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是知識的缺口【138】

這才是心理學

這就是為什麼保健品不能標榜療效

 

20210724.jpg

 

 

作者是基思斯坦諾維奇,多倫多大學心理學的國家首席教授,是全球25位最高產的教育心理學家之一。

 

心理學的定義是什麼呢?用一句話來概括,叫作有關行為的,以數據為基礎的科學研究

 

科學的第一個要素是“系統的實證主義”

 

這就是關於科學的一系列的定義:要符合可證偽性,要能夠完成同行評審,要能夠產生公共的知識,具有可重複性,而且能解決實際中的問題。

 

見證是打開偽科學之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為什麼見證會無效,關鍵在於安慰劑效應。

 

以往會有盲點就是,實際上保健品有療效,為什麼不能標榜療效?

 

原因是,廠商也只會報成功案例,失敗的案例不會報;有療效也未必是這商品的幫助,就是安慰劑效應。

 

例:我曾經吃含魚油的葉黃素,突然變得很通暢。

 

這本書的解盲,如同偽科學都會強調我都是對的,不會有錯誤;最後都會自圓其說,重點就是利益衝突

 

經典為什麼是經典,就是有很多專家都會看過,而內容是嚴謹的,才不會被打臉,在市面上才會流傳著。

 

我們要做個有獨立思考的人,關鍵之一是要有批判性思維,碰到事情要反思說,是這樣子嗎?避免陷入盲點而被操縱或欺騙。

 

另外推薦【73】知識大遷移,多讀書好書,減少盲點產生。

 

這本書提到的五分之一效應。

就是無論你跟這個社會上的人說多麼離譜的信息,總有五分之一的人會相信。

 

「這才是心理學,說得直接又屬實。」

我握緊沙包大的右拳說。

 

 

大綱

 

前言

不會被打臉的科學定義

會被打臉的偽科學

鮮活性效應

相關和因果的區別

學會控制條件

小心愛因斯坦綜合症

科學講究的是聚合性證據

神奇子彈神話

概率推理

賭徒謬誤

為什麼這個社會上會形成鄙視受害者的這個習慣

學會接受錯誤以減少錯誤

作者的煩惱

最核心的抵制叫作利益衝突

 

 

前言

 

這本書是一本非常經典的心理學教材,叫作《這才是心理學》。

 

這已經是這個教材的第十一版了,它的核心其實講的是“批判性思維”——如何判斷什麼是真的心理學,什麼是假的心理學。

 

這本書的作者在開篇的時候告訴我們,如果在大街上,隨便攔住一個人問:“知道誰是心理學家嗎?”那絕大部分的人能夠說出的名字,就是弗洛伊德了。

 

你要問排第二位的人是誰,大家就不一樣了,可能有人說榮格,有人說弗洛姆,或者其他的人。但是,大部分的人都能夠知道的就是弗洛伊德。

 

所以,這本書的第一章,就是告訴我們弗洛伊德所引發的麻煩有多大。在今天看來,他所做的研究基本都不可證偽,都能夠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自圓其說

 

所以,你沒法通過實驗、對照組、雙盲控制來驗證他的假說。

 

但是,這個給整個心理學造成了一個麻煩——它使得大量的人認為心理學就是這樣,心理學就是“你能夠說出我心裡想的是什麼嗎”?

 

所以這個作者在開篇就列出了很多心理學家認為不應該被歸為心理學的東西。比如說所謂的心理操控、所謂的色彩心理、星座心理、讀心術、超速閱讀。

 

見過超速閱讀嗎?就是拿著這本書,這樣不停地翻,叫量子波動閱讀法,這是騙人的。然後自助錄音——就是每天晚上睡覺時,他聽一個錄音帶,聽著聽著第二天早上起來,煙就戒掉了什麼的,這不對。還有通靈偵探等等這些東西。

 

它不是真正地能夠被歸為科學一類的心理學,科學講究的是要有多樣性和統一性。

 

所以,對心理學的定義是什麼呢?用一句話來概括,叫作“有關行為的,以數據為基礎的科學研究”

 

只有你的研究是符合以數據為基礎的科學研究,並且是針對人或者動物的行為來開展的,這個才能夠被叫作心理學。

 

 

不會被打臉的科學定義

 

科學的第一個要素是“系統的實證主義”,也就是說白大褂、顯微鏡並不代表科學。

 

有很多騙人的機構把自己偽裝得特別像科學家,頭發弄成白的,戴個眼鏡,然後站在一大堆顯微鏡前面講話。

 

這些東西跟科學毫無關系,因為那些東西都是可以花錢買來的,道具而已,真正的科學是系統的實證主義。

 

那麼,整個系統的實證主義是怎麼產生的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它要能夠產生公共知識。什麼叫作公共知識?第一點,就是要能夠有“可重複性”和“同行評審”。

 

樊登上大學的時候,有的同學讀博士,讀材料系,那是硬科學,然後他們就發現自己做的這個實驗,怎麼做都做不出來那些大科學家們做的實驗結論,就覺得特別疑惑,甚至都覺得乾脆改一下實驗數據行不行。

 

你一改實驗數據,你就能夠做的跟別人一樣,但這是肯定不對的,你改實驗數據肯定不是科學的。

 

而真正科學的是什麼呢?你在這個實驗室能夠做出來,那我到那個實驗室,我控制同樣的條件,我也一定能夠還原做出來的這個東西,叫作可重複性

 

比如像《科學》或者《自然》《新英格蘭》《柳葉刀》這樣的雜志,你要發一篇文章,那是相當困難。

 

我認識那些能夠在這些雜志上發表文章的人,知道他這幾年下來,就是為了應付這一個雜志社整天的質詢。

 

雜志社會派全世界的頂尖專家整天來跟他談話,研究他的每一個數據,最後經過了好幾年雜志社對他的研究,才能夠決定這篇文章能夠發表在這樣的雜志上,這叫同行評審

 

第三個因素就是“要驗證可解決的問題”。這個東西出來了以後,它能夠在實際生活當中得到驗證。

 

包括愛因斯坦所做的研究,盡管大家覺得那是關於宇宙的東西,但他都能夠驗證實際的問題。

 

他都能夠測算出星星的位置、能夠幫你規劃航天飛機走的路線、動力,這就是相對論給實際生活帶來的改變。

 

第四個最重要的點叫作“可證偽性”。我在很多本書裡面講過可證偽性,也就是卡爾·波普爾說的這個東西,但是一定還要再強調,因為這個東西對於我們的國民來講,太重要了。

 

有一個醫生,叫作本傑明·拉什,是美國當年的國父之一。他在美國鬧瘟疫的時候去幫別人治病,他治病的方法是放血療法,華盛頓就是被這麼放血給放死的。

 

這個放血療法一定會死很多人嗎?你想,人本來就那麼虛弱,還放一盆血,可能會死很多人。但是,也有人能真的好,就是放了血以後,過兩天好了。

 

所以,當本傑明·拉什的手裡邊死了無數個病人以後,本傑明·拉什越來越堅定地相信放血療法是有效的。為什麼?因為,他認為這些人本來可能會被瘟疫全部帶走,經過這樣的放血,你看這個人活了,那個人也活了。

 

他只要找到那麼十幾個人,然後活了,他的信心就會倍增。他滿懷著榮譽感、激情、覺得自己特別棒的心情,天天給人放血。你想,這種方法能殺死多少人!

 

但是這個案例說明什麼呢?就是用證實的方法來證明一個東西是否科學,沒有價值,這就是可證偽性的根本。

 

你比如說,問一個算命的人:“你這個算命準確嗎?”“當然準了,你開什麼玩笑,你看這老張,他們家丟了東西,我跟他說往東找,找著了。

 

那大家可能會很奇怪,說證實怎麼會無價值呢?你來找我,你說你家丟了東西,我就東西南北地跟你胡說,來上一千個人,東西南北我都說,最後至少得有四分之一的人感謝我。

 

有這四分之一的人感謝我,我就足夠成為神漢,我就可以掛錦旗了,你看,這就是證實。

 

所以,你用證實的方法來證明這個東西是科學的,沒道理。人的身體有自愈的能力,那些人極其強壯,得了瘟疫,放了一盆血,他們也還能活下來。這就是我們說,為什麼可證偽性很重要。

 

卡爾·波普爾提出這個可證偽性的核心含義是什麼呢?樊登給大家認真地念一下可證偽性標準:“主張一項理論如果有用,它所做出的預測必須是明確的,理論必須兩面兼顧,也就是說這項理論在告訴我們,哪些事情會發生的同時,應該指出哪些事情不會發生。

 

如果不會發生的事情確實發生了,我們就得到了一個明確的信號:這項理論有問題,它可能需要修正,或者我們需要去尋找一個全新的理論。

 

不管哪種方式,我們最終有一個更接近真理的理論。相反,如果一個理論不能夠把任何可能的觀察排除在外,那麼它將永遠不能被修正,同時我們將被禁錮在當前的思維方式中,失去了取得進步的可能。

 

這就是說,一個成功的理論並不是可以用來解釋所有可能的結果,因為這樣的理論本身就喪失了任何預測能力。”

 

這個書面化的語言就是不容易懂,解釋一下。比如說,弗洛伊德認為你的各種各樣的行為,是因為你的性欲得到了壓抑,所以才表現出來你今天口吃、抑鬱或者自閉,這是因為性欲得到壓抑了。

 

然後你跟弗洛伊德講:“我覺得我的性欲沒有壓抑,從小到大我覺得我挺放得開的,我都得到了滿足,我沒有壓抑,這不像啊!”他會怎麼講呢?

 

他說:“那是因為你壓抑得太深,你自己不知道。”你看,不可證偽。就是你出現了一個他說不準的狀況,他認為你不知道你的性欲被壓抑得更深了,你沒法解決。所以,這就叫作不可證偽性。

 

而科學是可證偽的。可證偽的東西意味著你要冒一個很大的險:如果我這個東西的負面出來了,我得承認我是錯的。這叫作可證偽性。

 

就像愛因斯坦說太陽背後有一顆星星,我們在地球上應該能看到那顆星星,它的夾角是一弧秒。

 

你想,如果愛因斯坦敢說這樣的大話,結果天文學家怎麼看都看不到那顆星星,大家就會產生懷疑,這就是愛因斯坦下了一個極大的賭註:我的理論可以是錯的,如果你看不到那顆星星的話,我的理論就是錯的。這就是了不起的科學。

 

 

所以,愛因斯坦告訴你,只有光線扭曲才能夠看得到星星,這叫可證偽性。請註意,一個理論滿足可證偽性,不代表這個理論永遠是對的。

 

科學從來不承諾這個科學永遠是對的,凡是說我這個科學永遠是對的,它反倒失去了預測性,普遍的真理反倒不對了。

 

科學家能夠承認自己的理論不對,就像愛因斯坦,後來他發現量子力學以後,就產生了大量的糾結和矛盾。

 

量子力學、牛頓力學和相對論,在我們看來都是符合科學性的,但你說它們三個,哪一個是絕對真理?恐怕都不是。它都可以有錯,但它是具有科學性的。

 

而反過來那些沒有科學性的東西,反而說自己永遠是對的,不會錯,不能夠得到挑戰。

 

這就是科學和偽科學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點,科學是允許犯錯、鼓勵犯錯,而且你簡單地提出一個猜想,簡單地提出一個想法,這並不值錢,你能論證這個過程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而反科學的人士會為科學樹立一個“科學無瑕疵的稻草人”形象,就是他說“你不是科學的嗎,你怎麼犯錯了!你看你這事,你怎麼解釋?要是你解釋不了,那麼你那個就不夠科學”。

 

他這是用一個稻草人來打擊科學這件事。科學不可能無瑕疵,科學家從來都不是本質主義者,而是操作主義者

 

科學家的特點是操作主義者,他用的是可觀測的事件。他不會故弄玄虛,他不會跟你講一個詞讓你想不明白,然後琢磨,最後覺得好高深、真高級,然後一輩子在那兒較那個勁。

 

這就是關於科學的一系列的定義:要符合可證偽性,要能夠完成同行評審,要能夠產生公共的知識,具有可重複性,而且能解決實際中的問題。

 

 

會被打臉的偽科學

 

那麼,接下來我們看常見的偽科學的心理學都來自哪些方向。第一個就是見證與個案。前面我們講了,見證是打開偽科學之門的一個最重要的東西。

 

樊登小時候在西安長大,西安旁邊有一個城市,叫作咸陽,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的一個藥都。咸陽一開始賣藥都是靠賣保健品,很多人都賺到了錢。

 

樊登那時候就知道賣保健品的方法,就是雇一些人站在大街上發傳單,那個傳單上全都是“我六十三歲,我什麼病,然後治好了!”“我三十二歲,我什麼什麼病,痛苦了多少年,然後治好了!”傳單上還帶照片。

 

這個東西已經被現在的廣告法完全禁掉了,為什麼呢?就是你哪怕說,你必須得上真的案例,都沒用,因為假藥也能找到真案例。

 

我們之前講過,就是你碰運氣都能治好幾個,所以一旦把這些案例一個一個地羅列出來,見證之門就被打開。

 

這里邊有一個很鮮活的案例。有一個所謂的心理學家,這個人研究什麼呢?研究出生順序。他認為一個人的出生順序,對你的性格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例如,你是老大、老二、還是老三,這對你的性格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這個作者還寫了好幾本書。後來奧普拉·溫弗瑞就把他請到節目里來,讓他來展示這個研究。

 

結果他在講他的出生順序理論的時候,有一個觀眾站起來發言,說:“我的哥哥也是家裡的老大,我的父母把那個笨蛋送到哈佛,而讓我去了一個將來能夠成為一名牙醫的兩年制專科學校。

 

但他們的神童在一年之後就輟學了,跑到科羅拉多的山頂。我們最後一次見到他時,他正在編籃子。

 

我搞不懂你關於長子善於學習的這個說法。”就是你說長子善於學習,我這兒舉出一個反例,你看,不靈的地方來了。這位觀眾使現場氣氛驟然緊張,但是博士見得多了,他早就預計到了這種情況。

 

博士說:“是的,我也曾見過很多像你哥哥一樣的個案。是的,我經常可以在我的從業經歷中遇到這樣的人,他們的期望上旋的動力過程發生了中斷,生成潛意識的要求來抵抗父母轉化到他們身上的期望。

 

這樣的話,個體的生活規則會朝著與傳統成就標準相反的方向發展。”一陣肅然的沉默之後,討論轉向了下一個案例。

 

這就是你永遠沒法證明他說得不對。信的人就會越信,會信得不得了,因為他就會覺得,你看多準,特靈!這都是對的!這些朋友呢,我倒不建議拉黑他們,沒必要,咱們互相不要拉黑,大家都是好人。

 

我們可以去讀一本書,有一本書叫作《偽科學與超自然現象》,你把這本書好好地讀一讀。

 

這是我們所說的“見證是打開偽科學之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大量的偽科學的心理學是通過見證來推廣的,我告訴你,偽科學會對整個世界造成非常多的傷害。

 

你比如說,當年有一個偽科學的心理學家提出來,說孤獨症是因為童年的時候打了疫苗。這樣的一個理論風行了很長時間,到現在還有很多人都認為小孩得孤獨症是因為疫苗

 

雖然打疫苗有百萬分之幾的概率使得他得了這個孤獨症,但這導致大量的家長拒絕給孩子打疫苗,從而導致大量的孩子生病、死亡。

 

這就是我們說,看起來無害的這些理論和研究最後會給整個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這就是偽科學所帶來的危害,它是要命的東西。

 

那為什麼見證無效?這里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安慰劑效應。安慰劑效應可能大家沒感覺。

 

我說幾個數據你就知道了:抑鬱症安慰劑效應的有效率達到百分之二十九,也就是說你有抑鬱症,我給你搓兩粒這個藥丸,我說吃吧,我獨自配的靈丹妙藥,你吃了,百分之二十九的人顯著有效,吃完就覺得高興。

 

然後十二指腸潰瘍——你說這是一個硬性疾病,十二指腸潰瘍會疼的,但十二指腸潰瘍的安慰劑效應高達百分之三十六,就是搓點藥丸吃就行。

 

偏頭疼的安慰劑效應能達到百分之二十九。所以,安慰劑效應導致大量的個案是不能夠被證明的。

 

 

鮮活性效應

 

還有叫作鮮活性效應。今天在路上朋友還跟我說他爸爸抽煙,別人怎麼勸都勸不服。你看到有名的人抽煙,似乎沒事,你就覺得抽煙是沒事的。

 

科學不能講這個,因為抽煙對你的身體有害這件事,是心腦血管、高血壓、腦科學、糖尿病等領域的這些專家研究了那麼長時間,把因果關系都研究清楚了的一個事。再從統計數字上看,這確實是一個危害極大的問題。

 

但是,因為你看到了某一個人抽煙,結果活得時間很長,你就給自己找一個繼續抽煙的藉口,這就叫作鮮活性效應。

 

你知道治療鮮活性效應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就是讓他看到一個更加鮮活的反例。我見過有人怎麼戒酒的,就是他的哥們喝酒喝得猝死,很鮮活,在他身邊喝酒猝死,因此這個人就戒掉了。

 

你得靠一個更具有鮮活性的案例才能夠治療一個鮮活性的、不科學的結論。

 

那我們沒必要這樣,我們乾嗎非要經過這麼慘痛的教訓呢?我們要相信科學呀!最起碼你得知道,這個東西對身體有害是大概率的事件,這已經研究清楚了。

 

所以,不能夠通過個案和見證來相信所謂的心理學,這是第一種

 

 

相關和因果的區別

 

第二種叫相關和因果的區別。很多人所推廣的心理學是用相關關系來描述的,凡是學過這個東西的人,百分之多少都得到了什麼什麼。

 

這個沒道理的。比如說,中國台灣曾經做過一個調查“什麼樣的人會更加主動地使用避孕工具”,結果最後做出來的所有數據當中,跟使用避孕工具最高頻相關的是家裡面擁有的烤箱的人。

 

這兩條曲線幾乎完全擬合,具有高度相關性。凡是擁有烤箱的家庭,使用避孕工具都比較積極。

 

但是,這個數據拿出來以後,你就會笑,認為這個從因果關繫上想不出來吧,怎麼會想到買了烤箱,就會想去用避孕的工具?實際上這就是相關關系。

 

可能有烤箱的家庭更多都是中產階級家庭,而這些中產階級家庭受過教育,有避孕意識,所以才會這樣做。這是個相關關系,不是因果關系。

 

那真正能夠有效地去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實驗,拿出更有力的證據來。這里邊有一個案例我覺得很感動:有一個叫作戈德伯格的醫生,他研究糙皮病。

 

糙皮病是很痛苦的一種疾病,就是身上的皮膚變得很糟糕,然後消化道也會出問題,還會出現拉肚子等等一大堆的問題。

 

當時的很多醫生認為糙皮病是一種傳染性疾病,但是戈德伯格就認為糙皮病應該不是傳染性疾病,不是靠排泄物傳染得的這種疾病,然後他很快說服了大家。

 

他怎麼就能夠說服大家呢?他的辦法真絕,他吃了糙皮病患者的排泄物,吃下去以後,過了很久沒有得病,讓大家知道這個病的傳播途徑不是這個樣子。

 

為什麼大家會往那個方向懷疑呢?因為那些患糙皮病的患者的生活條件確實很糟糕——污水橫流、沒有好的廁所系統等等。

 

所以,這會讓人以為它是跟生活條件有關、容易傳染的這麼一種疾病。但是,後來他認為,糙皮病是由於某一種營養素的缺乏而導致的。那你說你怎麼辯論?

 

辯論的方法就是我排除這個因素,我用可證偽性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是更加有力的證據,而不是簡單的因果關系。

 

你要簡單地看因果關系,你會覺得這家沒有廁所、那家上的是公共廁所、這家也是——你把公共廁所這件事跟糙皮病聯系起來,這個有道理。

 

你能夠這麼想,因為它是相關性的關系,但它並不是因果關系。你越是這樣相信,你就越會看到更多這樣的證據,這叫作選擇性偏差,所以你就會得出一個錯誤的結論。

 

當然,我們不能夠說相關關系沒有價值,兩個數據之間有著明顯的相關關系,它是有價值的。價值在哪兒呢?

 

它有助於證明假設的聚合效度,我就可能會朝這個方向做更多的關註、進行研究,所以我不能輕易地排除一個相關關系,但你絕不能夠簡單地用相關關系就代表著因果關系。這就是我們說,第二類容易出現的心理學的偏差。

 

 

學會控制條件

 

第三類就是我們要知道學會控制條件。最近我讀很多管理學的書,大部分都是概括、總結、回顧、定義。為什麼呢?

 

管理學極難做控制條件。就比如說,“這個領導的個人領導力對公司的影響占比百分之三十”,這結論怎麼得出來的?

 

你不能夠把通用電氣和通用汽車兩家公司,別的條件都做得一模一樣,唯獨只有這個領導有一點點不一樣,然後我們來看這個結果是什麼。因為那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沒法控制條件的一個研究。

 

醫生為什麼能做這樣的實驗呢?醫生完全可以做到隨機分配與操縱。隨機分配和操縱共同定義了真實驗,也就是說醫生把這些患者隨機地分配成兩組。

 

然後操縱他們的治療手段,甚至連那些給患者發藥的護士都不知道他們發的是藥還是安慰劑。

 

一旦護士知道了,他們對待這兩組患者的態度可能會不一樣,可能會影響到最後的治療效果,這個叫作污染治療的數據。

 

所以,只有那個設計實驗的人知道哪些人吃的是安慰劑,哪些人吃的是藥,然後讓那些護士們發藥,外形都一樣,過一段時間看統計結果。

 

這樣才能夠看出來這個藥是不是真的有效。所以,我們經常講控制組、雙盲實驗,這就是要把控制條件做好。

 

如果不做好控制條件,會出現的問題是什麼呢?我們經常會搞不清楚,哪些是對現象的描述,哪些是對現象的解釋。比如說,八十多年前有一個德國人,說他的馬會做算術,叫聰明的漢斯,然後大家就都去看這匹馬。

 

這匹馬的特點就是它站那兒,然後你說:“二加二等於幾?”它拿蹄子開始敲,“梆、梆、梆、梆”,敲四下,停了,“二加二等於四”。“十加十呢?”敲二十下。“八加七?”十五下。周圍的人就傻了,然後把它牽到各種各樣的地方表演。

 

這匹馬都行,都能敲得準確,所有人就覺得不得了,這匹馬學會了數學,對嗎?

 

你看,這個就叫作對現象的描述,對現象的描述是說你問這匹馬問題,它確實能答出來。但這不是正確的解釋。

 

後來有一個很細心的科學家去研究,發現這匹馬根本不是會算數,因為馬會算數這事確實有點太離譜了,但是這匹馬的確有一些特異功能

 

這匹馬的特異功能是:它善於觀察主人的表情。就是主人只要快到那個正確答案的時候,雖然極力控制,但是也會做出一些不一樣的表現。

 

比如說“八加七”,當馬敲到第十四下的時候,它的腳抬起來,然後那主人很緊張,馬立馬敲一下,停了——它能夠讀出人的表情。後來,人們發現它不僅僅讀主人的,周圍的人的表情也能讀出來。那怎麼辦呢?

 

控制唄,控制一下實驗條件就好了。把周圍一屏蔽,拉個布遮起來,這匹馬再也算不出來題了。

 

它只要看不到周圍人的表現,它敲這個就是錯的;它只要能夠看到人,它就能夠敲出來是對的。這就是我們所講的“對這個現象的解釋不科學”。

 

 

小心愛因斯坦綜合症

 

然後下一類偽科學叫作“你要小心愛因斯坦綜合症”。什麼叫“愛因斯坦綜合症”?就是愛因斯坦似乎是橫空出世的,愛因斯坦在發表了狹義相對論以後,所有人覺得顛覆了——完了,牛頓竟然錯了,我們之前全部都理解錯了。

 

大家聽我們講過《愛因斯坦傳》,就會知道這是多麼震撼的一件事。它給大量老百姓造成了一個錯覺,認為科學的出現就是顛覆性的,就是一旦出現一個了不起的理論,我們就會覺得又顛覆了。

 

後來你會發現,所有喊這種顛覆了、徹底的、最新的、了不起的,都是出現在電視廣告里,尤其是夜間長篇電視購物,它都是顛覆性的。顛覆哪兒那麼容易?並不是所有的科學都是偉大的變革性的突破,愛因斯坦也不是。

 

這里最重要的叫作“關聯性原則”。愛因斯坦的理論和牛頓的理論有著高度的關聯性,無論愛因斯坦理論中的那些新概念是多麼令人震驚,包括鐘表變慢、質量會隨速度增加等等,但它們都遵從關聯性原則。

 

在宣告牛頓力學的滯後性的同時,愛因斯坦的理論沒有否定那些以牛頓觀點為基礎的運動事實,或者是認為其毫無意義。相反,在速度較低的情況下,這兩種理論做出了本質上相同的預測。

 

愛因斯坦理論的高明之處在於,它能夠解釋更為廣泛的新現象,而這些是牛頓力學所做不到的。

 

因此,即使是愛因斯坦理論——這個科學歷史上最驚人的基礎性的概念重構——也依舊遵循著關聯性原則,它是一點一點地突破的。

 

你可以說牛頓的理論在某些方面不能夠給出解釋,但是現在愛因斯坦的這個理論能夠解釋;你也可以說愛因斯坦的理論在量子領域里邊並不完備,現在量子力學補充了它,它們都可以進行迭代。

 

但是,你不能說之前的理論全是錯的,只有我這個東西是一下子全對的,就像那種“衝著米飯說話,米飯能夠不會壞”的理論,這就屬於顛覆,就是讓所有的常識都變得無知。

 

而偽科學根本不考慮這件事,偽科學就覺得“我終於找到了一個賣點,我終於找到了一個突破性的結論,拿這個東西做廣告是很管用的”。

 

眾多的個體會容易參與其中,就是把偽科學當作科學這麼供奉起來,這是很嚇人的一件事。

 

 

科學講究的是聚合性證據

 

就是科學是在瑕疵當中進步的,沒有一個證據沒有瑕疵,每個證據都有可能有瑕疵。這個跟法院完全不一樣,法院是認為這個證據有瑕疵,所以這個證據不能夠採信,法院只能夠接受沒有瑕疵的證據,最後我們來判案。

 

科學可不是,科學是說這個證據有瑕疵,我要參考一下,這個證據也有瑕疵,我也要參考一下,我把大量有瑕疵的這些證據放在一起,甚至矛盾的都可以放在一起,我來研究到底是什麼。

 

 

 

比如說,我們在做科學史上非常著名的雙縫實驗的時候,觀測到波粒二象性。就是這個光打過去以後,光既有波的性質,也有粒子的性質,這就屬於兩個完全不同的證據。

 

這兩個證據是相互矛盾的,但是綜合在一起是有效的,得出的結果是波粒二象性。

 

這就是我們說“科學講究聚合性證據”,科學不追求每一個證據完全正確,不追求顛覆所有的之前的研究,科學尋求的是共識,而不是突破。

 

如果你非要說之前的東西全錯,那些東西都不對,最容易的方法是建立一套自己的偽科學理論,不需要同行評議,這個最容易達到。

 

但實際上,就算是愛因斯坦,他也是漸進性質,他的理論跟牛頓力學能夠非常好地結合起來。

 

 

神奇子彈神話

 

還有一個常出現的狀況,叫作神奇子彈神話。就是很多事情是由很複雜的原因構成的,但是因為我們人的大腦特別喜歡追求單一的答案,所以我們會從多重原因當中,找到一個原因拿來做解釋,我們認為就是這個。

 

但是這個東西在心理學的偽科學領域非常有市場。比如說有人搞那種幫助孩子戒除網癮的訓練營,都不叫訓練營了,應該叫集中營。送進來以後罰孩子,讓他在烈日下跑步,有的孩子甚至因此而喪命,親子關系被破壞是一定的.

 

靠的是什麼呢?他就是說:“你的孩子之所以學習不好,就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迷戀手機。”你看,當我們的大腦簡單化地把“學習不好”這麼複雜的一個事情,簡單地歸納為手機的問題,那麼家長就可以不惜一切的代價。

 

甚至讓孩子冒著生命危險去參加這樣偽科學的心理學訓練營,最後導致出現悲劇,訓練營被叫停。

 

這就叫作神奇子彈神話,就是我們過去講過那句話“如果你手裡有一把榔頭,那麼你看誰都是一個釘子”。就是因為你的工具是榔頭,所以你看哪兒都是釘子,“鐺、鐺、鐺”地敲。

 

假如你手中有一個工具,你認為能夠戒除網癮,那你解釋所有的孩子的問題都是網癮、網癮、網癮。

 

如果你手裡有工具,你認為夫妻和睦對家庭很重要,你看誰不幸福都是因為他父母離婚,因為他是單親家庭,這都叫作不負責任的神奇子彈神話。

 

而基本上任何一個現象的發生,都是交互作用。單一原因的誘惑是很大的,人類就是喜歡找到一個單一的原因。因為單一原因找到以後,你心裡舒服。

 

看電影的時候,這個人“啪”被打了一槍,打完一槍以後,只要出現這個鏡頭,這個人基本就活了,就是找子彈,“嘣”夾出一個子彈頭,“嘣”往那兒一掉。

 

這個鏡頭只要一齣現,大家認為這人活了,沒問題。你看,它滿足了我們的心理,我們覺得只要一個人體內的那個子彈被取出來了,這人就沒事了。

 

人就是喜歡這麼美好的東西,沒辦法。但問題是,這個人很有可能子彈取出來了,但是死了。這個人的死亡很有可能就不是那個子彈造成的,是因為他體內感染,或者這個子彈打了一槍沒事,但他得了別的病死了,都有可能。

 

所以,這是個交互作用的結果。而我們在面對孩子的學習障礙、面對抑鬱症、面對肥胖、面對阿爾茨海默症等種種社會問題的時候,我們都希望能夠尋找一根救命稻草。

 

所以,這時候就給了騙子特別多的空間,他告訴你,只要解決這個問題,你就能夠解決那些問題,這就是神奇子彈效應。

 

所以,當你去用單一的原因去理解各種問題的時候,很容易上當、很容易受騙,這里的誘惑很大。

 

樊登得承認,我過去一定犯過這樣的錯誤。就是我會強調“原來這才是根本”。你忍不住就想說這樣的話,因為人就是這樣,人就會喜歡“我終於找到答案了”那種感覺。

 

但實際上我們更應該說的話是:“我們離答案又近了一點,我們可能又知道了一些真相,但是真正的真相是什麼,還在探索,還在追尋。”它是一個互動式的結果。

 

 

概率推理

 

這段很有意思,叫作概率推理。有很多心理學騙人是在概率上下功夫,這個叫“人類認知的阿喀琉斯之踵”。也就是說,人類特別容易在這個概率上面出問題。

 

我先給你們出道數學題,你們算一下:假如有一個藥劑可以檢測愛滋病,百分之百能夠檢測出來,就是只要你得了愛滋病,這個藥劑一定能夠檢測得出來,這是第一個條件。

 

第二,這個藥劑的唯一問題是,對於那些沒有艾滋病的人,它大概有百分之五的陽性率。也就是說,一百個健康人來檢測,很有可能有五個人會有顯示出來陽性,它的錯誤率是百分之五,百分之九十五是對的。

 

然後現在告訴你,這個病在全社會當中的比例是千分之一,也就是說,一千個人中會有一個人得愛滋病。

 

假如你去醫院里邊做體檢,人家說“檢測一下愛滋病這個指標吧”,結果一檢測出來發現陽性,請問你有多大概率得這個病?

 

我把這道題發在我的朋友圈裡邊,然後讓朋友圈的朋友們作答,很多人的答案都是百分之九十五。但是實際的答案是什麼呢?實際的答案是百分之二。為什麼?

 

你忽略了基礎概率。基礎概率就是這個病在全社會的比例也是千分之一。

 

好了,假設我們有一千個人來做這個檢測,有五十個人都會得陽性,因為它的錯檢率是百分之五,所以這一千個人里有五十個都是陽性,而這五十個人當中,只有一個人是真的得這個病。

 

但是,我們人的大腦很難做這樣的運算,這就是概率思維的問題。

 

如果沒有概率思維,你在世界上很難理解很多道理。我跟你講“男人比女人個子高”,你同意這句話嗎?男人的平均身高肯定比女人高,人就這麼發育的。

 

但是,你非得給我找出一概率,你說:“概率指導比你高多了。”你非這麼說,這叫抬杠,就是我們完全不接受這是一個概率的問題。

 

像癌症、肺癌和吸煙,很多人說“吸煙多的人容易得肺癌”,你應該同意這個概念吧,但你告訴我“那個人吸了一輩子,最後好好地走了,沒得”,這是跟概率思維較勁。

 

 

賭徒謬誤

 

我們得有概率思維的應用。這里牽扯到很多問題,比如說樣本量大小的問題、賭徒謬誤的問題。什麼叫賭徒謬誤?

 

比如說拋硬幣,我連著拋了五次都是正面,然後我問你下一次拋的是什麼?假如你是一個學過概率的人,你會知道說無所謂,一半一半。

 

但是賭徒不會這麼想,賭徒認為已經連成一條龍了。在賭場裡面好多人分析這個,說這個運已經開了多久了,所以下一把一定怎麼怎麼樣,他覺得自己似乎能夠預測那個走勢。

 

我覺得最可笑的是有人去社區里邊,看那些賣彩票的地方把那個線畫出來。竟然還有人出關於彩票的書,也就是有多少種方法可以預測彩票,然後還有很多人買,買了這本書在那兒研究,最後傾家蕩產,把所有的錢全部都花光。

 

這就是他完全不知道關於概率思維的東西。你看,賭場才不相信賭博的概率,賭場的概率是被馴化過的概率。什麼叫作被馴化過的概率?

 

因為開賭場的人穩賺,他一點兒都不賭,去玩的人才是玩命,而且你是穩輸。只要你有期待在那兒,一定輸。

 

賭場不會允許你帶幾十個億一次賭,說:“我這次跟賭場賭身家,我出幾十個億,贏了賭場歸我。”

 

他們從來不玩這個,他得保證他的錢比你多得多,只要你在這兒玩,你就死定了,你就永遠輸在這個地方,所以大家不要賭博。

 

概率思維如果結合起來偶然性,你就能夠發現市場上特別多的騙局。什麼叫偶然性?就是人的大腦不能夠接受偶然性,所以人的大腦喜歡絞盡腦汁地虛構關系,虛構很多無謂的關系

 

。比如說有一種工作,就是股票經紀人,他們就是在股票市場上,給你推薦股票的那些人。

 

這些股票經紀人的能力有多“強”呢?如果讓猴子隨便選股票,猴子就是亂選的,大概有一半的猴子的成績能夠超過標準普爾指數,打敗了三分之二的股票經紀人。

 

也就是說,那些股票經紀人經過審慎的分析,所得出的結果不如猴子胡亂買。他是通過對於偶然性事件的過度解釋來形成自己的專業性。

 

而且這里邊還有騙局,你說他不是故意騙你,但確實有故意騙你的人。故意騙你的是什麼人呢?

 

比如說預測足球賽的勝負。有一個人是哈佛大學數學系的,就這樣騙了別人很多錢。他在城裡邊的每個酒吧講“今天晚上這個隊贏”,然後那個店主就發現,這哥們連著十次都說對了。

 

店主後來說:“你是幹嗎的?你為什麼都能說對?”他說:“我是哈佛數學系的,我們有一套演算法,我能夠算出來哪個隊贏,這個特別容易。”

 

然後,那店主說:“那咱就合作吧,要不然,我弄點錢?”弄了幾十萬美元給這小孩賭球,小孩拿到這個錢就消失了,沒出現。

 

為什麼呢?我原來也收到過這樣的信,信上說請一定關註某某股票,這個股票下周一定會漲,然後關注,漲了。

 

過一周又來一個“請一定關註某某股票”,又漲了,我說這個厲害。過了一段時間,他們就讓我花錢,加入他們的俱樂部。後來我才知道,這就是玩概率。

 

那個小夥子為什麼十次都能準呢?他選一半的酒吧說這個隊贏,選另一半的酒吧說那個隊贏,這樣的話他就有一半肯定是對的。

 

然後到第二次去的時候,在這里邊選一半,他說這個隊贏,那裡邊選一半,說那個隊贏,就是運氣加上選擇、加上聰明,最後就造成一個“神”——能夠預測所有東西的人。這就是叫作“對於偶然性的錯誤解讀”。

 

我們心中的那些迷信、我們那些小小的算計,或者我們被別人利用、被別人欺騙,往往是來自於這個東西。

 

 

為什麼這個社會上會形成鄙視受害者的這個習慣

 

比如說,當社會上發生了一些很悲慘的事件的時候,你會發現我們有很多人去譴責那個受害者。那為什麼這個社會上會形成鄙視受害者的這個習慣呢?

 

這就是錯覺相關,就是我們不能夠接受好端端的一個壞事,怎麼會發生在一個正常人身上呢?但那就是偶然發生,這個世界上就是有偶然性事件,你得能夠坦然地接受偶然性事件。

 

但是,這個會讓我們心裡不舒服,因為如果你坦然地接受偶然性事件發生,就代表著偶然性事件也會發生在你的身上,所以你就不安全、不舒服。因此,我們就更願意把它解釋為不是偶然性事件。

 

“你被你的校長性騷擾,一定是因為你不檢點,一定是因為你穿的衣服太暴露”,這種話很壞。

 

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內心找到一點點平衡,讓內心能夠稍微舒服一點點,你根本不知道加害在對方身上的是多麼大的網路暴力。所以,這就是我們說偶然性的事件所帶來的傷害。

 

那我們怎麼理解巧合這件事?這里給大家算了一個帳,這個也解釋了我多年來心中的疑慮。

 

比如說,樊登以前騎自行車,那時候老騎自行車,我就不喜歡壓那個井蓋,我覺得我的車如果壓著井蓋,我今天就要倒霉,今天又被人揍了一頓、今天考試成績又低了等等。

 

當你對外在的世界完全無助的時候,就像我們的先民一樣,我們的先民對這個洪荒的宇宙完全無助的時候,就在使勁地找聯系、使勁地找規律,他給自己構造一套系統。

 

讓你看起來似乎安全一點。就像我整天繞著井蓋騎自行車一樣,實際上很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

 

這些事件就是偶然發生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你選擇它發生了,有那麼多種奇怪的組合,你非得認為腳癢和家裡來人是一對,這個就導致你覺得不得了。

 

就像我非得認為壓了井蓋跟今天成績考低了有關系。你知道這個多容易驗證,比如說我今天壓了井蓋,壓了井蓋以後,跑到學校去。

 

發下來成績,一看數學第一名,忽略;英語第二名,忽略;物理不及格,倒霉,今天壓了井蓋。

 

你看,這就是選擇性地接收,使得你把其他所有的匹配忽略掉,你就覺得只要你幹了這個事,你就一定會出現那個問題。

 

 

學會接受錯誤以減少錯誤

 

丹尼爾·卡尼曼是現在能夠被稱作心理學家的支柱性的人物,就是沒有他的話,大家都已經質疑心理學了。

 

他是真正心理學扛鼎的人。丹尼爾·卡尼曼在以色列空軍服役的時候,有一次他們就發現到以色列去打仗的那兩隊飛機回來了,有一個小隊的飛機被打下了四架,另外一個小隊只被打下了一架。

 

然後那個領導就對丹尼爾·卡尼曼說:“你去分析一下,你不是負責分析的嗎?你去分析一下這兩個小隊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這個區別?”

 

丹尼爾·卡尼曼作為心理學家壓根就沒去,他認為這是隨機事件,今天這個隊倒霉,打下來的有四架,那個隊運氣好,只打下來了一架。

 

但是,如果你要去分析,你控制不住人的大腦,就喜歡給它添油加醋,就喜歡增加聯系性,然後去找,你一定能夠找出特別多的原因,證明這個隊很卓越,那個隊很糟糕。

 

但是你試試看,下次再一打仗,這個隊又掉了幾架飛機呢?你所有的結論都反過來了,又變了,就是沒事找事。

 

所以我們人得學會什麼呢?這里邊有個建議是“學會接受錯誤以減少錯誤”。什麼叫作“接受錯誤以減少錯誤”?

 

有一個實驗是這樣做的:他和一個人說:“你可以預測這個桌上亮的是紅燈還是藍燈?”。

 

這個心理學家早就設計好了,這個紅燈亮七十次,藍燈亮三十次,然後看你大概能拍中多少次。實驗開始了,紅燈、藍燈這樣拍,然後沒過多久,他就發現紅燈老亮。

 

因為很明顯這個七十次,另一個三十次,所以很明顯這邊亮的特別多,然後這邊亮的特別少。然後,這時候你說你應該怎麼拍呢?按照你要想得到最高分的做法,你就應該一直拍紅燈,最後你能得七十分。

 

但是沒有人這樣做,所有的人都覺得紅燈亮了幾次了,應該來個藍的吧。結果沒有人的分數能夠達到七十分,大部分人都是四十分、五十分,這就是叫作“接受錯誤以減少錯誤”。

 

我們在心理學當中有很多所謂的心理學的偽科學,它們所給你倡導的那種生活方式,就是希望你能夠每次拍紅藍燈都是對的,我幫你再優化一下。

 

讓你每次都對。不可能,你的生活中一定有偶然性,你要能夠學會接受這些偶然性,你要接受你的生活會出現問題。你像我為什麼繞著井蓋走?

 

我就希望一次倒霉的事都不要發生,但是不行,你最好的方法就是老老實實開車,老老實實騎著自行車,該倒霉的事發生就發生了。這時候你接受了這個錯誤,反倒減少了整個系統性的錯誤。

 

 

作者的煩惱

 

這個作者是特別替心理學操心的人,他說為什麼心理學不招人待見?諾貝爾沒有心理學獎,獲得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是丹尼爾·卡尼曼,他得的竟然是諾貝爾經濟學獎。

 

然後,人們並不把丹尼爾·卡尼曼的書放在心理學的架子上,而是放在經濟學的架子上。

 

哈佛大學有個很著名的教授,叫斯蒂芬·平克,他是一位典型的心理學教授,但是人們把他的書放在科學的架子上,也不放在心理學的架子上。

 

作者在書里說,心理學的書架上,現在最常見的是三類書:第一類書是早期經典,就包括我們所說的卡爾·榮格,弗洛伊德,還包括我們講的《自卑與超越》的作者阿德勒這些人。

 

雖然我們很喜歡這本《自卑與超越》,但你得知道,它並不符合科學的原則,它可能有一些智慧。就好像我們講孔子、老子,你說孔子的話經過科學驗證了嗎?

 

那可能很難,但是它有智慧,它能夠說出很多讓你覺得受啟發的東西,但你不能夠簡單地說《自卑與超越》是科學驗證,所以第一類就是心理學的早期著作,弗洛伊德、斯金納、榮格、弗洛姆、埃里克森等等。

 

這些著作多半側重老師的精神分析觀點,已經完全不能代表當代心理學了。然後,第二類讀物是那些偽裝成心理學的偽科學書籍。常見的第三類讀物,就是所謂的自助類的讀物,只有少數,甚至是鳳毛麟角的書籍由負責任的心理學家為公眾撰寫。

 

還有許多書,雖然出自心理學專業人士之手,但算不上負責任的作品。它能夠滿足消費者最重要的幾個需求,比如說賺錢、減肥、擁有更好的性生活,這是賣得最好的三類書的方向。

 

人們現在發明瞭一句話,叫作“從理髮師那兒學來的心理學”。因為理發師經常看奧普爾·溫弗瑞的節目。看完奧普爾·溫弗瑞的節目,理髮師跟你聊天的時候,就講那些東西。

 

很多都是安慰劑效應的東西,所以這個是使得偽科學不斷泛濫的一個重要的原因。作者說偽科學已經泛濫,這里你怎麼識別偽科學呢?

 

“你要注意這麼幾個特點:第一個,當你發現有人在宣揚用於治療創傷的那些未經檢驗的、怪異療法的時候”。未經檢驗的怪異療法,就是哭、讓你看見前世,覺得不得了那種感覺。

 

第二個,已經被證實的無效的,針對孤獨症的一些療法,比如說輔助溝通療法等等”,也就是孤獨症的孩子能夠表達的那種東西。

 

第三個,繼續使用一些未被充分驗證的心理評估工具,例如各種投射測驗,然後利用潛意識來做自我治療的錄音帶,然後使用高度暗示性的治療技術、誘發兒時受虐的記憶等等”,這些東西都是目前泛濫的偽科學。

 

作者在最後再次強調偽科學的主張有以下特徵:“喜歡採用特殊的假定,使得主張免於被證偽。”

 

就是你怎麼都質疑不了他,他永遠都對,永遠都能夠自圓其說,那你相信他肯定不是科學;“強調主張是確證的、是不可辯駁的。”

 

這個觀點無可置疑,因為這麼多年已經都這樣了。而且你註意一個狀況,越是偽科學,越喜歡收集大量的數據。

 

愛因斯坦從來不會講“我有五千個案例”,愛因斯坦只需要講一個,你就服了,因為那個證據的力量要強得多,那是一個可證偽性的證據,而且他賭的賭注極高,特別容易被證偽。

 

所以愛因斯坦的那個例子就很有力量,但是你拿出五千個符合的案例,沒用,越是這樣的人,越容易喜歡說:“你說有用沒用!”全場的人都說有用,你嚇壞了,你覺得我的媽呀,這肯定是有用的!所以要小心這個證據。

 

“然後喜歡將提供證據的任務,強加給懷疑者,而非擁護者”就是你質疑我,你拿出證據來,他自己不去做這個證偽性的研究。這一點我覺得,你如果跟真的科學家接觸過的話就知道了。

 

我有一次跟中國的心腦血管方面的大專家一起開過一次會,我瞭解了他們的研究進程,太佩服了:他們得出一個結論以後,絕對不敢輕易地發表論文,而是千方百計地證明它是錯的,就是不斷地做實驗。

 

不斷地找數據來攻擊他的實驗結果,攻擊了很長時間,發現沒錯,這時候才敢提申請,要發表這個文章。而那些靠偽心理學混飯吃的人,極其捍衛自己的說法。

 

只要你敢質疑他是錯的,他就急了,他告你,然後他讓你給他拿出證據來,拿不出證據來他就告你。你看,他把它當成一碗飯,這是他的生計。所以,他們喜歡把提供證據的任務強加給懷疑者。

 

“然後過度依賴逸聞趣事,和各類見證敘述來證實其主張,接下來一個叫作逃避同行評審”。你說這些武林高手的同行是誰?那就是其他的武林高手唄!你跟他評審一下就知道了。

 

“然後並非建立在已有的科學知識之上”這就是缺乏我們說的相關性,你和其他的科學之間都不相容,你是橫空出世出來的,這時候就危險了。

 

 

最核心的抵制叫作利益衝突

 

這個作者講得很清楚,最核心的抵制叫作利益衝突。有大量的人靠它吃飯,有大量的人把它發展成了一門生意,你知道以前賣催眠錄音帶的人多賺錢嗎,催眠的錄音帶比賣邁克爾·傑克遜唱歌的錄音帶賣得貴得多。

 

到現在你去問都是很貴很貴的,因為他就賣給那些心理有疾病的人,所以就賣得極貴,然後一年收入幾百萬、上千萬的美金。

 

反過來,讀書是全世界最便宜的一件事,你看這本書四十八塊錢。

 

而且,真正有效的書可能也就是經典的、好的、那些倡導你去深入思考的、讓你能夠找到更多的科學性依據的東西,能夠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清楚和明白。

 

所以,樊登講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知道我們每一個人有權利活得更明白,我們不能夠輕易地被別人操縱和欺騙

 

 

 

臉書粉專

Really凱分享實用知識

 

各位都是有智慧的人
請各位動動有智慧的手指!

記得按讚和分享

感謝!

 

打10篇=1壘安打

打50篇2壘安打

打100篇=全壘打

打1000篇=滿貫全壘打

加油!

 

 

 

#這裡有實用的知識

#兩份心得

#知識就是力量
#好奇心是知識的缺口

#嚴長壽

#爬兩座山

#台灣世界展望會
#洪雪珍斜槓班

#樊登讀書

#這才是心理學

#科學不追求每一個證據完全正確,不追求顛覆所有的之前的研究,科學尋求的是共識,而不是突破。

#不會被打臉的科學定義

#會被打臉的偽科學

#鮮活性效應

#學會控制條件

#小心愛因斯坦綜合症

#科學講究的是聚合性證據

#神奇子彈神話

#為什麼這個社會上會形成鄙視受害者的這個習慣

#的重點是可證偽性

 

 

圖取材自:台灣世界展望會

 

 

 

取自:樊登讀書,這才是心理學

 

 

 

讀完本文約需35分鐘

 

 

各位好,我們今天在上海長寧圖書館為大家錄制本期的新書。這本書是一本非常經典的心理學教材,叫作《這才是心理學》。據版權方告訴我們,這本書在海外的定價大概合人民幣近一千塊錢。你想想看,聽這麼一本書是多麼劃算的一件事!這已經是這個教材的第十一版了,它的核心其實講的是“批判性思維”——如何判斷什麼是真的心理學,什麼是假的心理學。這本書的作者在開篇的時候告訴我們,如果在大街上,隨便攔住一個人問:“知道誰是心理學家嗎?”那絕大部分的人能夠說出的名字,就是弗洛伊德了。你要問排第二位的人是誰,大家就不一樣了,可能有人說榮格,有人說弗洛姆,或者其他的人。但是,大部分的人都能夠知道的就是弗洛伊德。

 

 

 

所以,這本書的第一章,就是告訴我們弗洛伊德所引發的麻煩有多大。在今天看來,他所做的研究基本都不可證偽,都能夠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自圓其說。所以,你沒法通過實驗、對照組、雙盲控制來驗證他的假說。但是,這個給整個心理學造成了一個麻煩——它使得大量的人認為心理學就是這樣,心理學就是“你能夠說出我心裡想的是什麼嗎”?

 

 

 

所以這個作者在開篇就列出了很多心理學家認為不應該被歸為心理學的東西。比如說所謂的心理操控、所謂的色彩心理、星座心理、讀心術、超速閱讀。見過超速閱讀嗎?就是拿著這本書,這樣不停地翻,叫量子波動閱讀法,這是騙人的。然後自助錄音——就是每天晚上睡覺時,他聽一個錄音帶,聽著聽著第二天早上起來,煙就戒掉了什麼的,這不對。還有通靈偵探等等這些東西。它不是真正地能夠被歸為科學一類的心理學,科學講究的是要有多樣性和統一性。所以,對心理學的定義是什麼呢?用一句話來概括,叫作“有關行為的,以數據為基礎的科學研究”。只有你的研究是符合以數據為基礎的科學研究,並且是針對人或者動物的行為來開展的,這個才能夠被叫作心理學。

 

 

 

那麼,首先就要搞明白什麼是科學?科學這個東西大家聽起來都很熟悉,似乎所有人都經常用到這個詞。科學的第一個要素是“系統的實證主義”,也就是說白大褂、顯微鏡並不代表科學。有很多騙人的機構把自己偽裝得特別像科學家,頭發弄成白的,戴個眼鏡,然後站在一大堆顯微鏡前面講話。這些東西跟科學毫無關系,因為那些東西都是可以花錢買來的,道具而已,真正的科學是系統的實證主義。

 

 

 

那麼,整個系統的實證主義是怎麼產生的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它要能夠產生公共知識。什麼叫作公共知識?第一點,就是要能夠有“可重復性”和“同行評審”。我上大學的時候,有的同學讀博士,讀材料系,那是硬科學,然後他們就發現自己做的這個實驗,怎麼做都做不出來那些大科學家們做的實驗結論,就覺得特別疑惑,甚至都覺得乾脆改一下實驗數據行不行。你一改實驗數據,你就能夠做的跟別人一樣,但這是肯定不對的,你改實驗數據肯定不是科學的。而真正科學的是什麼呢?你在這個實驗室能夠做出來,那我到那個實驗室,我控制同樣的條件,我也一定能夠還原做出來的這個東西,叫作可重復性。比如像《科學》或者《自然》《新英格蘭》《柳葉刀》這樣的雜志,你要發一篇文章,那是相當困難。我認識那些能夠在這些雜志上發表文章的人,知道他這幾年下來,就是為了應付這一個雜志社整天的質詢。雜志社會派全世界的頂尖專家整天來跟他談話,研究他的每一個數據,最後經過了好幾年雜志社對他的研究,才能夠決定這篇文章能夠發表在這樣的雜志上,這叫同行評審。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要驗證可解決的問題”。這個東西出來了以後,它能夠在實際生活當中得到驗證。包括愛因斯坦所做的研究,盡管大家覺得那是關於宇宙的東西,但他都能夠驗證實際的問題,他都能夠測算出星星的位置、能夠幫你規劃航天飛機走的路線、動力,這就是相對論給實際生活帶來的改變。

 

 

 

第四個最重要的點叫作“可證偽性”。我在很多本書裡面講過可證偽性,也就是卡爾·波普爾說的這個東西,但是一定還要再強調,因為這個東西對於我們的國民來講,太重要了。有一個醫生,叫作本傑明·拉什,是美國當年的國父之一。他在美國鬧瘟疫的時候去幫別人治病,他治病的方法是放血療法,華盛頓就是被這麼放血給放死的。這個放血療法一定會死很多人嗎?你想,人本來就那麼虛弱,還放一盆血,可能會死很多人。但是,也有人能真的好,就是放了血以後,過兩天好了。所以,當本傑明·拉什的手裡邊死了無數個病人以後,本傑明·拉什越來越堅定地相信放血療法是有效的。為什麼?因為,他認為這些人本來可能會被瘟疫全部帶走,經過這樣的放血,你看這個人活了,那個人也活了。他只要找到那麼十幾個人,然後活了,他的信心就會倍增。他滿懷著榮譽感、激情、覺得自己特別棒的心情,天天給人放血。你想,這種方法能殺死多少人!

 

 

 

但是這個案例說明什麼呢?就是用證實的方法來證明一個東西是否科學,沒有價值,這就是可證偽性的根本。你比如說,問一個算命的人:“你這個算命準確嗎?”“當然準了,你開什麼玩笑,你看這老張,他們家丟了東西,我跟他說往東找,找著了。這老李,他閨女出了點事,我跟他說怎麼破,這破了,多高興。你看,我這一牆的錦旗。”這一牆的錦旗叫什麼?都叫作證實。但是證實無價值。那大家可能會很奇怪,說證實怎麼會無價值呢?你來找我,你說你家丟了東西,我就東西南北地跟你胡說,來上一千個人,東西南北我都說,最後至少得有四分之一的人感謝我。有這四分之一的人感謝我,我就足夠成為神漢,我就可以掛錦旗了,你看,這就是證實。所以,你用證實的方法來證明這個東西是科學的,沒道理。人的身體有自愈的能力,那些人極其強壯,得了瘟疫,放了一盆血,他們也還能活下來。這就是我們說,為什麼可證偽性很重要。

 

 

 

卡爾·波普爾提出這個可證偽性的核心含義是什麼呢?我給大家認真地念一下可證偽性標準:“主張一項理論如果有用,它所做出的預測必須是明確的,理論必須兩面兼顧,也就是說這項理論在告訴我們,哪些事情會發生的同時,應該指出哪些事情不會發生。如果不會發生的事情確實發生了,我們就得到了一個明確的信號:這項理論有問題,它可能需要修正,或者我們需要去尋找一個全新的理論。不管哪種方式,我們最終有一個更接近真理的理論。相反,如果一個理論不能夠把任何可能的觀察排除在外,那麼它將永遠不能被修正,同時我們將被禁錮在當前的思維方式中,失去了取得進步的可能。這就是說,一個成功的理論並不是可以用來解釋所有可能的結果,因為這樣的理論本身就喪失了任何預測能力。”

 

 

 

這個書面化的語言就是不容易懂,解釋一下。比如說,弗洛伊德認為你的各種各樣的行為,是因為你的性欲得到了壓抑,所以才表現出來你今天口吃、抑鬱或者自閉,這是因為性欲得到壓抑了。然後你跟弗洛伊德講:“我覺得我的性欲沒有壓抑,從小到大我覺得我挺放得開的,我都得到了滿足,我沒有壓抑,這不像啊!”他會怎麼講呢?他說:“那是因為你壓抑得太深,你自己不知道。”你看,不可證偽。就是你出現了一個他說不準的狀況,他認為你不知道你的性欲被壓抑得更深了,你沒法解決。所以,這就叫作不可證偽性。

 

 

 

而科學是可證偽的。可證偽的東西意味著你要冒一個很大的險:如果我這個東西的負面出來了,我得承認我是錯的。這叫作可證偽性。就像愛因斯坦說太陽背後有一顆星星,我們在地球上應該能看到那顆星星,它的夾角是一弧秒。你想,如果愛因斯坦敢說這樣的大話,結果天文學家怎麼看都看不到那顆星星,大家就會產生懷疑,這就是愛因斯坦下了一個極大的賭註:我的理論可以是錯的,如果你看不到那顆星星的話,我的理論就是錯的。這就是了不起的科學。

 

 

 

所以,愛因斯坦告訴你,只有光線扭曲才能夠看得到星星,這叫可證偽性。請註意,一個理論滿足可證偽性,不代表這個理論永遠是對的。科學從來不承諾這個科學永遠是對的,凡是說我這個科學永遠是對的,它反倒失去了預測性,普遍的真理反倒不對了。科學家能夠承認自己的理論不對,就像愛因斯坦,後來他發現量子力學以後,就產生了大量的糾結和矛盾。量子力學、牛頓力學和相對論,在我們看來都是符合科學性的,但你說它們三個,哪一個是絕對真理?恐怕都不是。它都可以有錯,但它是具有科學性的。而反過來那些沒有科學性的東西,反而說自己永遠是對的,不會錯,不能夠得到挑戰。這就是科學和偽科學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點,科學是允許犯錯、鼓勵犯錯,而且你簡單地提出一個猜想,簡單地提出一個想法,這並不值錢,你能論證這個過程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而反科學的人士會為科學樹立一個“科學無瑕疵的稻草人”形象,就是他說“你不是科學的嗎,你怎麼犯錯了!你看你這事,你怎麼解釋?要是你解釋不了,那麼你那個就不夠科學”。他這是用一個稻草人來打擊科學這件事。科學不可能無瑕疵,科學家從來都不是本質主義者,而是操作主義者。

 

 

 

科學家的特點是操作主義者,他用的是可觀測的事件。他不會故弄玄虛,他不會跟你講一個詞讓你想不明白,然後琢磨,最後覺得好高深、真高級,然後一輩子在那兒較那個勁。這就是關於科學的一系列的定義:要符合可證偽性,要能夠完成同行評審,要能夠產生公共的知識,具有可重復性,而且能解決實際中的問題。

 

 

 

那麼,接下來我們看常見的偽科學的心理學都來自哪些方向。第一個就是見證與個案。前面我們講了,見證是打開偽科學之門的一個最重要的東西。我小時候在西安長大,西安旁邊有一個城市,叫作咸陽,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的一個藥都。咸陽一開始賣藥都是靠賣保健品,很多人都賺到了錢。我那時候就知道賣保健品的方法,就是雇一些人站在大街上發傳單,那個傳單上全都是“我六十三歲,我什麼病,然後治好了!”“我三十二歲,我什麼什麼病,痛苦了多少年,然後治好了!”傳單上還帶照片。這個東西已經被現在的廣告法完全禁掉了,為什麼呢?就是你哪怕說,你必須得上真的案例,都沒用,因為假藥也能找到真案例。我們之前講過,就是你碰運氣都能治好幾個,所以一旦把這些案例一個一個地羅列出來,見證之門就被打開。

 

 

 

這里邊有一個很鮮活的案例。有一個所謂的心理學家,這個人研究什麼呢?研究出生順序。他認為一個人的出生順序,對你的性格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例如,你是老大、老二、還是老三,這對你的性格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這個作者還寫了好幾本書。後來奧普拉·溫弗瑞就把他請到節目里來,讓他來展示這個研究。結果他在講他的出生順序理論的時候,有一個觀眾站起來發言,說:“我的哥哥也是家裡的老大,我的父母把那個笨蛋送到哈佛,而讓我去了一個將來能夠成為一名牙醫的兩年制專科學校,但他們的神童在一年之後就輟學了,跑到科羅拉多的山頂。我們最後一次見到他時,他正在編籃子。我搞不懂你關於長子善於學習的這個說法。”就是你說長子善於學習,我這兒舉出一個反例,你看,不靈的地方來了。這位觀眾使現場氣氛驟然緊張,但是博士見得多了,他早就預計到了這種情況。博士說:“是的,我也曾見過很多像你哥哥一樣的個案。是的,我經常可以在我的從業經歷中遇到這樣的人,他們的期望上旋的動力過程發生了中斷,生成潛意識的要求來抵抗父母轉化到他們身上的期望。這樣的話,個體的生活規則會朝著與傳統成就標準相反的方向發展。”一陣肅然的沉默之後,討論轉向了下一個案例。

 

 

 

這就是你永遠沒法證明他說得不對。信的人就會越信,會信得不得了,因為他就會覺得,你看多準,特靈!這都是對的!這些朋友呢,我倒不建議拉黑他們,沒必要,咱們互相不要拉黑,大家都是好人。我們可以去讀一本書,有一本書叫作《偽科學與超自然現象》,你把這本書好好地讀一讀。

 

 

 

這是我們所說的“見證是打開偽科學之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大量的偽科學的心理學是通過見證來推廣的,我告訴你,偽科學會對整個世界造成非常多的傷害。你比如說,當年有一個偽科學的心理學家提出來,說孤獨症是因為童年的時候打了疫苗。這樣的一個理論風行了很長時間,到現在還有很多人都認為小孩得孤獨症是因為疫苗。雖然打疫苗有百萬分之幾的概率使得他得了這個孤獨症,但這導致大量的家長拒絕給孩子打疫苗,從而導致大量的孩子生病、死亡。這就是我們說,看起來無害的這些理論和研究最後會給整個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這就是偽科學所帶來的危害,它是要命的東西。

 

 

 

那為什麼見證無效?這里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安慰劑效應。安慰劑效應可能大家沒感覺,我說幾個數據你就知道了:抑鬱症安慰劑效應的有效率達到百分之二十九,也就是說你有抑鬱症,我給你搓兩粒這個藥丸,我說吃吧,我獨自配的靈丹妙藥,你吃了,百分之二十九的人顯著有效,吃完就覺得高興。然後十二指腸潰瘍——你說這是一個硬性疾病,十二指腸潰瘍會疼的,但十二指腸潰瘍的安慰劑效應高達百分之三十六,就是搓點藥丸吃就行。偏頭疼的安慰劑效應能達到百分之二十九。所以,安慰劑效應導致大量的個案是不能夠被證明的。

 

 

 

還有叫作鮮活性效應。今天在路上朋友還跟我說他爸爸抽煙,別人怎麼勸都勸不服。你看到有名的人抽煙,似乎沒事,你就覺得抽煙是沒事的。科學不能講這個,因為抽煙對你的身體有害這件事,是心腦血管、高血壓、腦科學、糖尿病等領域的這些專家研究了那麼長時間,把因果關系都研究清楚了的一個事。再從統計數字上看,這確實是一個危害極大的問題。但是,因為你看到了某一個人抽煙,結果活得時間很長,你就給自己找一個繼續抽煙的藉口,這就叫作鮮活性效應。

 

 

 

你知道治療鮮活性效應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就是讓他看到一個更加鮮活的反例。我見過有人怎麼戒酒的,就是他的哥們喝酒喝得猝死,很鮮活,在他身邊喝酒猝死,因此這個人就戒掉了。你得靠一個更具有鮮活性的案例才能夠治療一個鮮活性的、不科學的結論。那我們沒必要這樣,我們乾嗎非要經過這麼慘痛的教訓呢?我們要相信科學呀!最起碼你得知道,這個東西對身體有害是大概率的事件,這已經研究清楚了。所以,不能夠通過個案和見證來相信所謂的心理學,這是第一種。

 

 

 

第二種叫相關和因果的區別。很多人所推廣的心理學是用相關關系來描述的,凡是學過這個東西的人,百分之多少都得到了什麼什麼。這個沒道理的。比如說,中國台灣曾經做過一個調查“什麼樣的人會更加主動地使用避孕工具”,結果最後做出來的所有數據當中,跟使用避孕工具最高頻相關的是家裡面擁有的烤箱的人。這兩條曲線幾乎完全擬合,具有高度相關性。凡是擁有烤箱的家庭,使用避孕工具都比較積極。但是,這個數據拿出來以後,你就會笑,認為這個從因果關繫上想不出來吧,怎麼會想到買了烤箱,就會想去用避孕的工具?實際上這就是相關關系。可能有烤箱的家庭更多都是中產階級家庭,而這些中產階級家庭受過教育,有避孕意識,所以才會這樣做。這是個相關關系,不是因果關系。

 

 

 

那真正能夠有效地去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實驗,拿出更有力的證據來。這里邊有一個案例我覺得很感動:有一個叫作戈德伯格的醫生,他研究糙皮病。糙皮病是很痛苦的一種疾病,就是身上的皮膚變得很糟糕,然後消化道也會出問題,還會出現拉肚子等等一大堆的問題。當時的很多醫生認為糙皮病是一種傳染性疾病,但是戈德伯格就認為糙皮病應該不是傳染性疾病,不是靠排泄物傳染得的這種疾病,然後他很快說服了大家。他怎麼就能夠說服大家呢?他的辦法真絕,他吃了糙皮病患者的排泄物,吃下去以後,過了很久沒有得病,讓大家知道這個病的傳播途徑不是這個樣子。

 

 

 

為什麼大家會往那個方向懷疑呢?因為那些患糙皮病的患者的生活條件確實很糟糕——污水橫流、沒有好的廁所系統等等。所以,這會讓人以為它是跟生活條件有關、容易傳染的這麼一種疾病。但是,後來他認為,糙皮病是由於某一種營養素的缺乏而導致的。那你說你怎麼辯論?辯論的方法就是我排除這個因素,我用可證偽性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是更加有力的證據,而不是簡單的因果關系。你要簡單地看因果關系,你會覺得這家沒有廁所、那家上的是公共廁所、這家也是——你把公共廁所這件事跟糙皮病聯系起來,這個有道理。你能夠這麼想,因為它是相關性的關系,但它並不是因果關系。你越是這樣相信,你就越會看到更多這樣的證據,這叫作選擇性偏差,所以你就會得出一個錯誤的結論。

 

 

 

當然,我們不能夠說相關關系沒有價值,兩個數據之間有著明顯的相關關系,它是有價值的。價值在哪兒呢?它有助於證明假設的聚合效度,我就可能會朝這個方向做更多的關註、進行研究,所以我不能輕易地排除一個相關關系,但你絕不能夠簡單地用相關關系就代表著因果關系。這就是我們說,第二類容易出現的心理學的偏差。

 

 

 

第三類就是我們要知道學會控制條件。最近我讀很多管理學的書,大部分都是概括、總結、回顧、定義。為什麼呢?管理學極難做控制條件。就比如說,“這個領導的個人領導力對公司的影響占比百分之三十”,這結論怎麼得出來的?你不能夠把通用電氣和通用汽車兩家公司,別的條件都做得一模一樣,唯獨只有這個領導有一點點不一樣,然後我們來看這個結果是什麼。因為那是一個極其復雜的、沒法控制條件的一個研究。

 

 

 

醫生為什麼能做這樣的實驗呢?醫生完全可以做到隨機分配與操縱。隨機分配和操縱共同定義了真實驗,也就是說醫生把這些患者隨機地分配成兩組,然後操縱他們的治療手段,甚至連那些給患者發藥的護士都不知道他們發的是藥還是安慰劑。一旦護士知道了,他們對待這兩組患者的態度可能會不一樣,可能會影響到最後的治療效果,這個叫作污染治療的數據。所以,只有那個設計實驗的人知道哪些人吃的是安慰劑,哪些人吃的是藥,然後讓那些護士們發藥,外形都一樣,過一段時間看統計結果。這樣才能夠看出來這個藥是不是真的有效。所以,我們經常講控制組、雙盲實驗,這就是要把控制條件做好。

 

 

 

如果不做好控制條件,會出現的問題是什麼呢?我們經常會搞不清楚,哪些是對現象的描述,哪些是對現象的解釋。比如說,八十多年前有一個德國人,說他的馬會做算術,叫聰明的漢斯,然後大家就都去看這匹馬。這匹馬的特點就是它站那兒,然後你說:“二加二等於幾?”它拿蹄子開始敲,“梆、梆、梆、梆”,敲四下,停了,“二加二等於四”。“十加十呢?”敲二十下。“八加七?”十五下。周圍的人就傻了,然後把它牽到各種各樣的地方表演,這匹馬都行,都能敲得準確,所有人就覺得不得了,這匹馬學會了數學,對嗎?你看,這個就叫作對現象的描述,對現象的描述是說你問這匹馬問題,它確實能答出來。但這不是正確的解釋。

 

 

 

後來有一個很細心的科學家去研究,發現這匹馬根本不是會算數,因為馬會算數這事確實有點太離譜了,但是這匹馬的確有一些特異功能。這匹馬的特異功能是:它善於觀察主人的表情。就是主人只要快到那個正確答案的時候,雖然極力控制,但是也會做出一些不一樣的表現。比如說“八加七”,當馬敲到第十四下的時候,它的腳抬起來,然後那主人很緊張,馬立馬敲一下,停了——它能夠讀出人的表情。後來,人們發現它不僅僅讀主人的,周圍的人的表情也能讀出來。那怎麼辦呢?控制唄,控制一下實驗條件就好了。把周圍一屏蔽,拉個布遮起來,這匹馬再也算不出來題了。它只要看不到周圍人的表現,它敲這個就是錯的;它只要能夠看到人,它就能夠敲出來是對的。這就是我們所講的“對這個現象的解釋不科學”。

 

 

 

所以我們不能夠只是簡單地對現象進行描述,我們就只會覺得“你看,這心理學多棒”!九十年代的時候,還有人發明瞭一種機器,叫作自閉症兒童的輔助交流器。因為有自閉症兒童的家庭很痛苦,孩子不會溝通。有人說:“我發明瞭一個東西,把這個頭套戴到孩子腦袋上,然後給他一個鍵盤,這個孩子就能夠打出特別多優美的文字。”然後那些家庭就覺得終於得救了:“我的兒子原來是個天才!他會寫詩,一說話就是詩意的語言!”因此,好多人買這個交流器。買完以後,有些科學家就懷疑說,這個東西真的有這麼神奇嗎?他們去觀察,才發現那個鍵盤所用的方法跟聰明漢斯的方法一模一樣,就是誘導孩子打那個鍵。當他打完這個鍵,就誘導他打那個鍵,鍵盤上給一些輕微的提示,非常輕微的提示,讓那些孩子的手跟著打鍵盤。孩子根本不知道他在說什麼,是那個鍵盤在決定,胡亂地說一些詩意的語言。

 

 

 

你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一個善意的安慰性的玩具。不會,它會使得這個孩子變得更封閉,它會使得這個孩子丟失正確治療的可能性,它會讓這個家庭和孩子之間產生大量的誤解,甚至會影響到這個孩子的健康和生命。這就是偽科學看起來都那麼好、那麼溫暖、那麼讓你覺得有希望,但是它會給你造成大量傷害的一個原因。

 

 

 

然後下一類偽科學叫作“你要小心愛因斯坦綜合症”。什麼叫“愛因斯坦綜合症”?就是愛因斯坦似乎是橫空出世的,愛因斯坦在發表了狹義相對論以後,所有人覺得顛覆了——完了,牛頓竟然錯了,我們之前全部都理解錯了。大家聽我們講過《愛因斯坦傳》,就會知道這是多麼震撼的一件事。它給大量老百姓造成了一個錯覺,認為科學的出現就是顛覆性的,就是一旦出現一個了不起的理論,我們就會覺得又顛覆了。後來你會發現,所有喊這種顛覆了、徹底的、最新的、了不起的,都是出現在電視廣告里,尤其是夜間長篇電視購物,它都是顛覆性的。顛覆哪兒那麼容易?並不是所有的科學都是偉大的變革性的突破,愛因斯坦也不是。

 

 

 

這里最重要的叫作“關聯性原則”。愛因斯坦的理論和牛頓的理論有著高度的關聯性,無論愛因斯坦理論中的那些新概念是多麼令人震驚,包括鐘表變慢、質量會隨速度增加等等,但它們都遵從關聯性原則。在宣告牛頓力學的滯後性的同時,愛因斯坦的理論沒有否定那些以牛頓觀點為基礎的運動事實,或者是認為其毫無意義。相反,在速度較低的情況下,這兩種理論做出了本質上相同的預測。愛因斯坦理論的高明之處在於,它能夠解釋更為廣泛的新現象,而這些是牛頓力學所做不到的。因此,即使是愛因斯坦理論——這個科學歷史上最驚人的基礎性的概念重構——也依舊遵循著關聯性原則,它是一點一點地突破的。

 

 

 

你可以說牛頓的理論在某些方面不能夠給出解釋,但是現在愛因斯坦的這個理論能夠解釋;你也可以說愛因斯坦的理論在量子領域里邊並不完備,現在量子力學補充了它,它們都可以進行迭代。但是,你不能說之前的理論全是錯的,只有我這個東西是一下子全對的,就像那種“沖著米飯說話,米飯能夠不會壞”的理論,這就屬於顛覆,就是讓所有的常識都變得無知。而偽科學根本不考慮這件事,偽科學就覺得“我終於找到了一個賣點,我終於找到了一個突破性的結論,拿這個東西做廣告是很管用的”。眾多的個體會容易參與其中,就是把偽科學當作科學這麼供奉起來,這是很嚇人的一件事。

 

 

 

科學講究的是聚合性證據。什麼叫聚合性證據?就是科學是在瑕疵當中進步的,沒有一個證據沒有瑕疵,每個證據都有可能有瑕疵。這個跟法院完全不一樣,法院是認為這個證據有瑕疵,所以這個證據不能夠採信,法院只能夠接受沒有瑕疵的證據,最後我們來判案。科學可不是,科學是說這個證據有瑕疵,我要參考一下,這個證據也有瑕疵,我也要參考一下,我把大量有瑕疵的這些證據放在一起,甚至矛盾的都可以放在一起,我來研究到底是什麼。

 

 

 

比如說,我們在做科學史上非常著名的雙縫實驗的時候,觀測到波粒二象性。就是這個光打過去以後,光既有波的性質,也有粒子的性質,這就屬於兩個完全不同的證據。這兩個證據是相互矛盾的,但是綜合在一起是有效的,得出的結果是波粒二象性。這就是我們說“科學講究聚合性證據”,科學不追求每一個證據完全正確,不追求顛覆所有的之前的研究,科學尋求的是共識,而不是突破。如果你非要說之前的東西全錯,那些東西都不對,最容易的方法是建立一套自己的偽科學理論,不需要同行評議,這個最容易達到。但實際上,就算是愛因斯坦,他也是漸進性質,他的理論跟牛頓力學能夠非常好地結合起來。

 

 

 

還有一個常出現的狀況,叫作神奇子彈神話。就是很多事情是由很復雜的原因構成的,但是因為我們人的大腦特別喜歡追求單一的答案,所以我們會從多重原因當中,找到一個原因拿來做解釋,我們認為就是這個。但是這個東西在心理學的偽科學領域非常有市場。比如說有人搞那種幫助孩子戒除網癮的訓練營,都不叫訓練營了,應該叫集中營。送進來以後罰孩子,讓他在烈日下跑步,有的孩子甚至因此而喪命,親子關系被破壞是一定的.

 

 

 

這靠的是什麼呢?他就是說:“你的孩子之所以學習不好,就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迷戀手機。”你看,當我們的大腦簡單化地把“學習不好”這麼復雜的一個事情,簡單地歸納為手機的問題,那麼家長就可以不惜一切的代價,甚至讓孩子冒著生命危險去參加這樣偽科學的心理學訓練營,最後導致出現悲劇,訓練營被叫停。

 

 

 

這就叫作神奇子彈神話,就是我們過去講過那句話“如果你手裡有一把榔頭,那麼你看誰都是一個釘子”。就是因為你的工具是榔頭,所以你看哪兒都是釘子,“鐺、鐺、鐺”地敲。假如你手中有一個工具,你認為能夠戒除網癮,那你解釋所有的孩子的問題都是網癮、網癮、網癮。如果你手裡有工具,你認為夫妻和睦對家庭很重要,你看誰不幸福都是因為他父母離婚,因為他是單親家庭,這都叫作不負責任的神奇子彈神話。

 

 

 

而基本上任何一個現象的發生,都是交互作用。單一原因的誘惑是很大的,人類就是喜歡找到一個單一的原因。因為單一原因找到以後,你心裡舒服。看電影的時候,這個人“啪”被打了一槍,打完一槍以後,只要出現這個鏡頭,這個人基本就活了,就是找子彈,“嘣”夾出一個子彈頭,“嘣”往那兒一掉。這個鏡頭只要一齣現,大家認為這人活了,沒問題。你看,它滿足了我們的心理,我們覺得只要一個人體內的那個子彈被取出來了,這人就沒事了。人就是喜歡這麼美好的東西,沒辦法。但問題是,這個人很有可能子彈取出來了,但是死了。這個人的死亡很有可能就不是那個子彈造成的,是因為他體內感染,或者這個子彈打了一槍沒事,但他得了別的病死了,都有可能。所以,這是個交互作用的結果。而我們在面對孩子的學習障礙、面對抑鬱症、面對肥胖、面對阿爾茨海默症等種種社會問題的時候,我們都希望能夠尋找一根救命稻草。所以,這時候就給了騙子特別多的空間,他告訴你,只要解決這個問題,你就能夠解決那些問題,這就是神奇子彈效應。所以,當你去用單一的原因去理解各種問題的時候,很容易上當、很容易受騙,這里的誘惑很大。

 

 

 

我得承認,我過去一定犯過這樣的錯誤。就是我會強調“原來這才是根本”。你忍不住就想說這樣的話,因為人就是這樣,人就會喜歡“我終於找到答案了”那種感覺。但實際上我們更應該說的話是:“我們離答案又近了一點,我們可能又知道了一些真相,但是真正的真相是什麼,還在探索,還在追尋。”它是一個互動式的結果。

 

 

 

接下來,這段很有意思,叫作概率推理。有很多心理學騙人是在概率上下功夫,這個叫“人類認知的阿喀琉斯之踵”。也就是說,人類特別容易在這個概率上面出問題。我先給你們出道數學題,你們算一下:假如有一個藥劑可以檢測艾滋病,百分之百能夠檢測出來,就是只要你得了艾滋病,這個藥劑一定能夠檢測得出來,這是第一個條件。第二,這個藥劑的唯一問題是,對於那些沒有艾滋病的人,它大概有百分之五的陽性率。也就是說,一百個健康人來檢測,很有可能有五個人會有顯示出來陽性,它的錯誤率是百分之五,百分之九十五是對的。然後現在告訴你,這個病在全社會當中的比例是千分之一,也就是說,一千個人中會有一個人得艾滋病。假如你去醫院里邊做體檢,人家說“檢測一下艾滋病這個指標吧”,結果一檢測出來發現陽性,請問你有多大概率得這個病?

 

 

 

我把這道題發在我的朋友圈裡邊,然後讓朋友圈的朋友們作答,很多人的答案都是百分之九十五。但是實際的答案是什麼呢?實際的答案是百分之二。為什麼?你忽略了基礎概率。基礎概率就是這個病在全社會的比例也是千分之一。好了,假設我們有一千個人來做這個檢測,有五十個人都會得陽性,因為它的錯檢率是百分之五,所以這一千個人里有五十個都是陽性,而這五十個人當中,只有一個人是真的得這個病。但是,我們人的大腦很難做這樣的運算,這就是概率思維的問題。

 

 

 

如果沒有概率思維,你在世界上很難理解很多道理。我跟你講“男人比女人個子高”,你同意這句話嗎?男人的平均身高肯定比女人高,人就這麼發育的。但是,你非得給我找出一郎平,你說:“郎平郎指導比你高多了。”你非這麼說,這叫抬杠,就是我們完全不接受這是一個概率的問題。像癌症、肺癌和吸煙,很多人說“吸煙多的人容易得肺癌”,你應該同意這個概念吧,但你告訴我“那個人吸了一輩子,最後好好地走了,沒得”,這是跟概率思維較勁。

 

 

 

我們得有概率思維的應用。這里牽扯到很多問題,比如說樣本量大小的問題、賭徒謬誤的問題。什麼叫賭徒謬誤?比如說拋硬幣,我連著拋了五次都是正面,然後我問你下一次拋的是什麼?假如你是一個學過概率的人,你會知道說無所謂,一半一半。但是賭徒不會這麼想,賭徒認為已經連成一條龍了。在賭場裡面好多人分析這個,說這個運已經開了多久了,所以下一把一定怎麼怎麼樣,他覺得自己似乎能夠預測那個走勢。

 

 

 

我覺得最可笑的是有人去社區里邊,看那些賣彩票的地方把那個線畫出來。竟然還有人出關於彩票的書,也就是有多少種方法可以預測彩票,然後還有很多人買,買了這本書在那兒研究,最後傾家蕩產,把所有的錢全部都花光。這就是他完全不知道關於概率思維的東西。你看,賭場才不相信賭博的概率,賭場的概率是被馴化過的概率。什麼叫作被馴化過的概率?因為開賭場的人穩賺,他一點兒都不賭,去玩的人才是玩命,而且你是穩輸。只要你有期待在那兒,一定輸。賭場不會允許你帶幾十個億一次賭,說:“我這次跟賭場賭身家,我出幾十個億,贏了賭場歸我。”他們從來不玩這個,他得保證他的錢比你多得多,只要你在這兒玩,你就死定了,你就永遠輸在這個地方,所以大家不要賭博。

 

 

 

概率思維如果結合起來偶然性,你就能夠發現市場上特別多的騙局。什麼叫偶然性?就是人的大腦不能夠接受偶然性,所以人的大腦喜歡絞盡腦汁地虛構關系,虛構很多無謂的關系。比如說有一種工作,就是股票經紀人,他們就是在股票市場上,給你推薦股票的那些人。這些股票經紀人的能力有多“強”呢?如果讓猴子隨便選股票,猴子就是亂選的,大概有一半的猴子的成績能夠超過標準普爾指數,打敗了三分之二的股票經紀人。也就是說,那些股票經紀人經過審慎的分析,所得出的結果不如猴子胡亂買。他是通過對於偶然性事件的過度解釋來形成自己的專業性。

 

 

 

而且這里邊還有騙局,你說他不是故意騙你,但確實有故意騙你的人。故意騙你的是什麼人呢?比如說預測足球賽的勝負。有一個人是哈佛大學數學系的,就這樣騙了別人很多錢。他在城裡邊的每個酒吧講“今天晚上這個隊贏”,然後那個店主就發現,這哥們連著十次都說對了。店主後來說:“你是乾嗎的?你為什麼都能說對?”他說:“我是哈佛數學系的,我們有一套演算法,我能夠算出來哪個隊贏,這個特別容易。”然後,那店主說:“那咱就合作吧,要不然,我弄點錢?”弄了幾十萬美元給這小孩賭球,小孩拿到這個錢就消失了,沒出現。

 

 

 

為什麼呢?我原來也收到過這樣的信,信上說請一定關註某某股票,這個股票下周一定會漲,然後關註,漲了。過一周又來一個“請一定關註某某股票”,又漲了,我說這個厲害。過了一段時間,他們就讓我花錢,加入他們的俱樂部。後來我才知道,這就是玩概率。那個小夥子為什麼十次都能準呢?他選一半的酒吧說這個隊贏,選另一半的酒吧說那個隊贏,這樣的話他就有一半肯定是對的。然後到第二次去的時候,在這里邊選一半,他說這個隊贏,那裡邊選一半,說那個隊贏,就是運氣加上選擇、加上聰明,最後就造成一個“神”——能夠預測所有東西的人。這就是叫作“對於偶然性的錯誤解讀”。

 

 

 

這個與錯覺相關的東西特別好玩,我在這兒給大家念一段:“人們有解釋偶然事件的傾向,這一現象在心理學的研究中,稱為錯覺相關,當人們相信兩類事件通常情況下應該一起發生的時候,就會認為自己頻繁地看到了同時發生的現象。”各位理解嗎?比如說英國人認為,如果你看到一隻黑貓穿過馬路,你今天就要倒霉,然後就會有無數的英國人說:“我就是這樣,我就是看到一隻黑貓過馬路,我今天就倒霉了。”我媽媽特別逗,我媽媽說:“只要腳底板癢,家裡就肯定來人。”這哪兒來的?就流傳下來這麼一個習慣。然後那天家裡一來客人,我媽說昨天晚上她腳底板癢得要命。你看,對我媽來講,這是一個極其能夠被驗證的事,只要她腳底板癢。我媽甚至有時候用可證偽性。我媽說,“你看我今天腳癢了,今天家裡肯定來人”,結果家裡沒來人。我媽說:“但是來了一個電話,雖然沒來人,但來了個電話,本來是要來的,你看害得我白癢了一下。”這就是我們說:“當你認為這兩件事會同時發生的時候,你會更多地觀測到同時發生,但這兩類事件同時出現都是隨機的,並不比任何其他事件出現的幾率高。”同時發生的頻率更高時也是如此。總之,即使是面對隨機事件,人們也傾向於看到他們期望的聯系,他們在原本沒有規律的地方看到了規律。多可怕呀!

 

 

 

我們心中的那些迷信、我們那些小小的算計,或者我們被別人利用、被別人欺騙,往往是來自於這個東西。比如說,當社會上發生了一些很悲慘的事件的時候,你會發現我們有很多人去譴責那個受害者。那為什麼這個社會上會形成鄙視受害者的這個習慣呢?這就是錯覺相關,就是我們不能夠接受好端端的一個壞事,怎麼會發生在一個正常人身上呢?但那就是偶然發生,這個世界上就是有偶然性事件,你得能夠坦然地接受偶然性事件。但是,這個會讓我們心裡不舒服,因為如果你坦然地接受偶然性事件發生,就代表著偶然性事件也會發生在你的身上,所以你就不安全、不舒服。因此,我們就更願意把它解釋為不是偶然性事件。“你被你的校長性騷擾,一定是因為你不檢點,一定是因為你穿的衣服太暴露”,這種話很壞,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內心找到一點點平衡,讓內心能夠稍微舒服一點點,你根本不知道加害在對方身上的是多麼大的網路暴力。所以,這就是我們說偶然性的事件所帶來的傷害。

 

 

 

那我們怎麼理解巧合這件事?這里給大家算了一個賬,這個也解釋了我多年來心中的疑慮。比如說,我以前騎自行車,那時候老騎自行車,我就不喜歡壓那個井蓋,我覺得我的車如果壓著井蓋,我今天就要倒霉,今天又被人揍了一頓、今天考試成績又低了等等。當你對外在的世界完全無助的時候,就像我們的先民一樣,我們的先民對這個洪荒的宇宙完全無助的時候,就在使勁地找聯系、使勁地找規律,他給自己構造一套系統,讓你看起來似乎安全一點。就像我整天繞著井蓋騎自行車一樣,實際上很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

 

 

 

我跟你們說一個嚇人的巧合:若乾年前,有一個人拋擲了一系列流傳甚廣的關於亞伯拉罕·林肯和約翰·肯尼迪之間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巧合。這兩個總統不是都被暗殺的嗎,有哪些巧合呢?“第一,林肯於1860年當選總統,肯尼迪則於1960年當選,差100年;第二,林肯和肯尼迪都關註民權的政治觀點;第三,林肯和肯尼迪這兩個名字都有七個字母;第四,林肯有一個秘書叫肯尼迪,肯尼迪有一個秘書叫林肯;第五,兩人都由叫約翰遜的南方人接任;第六,兩人都被有三個字的人殺害,就是殺他們的人都是三個字的;第七,布思和奧司華德都持有不受人歡迎的政見,就是殺他們那個人都是持異見者;第八,布思在劇院里射殺了林肯,然後躲在倉庫里,奧司華德從倉庫中射殺了肯尼迪,然後躲在劇院里。”嚇人不嚇人?你會覺得這難道不是天意嗎?這難道不是冥冥之中有註定嗎?這六七件事情來自於一個多大的概率事件樣本庫呢?“每天4950個配對事件,乘以1年365天,乘以10年,得到18067500個配對。總之10年當中,如果有6個你認為罕見匹配的聯系發生了,那麼就有18060000個也可能是罕見匹配的其他配對事件發生。所以,你的生活中的罕見匹配,發生的概率是0.00000033。有6個罕見匹配出現在18000000個事件當中,的確看起來很稀罕,但並不奇怪。罕見的事件確實發生了,它們也是少見的,但是偶然性這一因素保證了它一定會發生。”

 

 

 

這些事件就是偶然發生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你選擇它發生了,有那麼多種奇怪的組合,你非得認為腳癢和家裡來人是一對,這個就導致你覺得不得了,就像我非得認為壓了井蓋跟今天成績考低了有關系。你知道這個多容易驗證,比如說我今天壓了井蓋,壓了井蓋以後,跑到學校去,發下來成績,一看數學第一名,忽略;英語第二名,忽略;物理不及格,倒霉,今天壓了井蓋。你看,這就是選擇性地接收,使得你把其他所有的匹配忽略掉,你就覺得只要你乾了這個事,你就一定會出現那個問題。

 

 

 

所以那些“看到一隻貓走過某個地方,看到某樣東西就倒霉”的說法就這麼來的,這叫作偶然性。丹尼爾·卡尼曼是現在能夠被稱作心理學家的支柱性的人物,就是沒有他的話,大家都已經質疑心理學了。他是真正心理學扛鼎的人。丹尼爾·卡尼曼在以色列空軍服役的時候,有一次他們就發現到以色列去打仗的那兩隊飛機回來了,有一個小隊的飛機被打下了四架,另外一個小隊只被打下了一架,然後那個領導就對丹尼爾·卡尼曼說:“你去分析一下,你不是負責分析的嗎?你去分析一下這兩個小隊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這個區別?”丹尼爾·卡尼曼作為心理學家壓根就沒去,他認為這是隨機事件,今天這個隊倒霉,打下來的有四架,那個隊運氣好,只打下來了一架。但是,如果你要去分析,你控制不住人的大腦,就喜歡給它添油加醋,就喜歡增加聯系性,然後去找,你一定能夠找出特別多的原因,證明這個隊很卓越,那個隊很糟糕。但是你試試看,下次再一打仗,這個隊又掉了幾架飛機呢?你所有的結論都反過來了,又變了,就是沒事找事。

 

 

 

所以我們人得學會什麼呢?這里邊有個建議是“學會接受錯誤以減少錯誤”。什麼叫作“接受錯誤以減少錯誤”?有一個實驗是這樣做的:他和一個人說:“你可以預測這個桌上亮的是紅燈還是藍燈?”。這個心理學家早就設計好了,這個紅燈亮七十次,藍燈亮三十次,然後看你大概能拍中多少次。實驗開始了,紅燈、藍燈這樣拍,然後沒過多久,他就發現紅燈老亮,因為很明顯這個七十次,另一個三十次,所以很明顯這邊亮的特別多,然後這邊亮的特別少。然後,這時候你說你應該怎麼拍呢?按照你要想得到最高分的做法,你就應該一直拍紅燈,最後你能得七十分。但是沒有人這樣做,所有的人都覺得紅燈亮了幾次了,應該來個藍的吧。結果沒有人的分數能夠達到七十分,大部分人都是四十分、五十分,這就是叫作“接受錯誤以減少錯誤”。

 

 

 

我們在心理學當中有很多所謂的心理學的偽科學,它們所給你倡導的那種生活方式,就是希望你能夠每次拍紅藍燈都是對的,我幫你再優化一下,讓你每次都對。不可能,你的生活中一定有偶然性,你要能夠學會接受這些偶然性,你要接受你的生活會出現問題。你像我為什麼繞著井蓋走?我就希望一次倒霉的事都不要發生,但是不行,你最好的方法就是老老實實開車,老老實實騎著自行車,該倒霉的事發生就發生了。這時候你接受了這個錯誤,反倒減少了整個系統性的錯誤。

 

 

 

這個作者是特別替心理學操心的人,他說為什麼心理學不招人待見?諾貝爾沒有心理學獎,獲得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是丹尼爾·卡尼曼,他得的竟然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然後,人們並不把丹尼爾·卡尼曼的書放在心理學的架子上,而是放在經濟學的架子上。哈佛大學有個很著名的教授,叫斯蒂芬·平克,他是一位典型的心理學教授,但是人們把他的書放在科學的架子上,也不放在心理學的架子上。作者在書里說,心理學的書架上,現在最常見的是三類書:第一類書是早期經典,就包括我們所說的卡爾·榮格,弗洛伊德,還包括我們講的《自卑與超越》的作者阿德勒這些人。雖然我們很喜歡這本《自卑與超越》,但你得知道,它並不符合科學的原則,它可能有一些智慧。就好像我們講孔子、老子,你說孔子的話經過科學驗證了嗎?那可能很難,但是它有智慧,它能夠說出很多讓你覺得受啟發的東西,但你不能夠簡單地說《自卑與超越》是科學驗證,所以第一類就是心理學的早期著作,弗洛伊德、斯金納、榮格、弗洛姆、埃里克森等等。這些著作多半側重老師的精神分析觀點,已經完全不能代表當代心理學了。然後,第二類讀物是那些偽裝成心理學的偽科學書籍。常見的第三類讀物,就是所謂的自助類的讀物,只有少數,甚至是鳳毛麟角的書籍由負責任的心理學家為公眾撰寫。還有許多書,雖然出自心理學專業人士之手,但算不上負責任的作品。它能夠滿足消費者最重要的幾個需求,比如說賺錢、減肥、擁有更好的性生活,這是賣得最好的三類書的方向。

 

 

 

人們現在發明瞭一句話,叫作“從理發師那兒學來的心理學”。因為理發師經常看奧普爾·溫弗瑞的節目。看完奧普爾·溫弗瑞的節目,理發師跟你聊天的時候,就講那些東西,很多都是安慰劑效應的東西,所以這個是使得偽科學不斷泛濫的一個重要的原因。作者說偽科學已經泛濫,這里你怎麼識別偽科學呢?“你要註意這麼幾個特點:第一個,當你發現有人在宣揚用於治療創傷的那些未經檢驗的、怪異療法的時候”。未經檢驗的怪異療法,就是哭、讓你看見前世,覺得不得了那種感覺。“第二個,已經被證實的無效的,針對孤獨症的一些療法,比如說輔助溝通療法等等”,也就是孤獨症的孩子能夠表達的那種東西。“第三個,繼續使用一些未被充分驗證的心理評估工具,例如各種投射測驗,然後利用潛意識來做自我治療的錄音帶,然後使用高度暗示性的治療技術、誘發兒時受虐的記憶等等”,這些東西都是目前泛濫的偽科學。

 

 

 

作者在最後再次強調偽科學的主張有以下特徵:“喜歡採用特殊的假定,使得主張免於被證偽。”就是你怎麼都質疑不了他,他永遠都對,永遠都能夠自圓其說,那你相信他肯定不是科學;“強調主張是確證的、是不可辯駁的。”這個觀點無可置疑,因為這麼多年已經都這樣了。而且你註意一個狀況,越是偽科學,越喜歡收集大量的數據。愛因斯坦從來不會講“我有五千個案例”,愛因斯坦只需要講一個,你就服了,因為那個證據的力量要強得多,那是一個可證偽性的證據,而且他賭的賭註極高,特別容易被證偽,所以愛因斯坦的那個例子就很有力量,但是你拿出五千個符合的案例,沒用,越是這樣的人,越容易喜歡說:“你說有用沒用!”全場的人都說有用,你嚇壞了,你覺得我的媽呀,這肯定是有用的!所以要小心這個證據。

 

 

 

“然後喜歡將提供證據的任務,強加給懷疑者,而非擁護者”就是你質疑我,你拿出證據來,他自己不去做這個證偽性的研究。這一點我覺得,你如果跟真的科學家接觸過的話就知道了。我有一次跟中國的心腦血管方面的大專家一起開過一次會,我瞭解了他們的研究進程,太佩服了:他們得出一個結論以後,絕對不敢輕易地發表論文,而是千方百計地證明它是錯的,就是不斷地做實驗,不斷地找數據來攻擊他的實驗結果,攻擊了很長時間,發現沒錯,這時候才敢提申請,要發表這個文章。而那些靠偽心理學混飯吃的人,極其捍衛自己的說法。只要你敢質疑他是錯的,他就急了,他告你,然後他讓你給他拿出證據來,拿不出證據來他就告你。你看,他把它當成一碗飯,這是他的生計。所以,他們喜歡把提供證據的任務強加給懷疑者。

 

 

 

“然後過度依賴逸聞趣事,和各類見證敘述來證實其主張,接下來一個叫作逃避同行評審”。你說這些武林高手的同行是誰?那就是其他的武林高手唄!你跟他評審一下就知道了。“然後並非建立在已有的科學知識之上”這就是缺乏我們說的相關性,你和其他的科學之間都不相容,你是橫空出世出來的,這時候就危險了。

 

 

 

這里邊最核心的抵制來自哪兒呢?這個作者講得很清楚,最核心的抵制叫作利益沖突。有大量的人靠它吃飯,有大量的人把它發展成了一門生意,你知道以前賣催眠錄音帶的人多賺錢嗎,催眠的錄音帶比賣邁克爾·傑克遜唱歌的錄音帶賣得貴得多。到現在你去問都是很貴很貴的,因為他就賣給那些心理有疾病的人,所以就賣得極貴,然後一年收入幾百萬、上千萬的美金。反過來,讀書是全世界最便宜的一件事,你看這本書四十八塊錢。而且,真正有效的書可能也就是經典的、好的、那些倡導你去深入思考的、讓你能夠找到更多的科學性依據的東西,能夠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清楚和明白。所以,我們講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知道我們每一個人有權利活得更明白,我們不能夠輕易地被別人操縱和欺騙。謝謝大家,我們下周見。

 

 

 

 

 

 

 

 

arrow
arrow

    蘇小凱分享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