比例是百分之六十八,還說他不是壟斷,他占到了百分之六十八的搜索的市場。

 

所以谷歌的利潤有多高呢?他大概一年有五百億左右的營收吧,他們的利潤率能夠達到百分之二十一。百分之二十一這是非常高的一個利潤率,與他相對應的是航空公司。

 

而谷歌因為就他自己說了算,所以他可以賺到百分之二十一的利潤。那我知道,你們就會問說,那不是競爭好嘛,競爭以後這價格就會降低啊。

 

那我問你,谷歌掙了這麼多的錢,谷歌掙你的錢了嗎?谷歌有沒有讓這個社會的交易成本變得很高呢?谷歌有沒有讓你們覺得生活不舒服呢?你有沒有被谷歌剝削過或者你有沒有被微信剝削過?沒有。

 

 

靜態的社會當中壟斷是一件壞事

 

就是接近於零和博弈的社會,這個社會上的資源就這麼多,你拿走了這兒就沒有了,我這兒給你,你那兒就沒有。所以在這種環境之下,你發現零和博弈是特別重要的一個東西。

 

所以習近平總書記這次在G20峰會上講話說得特別好,他說要減少零和博弈的思維。就這個世界上大國之間也不要有那麼多的零和博弈的想法,動不動就是要麼我吃虧,要麼我沾光。

 

 

動態社會

 

動態社會的價值是創造出來的。所以當谷歌,當百度,當支付寶或者微信這樣的公司,他又創造出了大量的價值以後,你會發現他能夠賺到自己該得的部分,而且其他人並沒有因此而受損。

 

所以目前的社會的經濟完全可以做成一個動態的經濟環境,在這個動態的世界之下,創造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以用資源去達成壟斷還是用科技去達成壟斷,這是一個分界線。

 

如果你像中石油,中石化這樣,靠政府壟斷的資源來達成壟斷的話,那麼壟斷真的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他一家獨大,說要多少錢就要多少錢,消費者會因此而受損。

 

那為什麼大家那麼喜歡競爭?彼得·蒂爾分析說,競爭不是一個經濟形態,競爭是一種觀念,是我們從小到大的一種觀念。

 

我們從小到大被教育的就是你必須得打敗別人你才算成功,如果你沒有打敗別人的話,那你這次就失敗了。

 

彼得·蒂爾他應該是斯坦福大學法律系畢業的,他畢業了以後呢,法律系專業畢業的學生最好的工作就是跑去法院里邊當書記員。

 

他當時跟幾百個應聘者一塊兒去競爭這個崗位,結果競爭失敗了。當時很沮喪,覺得人生怎麼這麼頹廢,連這個都考不過,拼不過別人。

 

但他後來意識到說,這一次失敗對他人生來講多麼的重要。就如果他沒有這一次競爭書記員的失敗的話,那麼在美國這個社會上就會多一個書記員,多一個記法律文書的書記員或者多一個法官。

 

而不會出現一個創業的梟雄,不會出現一個PayPal黑幫,不會出現一個改變了人類支付方式的這麼一個人。

 

所以我們有時候特別執著於一次競爭的成敗,其實是因為我們心中就喜歡競爭。我們喜歡競爭本身而不是喜歡那件事到底對這個社會有沒有價值。

 

所以當你能夠把這件事想明白以後,你就會放下自己對很多競爭的執著。所以不要去跟人競爭,要想辦法迴避這個競爭。

 

 

壟斷企業四個特徵

 

什麼叫專利技術?就是你所創造的這個產品比過去的產品至少應該有十倍以上的優勢,這才能夠被稱作是一個有效的專利技術。比如說PayPal在支付的時候,就比過去跑到銀行轉賬的效率提高了至少十倍以上。

 

你在亞馬遜,在當當上買書,比你在新華書店買書,量肯定大了十倍以上,速度也快了十倍以上,成本還低了一倍。這個體驗是十倍以上的體驗,這時候它才能夠被稱作是一個從0到1的創新。

 

你通過樊登讀書來讀書,一年讀五十本,比你過去一年讀不了兩三本書,這個效應就是大了十倍以上。這就是我們說的第一個,叫作你首先得有一個十倍以上效應的專利。

 

第二個叫網路效應,就是他可以通過網際網路人帶人的方式不斷地增加。你比如說一開始,Facebook的用戶只有他們班的同學,只有小扎他們班的同學,就他們班那幾十個人。

 

然後就用他的這個Facebook的方法在做,然後大家發現蠻有意思,他們就邀請他們的朋友加入。他們的朋友用了以後覺得挺好用的,邀請他們的朋友加入,這時候你才發現這個網路效應就逐漸地蔓延開了。

 

PayPal在一開始只有二十四個用戶,誰呢?就是他們公司的二十四個員工。他們要求公司的二十四個員工,每個人都要開一個PayPal的帳戶,他們乾什麼都要求要拿這個來付。

 

那天我看到一篇文章,我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真的可能性比較大。就是滴滴打車的那個人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講,他說在他最絕望的時候,那個屏幕上就剩下六輛車了。

 

他們有一個監控那個車的那麼一個屏幕,就是如果這個車上有一個司機在開著滴滴打車的話,那個車就會亮起來。那個車一輛一輛地滅下去,都滅下去,因為大家都不用了嘛,就只剩下六輛車了。

 

為什麼不用了呢?因為沒人用這個東西叫車,那我司機傻呵呵地裝一這個乾嘛。好了,那你讓那些叫車的人裝啊,叫車的人說我裝這玩意根本叫不來車,就沒車,我怎麼能夠叫這玩意,所以那些用戶也不裝。

 

用戶不裝,司機就不裝,那司機不裝,用戶也不裝。你看,這下怎麼搞,所以他就看著那個屏幕上的六輛車,覺得要不然咱別乾了吧。

 

他就跟大家商量說,要不然咱們解散了算了。結果他想說,咱們如果解散了的話,這六個司機怎麼辦呢,這六個司機那不是被騙了嗎?裝了半天,然後結果什麼都沒有。

 

算了,咬咬牙堅持吧。怎麼做呢?雇了一批大學生上大街上打車,攔著一個車就問,有沒有裝滴滴?沒裝滴滴,不要。打著一車,有沒有裝滴滴?沒裝,不要。

 

用這些大學生不斷地問,增加了這些司機對於滴滴的認識,說什麼是滴滴呀,怎麼裝啊?這時候他們才會有人裝,裝了以後,好,再雇一批人上街,就專門拿這個手機叫車。

 

就一定要叫到讓這些司機說,這玩意還真能叫到錢,然後司機開始慢慢增加。這時候給司機補貼,然後司機們只要一有補貼,口耳相傳。你這個月掙了五千,怎麼掙那麼多,怎麼回事?

 

這邊有補貼,嘩,司機來了。司機來了以後,老百姓才會覺得用這個東西叫車很方便,才會逐漸地裝,這都是熬出來的。

 

所以這個叫作網路效應,就是從一小部分人群可以逐漸地蔓延開來。樊登讀書在一開始我還記得很清楚,第一天講的時候,就是一個教室,一個教室里邊坐了大概有一百來人吧。

 

 

樊登讀書的故事

 

然後我那時候什麼都沒有,我就是跟大家講了一下這個構思跟想法,我說你們願不願意購買這個服務?那時候還沒有音頻、視頻,那時候我們承諾的只是每周給大家一篇文案,就是一個我們現在的圖文那樣的東西,發給大家。

 

也沒有APP,也沒有公眾號,然後問大家願不願意要?竟然現場就有幾十個人花錢買單了,這都是我上課時候的學生。

 

他們說那行,我們願意買,就賣給他了。有了這幾十個人的初期會員,你這個事就不能停下來了,因為你得為這幾十個人負責。

 

然後就開始不停地講書,不停地講書,那為什麼現在能夠發展到幾萬人呢?我們收這麼多錢,收三百塊錢一年,還能發展到幾萬人。

 

就是因為這些人聽了以後覺得有效果,只要一本書對我有效,我就覺得值回三百塊錢了。然後就開始跟朋友們不斷地介紹、轉發,我們的會員都是靠朋友帶朋友介紹來的。

 

靠我們一個一個去推銷,那怎麼能夠講到上萬人,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所以這就是第二個。

 

 

第三個叫規模經濟,如果只有兩萬人用谷歌,那谷歌真是賠死了,因為谷歌的固定成本那麼多,他有那麼多的機房,需要養那麼多的人,那麼多的工程師。

 

但是你發現,當地球上一半以上的人都在用谷歌的時候,他的規模經濟就出現了,因為他的邊際成本是零。

 

所以所有壟斷企業,你會發現他到最後都是要去打造一個邊際成本是零的這麼一個生意。就是我每增加一個用戶或者減少一個用戶,對於我的成本幾乎沒有影響。

 

BAT全是這樣,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去想到這樣的東西,那就是有規模經濟在里邊的。

 

 

最後一個叫作品牌優勢,就是包括蘋果,包括谷歌,包括咱們中國的華為這些東西,他都一定會去努力地打造自己的品牌。因為到最後最值錢的是你的品牌和LOGO,因為品牌的使用是一個邊際成本為零的東西。

 

各位你們知道,迪士尼前兩天公佈了他們的營收,他們有五百億營收。這里邊電影能夠占到多少呢?電影只有七十個億美元。

 

就是他整個公司有四百億美金的收入吧,他們的電影只占到七十億美元,但是這七十億美元對於迪士尼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東西。為什麼呢?

 

因為這七十億美元給他創造出了無數無價的人物,這些無價的人物形象,所以使用這個人物形象的時候的那個邊際成本就變成了零。所以他可以把規模不斷地擴大,成本不斷地拉低,這就是好生意。

 

而我們中國人做生意老喜歡做產品,你發現沒有。我同學跟我聊天,他就講他是做手機內置的應用的一些小硬體的。他說我發明瞭一個這個,然後就賣給各種手機的廠商。

 

然後他們都裝進去,裝了以後,我說你現在怎麼樣?還做,做不了了。為什麼?有人冒仿我,冒仿我以後把價格壓低也往裡邊送,我就沒辦法了,那我現在只好再發明一個新東西。

 

你看,他總覺得自己發明的東西跟消費者沒關系,不需要讓消費者知道。所以他絲毫沒有品牌意識,他覺得只要我搞定了這個大客戶就行了。

 

但是各位你們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品牌的人就永遠沒有定價權。沒有品牌的人就永遠只能面臨同行的挑戰。

 

就是你五塊錢,我四塊五,你四塊五,我四塊四,就一定要競爭到最後沒有錢為止。所以當國際的經濟環境不好以後,中國第一批倒掉的公司全部都是大型製造企業,因為他們把東西做得又好又便宜。

 

當一個人把產品做到又好又便宜的時候,這個公司就快完蛋了。因為你根本沒有利潤空間,你沒有壟斷的能力而且你也沒有品牌,有品牌才能夠壟斷。

 

 

 

社會法則和自然法則

 

前面這一段都是關於創業的一些非常重要的理念性的敘述,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壟斷不是一個可怕的詞,壟斷是我們要追求的方向。

 

那麼接下來有幾個專題的討論,第一個就是成功到底是靠運氣還是靠能力?

 

彼得·蒂爾認為說,如果認為成功是靠運氣的話,那麼就不存在像喬布斯和這個扎克伯格他們這種,叫作連續創業成功者。埃隆馬斯克這樣的人就不可能了,因為這些人做一個就成一個。

 

像彼得·蒂爾,他沒說他自己,其實他自己就是做一個成一個。所以這里邊引用了一句名言,是愛默生說的,他說只有淺薄的人相信運氣和機遇,強者只相信因果

 

你看回到佛教了,強者只相信因果,什麼叫因果?就是春天播種了,秋天才有收獲。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法則,這個我特別喜歡,一種叫作社會法則,一種叫作自然法則。什麼叫社會法則?就是我行賄了我把這事辦了,我找了個熟人,我把這事辦成了,你沒行賄所以你就沒辦成。

 

所以大家認為說,你看你多笨,這個叫社會法則。我作弊了,我這考試就過了。什麼叫自然法則呢?

 

自然法則就是我春天播下了種子,我不斷地呵護它,給它澆水施肥,到了秋天我才能夠收獲莊稼,這個叫作自然法則

 

人的一生當中,社會法則偶爾會起作用,這個是真的。但是只要你把時間拉得足夠長的話,你會發現永遠起作用的都是自然法則。所謂的短視是什麼呢?

 

就是我們經常說,這個人很短視,短視就是他只看到了社會法則,他沒有看到自然法則。

 

 

冪次法則

 

大家認為我們這個世界是正態分佈的還是冪次分佈的?什麼叫正態分佈?就這樣一個圖,鐘形曲線,有一部分人特別沒錢,有一部分人特別有錢,剩下的大部分人差不多,這個是鐘形曲線。

 

有一些公司賠錢,有一些公司賺錢,剩下的公司不死不活,這叫鐘形曲線。這個社會是這樣分佈的還是冪次法則分佈的?就是只有一小部分公司特別有錢,剩下的人大部分都沒錢。

 

彼得·蒂爾認為這個世界是符合冪次法則的而不是符合鐘形曲線的,所以用鐘形曲線的思想來投資的,投資人會怎麼做呢?他會說我應該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

 

所以我這個領域投一點,這個領域投一點,每個領域都投一些,分佈出去好幾百個公司。這個掙錢了,發了,那個沒掙錢就賠了。好,正態分佈嘛。

 

但是彼得·蒂爾說,如果你用這樣的方式來投資的話就好像在做祈禱一樣,就是把錢投出去了,祈禱大家幫忙哦,一定要賺錢哦。然後你賺錢的公司的利潤會被那些不賺錢的公司的虧損吃掉,所以基本上你是賺不到錢的。

 

而事實上彼得·蒂爾認為,投資就應該去投那些能夠成功的公司,並且你要把全副的精力投入進去幫助這個公司成功。

 

絕不是祈禱它成功,而是你要拿你投資人的精力、資源來幫助他成功。這時候你才會發現,你投一個就能夠成一個,所以冪次法則是很重要的。

 

那麼冪次法則對我們每一個個人有什麼影響呢?就是你們會把精力投在什麼地方?我見過很多年輕人為了賺錢,他一邊上著班,一邊又兼職打工,上下班路上還要開滴滴專車。

 

還要想辦法在淘寶上開個小店賣東西。他通過這麼多的事,他保證自己每個月能賺到一萬塊錢,他覺得每個月賺到一萬塊錢挺好的,我這個生活就可以了。

 

那你有沒有想過你把精力這樣平均分散到這麼多事當中,你哪個事能夠做到最好呢?每個事都做得一般,單位不把你開除就不錯了。

 

那個淘寶店有點收益就不錯了,上下班接點那個單子,你也不可能倍增,每天就那麼點單子。加在一塊兒一萬塊錢,十年以後呢?

 

十年以後說不定連一萬都沒有了,因為那時候滴滴可能不要錢了,可能免費。那怎麼辦?而你的技能有沒有得到大幅的提升呢?沒有。

 

所以與其把精力分散在不同的領域當中,維持一個固定的收益,不如乾嘛呢?把精力集中在一點上爆破

 

比如說我把這個網店好好開,把它開好,一看營收做到幾千萬。行了,這就是冪次法則。或者我在這公司里邊好好乾,創業不意味著一定要單乾,單乾不代表著創業。

 

你比如說你如果擁有谷歌百分之零點零零一的股份,我相信比你有其他公司百分之百的股份還要好吧。

 

所以當一個人把自己的精力能夠投身到一個大公司當中去,跟著這個創業公司一塊兒成功的時候,這其實也是冪次法則的特徵。

 

我們就發現很多人在一個地方待的時間很長以後,就會收獲到那個冪次法則了。那個坑打得足夠深,最後就變成了一口井。

 

而如果你這個坑打得不夠深,你就留下來一個一個的坑,永遠都見不到水。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從冪次法則的角度來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和精力的分配。

 

 

自然的秘密和人的秘密

 

彼得·蒂爾倡導大家始終要相信秘密的存在,這就是我們說的好奇心。這個世界有兩種秘密,一種是自然的秘密,一種是人的秘密。你比如說愛迪生發明的燈泡,這就是他發現了自然的秘密。

 

發現了這個自然的秘密令愛迪生特別的興奮,他說這太棒了,然後改變了世界。

 

那你說我發現不了這個,這玩意太難了,咱又不是屠呦呦,做不了這事,那怎麼辦呢?你能不能嘗試著發現人的秘密,比如說優步他發明瞭什麼呢?

 

優步其實就是發明瞭人和人的關系,就這個車出門的時候,他可以拉上一個人,就這麼一個事。Airbnb發明瞭什麼呢?我到一個地去我可以不用住旅館,我住在這個網友家裡邊也挺好的。

 

然後讓大家把安全性提高,把社交屬性做出來,這就是人和人,人際關系的發現。

 

當你能夠發明出新的人際關系的結構的時候,這也是一種發現,這種秘密是永遠存在的。那麼當你發現了一個秘密之後應該怎麼辦呢?

 

彼得·蒂爾說,你發明瞭一個秘密,你如果把它埋在心裡邊跟誰都不說,那完蛋了,那這個秘密爛在心裡邊了。你如果把這個秘密講出來,跟誰都說,所有的人都發,在網上到處傳,那就給別人辦了好事,讓別人去做這個事了。

 

他說保守一個秘密最佳的規模是一個公司,就是你如果想保守這個秘密,你就應該成立一個小公司。

 

我們大家用這個秘密作為我們核心的創業點,然後把它逐漸地放大,這個公司就能夠把這個秘密變成現實,然後它不斷地擴張、增長。

 

樊登讀書就是這樣,就是我們發現了一個秘密說,聽書其實也挺好的。聽樊老師講一下比自己看那個書快得多,這就是秘密。

 

我們有會員特別逗,有一個警察就跟我講,說我是給面子才加入的。我那朋友非得讓我加入,我就給面子加入。

 

加入我就不聽,因為我覺得書就得我自己看,我乾嘛要聽別人講呢?大部分人心中會有這樣的想法,我們都可以理解。

 

結果有一次,他去蹲守一個犯罪嫌疑人,蹲在外頭,蹲守了大概兩天兩夜。實在是沒事乾了,煩得要命,他說乾脆把這玩意打開聽聽吧,然後他就聽我講了一本《高效演講》

 

一聽完說,挺有意思這事,再聽一遍,然後聽了好幾遍。聽完以後覺得在演講方面取得了收獲,怎麼辦呢?他說我要看一下這本書,就跑去買這本書回家看。

 

結果他看了一下這個書,馬上就知道樊登讀書的價值。他看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就只看了第一章,根本看不下去,根本沒時間看,或者他看起來覺得很慢。

 

因為大量的人閱讀能力在不斷地退化,所以他就看不下去了。他就突然明白說,哦,原來這個東西這麼厲害,原來這個東西真的能夠幫到我快速地學習。

 

他才會廣泛地把這個東西推廣給更多的人,他讓周圍身邊的很多人都加入我們的樊登讀書來學習,這就是我們保守秘密的一個範圍。

 

我們現在把這個秘密給到我們的會員,我們的會員們一塊兒來保守這個秘密,然後把這個秘密更多的擴大給外部的人。所以這就是要相信這個世界上永遠都有秘密,都可以找得到。

 

 

很多創業之前就要做好的事

 

這里邊彼得·蒂爾說了幾個,我還認為蠻重要的。第一個是尋找合夥人,千萬不要和一個一拍即合的人一塊兒創業,就兩人聊天聊嗨了,說行,咱倆搞個公司吧。

 

如果兩個人根本沒有感情基礎,互相不瞭解,之前沒有共事過,對他的性格也不清楚,這就跟在拉斯維加斯喝醉了酒結婚一樣有風險。所以合夥人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個就是董事會一定要小,除非你公司上市了,董事會不要超過五個人,要分清楚所有權、經營權和控制權。盡量地招全職員工,兼職員工不靠譜。可以給員工發股權,願意接受股權代替金錢做報酬的員工才是靠譜的員工。

 

如果這個員工一看這個月只發了一半的工資,剩下的都是股權,他就辭職了。那很好,那他就不是我們想要的人。

 

最後就是只要你在創新,你的創業工作就沒有停止過。只要你公司始終保持創新,這個創業工作就從來沒有停過。

 

最後呢,就是說到了幫派文化,因為PayPal在矽谷叫作PayPal黑幫,他們這幫人都特別牛。就是我們剛剛說那些公司,那個老總們都是一個幫派的。

 

 

怎麼打造這個幫派文化呢

 

首先你招聘的時候就要招到那些有理念的人,我們是為了改變中國而成立的公司,我們是為了改變這個世界而成立的公司。

 

有這個願望的人我才要他,千萬不要用公司的福利來誘惑人,我們公司中午有免費的午餐,我們公司可以按時下班,你用這個來招聘人,招來的就只是那些希望享受的人。

 

所以你要招的是有熱情、有動力,願意跟你一塊兒血氣方剛地做一些事的人,這是第一點

 

然後就是要在公司中不斷地強調你的這個理念,不斷地號召大家為這個理念而奮鬥。同時他很重要的一點,說一定要做這樣的衛衣,要做帽子,要做自己的公司的產品。

 

因為這個會讓公司的員工覺得有歸屬感,覺得我們大家在一起共同來戰鬥。所以PayPal黑幫的團結的緊密性非常強,他們相互之間支持,給大家提供資源,讓他們不斷地成功。

 

重視推廣和銷售,千萬不要以為只要是好產品就一定能夠蔓延。有很多好產品因為推廣不利完蛋的,多的是,所以推廣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最後他強調了人和機器的關系,因為很多人擔心未來機器會不會打敗人?尤其是最近有很多科研成果,上一次上邊發了一篇文章說,機器已經開始學會學習了,機器學習的能力已經快趕上人了。

 

在這個東西出現了以後,那將來這個地球被機器統治了怎麼辦?

 

彼得·蒂爾就覺得說,這個擔憂其實有點過慮了,為什麼呢?兩個人要競爭一定是因為有著共同的需求。

 

當機器和人有著共同的需求的時候,他們才會競爭。機器跟人沒有共同的需求,機器要的是電,機器又不吃東西,所以你只要給他足夠的電他就能夠運轉下去,所以他認為這個不需要。

 

而且人和機器的優勢是完全不一樣的,你比如說大家都覺得機器現在很好用,你試試讓機器識別一個照片,你試試看。

 

機器需要經過大範圍的運算,經過幾千萬次的重復計算,他才能夠識別一個四歲小孩和一個狗的照片的區別,而且還有可能是失敗的,百分之二十多的失敗率。

 

但是這對一個嬰兒來講只需要看一眼就實現了,所以人和機器的優勢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他認為未來應該是人和機器的結合,把人的優勢和機器的優勢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未來的新的世界。

 

 

作者的總結說明我的方向正確

 

他說我們必須如同,古人第一眼看到這個世界一樣,對這個世界保持著好奇心,我們才能夠重構。我們必須像古人第一眼看到這個世界一樣,對這個世界保持那樣的新奇的感覺,我們才能夠重構世界,守護未來。

 

所以樊登覺得彼得·蒂爾這個人真的挺了不起的,除了創業成功這件事之外,他從哲學的層面給了我們很多的反思。

 

 

 

 

臉書粉專

Really凱呷看麥

 

各位都是有智慧的人
請各位動動有智慧的手指!

記得按讚和分享

感謝!

 

打10篇=1壘安打

打50篇2壘安打

打100篇=全壘打

打1000篇=滿貫全壘打

加油!

 

 

 

#這裡有實用的知識

#兩份心得

#知識就是力量
#好奇心是知識的缺口

#嚴長壽

#爬兩座山

#台灣世界展望會
#洪雪珍斜槓班

#樊登讀書

#01

#彼得·蒂爾

#壟斷企業四個特徵

#樊登讀書的故事

#彼得·蒂爾的故事

#這四個結論至今還被很多人認為是金科玉律

#很多創業之前就要做好的事

#冪次法則

#怎麼打造這個幫派文化呢

#作者的總結說明我的方向正確

 

 

 

圖取材自:台灣世界展望會

 

 

 

 

取自:樊登讀書,從0到1

 

 

讀完本文約需30分鐘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本書是年度最佳商業書籍,應該是指銷量,它也是銷量最高的一本書,中信出版社出的《從0到1》。這本書的作者叫彼得·蒂爾。

 

 

 

我會認為這本書是一個從哲學高度重新認識創業這件事情的一本著作,所以如果創業公司的人們稍微聽一下這本書,會少走很多彎路。我們知道創業的成功率並不高,那是因為很多人根本不學習就去創業。稍微聽一聽書,學一學創業的一些基本理念,就能夠規避特別多的風險。

 

 

 

有很多企業在做到三年、五年以後才發現,從一開始選擇的方向就是錯誤的,所以有必要聽聽這些成功的人是怎麼做的。彼得·蒂爾為什麼特別牛呢?他寫的這本書被大家廣泛地追捧。

 

 

 

他來過中國三次,大量的人邀請他演講。因為彼得·蒂爾創立過一個公司叫作PayPal,要瞭解PayPal的歷史,你去看《支付戰爭》。那本書把PayPal的整個歷史講得特別得清楚。

 

 

 

PayPal就相當於美國的支付寶,它改變了整個人類的支付習慣。人家在一九九九年就做了這個事,只要你有電子郵件就可以用美元來進行支付。這件事做完了以後,他把PayPal賣給了eBay,然後成立了自己的投資基金。投資了哪些公司呢?第一家有名的叫Facebook,投資了Facebook,做了小扎的投資人,獲利應該是上萬倍的吧。

 

 

 

然後接著又投資了SpaceX,就是送人上天的那個SpaceX。然後Yelp,就是相當於大眾點評網,還有陳世俊他們做的YouTube,就是大家看視頻的那個網站,YouTube也是他們做的。還包括特斯拉這些公司,彼得·蒂爾全是他的天使投資人。所以你想想看這個人在矽谷有多麼強悍的影響力。

 

 

 

什麼叫作“從0到1”?這個名字現在已經非常的流行了。彼得·蒂爾每次在面試一個員工的時候,他都會問對方一個問題,說有哪些事你跟別人的看法不一樣?在哪些事情上你跟別人的看法不一樣?他希望找到這樣的人。有的人說,我反對美國的教育體制,我反對種族歧視。這些事不對,這個答案不對,為什麼呢?因為在你之前有很多人就已經反對了,你只不過是選了一邊站而已。你選了一個少數或者選了一個多數,這並不是跟別人不一樣的理念,什麼叫跟別人不一樣的理念呢?彼得·蒂爾說,正確答案的模式是這樣的。就是大多數人都相信X,而事實是X的反面。

 

 

 

你比如說我們做樊登讀書的時候就有一個這樣的答案,大多數人都認為網際網路產品必須免費,而我認為收費這個產品才能夠更有生命力。所以做到現在我們樊登讀書堅持收費的這種理念,發展了這麼多的會員之後,有很多人說你千萬要堅持收費。因為你如果不收費的話,我覺得你這商業模式就糟糕了,你看大家看到說收費是能夠活得下來的。

 

 

 

這就是我們說跟大多數人想法不一樣的想法,有可能也是對的。所以彼得·蒂爾在尋找著這樣的人來組建他的團隊,對很多事都需要站在另外一面去考慮一下。

 

 

 

所以我們來解釋什麼叫“從0到1”?他說人類歷史的發展分成兩種,一種叫作水平進步,一種叫作垂直進步。什麼是水平進步呢?水平進步就是從1到n。我開了一家店,然後把它復制到一百家或者一千家,這是叫從1到n。垂直進步是什麼呢?我原來沒有店,我現在開了一家店,這個叫作從無到有,這個叫作從0到1,垂直進步。

 

 

 

那麼概括起來說,從1到n最典型的狀況就是全球化。就比如說全世界的人都在學美國,尤其中國人學美國,美國人特別怕中國人學美國,為什麼呢?就是別人學美國問題不大,因為別人他的國家人不多,中國人要學美國就糟糕了。美國人的生活方式是特別浪費的,他需要開大排量的車,用巨大個的冰箱,拉開門里邊的東西都要掉出來那種感覺。所以美國人浪費的能源在這個世界上是最多的,他們雖然人口不是最多的,但那個市場是最大的。特別能買東西,喜歡透支消費。

 

 

 

如果中國人也學了美國人那種生活方式,把美國那個1復制到中國來變成了N的話,那可完蛋了。中國有十幾億人口,如果都像美國那樣做,整個地球上的能源都不夠用了。所以全世界的人都擔心中國人學美國,從1到n。但偏偏中國人就是拿美國做楷模,說20年後的中國就應該跟美國現在一樣發達,這就是從1到n的思維方式,這個叫作全球化。

 

 

 

那麼從0到1的思維方式最簡單的概括就是科技。愛迪生發明瞭電燈,這就是從0到1。然後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3D印表機,這些東西就是從0到1的東西。太陽能,原來沒有這個東西,創造了它以後,整個格局都變掉了。所以有很多東西會突然莫名其妙地消失,都不知道是為什麼。比如說最近我們有做廣播的同行就抱怨說,廣播的生意怎麼這麼難做。我說你們廣播過去不是挺好的嗎?廣播比電視強多了,電視不行了,但是廣播還可以啊。廣播收益率下降很厲害,為什麼呢?

 

 

 

不是廣播行業的競爭,而是因為優步和滴滴在打架。優步和滴滴在打架,整天發單子,昨天我們坐出租車就發現那個出租車上的司機,整個聲音聽的就是某某地方有個什麼單,你接不接。我說這司機這樣聽一天會瘋吧,反正我們聽了一路就快瘋了。那些司機根本不聽廣播了,全部都變成聽接單的信息。所以這時候你發現廣播的這個市場就沒有了,所以這是一個顛覆你,但是與你無關的一個世界,這就是從0到1所帶來的改變,就是科技。

 

 

 

那麼在人類的歷史上,在一戰以前的一百年,就大概一八一五年到一九一四年這段時間,全球到處聯絡、航海,這是科技加全球化的時代。那時候既有工業革命也有大量人員的流動,所以這是科技和全球化同步發展的一個黃金時期。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從一九一五年大概到一九七一年這一段時間,整天在打仗。一戰、二戰一直打下來,所以這個過程當中科技在快速地增長,全球化在停滯,因為戰爭。所以國家和國家之間保持了敵對的關系。到一九七一年,應該是基辛格訪華,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

 

 

 

這是彼得·蒂爾他在縱觀人類的歷史,這段時間是科技發展,因為戰爭的時候人的科技是發展得最快的。咱們現在所用到的很多的產品都是戰爭時候的軍品,然後轉換成科技留下來的。

 

 

 

在一九七一年以後到現在呢,基本上全球化在不斷地增加。就是整個社會貿易增加,到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逐漸地出現,但是科技幾乎處於停滯的狀態。那有人講不對吧,這科技文化很大呀。科技主要發生在信息領域,信息科技領域的變化是很大。但是除此之外,他們去研究生物領域,發現生物領域幾乎沒有什麼突破性的進展,所以這就是大致的一個結構。

 

 

 

目前來講,科技方面的從0到1的突破還是不夠多,但是全球化增長得很快。那麼彼得·蒂爾風起雲涌的時代是一九九九年到兩千年那個時候,那個時候全世界出現了一個狀況叫作網路泡沫的破滅。那時候在中關村,滿大街都是網路公司。大家隨便弄個什麼主意都能夠騙來一筆錢,就開始開自己的網路公司。美國更是瘋狂,納斯達克的指數狂飆不止,一直上揚,然後在那個時候,突然之間跌落。

 

 

 

彼得·蒂爾在之前已經感受到了寒冬的那個寒意了,他覺得可能會有問題,然後他就急切地要完成一筆融資。在他們融完了那一輪融資之後,沒幾天納斯達克的股指就開始狂泄,就一路下跌。整個網路泡沫破滅了,大量的公司倒閉,大量的投資公司倒閉。在這一次反思之後,普遍的,人們得出了四種結論,這四個結論至今還被很多人認為是金科玉律,哪四個呢?

 

 

 

第一個叫作做生意你要循序漸進,你要做有效的漸進性的改善。這個是成本更低,更有效果的方法,循序漸進地改進。第二個說要保持精簡和靈活性,不要事先做太多的規劃。包括谷歌的人就說,你有沒有明年的計劃?說我怎麼會有明年的計劃,我們連下個月的計劃都沒有,沒有計劃,我們就是慢慢來。靈活,隨時保持改變,靈活性。

 

 

 

第三個叫作在漸進中競爭,不要去貿然創造一個新市場。就是你要在已有的這個市場上去分割資源,去爭取更多的資源,而不要自己突然創造一個市場。因為創造一個市場是一個成本很高,風險很大的事。

 

 

 

最後一條叫作專註於產品,而不是營銷。就有人會說,如果你的產品還需要打廣告來推銷的話,那隻能證明你的產品還不夠好。你比如說很多網路產品根本沒有打過廣告,就突然在人群當中慢慢地蔓延開來了。所以這四條是普遍人認為都對的X。

 

 

 

而彼得·蒂爾認為說,我認為真正正確的是它們的反面。他認為這四個金科玉律都不是創業的時候應該遵守的東西,而它們的反面可能更有道理。比如說第一條說循序漸進,彼得·蒂爾認為大膽嘗試勝過平庸保守。如果你能夠突然給出一個顛覆性的東西,這個會勝過平庸保守。

 

 

 

你比如說汽車這玩意,谷歌上來一研究,研究的就是無人駕駛汽車。他們沒有在改善人的駕駛能力上再去下功夫,沒有說把這個安全性怎麼做得更好,沒有。就不要人開了,這才叫顛覆性的創造。特斯拉上來,他沒有說做油電混合,像豐田那樣循序漸進地改。沒有油了,壓根就沒油,我就直接就沒有了,這個叫作大膽嘗試勝過平庸保守。

 

 

 

第二個原則,壞計劃也好過沒計劃。就算你的計劃是壞的,就算這個計劃後來會被改變,這是可以的。但是你至少得有個計劃,沒有計劃就會像沒頭蒼蠅一樣到處亂跑。所以一定要給自己制定一個計劃,三年的、兩年的、一年的都要有。

 

 

 

第三個叫作不要去參與紅海的競爭。因為那個說,你要在競爭當中去逐漸地去尋找市場,而不要去貿然創造一個新市場。彼得·蒂爾在這本書里邊最重要的一個理念就是告訴你,最好不要去參與競爭。你要想辦法做一個壟斷的企業,跟別人不競爭,這才行,所以這個理念很有意思。

 

 

 

最後一個理念是說,營銷和產品同樣重要。再好的產品也一定要想辦法通過營銷的手段讓更多的人知道。比如說彼得·蒂爾他們在一開始做PayPal的時候,那就是只要你把PayPal的這個賬號分享給你的一個朋友,這個PayPal就送給他十美元。十美元很多錢啊,就是只要註冊一個客戶就給他十美元,他用十美元一個的價格買到了初期的這幾千個客戶。有這幾千個客戶以後,才會慢慢地增長增長增長。他為這個事,推廣費花了一百多萬美元,這才是初期會員的到來。

 

 

 

所以如果你不下功夫推廣的話,你根本就做不出最初需要的那個基數來,那後邊的幾何級數也就更別提了。所以在這四點之上呢,我們來看看彼得·蒂爾的一句名言,他說你一定要記住,最反主流的行動不是抵制潮流。如果一個人整天只是抵制潮流,有什麼潮流我都說抵制,這叫作不成熟。這叫作這個人就是個憤青,他就老喜歡跟別人不一樣。這個沒有什麼價值,想要反潮流很容易,這個沒有什麼價值。真正的反潮流,最反主流的行動不是抵制潮流,而是在潮流中不要丟棄自己的獨立思考。

 

 

 

就當別人都說這樣的話的時候,你可以附和他也可以反對他。但請你一定要在自己思考過之後,你要自己有判斷,有原因,然後你來做出這樣的結論。這就是一個有著獨立思考的人,這才叫作反潮流的人。

 

 

 

那麼我們來說說壟斷這個事,大家聽說過壟斷企業的謊言嗎?什麼叫壟斷企業的謊言?谷歌從來不說自己是一個壟斷的企業,谷歌整天跟別人說,我不是壟斷企業,我其實掙得挺少的。為什麼呢?谷歌把自己所處的市場定義為“科技類消費品市場”,科技類消費品市場就是包括了索尼,包括了西門子,包括了甚至GE這樣的公司在內。他把所有這些科技類消費品、游戲機什麼的都算作一個大市場。

 

 

 

他說我們是這個行業里的人,所以他說我只占到這個行業的百分之零點二四。你看,所以你不用分割我。在美國,你知道,你如果真的達到壟斷的級別的話,你是有可能在議會作證,你要被拆分的。所以谷歌說我沒有,我只占到百分之零點二四,怎麼能算是壟斷呢?這就是他的謊言。

 

 

 

而實際上谷歌在搜索領域,他所占到的比例是百分之六十八,還說他不是壟斷,他占到了百分之六十八的搜索的市場。所以谷歌的利潤有多高呢?他大概一年有五百億左右的營收吧,他們的利潤率能夠達到百分之二十一。百分之二十一這是非常高的一個利潤率,與他相對應的是航空公司。

 

 

 

航空公司就屬於傳統的企業,航空公司每年大概創造幾千億的價值。拉了那麼多的人,創造幾千億的價值,你猜他們賺多少錢呢?他們從每一個乘客身上只賺到三十七美分,航空公司從一個乘客身上只能賺到三十七美分,多不容易啊。為什麼?就是因為航空公司是競爭,航空公司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所以最後就導致你根本賺不到錢。

 

 

 

而谷歌因為就他自己說了算,所以他可以賺到百分之二十一的利潤。那我知道,你們就會問說,那不是競爭好嘛,競爭以後這價格就會降低啊。那我問你,谷歌掙了這麼多的錢,谷歌掙你的錢了嗎?谷歌有沒有讓這個社會的交易成本變得很高呢?谷歌有沒有讓你們覺得生活不舒服呢?你有沒有被谷歌剝削過或者你有沒有被微信剝削過?沒有。

 

 

 

彼得·蒂爾在這里邊總結,他說在靜態的社會當中壟斷是一件壞事。什麼是靜態的社會?就是接近於零和博弈的社會,這個社會上的資源就這麼多,你拿走了這兒就沒有了,我這兒給你,你那兒就沒有。所以在這種環境之下,你發現零和博弈是特別重要的一個東西。

 

 

 

所以習近平總書記這次在G20峰會上講話說得特別好,他說要減少零和博弈的思維。就這個世界上大國之間也不要有那麼多的零和博弈的想法,動不動就是要麼我吃虧,要麼我沾光。什麼是動態社會呢?動態社會的價值是創造出來的。所以當谷歌,當百度,當支付寶或者微信這樣的公司,他又創造出了大量的價值以後,你會發現他能夠賺到自己該得的部分,而且其他人並沒有因此而受損。

 

 

 

所以目前的社會的經濟完全可以做成一個動態的經濟環境,在這個動態的世界之下,創造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以用資源去達成壟斷還是用科技去達成壟斷,這是一個分界線。

 

 

 

如果你像中石油,中石化這樣,靠政府壟斷的資源來達成壟斷的話,那麼壟斷真的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他一家獨大,說要多少錢就要多少錢,消費者會因此而受損。

 

 

 

但你是用科技達成壟斷的話,為什麼那麼多很棒的創新只能夠在BAT,或者是谷歌、Facebook這樣的公司上發生?也是因為他有著足夠的壟斷的利潤,他才能夠去不斷地探索人類科技最前沿的部分。所以彼得·蒂爾說,壟斷是一件好事,我們要做公司,就要想辦法打造一家壟斷的公司。只有你有了壟斷的公司的這個條件,你才能有足夠的利潤空間。有足夠的利潤空間才能夠保證足夠的研發和創新,然後才能夠帶來更多的競爭優勢。這就是《從0到1》這本書里邊一個非常核心的理念,讓我們重新認識這個競爭這件事。

 

 

 

那為什麼大家那麼喜歡競爭?彼得·蒂爾分析說,競爭不是一個經濟形態,競爭是一種觀念,是我們從小到大的一種觀念。我們從小到大被教育的就是你必須得打敗別人你才算成功,如果你沒有打敗別人的話,那你這次就失敗了。彼得·蒂爾他應該是斯坦福大學法律系畢業的,他畢業了以後呢,法律系專業畢業的學生最好的工作就是跑去法院里邊當書記員。

 

 

 

他當時跟幾百個應聘者一塊兒去競爭這個崗位,結果競爭失敗了。當時很沮喪,覺得人生怎麼這麼頹廢,連這個都考不過,拼不過別人。但他後來意識到說,這一次失敗對他人生來講多麼的重要。就如果他沒有這一次競爭書記員的失敗的話,那麼在美國這個社會上就會多一個書記員,多一個記法律文書的書記員或者多一個法官。而不會出現一個創業的梟雄,不會出現一個PayPal黑幫,不會出現一個改變了人類支付方式的這麼一個人。

 

 

 

所以我們有時候特別執著於一次競爭的成敗,其實是因為我們心中就喜歡競爭。我們喜歡競爭本身而不是喜歡那件事到底對這個社會有沒有價值。所以當你能夠把這件事想明白以後,你就會放下自己對很多競爭的執著。所以不要去跟人競爭,要想辦法迴避這個競爭。

 

 

 

那這里邊,彼得·蒂爾一開始面臨的是非常嚴酷的競爭,比如說他和這個X.COM,就是埃隆馬斯克那個公司。埃隆馬斯克就是後來做了特斯拉的那個人,這個人所說是鋼鐵俠的原型,鋼鐵俠就是根據他這個形象設計的。這兩個人都在搞支付,產品幾乎一模一樣,都是用電子郵件搞移動支付。在同一個時代,兩家競爭得好激烈,競爭到最後,嚴厲的時候,這書里邊講特別好玩。

 

 

 

彼得·蒂爾手下有個工程師,開會的時候很認真地向大家提議,說我昨天晚上研發了一枚炸彈。這個炸彈的原型是這樣,然後拿到那兒去,把他那個公司給炸了,你們說怎麼樣?竟然有很多工程師參與一塊兒討論,說這個炸彈應該怎麼安放。所以彼得·蒂爾說,競爭已經把人們搞瘋了。

 

 

 

但是如果他們兩家持續地競爭,他們兩家都會死。在網際網路的嚴冬到來之前,他們倆都不能夠拿到足夠的融資的話,這兩個公司就都完蛋了。於是他們在最後一刻選擇了百分之五十對百分之五十合並,這兩家公司用一比一的方式合並了。合並了以後,他們就成為了市場上唯一的最大的領軍者。然後就快速地拿到了融資,就成為了今天的PayPal。

 

 

 

現在你們各位能夠理解,為什麼滴滴跟快滴要合並,為什麼優酷和土豆要合並,然後各種各樣的東西。蘇寧和京東,蘇寧和京東好像沒有合並,蘇寧和阿裡有這樣的合並的動作。

 

 

 

這些合並其實都是來自於彼得·蒂爾的很多的啟示,說為什麼要往死里血拼呢?當然你說那生活中不能沒有競爭吧?是,有時候需要競爭。這個彼得·蒂爾說,在你找不到可以合並的機會或者合並的成本過高的時候,你一定要競爭。競爭的時候快刀斬亂麻,要又快又狠結束戰鬥,千萬不要陷入一場越戰式的這種泥漿當中出不來了,這就糟糕了。所以這是我們講關於競爭的這部分。

 

 

 

那麼人人都想打造一個壟斷的企業,壟斷的企業它到底有什麼特徵呢?那麼在這本書里邊說,壟斷企業有這麼四個特徵。第一個特徵叫作專利技術,第二個特徵叫網路效應,第三個叫作規模經濟,第四個是品牌優勢,符合這四個特徵的才能夠被稱作是一個壟斷企業。

 

 

 

什麼叫專利技術?就是你所創造的這個產品比過去的產品至少應該有十倍以上的優勢,這才能夠被稱作是一個有效的專利技術。比如說PayPal在支付的時候,就比過去跑到銀行轉賬的效率提高了至少十倍以上。你在亞馬遜,在當當上買書,比你在新華書店買書,量肯定大了十倍以上,速度也快了十倍以上,成本還低了一倍。這個體驗是十倍以上的體驗,這時候它才能夠被稱作是一個從0到1的創新。

 

 

 

你通過樊登讀書來讀書,一年讀五十本,比你過去一年讀不了兩三本書,這個效應就是大了十倍以上。這就是我們說的第一個,叫作你首先得有一個十倍以上效應的專利。

 

 

 

第二個叫網路效應,就是他可以通過網際網路人帶人的方式不斷地增加。你比如說一開始,Facebook的用戶只有他們班的同學,只有小扎他們班的同學,就他們班那幾十個人。然後就用他的這個Facebook的方法在做,然後大家發現蠻有意思,他們就邀請他們的朋友加入。他們的朋友用了以後覺得挺好用的,邀請他們的朋友加入,這時候你才發現這個網路效應就逐漸地蔓延開了。

 

 

 

PayPal在一開始只有二十四個用戶,誰呢?就是他們公司的二十四個員工。他們要求公司的二十四個員工,每個人都要開一個PayPal的帳戶,他們乾什麼都要求要拿這個來付。

 

 

 

那天我看到一篇文章,我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真的可能性比較大。就是滴滴打車的那個人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講,他說在他最絕望的時候,那個屏幕上就剩下六輛車了。他們有一個監控那個車的那麼一個屏幕,就是如果這個車上有一個司機在開著滴滴打車的話,那個車就會亮起來。那個車一輛一輛地滅下去,都滅下去,因為大家都不用了嘛,就只剩下六輛車了。

 

 

 

為什麼不用了呢?因為沒人用這個東西叫車,那我司機傻呵呵地裝一這個乾嘛。好了,那你讓那些叫車的人裝啊,叫車的人說我裝這玩意根本叫不來車,就沒車,我怎麼能夠叫這玩意,所以那些用戶也不裝。用戶不裝,司機就不裝,那司機不裝,用戶也不裝。你看,這下怎麼搞,所以他就看著那個屏幕上的六輛車,覺得要不然咱別乾了吧。

 

 

 

他就跟大家商量說,要不然咱們解散了算了。結果他想說,咱們如果解散了的話,這六個司機怎麼辦呢,這六個司機那不是被騙了嗎?裝了半天,然後結果什麼都沒有。算了,咬咬牙堅持吧。怎麼做呢?雇了一批大學生上大街上打車,攔著一個車就問,有沒有裝滴滴?沒裝滴滴,不要。打著一車,有沒有裝滴滴?沒裝,不要。

 

 

 

用這些大學生不斷地問,增加了這些司機對於滴滴的認識,說什麼是滴滴呀,怎麼裝啊?這時候他們才會有人裝,裝了以後,好,再雇一批人上街,就專門拿這個手機叫車。就一定要叫到讓這些司機說,這玩意還真能叫到錢,然後司機開始慢慢增加。這時候給司機補貼,然後司機們只要一有補貼,口耳相傳。你這個月掙了五千,怎麼掙那麼多,怎麼回事?這邊有補貼,嘩,司機來了。司機來了以後,老百姓才會覺得用這個東西叫車很方便,才會逐漸地裝,這都是熬出來的。

 

 

 

所以這個叫作網路效應,就是從一小部分人群可以逐漸地蔓延開來。樊登讀書在一開始我還記得很清楚,第一天講的時候,就是一個教室,一個教室里邊坐了大概有一百來人吧。然後我那時候什麼都沒有,我就是跟大家講了一下這個構思跟想法,我說你們願不願意購買這個服務?那時候還沒有音頻、視頻,那時候我們承諾的只是每周給大家一篇文案,就是一個我們現在的圖文那樣的東西,發給大家。

 

 

 

也沒有APP,也沒有公眾號,然後問大家願不願意要?竟然現場就有幾十個人花錢買單了,這都是我上課時候的學生。他們說那行,我們願意買,就賣給他了。有了這幾十個人的初期會員,你這個事就不能停下來了,因為你得為這幾十個人負責。然後就開始不停地講書,不停地講書,那為什麼現在能夠發展到幾萬人呢?我們收這麼多錢,收三百塊錢一年,還能發展到幾萬人。

 

 

 

就是因為這些人聽了以後覺得有效果,只要一本書對我有效,我就覺得值回三百塊錢了。然後就開始跟朋友們不斷地介紹、轉發,我們的會員都是靠朋友帶朋友介紹來的。靠我們一個一個去推銷,那怎麼能夠講到上萬人,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所以這就是第二個,叫作網路效應。

 

 

 

第三個叫規模經濟,如果只有兩萬人用谷歌,那谷歌真是賠死了,因為谷歌的固定成本那麼多,他有那麼多的機房,需要養那麼多的人,那麼多的工程師。但是你發現,當地球上一半以上的人都在用谷歌的時候,他的規模經濟就出現了,因為他的邊際成本是零。

 

 

 

所以所有壟斷企業,你會發現他到最後都是要去打造一個邊際成本是零的這麼一個生意。就是我每增加一個用戶或者減少一個用戶,對於我的成本幾乎沒有影響。BAT全是這樣,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去想到這樣的東西,那就是有規模經濟在里邊的。

 

 

 

最後一個叫作品牌優勢,就是包括蘋果,包括谷歌,包括咱們中國的華為這些東西,他都一定會去努力地打造自己的品牌。因為到最後最值錢的是你的品牌和LOGO,因為品牌的使用是一個邊際成本為零的東西。

 

 

 

各位你們知道,迪士尼前兩天公佈了他們的營收,他們有五百億營收。這里邊電影能夠占到多少呢?電影只有七十個億美元。就是他整個公司有四百億美金的收入吧,他們的電影只占到七十億美元,但是這七十億美元對於迪士尼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東西。為什麼呢?因為這七十億美元給他創造出了無數無價的人物,這些無價的人物形象,所以使用這個人物形象的時候的那個邊際成本就變成了零。所以他可以把規模不斷地擴大,成本不斷地拉低,這就是好生意。

 

 

 

而我們中國人做生意老喜歡做產品,你發現沒有。我同學跟我聊天,他就講他是做手機內置的應用的一些小硬體的。他說我發明瞭一個這個,然後就賣給各種手機的廠商。然後他們都裝進去,裝了以後,我說你現在怎麼樣?還做,做不了了。為什麼?有人冒仿我,冒仿我以後把價格壓低也往裡邊送,我就沒辦法了,那我現在只好再發明一個新東西。

 

 

 

你看,他總覺得自己發明的東西跟消費者沒關系,不需要讓消費者知道。所以他絲毫沒有品牌意識,他覺得只要我搞定了這個大客戶就行了。但是各位你們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品牌的人就永遠沒有定價權。沒有品牌的人就永遠只能面臨同行的挑戰。

 

 

 

就是你五塊錢,我四塊五,你四塊五,我四塊四,就一定要競爭到最後沒有錢為止。所以當國際的經濟環境不好以後,中國第一批倒掉的公司全部都是大型製造企業,因為他們把東西做得又好又便宜。當一個人把產品做到又好又便宜的時候,這個公司就快完蛋了。因為你根本沒有利潤空間,你沒有壟斷的能力而且你也沒有品牌,有品牌才能夠壟斷。

 

 

 

所以這四條是一個好公司的特別重要的標志,品牌效應,網路效應,邊際成本要降到零叫規模效應,還有就是專利技術,這才是打造一個壟斷企業的方向。

 

 

 

前面這一段都是關於創業的一些非常重要的理念性的敘述,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壟斷不是一個可怕的詞,壟斷是我們要追求的方向。

 

 

 

那麼接下來有幾個專題的討論,第一個就是成功到底是靠運氣還是靠能力?彼得·蒂爾認為說,如果認為成功是靠運氣的話,那麼就不存在像喬布斯和這個扎克伯格他們這種,叫作連續創業成功者。埃隆馬斯克這樣的人就不可能了,因為這些人做一個就成一個。

 

 

 

像彼得·蒂爾,他沒說他自己,其實他自己就是做一個成一個。所以這里邊引用了一句名言,是愛默生說的,他說只有淺薄的人相信運氣和機遇,強者只相信因果。你看回到佛教了,強者只相信因果,什麼叫因果?就是春天播種了,秋天才有收獲。這個世界上有兩種法則,這個我特別喜歡,一種叫作社會法則,一種叫作自然法則。什麼叫社會法則?就是我行賄了我把這事辦了,我找了個熟人,我把這事辦成了,你沒行賄所以你就沒辦成。

 

 

 

所以大家認為說,你看你多笨,這個叫社會法則。我作弊了,我這考試就過了。什麼叫自然法則呢?自然法則就是我春天播下了種子,我不斷地呵護它,給它澆水施肥,到了秋天我才能夠收獲莊稼,這個叫作自然法則。

 

 

 

人的一生當中,社會法則偶爾會起作用,這個是真的。但是只要你把時間拉得足夠長的話,你會發現永遠起作用的都是自然法則。所謂的短視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經常說,這個人很短視,短視就是他只看到了社會法則,他沒有看到自然法則。

 

 

 

我們在生活中見過很多人選擇自己的職業方向的時候,就希望能夠混到一個什麼組織里邊去,然後當一個小官,這樣一直乾下去,他覺得這個很穩定,這就是社會法則。社會法則短期之內你看起來真的很穩定,被人尊敬,有一個社會地位什麼的。但是自然法則是什麼呢?就是你這麼多年什麼都沒學會,你這麼多年變得只會喝酒了,你自己內心會變得非常的空虛。

 

 

 

有朝一日突然被淘汰掉了,你都不知道自己怎麼死的。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案例,所以我們要懂得從自然法則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而不是從社會法則的角度來做膚淺的判斷。所以成功不是靠運氣,成功靠的是因果,你得下很大的功夫,你才能夠得到一個相應的結果。

 

 

 

還有一個概念叫冪次法則,大家認為我們這個世界是正態分佈的還是冪次分佈的?什麼叫正態分佈?就這樣一個圖,鐘形曲線,有一部分人特別沒錢,有一部分人特別有錢,剩下的大部分人差不多,這個是鐘形曲線。有一些公司賠錢,有一些公司賺錢,剩下的公司不死不活,這叫鐘形曲線。這個社會是這樣分佈的還是冪次法則分佈的?就是只有一小部分公司特別有錢,剩下的人大部分都沒錢。

 

 

 

彼得·蒂爾認為這個世界是符合冪次法則的而不是符合鐘形曲線的,所以用鐘形曲線的思想來投資的,投資人會怎麼做呢?他會說我應該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所以我這個領域投一點,這個領域投一點,每個領域都投一些,分佈出去好幾百個公司。這個掙錢了,發了,那個沒掙錢就賠了。好,正態分佈嘛。

 

 

 

但是彼得·蒂爾說,如果你用這樣的方式來投資的話就好像在做祈禱一樣,就是把錢投出去了,祈禱大家幫忙哦,一定要賺錢哦。然後你賺錢的公司的利潤會被那些不賺錢的公司的虧損吃掉,所以基本上你是賺不到錢的。

 

 

 

而事實上彼得·蒂爾認為,投資就應該去投那些能夠成功的公司,並且你要把全副的精力投入進去幫助這個公司成功。絕不是祈禱它成功,而是你要拿你投資人的精力、資源來幫助他成功。這時候你才會發現,你投一個就能夠成一個,所以冪次法則是很重要的。

 

 

 

那麼冪次法則對我們每一個個人有什麼影響呢?就是你們會把精力投在什麼地方?我見過很多年輕人為了賺錢,他一邊上著班,一邊又兼職打工,上下班路上還要開滴滴專車。還要想辦法在淘寶上開個小店賣東西。他通過這麼多的事,他保證自己每個月能賺到一萬塊錢,他覺得每個月賺到一萬塊錢挺好的,我這個生活就可以了。

 

 

 

那你有沒有想過你把精力這樣平均分散到這麼多事當中,你哪個事能夠做到最好呢?每個事都做得一般,單位不把你開除就不錯了。那個淘寶店有點收益就不錯了,上下班接點那個單子,你也不可能倍增,每天就那麼點單子。加在一塊兒一萬塊錢,十年以後呢?十年以後說不定連一萬都沒有了,因為那時候滴滴可能不要錢了,可能免費。那怎麼辦?而你的技能有沒有得到大幅的提升呢?沒有。

 

 

 

所以與其把精力分散在不同的領域當中,維持一個固定的收益,不如乾嘛呢?把精力集中在一點上爆破。比如說我把這個網店好好開,把它開好,一看營收做到幾千萬。行了,這就是冪次法則。或者我在這公司里邊好好乾,創業不意味著一定要單乾,單乾不代表著創業。你比如說你如果擁有谷歌百分之零點零零一的股份,我相信比你有其他公司百分之百的股份還要好吧。所以當一個人把自己的精力能夠投身到一個大公司當中去,跟著這個創業公司一塊兒成功的時候,這其實也是冪次法則的特徵。

 

 

 

我們就發現很多人在一個地方待的時間很長以後,就會收獲到那個冪次法則了。那個坑打得足夠深,最後就變成了一口井。而如果你這個坑打得不夠深,你就留下來一個一個的坑,永遠都見不到水。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從冪次法則的角度來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和精力的分配。

 

 

 

彼得·蒂爾倡導大家始終要相信秘密的存在,這就是我們說的好奇心。這個世界有兩種秘密,一種是自然的秘密,一種是人的秘密。你比如說愛迪生發明的燈泡,這就是他發現了自然的秘密。發現了這個自然的秘密令愛迪生特別的興奮,他說這太棒了,然後改變了世界。

 

 

 

那你說我發現不了這個,這玩意太難了,咱又不是屠呦呦,做不了這事,那怎麼辦呢?你能不能嘗試著發現人的秘密,比如說優步他發明瞭什麼呢?優步其實就是發明瞭人和人的關系,就這個車出門的時候,他可以拉上一個人,就這麼一個事。Airbnb發明瞭什麼呢?我到一個地去我可以不用住旅館,我住在這個網友家裡邊也挺好的。然後讓大家把安全性提高,把社交屬性做出來,這就是人和人,人際關系的發現。

 

 

 

當你能夠發明出新的人際關系的結構的時候,這也是一種發現,這種秘密是永遠存在的。那麼當你發現了一個秘密之後應該怎麼辦呢?彼得·蒂爾說,你發明瞭一個秘密,你如果把它埋在心裡邊跟誰都不說,那完蛋了,那這個秘密爛在心裡邊了。你如果把這個秘密講出來,跟誰都說,所有的人都發,在網上到處傳,那就給別人辦了好事,讓別人去做這個事了。

 

 

 

他說保守一個秘密最佳的規模是一個公司,就是你如果想保守這個秘密,你就應該成立一個小公司。我們大家用這個秘密作為我們核心的創業點,然後把它逐漸地放大,這個公司就能夠把這個秘密變成現實,然後它不斷地擴張、增長。

 

 

 

樊登讀書就是這樣,就是我們發現了一個秘密說,聽書其實也挺好的。聽樊老師講一下比自己看那個書快得多,這就是秘密。我們有會員特別逗,有一個警察就跟我講,說我是給面子才加入的。我那朋友非得讓我加入,我就給面子加入。加入我就不聽,因為我覺得書就得我自己看,我乾嘛要聽別人講呢?大部分人心中會有這樣的想法,我們都可以理解。

 

 

 

結果有一次,他去蹲守一個犯罪嫌疑人,蹲在外頭,蹲守了大概兩天兩夜。實在是沒事乾了,煩得要命,他說乾脆把這玩意打開聽聽吧,然後他就聽我講了一本《高效演講》。一聽完說,挺有意思這事,再聽一遍,然後聽了好幾遍。聽完以後覺得在演講方面取得了收獲,怎麼辦呢?他說我要看一下這本書,就跑去買這本書回家看。

 

 

 

結果他看了一下這個書,馬上就知道樊登讀書的價值。他看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就只看了第一章,根本看不下去,根本沒時間看,或者他看起來覺得很慢。因為大量的人閱讀能力在不斷地退化,所以他就看不下去了。他就突然明白說,哦,原來這個東西這麼厲害,原來這個東西真的能夠幫到我快速地學習。他才會廣泛地把這個東西推廣給更多的人,他讓周圍身邊的很多人都加入我們的樊登讀書來學習,這就是我們保守秘密的一個範圍。

 

 

 

我們現在把這個秘密給到我們的會員,我們的會員們一塊兒來保守這個秘密,然後把這個秘密更多的擴大給外部的人。所以這就是要相信這個世界上永遠都有秘密,都可以找得到。

 

 

 

還有很多創業之前就要做好的事,這里邊彼得·蒂爾說了幾個,我還認為蠻重要的。第一個是尋找合夥人,千萬不要和一個一拍即合的人一塊兒創業,就兩人聊天聊嗨了,說行,咱倆搞個公司吧。如果兩個人根本沒有感情基礎,互相不瞭解,之前沒有共事過,對他的性格也不清楚,這就跟在拉斯維加斯喝醉了酒結婚一樣有風險。所以合夥人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個就是董事會一定要小,除非你公司上市了,董事會不要超過五個人,要分清楚所有權、經營權和控制權。盡量地招全職員工,兼職員工不靠譜。可以給員工發股權,願意接受股權代替金錢做報酬的員工才是靠譜的員工。如果這個員工一看這個月只發了一半的工資,剩下的都是股權,他就辭職了。那很好,那他就不是我們想要的人。

 

 

 

最後就是只要你在創新,你的創業工作就沒有停止過。只要你公司始終保持創新,這個創業工作就從來沒有停過。最後呢,就是說到了幫派文化,因為PayPal在矽谷叫作PayPal黑幫,他們這幫人都特別牛。就是我們剛剛說那些公司,那個老總們都是一個幫派的。

 

 

 

怎麼打造這個幫派文化呢?首先你招聘的時候就要招到那些有理念的人,我們是為了改變中國而成立的公司,我們是為了改變這個世界而成立的公司。有這個願望的人我才要他,千萬不要用公司的福利來誘惑人,我們公司中午有免費的午餐,我們公司可以按時下班,你用這個來招聘人,招來的就只是那些希望享受的人。

 

 

 

所以你要招的是有熱情、有動力,願意跟你一塊兒血氣方剛地做一些事的人,這是第一點。然後就是要在公司中不斷地強調你的這個理念,不斷地號召大家為這個理念而奮鬥。同時他很重要的一點,說一定要做這樣的衛衣,要做帽子,要做自己的公司的產品。因為這個會讓公司的員工覺得有歸屬感,覺得我們大家在一起共同來戰鬥。所以PayPal黑幫的團結的緊密性非常強,他們相互之間支持,給大家提供資源,讓他們不斷地成功。

 

 

 

重視推廣和銷售,千萬不要以為只要是好產品就一定能夠蔓延。有很多好產品因為推廣不利完蛋的,多的是,所以推廣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最後他強調了人和機器的關系,因為很多人擔心未來機器會不會打敗人?尤其是最近有很多科研成果,上一次上邊發了一篇文章說,機器已經開始學會學習了,機器學習的能力已經快趕上人了。在這個東西出現了以後,那將來這個地球被機器統治了怎麼辦?

 

 

 

彼得·蒂爾就覺得說,這個擔憂其實有點過慮了,為什麼呢?兩個人要競爭一定是因為有著共同的需求。當機器和人有著共同的需求的時候,他們才會競爭。機器跟人沒有共同的需求,機器要的是電,機器又不吃東西,所以你只要給他足夠的電他就能夠運轉下去,所以他認為這個不需要。而且人和機器的優勢是完全不一樣的,你比如說大家都覺得機器現在很好用,你試試讓機器識別一個照片,你試試看。機器需要經過大範圍的運算,經過幾千萬次的重復計算,他才能夠識別一個四歲小孩和一個狗的照片的區別,而且還有可能是失敗的,百分之二十多的失敗率。

 

 

 

但是這對一個嬰兒來講只需要看一眼就實現了,所以人和機器的優勢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他認為未來應該是人和機器的結合,把人的優勢和機器的優勢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未來的新的世界。

 

 

 

最後他用一句話概括了一下,我覺得特別棒。他說我們必須如同古人第一眼看到這個世界一樣,對這個世界保持著好奇心,我們才能夠重構。我們必須像古人第一眼看到這個世界一樣,對這個世界保持那樣的新奇的感覺,我們才能夠重構世界,守護未來。

 

 

 

所以我覺得彼得·蒂爾這個人真的挺了不起的,除了創業成功這件事之外,他從哲學的層面給了我們很多的反思。那這本書里邊,我希望大家能夠有印象的就是壟斷,從0到1,然後冪次法則。要相信秘密的存在,始終對未來保持好奇心。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到大家,讓大家在創業的道路上能夠少走一些彎路。跟著我們一起每年讀五十本書,我們一同來改變我們周圍的世界,謝謝大家!

 

 

 

 

 

arrow
arrow

    蘇小凱分享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