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奇心是知識的缺口【163】

反脆弱:如何從不確定性中獲益

這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學會從「變化」中獲取智慧

 

20210822.jpg

 

 

作者叫做塔勒布,寫過《黑天鵝》這本暢銷書,傾其一生研究「不確定性」、概率和知識的問題。

 

2020年初,這世界冒出covid-19這隻超大隻黑天鵝,這種惡劣和不確定性的環境中,很多人都在做「斜槓」就是槓鈴策略。

只知道一招半式就想打天下,這是天真的想法,你必須要有更多的「變化」。

 

提升反脆弱的方法

 

王陽明的槓鈴策略就是在任何事上,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他認為這都是我磨練心性的機會。他有了這麼一個東西在槓鈴的那一頭,然後另外一頭是他的功業。

 

不對稱性:當公司有產品,有完成7成左右就趕緊推上去,藉由得到「反饋」,不斷修正和與時俱進。

 

非線性:當這個衝擊是非線性的時候,你會發現它才能夠給脆弱的東西產生改變,如果它不是非線性的,它是慢慢一點一點去發生的,沒有太多改變。

 

疫情就是「非線性」狀況,數位行銷、線上會議(Google meet)這兩個名詞加速發展。人要強烈的打擊才會有動起來,不然就都會像是溫水煮青蛙(線性)。

 

讀書是要不斷完善思維,反脆弱的智慧會增加我們不同的思維方式,能更多元的視角,看待人、事、物。

 

「這個世界不希望我們瞭解它,它的魅力就來自於我們無法真正瞭解它。在這樣的世界當中,我們應該做些什麼?玻璃杯是死的東西,活的東西才喜歡波動性,驗證你是否活著的最好方法,就是驗證你是否喜歡變化。」塔勒布智慧說。

 

 

 

大綱

 

前言

認識脆弱

什麼是反脆弱

為什麼要學會反脆弱

提升反脆弱性的方法

 

 

 

前言

 

今天講的這本書會改變我們看待整個世界的角度和方法,它對我的震撼是心靈層面,產生了生理性的震撼,所以,鄭重地推薦給大家,叫作《反脆弱》。

 

《反脆弱》的副標題是說:“如何從不確定性中獲益”,首先,要解釋一下什麼叫“反脆弱”。

 

不是說我們的性格要變得堅強一點,不對,而是整個世界,在它的作者塔勒布看來是越來越脆弱。

 

塔勒布寫過一本特別有名的書叫《黑天鵝》。大家都聽說過,整個世界是不可預測的,因為你想不到有一些人會開著飛機去撞大樓,9·11事件,這樣的事是超乎你的想象。

 

那你說就算我有一個特工體系,我破解了9·11,我把它摁住了,摁住了之後,你能夠想到另外一個人會去廣場上衝著人掃射嗎?

 

所以,這些黑天鵝事件的發生,基本上是不可預測的。而整個世界,因為不可預測的事情越來越多,會導致它的脆弱性越來越強,什麼叫脆弱性越來越強呢?

 

 

 

認識脆弱

 

好像一個玻璃杯,你把一個玻璃杯從這個桌子上扔到地上。它肯定就摔碎了,原因是那個玻璃杯要比一個紙團脆弱性強。

 

你把這個紙團扔下去,它就摔不壞。但是,玻璃杯扔下去肯定摔壞。

 

而整個世界的脆弱性變得越來越強了,怎麼證明這一點呢?比如說一個超級大城市,就像北京這樣的超級大城市,下一場大雨就有可能引發混亂。

 

美國這麼發達的國家,一場卡特裡娜颶風過來,半個國家整個癱瘓掉。

 

因為整個社會的體系變得越來越復雜,人們控制的欲望越來越強的時候,你發現這個社會的脆弱性也變得越來越強。所以,這是整本書的前提條件,你得知道脆弱性在這個世界上變得越來越強。

 

那麼什麼叫反脆弱呢?就是脆弱的反面是什麼?我們很多人講說脆弱的反面,那應該是堅強吧或者是堅韌?

 

不對,你看無論是堅強還是堅韌,它最多是在脆弱當中不受傷。你比如說我把一個紙團扔到這個地上,和我把一個玻璃杯扔在這個地上,它不是對稱的你知道?

 

就是玻璃杯這中間是原樣,玻璃杯摔完了以後摔碎了。到了這邊,那就是在脆弱當中受到了傷害,這個叫作脆弱

 

而你所說的堅強或者堅韌,是它摔了以後沒變。它摔了以後還在這個地兒呆著,那麼這個就不是脆弱的反面。

 

脆弱的反面應該在這邊,那就是摔了以後不但不變還更好了,這才叫反脆弱,所以反脆弱是在不確定當中獲益。

 

因為脆弱是在不確定當中受傷,所以反脆弱就是在不確定當中獲益,這種能力叫作反脆弱的能力。那什麼是反脆弱的能力呢?

 

你比如說你把一個紙團扔在地上,它最多是堅強,但你如果試著扔一個乒乓球呢,它就彈起來了,所以它就屬於有反脆弱性。

 

作者試圖在這本書里跟我們討論的,就是怎麼樣能夠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當中,還能夠愉快地生活。

 

塔勒布說,我希望能夠快樂地生活在一個我不瞭解的世界里。

 

這個大自然可能未必需要我們瞭解它們,我們就算不瞭解它們,我們一樣可以不斷地進步,不斷地獲益,這就是他所強調的,反脆弱的能力的重要性。

 

而我們走錯的路線是什麼呢?他認為錯誤的路線,有一群叫作脆弱推手的人,什麼叫脆弱推手?

 

他們以為,能夠準確地控制和預測整個世界。

 

所以,他們設計了大量的交易結構,設計了大量的技術,設計了大量的人員,試圖能夠把整個世界牢牢地掌控在一起,這種人被塔勒布稱作脆弱推手。

 

他首屈一指,最大的脆弱推手就是格林斯潘。因為格林斯潘整個導致了美國的金融風暴,格林斯潘是美聯儲主席,當年掌控著整個美國的金融體系。

 

他一再地向大家保證,這些東西是越來越安全,看起來越來越好,甚至連房地美,房地美這樣的倒閉的公司,在他們看來都是沒有問題的,看不出絲毫的可能性。

 

跟格林斯潘一塊被塔勒布不斷地攻擊的人,就是斯蒂格利茨。我們上大學時候讀經濟學的書,就讀過斯蒂格利茨寫的《巨集觀經濟學》。

 

這兩個人是他最討厭的人,因為他們就是脆弱推手。他們在不斷地使得這個世界,朝著脆弱性越來越強的方向走,而沒有考慮過一旦出現9·11,一旦出現金融危機,一旦出現某一個公司,像雷曼兄弟這樣的公司倒閉。

 

雷曼兄弟的倒閉未必是整個美國經濟當時出現動蕩的原因,那個只是催化劑,所以我們以為是雷曼兄弟倒閉導致了風暴,不是。

 

是因為它的脆弱性太強了,所以任何一個地方的打擊都有可能使得這個玻璃塔一下子垮塌下去,這就是脆弱推手的概念。

 

 

 

什麼是反脆弱

 

而反脆弱的能力是可以實現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每個人在生活當中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叫作過度補償或者是過度反應。

 

小時候我們會種一個牛痘,或者種一個疫苗,你發現種疫苗的原理是什麼呢?

 

就是讓你先得這個病,得一點點,不要得得太厲害,你的身體出現了過度的補償和過度的反應,你變得更強大。這就是你身體的反脆弱能力。

 

塔勒布舉例子說,他在寫完了《黑天鵝》那本書以後,因為老罵那些金融高管,他覺得華爾街那些人特別無恥,華爾街的人是怎麼樣生存的呢?

 

他們是把整個華爾街的體系搞得特別脆弱,讓華爾街產生了次貸危機,讓所有的普通人根本看不懂次貸危機。

 

然後,就加入進來一塊兒玩,等到這個體系垮塌了以後,他們自己全身而退。他們的反脆弱性是建立在犧牲了大量普通民眾的利益之上的。

 

所以,塔勒布認為這些人是純粹的壞人,他大量地攻擊這些搞經濟的人,之後就受到了很多人生的威脅。

 

特別多的人說要殺了你,要乾什麼,所以就很緊張。後來,有人跟他建議說你應該雇個保鏢。

 

塔勒布說我雇個保鏢,那我還不如把自己練成一個保鏢。他就去健身房整天鍛煉鍛煉,把自己練得像保鏢的塊一樣。

 

後來,他去參加經濟學會議,很多人都以為他是別人帶來的保鏢,因為他太壯了。

 

他說這就是從脆弱當中受益的,就是你威脅了我結果我變得更強大了,我去鍛煉了身體,這種過度補償的行為在很多地方都會出現。

 

你比如說這個世界上賣得最好的書,很多都曾經是禁書。一旦你說這本書是禁書,哇,大家就到處找找看。

 

本來不想看這種書的人,一聽說是禁書,我也要想辦法復印一本過來看一下,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反脆弱性。

 

 

 

為什麼要學會反脆弱

 

而且整個世界上大量的創新是來自哪兒呢?創新是對挫折的過度反應,所釋放的能量成就了創新,這都是反脆弱性的特點。

 

所以,這里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比喻,我希望大家記住。就是貓和洗衣機,這個世界應該更像貓,而不是更像洗衣機,什麼叫更像洗衣機?就是牛頓的思維,是認為整個世界是可以計算的。

 

整個世界都能夠像洗衣機一樣,像一個鐘表一樣嚴絲合縫地算清楚,然後裝配在一起的。

 

所以,如果你把你的世界或者整個社會的經濟,都建立成了一個洗衣機一樣的東西,它就相當脆弱。

 

洗衣機它會壞掉,它會損耗。它用的時間長就越來越糟糕,而所有生命體,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反脆弱性。

 

你看貓和大象的區別,大象身體特別大,大象比貓的生存能力看起來似乎要更強。但是,大象只要摔一跤就會骨折,大象如果出現危險就很容易死。

 

但是,貓有九條命,貓從高空跳下來都能活下來。因為,它的生命體更加靈活,它的反脆弱性即便同樣是生物體當中,它比大象的反脆弱性還要強一些。

 

所以,我們的生活更像是貓,而不是更像這個洗衣機,生命天然具有反脆弱性。如果你骨折過的話你就會知道,骨科的專家會告訴你,骨折的那個地方重新長好以後,會變得更加堅硬,這就是反脆弱性。

 

因為它斷過所以它變得更加堅硬,然後中了毒以後會具有抗毒性。像郭靖, 郭靖被蛇咬了之後,他變得誰咬他都不怕,這種事在生活中有時候會有的。

 

一點點小小的毒性會使得你更加抗拒毒性。生物體和機械體之間,最本質的區別是什麼呢?

 

我們不能夠簡單地號召,說你要更像貓不像洗衣機,你得知道生物體和機械體的最根本的區別。生物體能夠繁衍和復制,這是第一個重要的特徵;第二個就是生物體的因果關系並不清晰。

 

 

洗衣機的因果關系是很清晰的,像我們從牛頓力學的角度來看待整個世界。你會發現它都算得出來,誰應該在什麼位置。這按公式都能算得出來。

 

但實際上在生命當中,你很難算得那麼清楚,它的因果關系是相當復雜。

 

你說哪個地方會發生一件恐怖事件,這個恐怖事件是由於哪一個事情導火索導成的,不知道,算不出來。

 

所以,整個世界應該更像是能夠繁衍和復制,並且因果關系不清晰的生物體,而不是計算得非常清楚的洗衣機。

 

如果你不具有反脆弱性,就會形成一種狀態,叫作“觀光化的生活”,這個詞現在很流行,塔勒布認為,最重要的推動觀光化的人,是搞教育的那些人,就是教育體系的觀光化導致很多媽媽。

 

他們美國人講的叫足球媽媽。我們中國人講的叫,陪孩子寫作業的媽媽。

 

這些媽媽們會使得孩子的教育變成觀光化,就是一年級你得學這個,二年級你得學這個,三年級學這個,所以每一個媽媽帶著孩子,把所有教育的流程全部都走了一遍。他們期待什麼呢?他們期待不要出現意外。

 

所有脆弱性的人,或者是反脆弱性能力不夠高的人,都特別反對波動性。

 

他們就希望意外最好不要出現。然後,我把這些東西都學會,他就自然成為一個精英了。

 

但是,哪有那麼容易?你沒發現很多人按部就班地學完了初中、高中,讀了大學甚至是名牌大學。

 

畢業以後,發現自己還是什麼都不會乾,甚至找了一份工作幹了一段時間,後來發現自己變得無比平庸,為什麼?因為他所經歷的是一個觀光化的人生設計過程。

 

那跟觀光化反過來的人是什麼呢?叫漫步型,漫步型的人是充滿著發現的,他對未來是不確定的。

 

他不知道哪個地方會冒出一個好東西來,也不知道哪個地方會出現一個挑戰出來。

 

所以,他時刻準備著應對著從這些不確定當中來獲得自己的進步,這是一種漫步式的學習方法。

 

所以,你會發現,在這個地球上很多很傑出的人,是師徒制的方法帶出來的。

 

師徒制現在依然大行其道,因為依然有在很多領域當中,是用師徒制培養高級別人才的。那就是因為它是一種漫步式的培訓方法,而不是觀光化。

 

要警惕,我們不要邁上觀光化的節奏,那你的反脆弱性就會變得越來越低。好了,那麼一個大的系統當中的反脆弱性是怎麼樣保證起來的呢?

 

這里有一個很殘忍的事實,就是反脆弱性是有層級的,什麼意思呢?

 

就是個體的犧牲會帶來整個組織的進化,就是整個組織的反脆弱性是建立在可能犧牲了底下的個體的脆弱性的基礎之上。

 

舉個例子,泰坦尼克號失敗了,泰坦尼克號沉沒,但這件事情輓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如果沒有泰坦尼克號那一次巨大的沉沒,人們還會造那種巨型的郵輪,那種郵輪的缺陷永遠不會被人發現,就會出現更多這樣的事故。

 

每一次飛機出現事故,每一次飛機失事,都提升了下一代飛機的安全性。包括日本的福島核電站泄漏之後,所有的核電站就立刻去做加固的活動。

 

這就是反脆弱的層級,你犧牲了子集的穩定性獲得了整個系統的反脆弱性的提高。人們總想預測,整個的世界是會帶來脆弱性。

 

這里有一段話說得非常精彩,為什麼預測會帶來脆弱性?塔勒布說,當你脆弱的時候,你往往傾向於墨守陳規,盡量減少變化,因為變化往往弊大於利,這就是為什麼脆弱的事物需要明確的預測方法。

 

反過來說預測體系帶來的只能是脆弱性。如果你想做出改變,並且不關心未來結果的多種可能性,認為大多數結果都會對你有利。那麼你就具有反脆弱性。

 

所以,為什麼那麼多人會熱衷於做預測?為什麼那麼多脆弱推手都出現在經濟學家當中?

 

因為他們試圖跟你解釋世界上的這一切東西都是可控的,世界上這一切東西都是有規律的。我們可以讓它不出現意外,慢慢地往前推進。但實際上這就是脆弱推手。

 

它使得我們這個世界帶來了更大的風險。所以,塔勒布總結說,冷酷無情便是進步的引擎。

 

如果你願意犧牲一小部分,讓它們去競爭,讓它們去產生優勝劣汰,像生物的進化一樣。那麼整個體系的反脆弱性就會得到大幅地提高。

 

現代化是對整個反脆弱的否定,我們首先舉一個例子。有一對雙胞胎兄弟,一個叫喬治,一個叫約翰,這兩個人,一個人上學的時候非常認真,學習成績不錯。

 

另外一個不好好學習,成績不太好。後來畢業以後兩兄弟的去向不一樣。約翰就去政府里邊當了公務員,喬治去開了出租車。那麼塔勒布問你,說這兩個人誰的反脆弱性更強?

 

你會發現我們之所以要去當公務員,要去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就是希望穩定,就是希望我們能夠不被脆弱打擾,我們能夠安安全全地往前走。

 

但是,到了50歲的時候,你會發現出租司機往往要比一個公務員穩定得多。

 

出租司機的收入可能是波動性的,就是他今天沒出工或者今天累了不想跑,打撲克牌了,今天掙的錢很少。

 

但是,有一天突然遇到了一個富豪包車,從倫敦去了趟巴黎,回來賺了很多的錢,所以他的收入是波動性很強的。

 

因此當他們去統計一個出租車司機和一個公務員的收入的時候,你會發現到最後,出租車司機賺得要比公務員多。

 

但是,從安全性上來講,出租司機要比一個公務員安全得多。因為公務員一旦遇到失業,你知道到了國外,人們到了四五十歲以後,如果失業這就是一個天塌下來的信號。

 

但是,出租司機可以一直乾到七八十歲。那外國很多老太太照樣開出租車,這種反脆弱性。

 

包括很多古老的職業,有那麼長時間一直延續下來,原因就是它的反脆弱性極強。它接受波動性,它認為波動性是好的,而且波動性往往會帶來更高的收益。

 

但是,反過來,他的哥哥就為了減少波動性而去努力地保護系統,結果卻無知地弱化了系統,泯滅了反脆弱性。

 

這句話特別重要,我們再重復一遍,很多人是努力的,很多人是因為害怕波動性,去努力地保護系統,卻無知地弱化了系統,從而泯滅了反脆弱性。

 

我們見過很多像我這個年紀,我們的同學等等一旦失業,一旦被大的資本家無情的拋棄或者裁員或者下崗或者怎麼樣,那個生活水平是大幅下降,甚至包括很多退休的人員,退居二線等等。

 

他的很多隱性待遇開始消失了以後,你發現他對這個世界沒有任何適應能力。

 

因為他沒有在這個世界撈生活過,他永遠都靠著那麼一個穩定地給他發錢的人,讓他覺得很穩定。

 

這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比喻,就是火雞原理。大家聽說過火雞原理?就是一個火雞,會覺得那個農場主特別愛它,那個農場主永遠都給它吃的,也不讓它幹活,每天過來就給它送吃的。

 

所以,每天只要它看到那個農場主朝雞舍走過來的時候,它就會覺得很開心,我的這個農場主又來了。

 

一直到復活節(感恩節)那天,就是到了復活節(感恩節)那天你會發現,養你半天是要殺你。但是,從之前的數據來看,它會覺得生活多穩定。

 

因為這個生活是確定的,它以為自己的系統是穩定的。

 

而我們的生活當中,很多人就是在過著這樣火雞的生活,他以為這個世界是穩定的,是因為他沒有看到變動的可能。

 

而最重要的是你的反脆弱性如何?如果你真的從那個工作當中離職了,你還有沒有能力過得更好。

 

我知道大家聽到這兒,已經開始有點出冷汗了,說那我怎麼才能提高我的反脆弱性?我們待會會告訴大家反脆弱性如何提高。

 

除了火雞之外,還有一個思想實驗特別有意思,叫作布里丹之驢。這是一個思想實驗,就是你可以想象這件事情,什麼叫布里丹之驢呢?

 

你這放了一頭驢,這個驢又渴又餓,它現在又想吃又想喝。好了,在它左邊、右邊,等距離的位置,一邊放著水,一邊放著糧食。

這個驢可以去喝水也可以去吃糧食,但這個驢會死,為什麼呢?因為它又想去喝水,又想吃糧食,兩邊的距離一模一樣。

 

所以,它一會看著水,一會看著糧食,它就是沒法做出決策。後來,在中間餓死、渴死。

 

大家會笑說這驢不是有病嗎?這是一個思想實驗,你想想看,困住這個驢的東西是什麼?

 

困住這個驢的東西就是確定性,當它困在那兩邊都一樣的時候。這時候需要助推的是什麼呢?有一個人過來隨機地推它一把。

 

無論朝左朝右,反正你就去那邊,只要它能夠打破了這個均衡,它就可以很輕鬆地跑去要麼先吃再喝,要麼先喝再吃,它都能夠活下來。

 

但是,沒有這個隨機性存在的話,它一定要追求一個均衡的話,它就會在中間餓死。

 

這個思想實驗就叫作布里丹之驢,它告訴我們隨機性很重要,追求穩定是這個社會的炸彈。

 

當這個社會上很多人都在玩命地追求穩定性的時候,這個社會會變得更加有問題,而反脆弱性變得很重要。

 

那麼說到這,我們來講講什麼是現代化。為什麼塔勒布說現代化使得我們的脆弱性變得越來越強?

 

我們在這里對現代化的定義是,人類大規模地治理環境,系統性地平整世界的凹凸不平以及控制波動和排除壓力。

 

現代化就是系統地將人類從充滿隨機性的生態環境中驅逐出去,包括物理的、社會的甚至認識論的生態環境。

 

它依據的理念是社會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設計的,由人來設計,在這種理念下誕生了統計學原理以及可憎的鐘形曲線。

 

也是在這種理論的指導下,誕生了線性科學以及效率的概念,或者是優化的概念。

 

所以,塔勒布是一個比較疾世憤俗的人,他後邊列舉了一大堆他所反對的東西,比如說MBA、比如說動物園,比如說健身房等等一大堆東西,都是讓這個世界的脆弱性變得越來越強的東西。

 

那麼,為什麼現代化一定會弱化人們的反脆弱性?這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理,是因為人們都特別愛乾預,人們都願意做點事。

 

他不能忍受自己袖手旁觀沒做事,而這些多做的事會造成一個現象,叫作“醫源性損傷”。這個醫源性損傷是什麼?其實簡單點講就是好心辦壞事。

 

你知道華盛頓怎麼死的?偉大的政治家華盛頓。華盛頓死於放血療法,他得了病以後,當時的醫生說這個沒辦法,沒有什麼藥可以治他。

 

但是,有一招很流行的放血,每天拿刀過來噗呲捅一刀,然後流好多血出來,一次流半盆,半盆血出來,然後封上。

 

第二天,砰,再捅一刀,流半盆血,每天流半盆血。這人很快就死了。

 

大量的名人都死於放血療法,那你說那是因為那時候大家都沒什麼知識,現在你看看,現在依然有大量的醫源性損傷。

 

塔勒布說了一個事特別有意思,他說,千萬不要雇家庭醫生,有病去醫院看病還好點,那最起碼你是有了病才去。

 

家庭醫生最大的問題是什麼?他太想幫忙了,所以,有事、沒事他都想給你幫點忙。

 

他有一次,塔勒布說有點不舒服,那個醫生馬上給他就開了很多藥,你趕緊吃吧。

 

後來,塔勒布去一測又好了,本來沒事就是有點不舒服,但那個醫生就會趕緊開藥讓他吃。他說有家庭醫生的人離死亡就非常接近。那個邁克爾·傑克遜就是死於家庭醫生的藥。

 

所以,人們特別喜歡過度地干預,就像格林斯潘特別願意乾預他的金融體系是一樣的,這種過度地乾預產生的醫源性損傷,包括這里邊有一個案例。

 

小孩子要不要割扁桃體的這個東西?他們把很多新生兒拿去讓醫生檢查。檢查了以後,醫生給出的結論是,其中有一大半的孩子要去割扁桃體。

 

好了,他們就把剩下的這些孩子又拿到另外一個醫院去檢查。然後,那些醫生說這里邊,又有一大半的孩子要割扁桃體。

 

到最後的結果是,整個那一群小孩兒當中,可能只有幾個孩子的扁桃體保住了,剩下的大量的都被割掉。這里還不包含割扁桃體所造成的損傷,以及有可能產生的感染的現象等等。

 

人們太願意介入,所以就會導致整個系統的這種醫源性損傷變得越來越多。這是現代化使得脆弱性提升的最根本的原因。

 

那麼是不是不要干預?可以干預,干預的方法是什麼?他舉了一個例子叫作你可以限速,但是你不要替他開車。

 

你知道像格林斯潘,他們這種管控的方式或者觀光式教育的管控方式,甚至發展到了我替你開車好不好。

 

你要學什麼東西,你聽我的就好,按照我的規則來全替你把車開了。

 

而真正能夠使得這個駕駛變得更安全的不是替每一個人開車,你只需要規定限速,你讓這個速度慢下來,降低下來,這個系統的安全性就提升了。

 

政府應該能夠分清楚催化劑和起因的區別,奧巴馬在遇到埃及革命的時候,有一段話特別有名。

 

奧巴馬就指責他手下的情報部門說,為什麼沒有人通報過我?他就覺得這人很無能,這麼一件大事發生了,竟然沒有人告訴他。

 

塔勒布就說這太蠢了,因為這根本是沒法預測的,他混淆了催化劑和起因之間的區別。

 

奧巴馬以為那個事是起因,但實際上那些所謂發生過的事情,都只是催化劑而已。整個系統的脆弱性已經變得很強了,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所以,我講到這整個這一大段是為了讓大家聽明白什麼叫作反脆弱性,脆弱性是怎麼樣不斷地被現代化的方法增強的。

 

 

 

提升反脆弱性的方法

 

我相信大家現在逐漸地理解了,那麼怎麼能夠提高我們自己的反脆弱性的能力,讓我們從不確定當中獲益呢?

 

這里塔勒布舉了兩個比喻性的人物,一個叫作胖子托尼,一個叫學者尼羅。這兩個人是好朋友,他們倆整天在一塊聊天,這個胖子托尼很有意思,他特別有錢。

 

尼羅家裡很有錢,尼羅家裡是繼承下來的錢,胖子托尼是掙來的錢,胖子托尼從來不相信教育,從來不相信MBA,他對這些東西都嗤之以鼻。

 

他唯一相信的是什麼?是尋找脆弱性並且在它的反方向下注,他意識到這個事脆弱性已經很強了,那麼遲早會出事。

 

那麼他如果出了事以後,它一定會導致的資產上升是什麼?它一定會帶來的正向的收益是什麼?在這上面不斷地下注,去獲得了大量的財富,這就是通過反脆弱性來獲益的一個例子。

 

那這里最重要的一個手法,就叫作“槓鈴策略”,什麼叫槓鈴策略?

 

這里有一個哲學家的名字,叫塞內加。塞內加是當時羅馬最有錢的人,他特別有錢,但是很有意思,他是斯多葛學派的人。

 

斯多葛學派是希望通過艱苦的環境來修煉身心的,但是在塞內加是斯多葛學派的人,同時又擁有特別多的財富,你說這怎麼辦?

 

那你得放棄一頭,你要麼是修煉好好成為一個哲學家,要麼你就賺錢成為一個商人。

 

不,他都不放棄,他兩個我都要,為什麼呢?因為塞內加提出了一個理念,他說,財富是聰明人的奴僕,是愚笨人的主人。

 

你註意當他說財富是聰明人的奴僕,是愚笨人的主人的時候,他可以同時兼顧既有修養,同時又能夠擁有財富。

 

因為,他改變了自己看待財富的方式。當他改變了自己看待財富的方式以後,你會發現擁有了啞鈴的兩頭。

 

他既可以擁有斯多葛學派的修煉,他又可以同時擁有大量的財富,這就是槓鈴策略。

 

因此,咱們可以想想哪些東西是槓鈴策略的?比如說大家聽說過劉慈欣這個人,劉慈欣是(寫了)《三體》的作家,劉慈欣對自己人生的配置,就是典型的槓鈴策略。

 

就他一邊在單位上班,做一份事業單位的工作,每天上班拿著工資,但那個工資很低也無所謂。

 

但是他要求也不高,那份工資就已經能夠讓他過得很舒服了,但他同時從事的一份工作是寫作。

 

他擁有了杠鈴的兩頭,他可以從不確定當中受益,同時他也能夠過得很好,他能夠有一個穩定的生活。

 

還包括他說上菜,上菜的時候,前菜然後甜品,然後,給你上大菜上牛排。說廚師一定會把這些菜分開上,那糟糕的策略是什麼呢?

 

糟糕的策略是混在一起打成醬,把所有中間策略去除,就是典型的槓鈴策略。

 

就是中間策略就相當於把牛排甜品和前菜混在一起,攪拌成糊糊,然後端上來喝吧吃這個東西就行了。

 

但是這個槓鈴策略是分開的,就是你可以享受這個也可以享受那個。

 

所以,什麼是槓鈴策略呢?隨機性的杠鈴策略會通過減輕脆弱性消除傷害導致的不利風險,來增強反脆弱性。

 

也就是減少不利事件帶來的痛苦,同時確保獲得潛在的收益,這個就是杠鈴策略的一個核心。

 

他說從大的方面講,美國這個國家的崛起靠的就是杠鈴策略,就是它廣泛地下註在所有人身上,它鼓勵每個人的創業精神。

 

美國西部拓荒,就大家都是去那開發新世界,所以它對於錯誤,對於失敗是完全接受的,你只管失敗好了,但是有大量的人在不斷地成功。

 

但是,日本這個國家,最大的問題是失敗帶來恥辱。很多人為了掩蓋失敗,使得這個錯誤變得越來越大。

 

如果一個總經理總是希望聽到好消息,不願意聽到任何不好的消息的話,那個失敗就會被不斷地掩蓋起來,他這個組織的反脆弱性就會變得越來越弱,你就會更接近於日本而不是美國。

 

所以,這是我們說,如果你希望能夠提高反脆弱性的話,你得能夠擁有槓鈴策略。那麼,要想打造自己的槓鈴策略,你得擁有以下的反脆弱性的智慧。

 

首先,我們講講第一個,怎麼樣從波動性當中受益?

 

古希臘的哲學家泰勒斯經常被人說,說你們搞哲學的人賺不到錢,後來,泰勒斯說那我就賺錢給你看看,他就在春天的時候預定了一大批的榨油機,榨那個橄欖油的榨油機。

 

等到橄欖成熟的時候發現,哇,今年橄欖大豐收,各處的人都要榨橄欖油。結果,所有的橄欖榨油機都被他給預定了,大家就只好找他來榨油,然後就賺錢,賺了一大筆錢。

 

後來,很多人寫泰勒斯的傳記時候,說這人真聰明,他會看天文,他從天文當中判斷了說今年天氣好,今年橄欖肯定能夠賺很多的錢。

 

你看這是一種典型的脆弱性的思維方式,可預測。他預測到了今年的橄欖一定會賺錢,然後怎麼怎麼樣。

 

塔勒布說你別天真了不是那樣,說泰勒斯之所以能夠賺錢,是因為他具有反脆弱性,他去跟別人簽的那個榨油機的使用條款是期權的形式。

 

什麼叫期權的形式?就是如果今年橄欖豐收了,那麼你將以現在的這個價格把所有的榨油機全部都租給我。如果今年橄欖不豐收,我將不租這些東西我也沒有損失。

 

這種期權就是一種典型的不對稱性。

 

而這種東西在生活中是常見的,在生活中並不是任何事都一定是四平八穩的,它是具有不對稱性的。

 

像我們給員工期權也是這樣,如果公司做好了,你把期權拿去兌現,如果公司沒做好,你放棄掉它就好了,你又沒有任何損失。

 

所以,泰勒斯預先租了那麼多榨油機,說如果豐收了都是我的,如果不豐收你租給別人我不要了,他沒有任何損失,那個租榨油機的人也沒有什麼損失。

 

因為他預先拿到這筆訂單,所以雙方簽訂這樣的協議,他只付出了一個小小的定金。

 

就你註意在這個交易結構里邊,它是付出了一定的定金的,但是定金的額度很低,絕對沒有他的收益高。

 

你發現了嗎?這叫作不對稱性,我付出小小的風險和成本,但是,我可以得到一個有可能大大的收益。

 

泰勒斯一算這絕對劃算,而且就算今年橄欖沒豐收,我賠了這筆錢對我損傷不大,所以他用這麼一筆錢去定下了整個的這些榨油機然後賺了錢。

 

所以泰勒斯的成功,根本不是夜觀天象的結果,不是對於整個系統的預判。

 

而是他在反脆弱性當中比別人做得好,他善於使用從波動性當中受益的方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不對稱性,有限的損失帶來無限的收益。

 

大家腦子里邊有這麼一幅圖,這是一個坐標然後這麼一個圖上去,底下是成本上面是收益,它不對稱,所以就有了這樣反脆弱性的操作空間。

 

大自然就是最重要的反脆弱性最強的機構,你看大自然可以犧牲所有的物種,就是你恐龍消失了沒關系,你樹袋熊消失了沒關系,人類消失了沒關系,大自然依然在。

 

大自然都已經送走了多少個物種了,但是不要緊,大自然永遠生機勃勃,所以,他的試錯成本最低,而他的成功收益最大。

 

什麼叫試錯成本最低?又出現了一個新物種,出現就出現唄,願意生活的生活,你愛咬誰咬誰,那是你自己的事,他的試錯成本控制在一個物種又一個物種在不斷地努力繁殖。

 

物種有讓自己的基因活下去的動力,但是收益巨大,整個大自然是最終的受益者,這就是典型的通過不對稱來進行的。

 

喬布斯所做的演講當中有一句名言,叫作“Stay hungry,Stay foolish”,就是我要保持愚鈍我要保持飢渴。

 

保持愚鈍和保持飢渴,其實就是學習大自然的這種快速失敗的能力。我可以快速地嘗試,快速地嘗試失敗了之後,沒關系我放棄,我因為我hungry。

 

我接著再做下一個,我foolish,我沒有那麼大的玻璃心,我不會被傷害掉。

 

不斷地快速嘗試,不斷地快速嘗試,這種快速失敗的模型,就是來自於大自然孕育萬物的這麼一個過程。因為不對稱性,投入得少而產出得大。

 

還有一個智慧就是可選擇性。當你能夠給自己用可選擇性製造出杠鈴的兩頭的時候,你會被稱作是一個智者。

 

你比如說孔夫子講:“邦有道則仕,邦無道,捲而懷之可也。”這話就說得特別棒,就是如果國家很棒,這個國家政治清明特別好,我出來當官,我出來為國家做事。

 

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很糟糕怎麼辦?糟糕沒關系,回家修煉,捲而懷之,懷起來,回家教我的子弟,這種日子不是過得也蠻好的。

 

所以你知道很多企業家為什麼喜歡做儒商?現在大家瞭解了。什麼意思?

 

就是如果賺錢了,我就好好做個商人,挺好的。我是儒商,我一邊賺錢,我還一邊讀書一邊修煉。如果沒賺錢,正好是我修煉的機會。

 

面對這些艱難困苦的時候,正好把它用作我修煉的武器,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強,這種人的反脆弱性多強。

 

所以你想想王陽明就是最典型的反脆弱性極強的人,就他講在事上磨練。

 

就是在任何事上,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他認為這都是我磨練心性的機會。他有了這麼一個東西在槓鈴的那一頭,然後另外一頭是他的功業。

 

他建功立業,做了那麼多的事,所以在歷史上無論是你要從建功立業的角度評判他,還是你從學術的角度評判他,你會發現他都拿到了,這就是槓鈴的兩頭,叫作可選擇性。

 

這個可選擇性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試錯成本低,而收益可能會巨大。

 

這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的,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為什麼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因為光腳的反脆弱性強,我都已經這樣了,你還希望我怎麼樣,我失去的只有鎖鏈,我得到的是全部世界,你看這叫作反脆弱性。

 

所以,當你發現你失去的東西很有限,但你得到東西可能會很多的時候,你就具有了反脆弱性的配置能力。

 

反過頭來我們來說教育這件事情,這個塔勒布說,教育是又一個巨大的脆弱推手,就是教育機構和那些足球媽媽們的配合,把孩子們全部變成觀光式的教育。

 

他說這里最可笑的是哈佛的體系,就是他特別反對哈佛的體系,就是認為一切可預測,一切可以學得會。

 

尤其是MBA里邊學的那麼多奇奇怪怪的那些模型,事實上他說這些東西都叫作教鳥飛。

 

鳥本身就會飛,但是你要把它算成一個一個的步驟,然後說鳥你得規定了這樣飛,結果導致很多本來能飛的,現在都飛不起來了,因為被你的各種步驟都已經嚇壞了。

 

事實上人類歷史上,所有偉大的發明,包括飛機,包括電話,包括用電,包括紡織機、蒸汽機,全都是自下而上產生的,所以有一本書叫《自下而上》,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你就知道大量的東西都不是從上邊說,我要造個電話,我現在組織一幫人,大家開始研究電話,然後給你們很多錢,大家去幹吧。

 

做不到,沒有這樣的,而所有偉大的發明,全是自下而上從民間開始出現。

 

而且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就是你會發現在中世紀的時候,對數學、對物理學、對化學做出大量推動性的進展的科學家,我們在物理書上看到的,都是科學家的名字,化學書上看到的,都是科學家的名字。

 

他們還有一個身份全都是牧師,為什麼那麼多的數學家、化學家都是牧師呢?

 

因為牧師就是槓鈴的兩端,就他在這頭他能夠享受優厚的待遇,它能夠通過教會得到很多的錢,同時還沒事幹,所以他能夠去做特別多創新的事件。

 

他占據了槓鈴的兩頭,他既有穩定性的生活,同時他可以去努力地嘗試很多別人根本沒有的機會去嘗試科學的進步,這就是槓鈴策略。

 

他具有可選擇性,他就算做那些實驗做失敗了,沒有什麼可損失的,但他如果成功了,他就能夠名垂青史,獲得一個人類歷史上偉大的突破,你看看到不對稱性的作用了嗎?

 

我特別怕你們聽不懂我所講的這個不對稱性的這個感覺,這個太重要了。

 

就這個世界上充滿了不對稱性的機會,你失去的東西很少,但你可以得到特別多的東西,你把這個東西利用好了以後,你的反脆弱性的智慧才能夠被最大地調動起來。

 

所以,人類歷史上真正發明家,真正解決科學問題的,基本上都是業餘愛好者和牧師,這些人來解決。

 

好了,講到這兒我相信大家開始逐漸地理解反脆弱性,我們知道說怎麼樣能夠通過槓鈴策略,通過不對稱性的這個把控,去設計新的交易結構,使得我們的反脆弱性變得越來越高。

 

我個人也是反脆弱性,我在做讀書會的時候,我也沒有一下子跳到海裡邊去,把房子賣了,賣房創業,賣房創業就屬於沒有反脆弱性。

 

連我們剛剛講的孔子都是這樣,那麼這個反脆弱性里邊有一個需要我們必須瞭解的原理,就是我們剛剛說那個曲線,說這是非線性的,是不對稱的。

 

這個世界線性的事物你幾乎找不到,就是線性的事物少之又少,大量的東西都是非線性

 

而我們過去的理解當中,會覺得線性非常的重要。

 

那你說,再舉個例子,這個杯子從3釐米高的地方掉到這個桌子上不會摔碎,這個我們能看到,3釐米高掉下來不會摔碎。那你說我連著掉100次,100次3釐米,它會不會摔碎?

 

不會,100次3釐米肯定不會摔碎。但是如果把這100次的3釐米乘在一塊,把它變成了3米高摔下來,一下就碎掉了,這就叫作非線性。

 

當這個衝擊是非線性的時候,你會發現它才能夠給脆弱的東西產生改變,如果它不是非線性的,它是慢慢一點一點去發生的,沒有太多改變。

 

北京大家都經歷過堵車,如果說我8點鐘要趕飛機的話,我估計從家裡邊,大概5點半就得出門。你說5點半出門,六點就到機場了,你幹嘛那麼早到機場?

 

你為什麼不6點半出門,半個小時7點鐘到機場?對不起,6點半出門,7點鐘根本到不了機場,它不是一個線性的關系。

 

所以北京地面的交通,車輛增長了10%以後,擁堵量絕對不是增長了10%,這叫非線性。

 

車輛可能只增長了10%,但是擁堵指數整個增長了幾倍,因為那就相當於把一個大石塊扔在你的身上。

 

所以像這個交通堵塞的問題,所以塔勒布說,真正的減肥最好的方法是什麼?不是每天都吃均衡的營養,這個我得向營養專家求證一下,因為這是塔勒布說的,不一定,我覺得有道理。

 

永遠都吃均衡的營養,你的身體很快就適應了,它不會產生衝擊。

 

他說真正有效的是你輕斷食,你過幾天你有幾天不吃。酒精對肝的傷害也是這樣,他說戒酒的人最好不要減低酒量,說我每天以後就喝二兩,不行,每天就喝二兩,你的肝永遠都累。

 

你應該一個禮拜里邊喝三天,有三天不喝,這就形成了一個非線性的衝擊。所以非線性這個概念是,在這個反脆弱性里邊,是很重要的一個概念。

 

因為我們很多人都會被平均數騙掉,他說祖母是怎麼死的?說祖母生活的那個城市平均溫度只有21度。

 

太好了,平均溫度21度的城市,多麼愉快讓祖母去那生活,結果夏天40度。

 

這個冬天零下40度,平均溫度也是21度,所以祖母就凍死了,這就叫作線性。所以,他說永遠不要踏入一個平均深度只有4英尺的河流。

 

你聽說平均深度只有4英尺的河流,你就走進去,它的分佈一定是非線性的,前面很淺然後噗通就掉進去,然後就完蛋。

 

所以,極端事件對脆弱性事務的傷害程度高於一系列溫和事件所造成的傷害,這就是脆弱性事物的一個定義。

 

你說這個東西是脆弱的,那就因為它只要出現極端事物,它的損傷就是非常大的。像這個杯子就是脆弱的,因為三釐米雖然沒問題,但是極端一點,它立刻就完蛋了。

 

瞭解了這個非線性的這個想法,你就能夠知道我們所說的所謂微笑曲線也就是一個事物的凹性和凸性。

 

什麼叫凸性?凸性就是這個事物是這樣一個曲線,這是坐標,這底下是你喪失的成本,你的痛苦,上面是你的收益。

 

收益巨大,你的痛苦少一點,痛苦很短,但是收益很高,這叫作凸性。

 

凸性事物就是微笑的,它那個曲線是微笑的,所以凡是這種狀況之下,你都有著巨大的反脆弱性的操作空間。

 

那麼,反過來一個東西不利的,就是凹性的。凹性就是你的痛苦,你的收入可能只有這麼多,但是你的痛苦會變得很大,生活中也有很多類似這樣的事情的發生,所以我們要努力地去尋找那些具有凸性的事件。

 

剛剛我們講到火雞事件,好像火雞事件是一個特別不好的事。但是塔勒布說,你也要知道,生活中也會有反火雞事件。

 

什麼叫反火雞事件?就是這個火雞一直在等待著,這個復活節(感恩節)的來臨,結果復活節(感恩節)來臨了以後,它不但沒有被殺,它還被評選為鳳凰,這叫作反火雞事件,什麼意思呢?

 

就是你never know,你不知道未來,發生的那個事會不會突然是一件好事。所以當我們去追求脆弱性的時候,當我們去要求一切東西都不變的時候,都掌控的時候,你連那個反火雞事件也同樣排除在外。

 

你本來有可能能夠成為鳳凰的,但是你說我不行,我就要每天吃這個飼料,你別跟我說別的我不管,我一概不要。你既不要殺我,也不要讓我當鳳凰,我就好好地吃我的飼料,何苦呢?

 

反過來那是你能選的嗎?你究竟是選擇做鳳凰還是被殺掉,你選不了,生活本身就是不確定。

 

在這個不確定的前提之下,你應該想辦法做的不是去預測不可知的未來,而是去增強自己的反脆弱性,讓自己能夠變得更加具有生物態,而不是機械態。

 

讓自己更加像一隻貓,而不是像一個洗衣機。像洗衣機、像鐘表都是會損耗的,因為它越用就越糟糕,而像一個貓它會變得越來越靈活。

 

但這貓也會死,那當然所有的生物都會有始有終,但問題是那個周期,要比一個洗衣機的受到衝擊的時候所遭受的傷害要小得多。生命體具有復原的能力,而洗衣機沒有。

 

那麼擁有塔勒布這樣的反脆弱性的人,他到底對未來有沒有預見呢?

 

他也有,他說預測未來的事不是靠哈佛學院的那些方法,靠的是否定法,他說你試沒試過請假的時候提出好多個理由,就是我今天下午要請假,為什麼?

 

因為我祖母生病,然後我的身體也不太舒服,同時我們同學還有個事要找我幫忙,最重要的是我要上街學雷鋒,你同時提四個要求去請假,能請得下來嗎?

 

他說如果你提出特別多的理由的時候,就證明這件事情肯定不值得做。

 

所以否定法就是你可以用排除法的方法來預測你的未來。

 

他舉了一個例子,就是一個人如果拿出來名片,上面有很多個頭銜的話,那麼這個人基本上可以被忽略,他沒有什麼重要性。

 

重要性的人,一個頭像就夠了,重要性的理由,這個事我要做一個理由就夠了,所以用否定法來預測未來是會有效的。

 

還提到一個叫林迪效應,林迪效應是說什麼呢?說對於會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預期壽命就會縮短一些。

 

你像我們人,我們的壽命是有限的,我們是會自然消亡的,所以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預期壽命就會縮短一些。

 

而對於不會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則可能意味著更長的預期剩餘壽命。

 

就是你看那鍋碗瓢盆,咱們去看原始人,參觀的時候,到半坡博物館或者是河姆渡人博物館去看的時候,你會發現我們現在所用的鍋碗瓢盆,跟那時候用的都差不多,為什麼呢?

 

因為這些東西的生命周期超長,它是不會自然消亡的東西,所以它存在的時間越長,它的壽命就越長。

 

李白的詩歌已經存在了這麼長時間了,所以我們基本可以預測,它很難再消失。

 

《詩經》經過了這麼長時間都能夠存在下來,那麼它未來也能夠存在得更久,這就是對於未來的一些判斷。

 

當然塔勒布最反對的預測的人,就是斯蒂格利茨這樣的人,他說這些脆弱推手在預測未來的時候,他們常用的公式就是脆弱推手加事後過濾式選擇。

 

就是他認為斯蒂格利茨這樣的人,在預測未來的時候,最常用的模式就是脆弱推手加事後過濾式選擇。

 

就是他不斷地強調自己能夠預測,他不斷地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復雜,一旦發現預測錯誤了以後,他會在事後解釋說,我其實說的是對的。

 

因為他過濾性地選擇掉了一些東西,這里邊斯蒂格利茨的兩次言論都被他提煉出來。

 

第一次是講房利美和房地美,這樣的公司絕對不會有問題的,等到整個金融危機過了以後,這個斯蒂格利茨竟然寫文章說,我早就預見到了房利美和房地美會出問題。所以他說這些人的羞恥心到底在哪?

 

因為他們是脆弱推手,他們總是在期望著通過能夠預測整個世界的發展,但事實上增加了整個世界的脆弱性。

 

當然你說塔勒布會不會說的也有不對的地方?我相信肯定會有,因為他的言辭相當激烈和偏激,他把哈佛大學都否定了,他把很多的這些教育體系什麼的都否定掉了。

 

但是我覺得這本書給我們最大的啟發,是讓我們換一個角度來思考這個世界,你不覺得我們過去太喜歡追求確定性了嗎?就是我們都希望一切東西都能夠按部就班,按照設計來做。

 

你比如說創業的心得上來講,我就發現有大量的創業者,包括我們去孵化的很多企業,都不敢輕易地把產品推向市場。

 

他們的辦法就是我們要打造到最好,我們在不斷地磨合,我們在不斷地調整,好了,然後等到他把這個東西拿到市場上以後,發現它非常脆弱,一下子就完蛋了,為什麼呢?

 

因為它不符合反脆弱性的原理,反脆弱性的原理是什麼?就是我盡早地把這個東西拿去接受反饋,然後我從反饋當中不斷地讓我變得更強大。

 

你看反饋說我不好,這反倒是件好事。因為反饋說我不好,會使得我更快地變得更好,那麼反饋如果說好,那當然很好了。

 

所以我既能夠從反饋說我不好當中獲利,我也能夠從反饋說我好當中獲利,這不就是一個典型的不對稱交易嗎?

 

所以當你學完這本書以後,它能夠給我們最大的啟發就在於智慧。

 

你重新智慧地看待了這個世界,原來不對稱性到處都有,原來非線性的事物到處都有。

 

我們可以從這些不對稱性當中去尋找交易的機會,去設計自己的槓鈴策略,設計自己的槓鈴策略,獲得一個說好也好不好也很好的方向。所以現在大家理解,孔夫子為什麼說君子不器?

 

如果孔子認為,他就是一個堅定的政治家的話,那麼他這一生註定要接受失敗,政治家最後都會以告別政壇結尾。

 

而且何況在孔子那個時候,他又不是說了算的人,他如果把自己設定成為一個政治家,那他失敗的可能性很大。

 

他說君子不器,君子不器就是你不能把我當做一個政治家,你也不能把我當做一個教育家,你也不能把我當做一個作家,為什麼?因為我幾頭都行,我都有,所以他在槓鈴策略上做得非常好。

 

而且,每一個事的失敗會成為另外一個事的收益,他政治上不成功,他有更多的時間去寫作,他可以教育學生,把他作為案例,政治如果成功了,照樣可以讓自己的學術變得更好。

 

所以,從不確定性當中受益這件事情,孔子是做得最好的,我們可以好好學習。

 

塔勒布說這本書的結構,這個世界不希望我們瞭解它,它的魅力就來自於我們無法真正瞭解它。

 

在這樣的世界當中,我們應該做些什麼?玻璃杯是死的東西,活的東西才喜歡波動性,驗證你是否活著的最好方法,就是驗證你是否喜歡變化。

 

請記住,如果不覺得飢餓,山珍海味也會是味同嚼蠟,如果沒有辛勤付出,得到的結果將毫無意義。

 

同樣的,沒有經歷過傷痛,便不懂得歡樂,沒有經歷過磨難,信念就不會堅固。被剝奪了個人風險,合乎道德的生活自然也就沒有了意義。

 

這段話本身就具有反脆弱性,就是當你接受了這段話的價值觀的時候,你就會發現生活中永遠都充滿著給你帶來進步機會的挑戰。

 

無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從當中去獲益,這就是《反脆弱》這本書帶給大家的智慧。

 

 

 

 

臉書粉專

Really凱分享實用知識

 

各位都是有智慧的人
請各位動動有智慧的手指!

記得按讚和分享

感謝!

 

打10篇=1壘安打

打50篇2壘安打

打100篇=全壘打

打1000篇=滿貫全壘打

加油!

 

 

 

#這裡有實用的知識

#兩份心得

#知識就是力量
#好奇心是知識的缺口

#嚴長壽

#爬兩座山

#台灣世界展望會
#洪雪珍斜槓班

#樊登讀書

#反脆弱

#塔勒布

#創新是對挫折的過度反應,所釋放的能量成就了創新,這都是反脆弱性的特點。

#不對稱性就是我付出小小的風險和成本,但是,我可以得到一個有可能大大的收益。

#認識脆弱

#什麼是反脆弱

#為什麼要學會反脆弱

#提升反脆弱性的方法

 

 

 

 

圖取材自:台灣世界展望會

取自:樊登讀書,反脆弱

 

 

 

 

 

 

取自:樊登讀書,反脆弱

今天講的這本書會改變我們看待整個世界的角度和方法,它對我的震撼是心靈層面,產生了生理性的震撼,所以,鄭重地推薦給大家,叫作《反脆弱》。

 

 

 

《反脆弱》的副標題是說:“如何從不確定性中獲益”,首先,要解釋一下什麼叫“反脆弱”。不是說我們的性格要變得堅強一點,不對,而是整個世界,在它的作者塔勒布看來是越來越脆弱。

 

 

 

塔勒布寫過一本特別有名的書叫《黑天鵝》。大家都聽說過,整個世界是不可預測的,因為你想不到有一些人會開著飛機去撞大樓,9·11事件,這樣的事是超乎你的想象。那你說就算我有一個特工體系,我破解了9·11,我把它摁住了,摁住了之後,你能夠想到另外一個人會去廣場上沖著人掃射嗎?

 

 

 

所以,這些黑天鵝事件的發生,基本上是不可預測的。而整個世界,因為不可預測的事情越來越多,會導致它的脆弱性越來越強,什麼叫脆弱性越來越強呢?好像一個玻璃杯,你把一個玻璃杯從這個桌子上扔到地上。它肯定就摔碎了,原因是那個玻璃杯要比一個紙團脆弱性強。

 

 

 

你把這個紙團扔下去,它就摔不壞。但是,玻璃杯扔下去肯定摔壞。而整個世界的脆弱性變得越來越強了,怎麼證明這一點呢?比如說一個超級大城市,就像北京這樣的超級大城市,下一場大雨就有可能引發混亂。

 

 

 

美國這麼發達的國家,一場卡特裡娜颶風過來,半個國家整個癱瘓掉。因為整個社會的體系變得越來越復雜,人們控制的欲望越來越強的時候,你發現這個社會的脆弱性也變得越來越強。所以,這是整本書的前提條件,你得知道脆弱性在這個世界上變得越來越強。

 

 

 

那麼什麼叫反脆弱呢?就是脆弱的反面是什麼?我們很多人講說脆弱的反面,那應該是堅強吧或者是堅韌?不對,你看無論是堅強還是堅韌,它最多是在脆弱當中不受傷。你比如說我把一個紙團扔到這個地上,和我把一個玻璃杯扔在這個地上,它不是對稱的你知道?

 

 

 

就是玻璃杯這中間是原樣,玻璃杯摔完了以後摔碎了。到了這邊,那就是在脆弱當中受到了傷害,這個叫作脆弱。而你所說的堅強或者堅韌,是它摔了以後沒變。它摔了以後還在這個地兒呆著,那麼這個就不是脆弱的反面。

 

 

 

脆弱的反面應該在這邊,那就是摔了以後不但不變還更好了,這才叫反脆弱,所以反脆弱是在不確定當中獲益。因為脆弱是在不確定當中受傷,所以反脆弱就是在不確定當中獲益,這種能力叫作反脆弱的能力。那什麼是反脆弱的能力呢?你比如說你把一個紙團扔在地上,它最多是堅強,但你如果試著扔一個乒乓球呢,它就彈起來了,所以它就屬於有反脆弱性。

 

 

 

它有彈性,它彈在地上才能夠彈得更高,這叫作反脆弱。作者試圖在這本書里跟我們討論的,就是怎麼樣能夠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當中,還能夠愉快地生活。塔勒布說,我希望能夠快樂地生活在一個我不瞭解的世界里。這個大自然可能未必需要我們瞭解它們,我們就算不瞭解它們,我們一樣可以不斷地進步,不斷地獲益,這就是他所強調的,反脆弱的能力的重要性。

 

 

 

而我們走錯的路線是什麼呢?他認為錯誤的路線,有一群叫作脆弱推手的人,什麼叫脆弱推手?他們以為,能夠準確地控制和預測整個世界。所以,他們設計了大量的交易結構,設計了大量的技術,設計了大量的人員,試圖能夠把整個世界牢牢地掌控在一起,這種人被塔勒布稱作脆弱推手。

 

 

 

他首屈一指,最大的脆弱推手就是格林斯潘。因為格林斯潘整個導致了美國的金融風暴,格林斯潘是美聯儲主席,當年掌控著整個美國的金融體系。他一再地向大家保證,這些東西是越來越安全,看起來越來越好,甚至連房地美,房地美這樣的倒閉的公司,在他們看來都是沒有問題的,看不出絲毫的可能性。

 

 

 

跟格林斯潘一塊被塔勒布不斷地攻擊的人,就是斯蒂格利茨。我們上大學時候讀經濟學的書,就讀過斯蒂格利茨寫的《巨集觀經濟學》。這兩個人是他最討厭的人,因為他們就是脆弱推手。他們在不斷地使得這個世界,朝著脆弱性越來越強的方向走,而沒有考慮過一旦出現9·11,一旦出現金融危機,一旦出現某一個公司,像雷曼兄弟這樣的公司倒閉。

 

 

 

雷曼兄弟的倒閉未必是整個美國經濟當時出現動蕩的原因,那個只是催化劑,所以我們以為是雷曼兄弟倒閉導致了風暴,不是。是因為它的脆弱性太強了,所以任何一個地方的打擊都有可能使得這個玻璃塔一下子垮塌下去,這就是脆弱推手的概念。

 

 

 

而反脆弱的能力是可以實現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每個人在生活當中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叫作過度補償或者是過度反應。小時候我們會種一個牛痘,或者種一個疫苗,你發現種疫苗的原理是什麼呢?就是讓你先得這個病,得一點點,不要得得太厲害,你的身體出現了過度的補償和過度的反應,你變得更強大。這就是你身體的反脆弱能力。

 

 

 

塔勒布舉例子說,他在寫完了《黑天鵝》那本書以後,因為老罵那些金融高管,他覺得華爾街那些人特別無恥,華爾街的人是怎麼樣生存的呢?他們是把整個華爾街的體系搞得特別脆弱,讓華爾街產生了次貸危機,讓所有的普通人根本看不懂次貸危機。

 

 

 

然後,就加入進來一塊兒玩,等到這個體系垮塌了以後,他們自己全身而退。他們的反脆弱性是建立在犧牲了大量普通民眾的利益之上的。所以,塔勒布認為這些人是純粹的壞人,他大量地攻擊這些搞經濟的人,之後就受到了很多人生的威脅。特別多的人說要殺了你,要乾什麼,所以就很緊張。後來,有人跟他建議說你應該雇個保鏢。

 

 

 

塔勒布說我雇個保鏢,那我還不如把自己練成一個保鏢。他就去健身房整天鍛煉鍛煉,把自己練得像保鏢的塊一樣。後來,他去參加經濟學會議,很多人都以為他是別人帶來的保鏢,因為他太壯了。他說這就是從脆弱當中受益的,就是你威脅了我結果我變得更強大了,我去鍛煉了身體,這種過度補償的行為在很多地方都會出現。

 

 

 

你比如說這個世界上賣得最好的書,很多都曾經是禁書。一旦你說這本書是禁書,哇,大家就到處找找看。本來不想看這種書的人,一聽說是禁書,我也要想辦法復印一本過來看一下,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反脆弱性。

 

 

 

而且整個世界上大量的創新是來自哪兒呢?創新是對挫折的過度反應,所釋放的能量成就了創新,這都是反脆弱性的特點。

 

 

 

所以,這里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比喻,我希望大家記住。就是貓和洗衣機,這個世界應該更像貓,而不是更像洗衣機,什麼叫更像洗衣機?就是牛頓的思維,是認為整個世界是可以計算的。整個世界都能夠像洗衣機一樣,像一個鐘表一樣嚴絲合縫地算清楚,然後裝配在一起的。

 

 

 

所以,如果你把你的世界或者整個社會的經濟,都建立成了一個洗衣機一樣的東西,它就相當脆弱。洗衣機它會壞掉,它會損耗。它用的時間長就越來越糟糕,而所有生命體,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反脆弱性。

 

 

 

你看貓和大象的區別,大象身體特別大,大象比貓的生存能力看起來似乎要更強。但是,大象只要摔一跤就會骨折,大象如果出現危險就很容易死。但是,貓有九條命,貓從高空跳下來都能活下來。因為,它的生命體更加靈活,它的反脆弱性即便同樣是生物體當中,它比大象的反脆弱性還要強一些。

 

 

 

所以,我們的生活更像是貓,而不是更像這個洗衣機,生命天然具有反脆弱性。如果你骨折過的話你就會知道,骨科的專家會告訴你,骨折的那個地方重新長好以後,會變得更加堅硬,這就是反脆弱性。因為它斷過所以它變得更加堅硬,然後中了毒以後會具有抗毒性。像郭靖, 郭靖被蛇咬了之後,他變得誰咬他都不怕,這種事在生活中有時候會有的。

 

 

 

一點點小小的毒性會使得你更加抗拒毒性。生物體和機械體之間,最本質的區別是什麼呢?我們不能夠簡單地號召,說你要更像貓不像洗衣機,你得知道生物體和機械體的最根本的區別。生物體能夠繁衍和復制,這是第一個重要的特徵;第二個就是生物體的因果關系並不清晰。

 

 

 

洗衣機的因果關系是很清晰的,像我們從牛頓力學的角度來看待整個世界。你會發現它都算得出來,誰應該在什麼位置。這按公式都能算得出來。但實際上在生命當中,你很難算得那麼清楚,它的因果關系是相當復雜。

 

 

 

你說哪個地方會發生一件恐怖事件,這個恐怖事件是由於哪一個事情導火索導成的,不知道,算不出來。所以,整個世界應該更像是能夠繁衍和復制,並且因果關系不清晰的生物體,而不是計算得非常清楚的洗衣機。

 

 

 

如果你不具有反脆弱性,就會形成一種狀態,叫作“觀光化的生活”,什麼叫觀光化?這個詞現在很流行,塔勒布認為,最重要的推動觀光化的人,是搞教育的那些人,就是教育體系的觀光化導致很多媽媽。他們美國人講的叫足球媽媽。我們中國人講的叫,陪孩子寫作業的媽媽。

 

 

 

這些媽媽們會使得孩子的教育變成觀光化,就是一年級你得學這個,二年級你得學這個,三年級學這個,所以每一個媽媽帶著孩子,把所有教育的流程全部都走了一遍。他們期待什麼呢?他們期待不要出現意外。

 

 

 

所有脆弱性的人,或者是反脆弱性能力不夠高的人,都特別反對波動性。他們就希望意外最好不要出現。然後,我把這些東西都學會,他就自然成為一個精英了。但是,哪有那麼容易?你沒發現很多人按部就班地學完了初中、高中,讀了大學甚至是名牌大學。

 

 

 

畢業以後,發現自己還是什麼都不會乾,甚至找了一份工作乾了一段時間,後來發現自己變得無比平庸,為什麼?因為他所經歷的是一個觀光化的人生設計過程。

 

 

 

那跟觀光化反過來的人是什麼呢?叫漫步型,漫步型的人是充滿著發現的,他對未來是不確定的。他不知道哪個地方會冒出一個好東西來,也不知道哪個地方會出現一個挑戰出來。所以,他時刻準備著應對著從這些不確定當中來獲得自己的進步,這是一種漫步式的學習方法。

 

 

 

所以,你會發現,在這個地球上很多很傑出的人,是師徒制的方法帶出來的。師徒制現在依然大行其道,因為依然有在很多領域當中,是用師徒制培養高級別人才的。那就是因為它是一種漫步式的培訓方法,而不是觀光化。

 

 

 

要警惕,我們不要邁上觀光化的節奏,那你的反脆弱性就會變得越來越低。好了,那麼一個大的系統當中的反脆弱性是怎麼樣保證起來的呢?這里有一個很殘忍的事實,就是反脆弱性是有層級的,什麼意思呢?就是個體的犧牲會帶來整個組織的進化,就是整個組織的反脆弱性是建立在可能犧牲了底下的個體的脆弱性的基礎之上。

 

 

 

舉個例子,泰坦尼克號失敗了,泰坦尼克號沉沒,但這件事情輓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如果沒有泰坦尼克號那一次巨大的沉沒,人們還會造那種巨型的郵輪,那種郵輪的缺陷永遠不會被人發現,就會出現更多這樣的事故。

 

 

 

每一次飛機出現事故,每一次飛機失事,都提升了下一代飛機的安全性。包括日本的福島核電站泄漏之後,所有的核電站就立刻去做加固的活動。

 

 

 

這就是反脆弱的層級,你犧牲了子集的穩定性獲得了整個系統的反脆弱性的提高。人們總想預測,整個的世界是會帶來脆弱性。

 

 

 

這里有一段話說得非常精彩,為什麼預測會帶來脆弱性?塔勒布說,當你脆弱的時候,你往往傾向於墨守陳規,盡量減少變化,因為變化往往弊大於利,這就是為什麼脆弱的事物需要明確的預測方法。反過來說預測體系帶來的只能是脆弱性。如果你想做出改變,並且不關心未來結果的多種可能性,認為大多數結果都會對你有利。那麼你就具有反脆弱性。

 

 

 

所以,為什麼那麼多人會熱衷於做預測?為什麼那麼多脆弱推手都出現在經濟學家當中?因為他們試圖跟你解釋世界上的這一切東西都是可控的,世界上這一切東西都是有規律的。我們可以讓它不出現意外,慢慢地往前推進。但實際上這就是脆弱推手。

 

 

 

它使得我們這個世界帶來了更大的風險。所以,塔勒布總結說,冷酷無情便是進步的引擎。如果你願意犧牲一小部分,讓它們去競爭,讓它們去產生優勝劣汰,像生物的進化一樣。那麼整個體系的反脆弱性就會得到大幅地提高。

 

 

 

現代化是對整個反脆弱的否定,我們首先舉一個例子。有一對雙胞胎兄弟,一個叫喬治,一個叫約翰,這兩個人,一個人上學的時候非常認真,學習成績不錯。另外一個不好好學習,成績不太好。後來畢業以後兩兄弟的去向不一樣。約翰就去政府里邊當了公務員,喬治去開了出租車。那麼塔勒布問你,說這兩個人誰的反脆弱性更強?你會發現我們之所以要去當公務員,要去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就是希望穩定,就是希望我們能夠不被脆弱打擾,我們能夠安安全全地往前走。

 

 

 

但是,到了50歲的時候,你會發現出租司機往往要比一個公務員穩定得多。出租司機的收入可能是波動性的,就是他今天沒出工或者今天累了不想跑,打撲克牌了,今天掙的錢很少。但是,有一天突然遇到了一個富豪包車,從倫敦去了趟巴黎,回來賺了很多的錢,所以他的收入是波動性很強的。因此當他們去統計一個出租車司機和一個公務員的收入的時候,你會發現到最後,出租車司機賺得要比公務員多。

 

 

 

但是,從安全性上來講,出租司機要比一個公務員安全得多。因為公務員一旦遇到失業,你知道到了國外,人們到了四五十歲以後,如果失業這就是一個天塌下來的信號。

 

 

 

但是,出租司機可以一直乾到七八十歲。那外國很多老太太照樣開出租車,這種反脆弱性。包括很多古老的職業,有那麼長時間一直延續下來,原因就是它的反脆弱性極強。它接受波動性,它認為波動性是好的,而且波動性往往會帶來更高的收益。

 

 

 

但是,反過來,他的哥哥就為了減少波動性而去努力地保護系統,結果卻無知地弱化了系統,泯滅了反脆弱性。這句話特別重要,我們再重復一遍,很多人是努力的,很多人是因為害怕波動性,去努力地保護系統,卻無知地弱化了系統,從而泯滅了反脆弱性。

 

 

 

我們見過很多像我這個年紀,我們的同學等等一旦失業,一旦被大的資本家無情的拋棄或者裁員或者下崗或者怎麼樣,那個生活水平是大幅下降,甚至包括很多退休的人員,退居二線等等。他的很多隱性待遇開始消失了以後,你發現他對這個世界沒有任何適應能力。

 

 

 

因為他沒有在這個世界撈生活過,他永遠都靠著那麼一個穩定地給他發錢的人,讓他覺得很穩定。這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比喻,就是火雞原理。大家聽說過火雞原理?就是一個火雞,會覺得那個農場主特別愛它,那個農場主永遠都給它吃的,也不讓它乾活,每天過來就給它送吃的。所以,每天只要它看到那個農場主朝雞舍走過來的時候,它就會覺得很開心,我的這個農場主又來了。

 

 

 

一直到復活節(感恩節)那天,就是到了復活節(感恩節)那天你會發現,養你半天是要殺你。但是,從之前的數據來看,它會覺得生活多穩定。因為這個生活是確定的,它以為自己的系統是穩定的。

 

 

 

而我們的生活當中,很多人就是在過著這樣火雞的生活,他以為這個世界是穩定的,是因為他沒有看到變動的可能。而最重要的是你的反脆弱性如何?如果你真的從那個工作當中離職了,你還有沒有能力過得更好。

 

 

 

我知道大家聽到這兒,已經開始有點出冷汗了,說那我怎麼才能提高我的反脆弱性?我們待會會告訴大家反脆弱性如何提高。

 

 

 

除了火雞之外,還有一個思想實驗特別有意思,叫作布里丹之驢。這是一個思想實驗,就是你可以想象這件事情,什麼叫布里丹之驢呢?你這放了一頭驢,這個驢又渴又餓,它現在又想吃又想喝。好了,在它左邊、右邊,等距離的位置,一邊放著水,一邊放著糧食。這個驢可以去喝水也可以去吃糧食,但這個驢會死,為什麼呢?因為它又想去喝水,又想吃糧食,兩邊的距離一模一樣。所以,它一會看著水,一會看著糧食,它就是沒法做出決策。後來,在中間餓死、渴死。

 

 

 

大家會笑說這驢不是有病嗎?這是一個思想實驗,你想想看,困住這個驢的東西是什麼?困住這個驢的東西就是確定性,當它困在那兩邊都一樣的時候。這時候需要助推的是什麼呢?有一個人過來隨機地推它一把。

 

 

 

無論朝左朝右,反正你就去那邊,只要它能夠打破了這個均衡,它就可以很輕松地跑去要麼先吃再喝,要麼先喝再吃,它都能夠活下來。但是,沒有這個隨機性存在的話,它一定要追求一個均衡的話,它就會在中間餓死。

 

 

 

這個思想實驗就叫作布里丹之驢,它告訴我們隨機性很重要,追求穩定是這個社會的炸彈。當這個社會上很多人都在玩命地追求穩定性的時候,這個社會會變得更加有問題,而反脆弱性變得很重要。

 

 

 

那麼說到這,我們來講講什麼是現代化。為什麼塔勒布說現代化使得我們的脆弱性變得越來越強?我們在這里對現代化的定義是,人類大規模地治理環境,系統性地平整世界的凹凸不平以及控制波動和排除壓力。

 

 

 

現代化就是系統地將人類從充滿隨機性的生態環境中驅逐出去,包括物理的、社會的甚至認識論的生態環境。它依據的理念是社會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設計的,由人來設計,在這種理念下誕生了統計學原理以及可憎的鐘形曲線。

 

 

 

也是在這種理論的指導下,誕生了線性科學以及效率的概念,或者是優化的概念。所以,塔勒布是一個比較疾世憤俗的人,他後邊列舉了一大堆他所反對的東西,比如說MBA、比如說動物園,比如說健身房等等一大堆東西,都是讓這個世界的脆弱性變得越來越強的東西。

 

 

 

那麼,為什麼現代化一定會弱化人們的反脆弱性?這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理,是因為人們都特別愛乾預,人們都願意做點事。他不能忍受自己袖手旁觀沒做事,而這些多做的事會造成一個現象,叫作“醫源性損傷”。這個醫源性損傷是什麼?其實簡單點講就是好心辦壞事。

 

 

 

你知道華盛頓怎麼死的?偉大的政治家華盛頓。華盛頓死於放血療法,他得了病以後,當時的醫生說這個沒辦法,沒有什麼藥可以治他。但是,有一招很流行的放血,每天拿刀過來噗呲捅一刀,然後流好多血出來,一次流半盆,半盆血出來,然後封上。第二天,砰,再捅一刀,流半盆血,每天流半盆血。這人很快就死了。

 

 

 

大量的名人都死於放血療法,那你說那是因為那時候大家都沒什麼知識,現在你看看,現在依然有大量的醫源性損傷。塔勒布說了一個事特別有意思,他說,千萬不要雇家庭醫生,有病去醫院看病還好點,那最起碼你是有了病才去。家庭醫生最大的問題是什麼?他太想幫忙了,所以,有事、沒事他都想給你幫點忙。

 

 

 

他有一次,塔勒布說有點不舒服,那個醫生馬上給他就開了很多藥,你趕緊吃吧。後來,塔勒布去一測又好了,本來沒事就是有點不舒服,但那個醫生就會趕緊開藥讓他吃。他說有家庭醫生的人離死亡就非常接近。那個邁克爾·傑克遜就是死於家庭醫生的藥。

 

 

 

所以,人們特別喜歡過度地乾預,就像格林斯潘特別願意乾預他的金融體系是一樣的,這種過度地乾預產生的醫源性損傷,包括這里邊有一個案例。小孩子要不要割扁桃體的這個東西?他們把很多新生兒拿去讓醫生檢查。檢查了以後,醫生給出的結論是,其中有一大半的孩子要去割扁桃體。

 

 

 

好了,他們就把剩下的這些孩子又拿到另外一個醫院去檢查。然後,那些醫生說這里邊,又有一大半的孩子要割扁桃體。到最後的結果是,整個那一群小孩兒當中,可能只有幾個孩子的扁桃體保住了,剩下的大量的都被割掉。這里還不包含割扁桃體所造成的損傷,以及有可能產生的感染的現象等等。

 

 

 

人們太願意介入,所以就會導致整個系統的這種醫源性損傷變得越來越多。這是現代化使得脆弱性提升的最根本的原因。

 

 

 

那麼是不是不要乾預?可以乾預,乾預的方法是什麼?他舉了一個例子叫作你可以限速,但是你不要替他開車。你知道像格林斯潘,他們這種管控的方式或者觀光式教育的管控方式,甚至發展到了我替你開車好不好。

 

 

 

你要學什麼東西,你聽我的就好,按照我的規則來全替你把車開了。而真正能夠使得這個駕駛變得更安全的不是替每一個人開車,你只需要規定限速,你讓這個速度慢下來,降低下來,這個系統的安全性就提升了。

 

 

 

政府應該能夠分清楚催化劑和起因的區別,奧巴馬在遇到埃及革命的時候,有一段話特別有名。奧巴馬就指責他手下的情報部門說,為什麼沒有人通報過我?他就覺得這人很無能,這麼一件大事發生了,竟然沒有人告訴他。

 

 

 

塔勒布就說這太蠢了,因為這根本是沒法預測的,他混淆了催化劑和起因之間的區別。奧巴馬以為那個事是起因,但實際上那些所謂發生過的事情,都只是催化劑而已。整個系統的脆弱性已經變得很強了,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所以,我講到這整個這一大段是為了讓大家聽明白什麼叫作反脆弱性,脆弱性是怎麼樣不斷地被現代化的方法增強的。我相信大家現在逐漸地理解了,那麼怎麼能夠提高我們自己的反脆弱性的能力,讓我們從不確定當中獲益呢?

 

 

 

這里塔勒布舉了兩個比喻性的人物,一個叫作胖子托尼,一個叫學者尼羅。這兩個人是好朋友,他們倆整天在一塊聊天,這個胖子托尼很有意思,他特別有錢。尼羅家裡很有錢,尼羅家裡是繼承下來的錢,胖子托尼是掙來的錢,胖子托尼從來不相信教育,從來不相信MBA,他對這些東西都嗤之以鼻。

 

 

 

他唯一相信的是什麼?是尋找脆弱性並且在它的反方向下註,他意識到這個事脆弱性已經很強了,那麼遲早會出事。那麼他如果出了事以後,它一定會導致的資產上升是什麼?它一定會帶來的正向的收益是什麼?在這上面不斷地下註,去獲得了大量的財富,這就是通過反脆弱性來獲益的一個例子。

 

 

 

那這里最重要的一個手法,就叫作“杠鈴策略”,什麼叫杠鈴策略?這里有一個哲學家的名字,叫塞內加。塞內加是當時羅馬最有錢的人,他特別有錢,但是很有意思,他是斯多葛學派的人。斯多葛學派是希望通過艱苦的環境來修煉身心的,但是在塞內加是斯多葛學派的人,同時又擁有特別多的財富,你說這怎麼辦?

 

 

 

那你得放棄一頭,你要麼是修煉好好成為一個哲學家,要麼你就賺錢成為一個商人。不,他都不放棄,他兩個我都要,為什麼呢?因為塞內加提出了一個理念,他說,財富是聰明人的奴僕,是愚笨人的主人。你註意當他說財富是聰明人的奴僕,是愚笨人的主人的時候,他可以同時兼顧既有修養,同時又能夠擁有財富。

 

 

 

因為,他改變了自己看待財富的方式。當他改變了自己看待財富的方式以後,你會發現擁有了啞鈴的兩頭。他既可以擁有斯多葛學派的修煉,他又可以同時擁有大量的財富,這就是杠鈴策略。

 

 

 

因此,咱們可以想想哪些東西是杠鈴策略的?比如說大家聽說過劉慈欣這個人,劉慈欣是(寫了)《三體》的作家,劉慈欣對自己人生的配置,就是典型的杠鈴策略。就他一邊在單位上班,做一份事業單位的工作,每天上班拿著工資,但那個工資很低也無所謂。但是他要求也不高,那份工資就已經能夠讓他過得很舒服了,但他同時從事的一份工作是寫作。他擁有了杠鈴的兩頭,他可以從不確定當中受益,同時他也能夠過得很好,他能夠有一個穩定的生活。

 

 

 

還包括他說上菜,上菜的時候,前菜然後甜品,然後,給你上大菜上牛排。說廚師一定會把這些菜分開上,那糟糕的策略是什麼呢?糟糕的策略是混在一起打成醬,把所有中間策略去除,就是典型的杠鈴策略。就是中間策略就相當於把牛排甜品和前菜混在一起,攪拌成糊糊,然後端上來喝吧吃這個東西就行了。但是這個杠鈴策略是分開的,就是你可以享受這個也可以享受那個。

 

 

 

所以,什麼是杠鈴策略呢?隨機性的杠鈴策略會通過減輕脆弱性消除傷害導致的不利風險,來增強反脆弱性。也就是減少不利事件帶來的痛苦,同時確保獲得潛在的收益,這個就是杠鈴策略的一個核心。

 

 

 

他說從大的方面講,美國這個國家的崛起靠的就是杠鈴策略,就是它廣泛地下註在所有人身上,它鼓勵每個人的創業精神。美國西部拓荒,就大家都是去那開發新世界,所以它對於錯誤,對於失敗是完全接受的,你只管失敗好了,但是有大量的人在不斷地成功。

 

 

 

但是,日本這個國家,最大的問題是失敗帶來恥辱。很多人為了掩蓋失敗,使得這個錯誤變得越來越大。如果一個總經理總是希望聽到好消息,不願意聽到任何不好的消息的話,那個失敗就會被不斷地掩蓋起來,他這個組織的反脆弱性就會變得越來越弱,你就會更接近於日本而不是美國。

 

 

 

所以,這是我們說,如果你希望能夠提高反脆弱性的話,你得能夠擁有杠鈴策略。那麼,要想打造自己的杠鈴策略,你得擁有以下的反脆弱性的智慧。

 

 

 

首先,我們講講第一個,怎麼樣從波動性當中受益?古希臘的哲學家泰勒斯經常被人說,說你們搞哲學的人賺不到錢,後來,泰勒斯說那我就賺錢給你看看,他就在春天的時候預定了一大批的榨油機,榨那個橄欖油的榨油機。

 

 

 

等到橄欖成熟的時候發現,哇,今年橄欖大豐收,各處的人都要榨橄欖油。結果,所有的橄欖榨油機都被他給預定了,大家就只好找他來榨油,然後就賺錢,賺了一大筆錢。後來,很多人寫泰勒斯的傳記時候,說這人真聰明,他會看天文,他從天文當中判斷了說今年天氣好,今年橄欖肯定能夠賺很多的錢。

 

 

 

你看這是一種典型的脆弱性的思維方式,可預測。他預測到了今年的橄欖一定會賺錢,然後怎麼怎麼樣。塔勒布說你別天真了不是那樣,說泰勒斯之所以能夠賺錢,是因為他具有反脆弱性,他去跟別人簽的那個榨油機的使用條款是期權的形式。

 

 

 

什麼叫期權的形式?就是如果今年橄欖豐收了,那麼你將以現在的這個價格把所有的榨油機全部都租給我。如果今年橄欖不豐收,我將不租這些東西我也沒有損失。這種期權就是一種典型的不對稱性。

 

 

 

而這種東西在生活中是常見的,在生活中並不是任何事都一定是四平八穩的,它是具有不對稱性的。像我們給員工期權也是這樣,如果公司做好了,你把期權拿去兌現,如果公司沒做好,你放棄掉它就好了,你又沒有任何損失。

 

 

 

所以,泰勒斯預先租了那麼多榨油機,說如果豐收了都是我的,如果不豐收你租給別人我不要了,他沒有任何損失,那個租榨油機的人也沒有什麼損失。因為他預先拿到這筆訂單,所以雙方簽訂這樣的協議,他只付出了一個小小的定金。就你註意在這個交易結構里邊,它是付出了一定的定金的,但是定金的額度很低,絕對沒有他的收益高。

 

 

 

你發現了嗎?這叫作不對稱性,我付出小小的風險和成本,但是,我可以得到一個有可能大大的收益。泰勒斯一算這絕對劃算,而且就算今年橄欖沒豐收,我賠了這筆錢對我損傷不大,所以他用這麼一筆錢去定下了整個的這些榨油機然後賺了錢。所以泰勒斯的成功,根本不是夜觀天象的結果,不是對於整個系統的預判。

 

 

 

而是他在反脆弱性當中比別人做得好,他善於使用從波動性當中受益的方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不對稱性,有限的損失帶來無限的收益。大家腦子里邊有這麼一幅圖,這是一個坐標然後這麼一個圖上去,底下是成本上面是收益,它不對稱,所以就有了這樣反脆弱性的操作空間。

 

 

 

大自然就是最重要的反脆弱性最強的機構,你看大自然可以犧牲所有的物種,就是你恐龍消失了沒關系,你樹袋熊消失了沒關系,人類消失了沒關系,大自然依然在。大自然都已經送走了多少個物種了,但是不要緊,大自然永遠生機勃勃,所以,他的試錯成本最低,而他的成功收益最大。

 

 

 

什麼叫試錯成本最低?又出現了一個新物種,出現就出現唄,願意生活的生活,你愛咬誰咬誰,那是你自己的事,他的試錯成本控制在一個物種又一個物種在不斷地努力繁殖。物種有讓自己的基因活下去的動力,但是收益巨大,整個大自然是最終的受益者,這就是典型的通過不對稱來進行的。

 

 

 

喬布斯所做的演講當中有一句名言,叫作“Stay hungry,Stay foolish”,就是我要保持愚鈍我要保持飢渴。保持愚鈍和保持飢渴,其實就是學習大自然的這種快速失敗的能力。我可以快速地嘗試,快速地嘗試失敗了之後,沒關系我放棄,我因為我hungry。我接著再做下一個,我foolish,我沒有那麼大的玻璃心,我不會被傷害掉。

 

 

 

不斷地快速嘗試,不斷地快速嘗試,這種快速失敗的模型,就是來自於大自然孕育萬物的這麼一個過程。因為不對稱性,投入得少而產出得大。

 

 

 

還有一個智慧就是可選擇性。當你能夠給自己用可選擇性製造出杠鈴的兩頭的時候,你會被稱作是一個智者。你比如說孔夫子講:“邦有道則仕,邦無道,捲而懷之可也。”這話就說得特別棒,就是如果國家很棒,這個國家政治清明特別好,我出來當官,我出來為國家做事。

 

 

 

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很糟糕怎麼辦?糟糕沒關系,回家修煉,捲而懷之,懷起來,回家教我的子弟,這種日子不是過得也蠻好的。

 

 

 

所以你知道很多企業家為什麼喜歡做儒商?現在大家瞭解了。什麼意思?就是如果賺錢了,我就好好做個商人,挺好的。我是儒商,我一邊賺錢,我還一邊讀書一邊修煉。如果沒賺錢,正好是我修煉的機會。面對這些艱難困苦的時候,正好把它用作我修煉的武器,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強,這種人的反脆弱性多強。

 

 

 

所以你想想王陽明就是最典型的反脆弱性極強的人,就他講在事上磨練。就是在任何事上,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他認為這都是我磨練心性的機會。他有了這麼一個東西在杠鈴的那一頭,然後另外一頭是他的功業。

 

 

 

他建功立業,做了那麼多的事,所以在歷史上無論是你要從建功立業的角度評判他,還是你從學術的角度評判他,你會發現他都拿到了,這就是杠鈴的兩頭,叫作可選擇性。這個可選擇性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試錯成本低,而收益可能會巨大。

 

 

 

這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的,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為什麼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因為光腳的反脆弱性強,我都已經這樣了,你還希望我怎麼樣,我失去的只有鎖鏈,我得到的是全部世界,你看這叫作反脆弱性。

 

 

 

所以,當你發現你失去的東西很有限,但你得到東西可能會很多的時候,你就具有了反脆弱性的配置能力。反過頭來我們來說教育這件事情,這個塔勒布說,教育是又一個巨大的脆弱推手,就是教育機構和那些足球媽媽們的配合,把孩子們全部變成觀光式的教育。

 

 

 

他說這里最可笑的是哈佛的體系,就是他特別反對哈佛的體系,就是認為一切可預測,一切可以學得會。尤其是MBA里邊學的那麼多奇奇怪怪的那些模型,事實上他說這些東西都叫作教鳥飛。鳥本身就會飛,但是你要把它算成一個一個的步驟,然後說鳥你得規定了這樣飛,結果導致很多本來能飛的,現在都飛不起來了,因為被你的各種步驟都已經嚇壞了。

 

 

 

事實上人類歷史上,所有偉大的發明,包括飛機,包括電話,包括用電,包括紡織機、蒸汽機,全都是自下而上產生的,所以有一本書叫《自下而上》,大家可以去看一下。你就知道大量的東西都不是從上邊說,我要造個電話,我現在組織一幫人,大家開始研究電話,然後給你們很多錢,大家去乾吧。

 

 

 

做不到,沒有這樣的,而所有偉大的發明,全是自下而上從民間開始出現。而且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就是你會發現在中世紀的時候,對數學、對物理學、對化學做出大量推動性的進展的科學家,我們在物理書上看到的,都是科學家的名字,化學書上看到的,都是科學家的名字。

 

 

 

他們還有一個身份全都是牧師,為什麼那麼多的數學家、化學家都是牧師呢?因為牧師就是杠鈴的兩端,就他在這頭他能夠享受優厚的待遇,它能夠通過教會得到很多的錢,同時還沒事乾,所以他能夠去做特別多創新的事件。

 

 

 

他占據了杠鈴的兩頭,他既有穩定性的生活,同時他可以去努力地嘗試很多別人根本沒有的機會去嘗試科學的進步,這就是杠鈴策略。他具有可選擇性,他就算做那些實驗做失敗了,沒有什麼可損失的,但他如果成功了,他就能夠名垂青史,獲得一個人類歷史上偉大的突破,你看看到不對稱性的作用了嗎?

 

 

 

我特別怕你們聽不懂我所講的這個不對稱性的這個感覺,這個太重要了。就這個世界上充滿了不對稱性的機會,你失去的東西很少,但你可以得到特別多的東西,你把這個東西利用好了以後,你的反脆弱性的智慧才能夠被最大地調動起來。

 

 

 

所以,人類歷史上真正發明家,真正解決科學問題的,基本上都是業餘愛好者和牧師,這些人來解決。

 

 

 

好了,講到這兒我相信大家開始逐漸地理解反脆弱性,我們知道說怎麼樣能夠通過杠鈴策略,通過不對稱性的這個把控,去設計新的交易結構,使得我們的反脆弱性變得越來越高。我個人也是反脆弱性,我在做讀書會的時候,我也沒有一下子跳到海裡邊去,把房子賣了,賣房創業,賣房創業就屬於沒有反脆弱性。

 

 

 

所以我是先在大學裡面教書,每個月還能從大學里邊領點工資,這時候你會發現,我可以義無反顧地創新做這件事情。因為失去了,無非我就還是當個大學老師,做失敗了還可以當大學老師,但是如果做成功了就會有巨大的收益,這就是反脆弱性的應用。

 

 

 

連我們剛剛講的孔子都是這樣,那麼這個反脆弱性里邊有一個需要我們必須瞭解的原理,就是我們剛剛說那個曲線,說這是非線性的,是不對稱的。這個世界線性的事物你幾乎找不到,就是線性的事物少之又少,大量的東西都是非線性。

 

 

 

而我們過去的理解當中,會覺得線性非常的重要。這個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國王有一天跟他的兒子吵架了,他說我判你死刑,判他兒子死刑,要拿一塊大石頭把他兒子砸死。結果宣佈完了以後,過了一天,老爸後悔了,說我不想把我兒子砸死,怎麼辦?但是你作為國王,你又不能說話不算數,你都宣佈了,這不可食言,怎麼辦呢?結果後來就有個大臣給他出主意,說還砸,沒事,把那石頭先砸碎。所以把一塊大石頭砸碎,砸成很多小石頭,然後一點一點地扔到那個王子身上,好,執行完了,石頭砸死了,王子沒事。

 

 

 

這什麼意思?就是分散開的一塊一塊的小石頭和一個大石頭所產生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個就叫作非線性的作用。就是當你把這些石頭分散開,線性的一個一個地用來扔的話,沒有效果,但是整個一塊砸過去,立刻就完蛋。

 

 

 

那你說,再舉個例子,這個杯子從3釐米高的地方掉到這個桌子上不會摔碎,這個我們能看到,3釐米高掉下來不會摔碎。那你說我連著掉100次,100次3釐米,它會不會摔碎?不會,100次3釐米肯定不會摔碎。但是如果把這100次的3釐米乘在一塊,把它變成了3米高摔下來,一下就碎掉了,這就叫作非線性。

 

 

 

當這個沖擊是非線性的時候,你會發現它才能夠給脆弱的東西產生改變,如果它不是非線性的,它是慢慢一點一點去發生的,沒有太多改變。

 

 

 

北京大家都經歷過堵車,如果說我8點鐘要趕飛機的話,我估計從家裡邊,大概5點半就得出門。你說5點半出門,六點就到機場了,你乾嘛那麼早到機場?你為什麼不6點半出門,半個小時7點鐘到機場?對不起,6點半出門,7點鐘根本到不了機場,它不是一個線性的關系。所以北京地面的交通,車輛增長了10%以後,擁堵量絕對不是增長了10%,這叫非線性。

 

 

 

車輛可能只增長了10%,但是擁堵指數整個增長了幾倍,因為那就相當於把一個大石塊扔在你的身上。所以像這個交通堵塞的問題,所以塔勒布說,真正的減肥最好的方法是什麼?不是每天都吃均衡的營養,這個我得向營養專家求證一下,因為這是塔勒布說的,不一定,我覺得有道理。

 

 

 

永遠都吃均衡的營養,你的身體很快就適應了,它不會產生沖擊。他說真正有效的是你輕斷食,你過幾天你有幾天不吃。酒精對肝的傷害也是這樣,他說戒酒的人最好不要減低酒量,說我每天以後就喝二兩,不行,每天就喝二兩,你的肝永遠都累。你應該一個禮拜里邊喝三天,有三天不喝,這就形成了一個非線性的沖擊。所以非線性這個概念是,在這個反脆弱性里邊,是很重要的一個概念。

 

 

 

因為我們很多人都會被平均數騙掉,他說祖母是怎麼死的?說祖母生活的那個城市平均溫度只有21度。太好了,平均溫度21度的城市,多麼愉快讓祖母去那生活,結果夏天40度。這個冬天零下40度,平均溫度也是21度,所以祖母就凍死了,這就叫作線性。所以,他說永遠不要踏入一個平均深度只有4英尺的河流。

 

 

 

你聽說平均深度只有4英尺的河流,你就走進去,它的分佈一定是非線性的,前面很淺然後噗通就掉進去,然後就完蛋。所以,極端事件對脆弱性事務的傷害程度高於一系列溫和事件所造成的傷害,這就是脆弱性事物的一個定義。

 

 

 

你說這個東西是脆弱的,那就因為它只要出現極端事物,它的損傷就是非常大的。像這個杯子就是脆弱的,因為三釐米雖然沒問題,但是極端一點,它立刻就完蛋了。瞭解了這個非線性的這個想法,你就能夠知道我們所說的所謂微笑曲線也就是一個事物的凹性和凸性。

 

 

 

什麼叫凸性?凸性就是這個事物是這樣一個曲線,這是坐標,這底下是你喪失的成本,你的痛苦,上面是你的收益。收益巨大,你的痛苦少一點,痛苦很短,但是收益很高,這叫作凸性。凸性事物就是微笑的,它那個曲線是微笑的,所以凡是這種狀況之下,你都有著巨大的反脆弱性的操作空間。

 

 

 

那麼,反過來一個東西不利的,就是凹性的。凹性就是你的痛苦,你的收入可能只有這麼多,但是你的痛苦會變得很大,生活中也有很多類似這樣的事情的發生,所以我們要努力地去尋找那些具有凸性的事件。

 

 

 

剛剛我們講到火雞事件,好像火雞事件是一個特別不好的事。但是塔勒布說,你也要知道,生活中也會有反火雞事件。什麼叫反火雞事件?就是這個火雞一直在等待著,這個復活節(感恩節)的來臨,結果復活節(感恩節)來臨了以後,它不但沒有被殺,它還被評選為鳳凰,這叫作反火雞事件,什麼意思呢?

 

 

 

就是你never know,你不知道未來,發生的那個事會不會突然是一件好事。所以當我們去追求脆弱性的時候,當我們去要求一切東西都不變的時候,都掌控的時候,你連那個反火雞事件也同樣排除在外。

 

 

 

你本來有可能能夠成為鳳凰的,但是你說我不行,我就要每天吃這個飼料,你別跟我說別的我不管,我一概不要。你既不要殺我,也不要讓我當鳳凰,我就好好地吃我的飼料,何苦呢?

 

 

 

反過來那是你能選的嗎?你究竟是選擇做鳳凰還是被殺掉,你選不了,生活本身就是不確定。在這個不確定的前提之下,你應該想辦法做的不是去預測不可知的未來,而是去增強自己的反脆弱性,讓自己能夠變得更加具有生物態,而不是機械態。讓自己更加像一隻貓,而不是像一個洗衣機。像洗衣機、像鐘表都是會損耗的,因為它越用就越糟糕,而像一個貓它會變得越來越靈活。

 

 

 

但這貓也會死,那當然所有的生物都會有始有終,但問題是那個周期,要比一個洗衣機的受到沖擊的時候所遭受的傷害要小得多。生命體具有復原的能力,而洗衣機沒有。

 

 

 

那麼擁有塔勒布這樣的反脆弱性的人,他到底對未來有沒有預見呢?他也有,他說預測未來的事不是靠哈佛學院的那些方法,靠的是否定法,什麼叫否定法?他說你試沒試過請假的時候提出好多個理由,就是我今天下午要請假,為什麼?

 

 

 

因為我祖母生病,然後我的身體也不太舒服,同時我們同學還有個事要找我幫忙,最重要的是我要上街學雷鋒,你同時提四個要求去請假,能請得下來嗎?他說如果你提出特別多的理由的時候,就證明這件事情肯定不值得做。

 

 

 

所以否定法就是你可以用排除法的方法來預測你的未來。他舉了一個例子,就是一個人如果拿出來名片,上面有很多個頭銜的話,那麼這個人基本上可以被忽略,他沒有什麼重要性。重要性的人,一個頭像就夠了,重要性的理由,這個事我要做一個理由就夠了,所以用否定法來預測未來是會有效的。

 

 

 

還提到一個叫林迪效應,林迪效應是說什麼呢?說對於會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預期壽命就會縮短一些。你像我們人,我們的壽命是有限的,我們是會自然消亡的,所以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預期壽命就會縮短一些。

 

 

 

而對於不會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則可能意味著更長的預期剩餘壽命。就是你看那鍋碗瓢盆,咱們去看原始人,參觀的時候,到半坡博物館或者是河姆渡人博物館去看的時候,你會發現我們現在所用的鍋碗瓢盆,跟那時候用的都差不多,為什麼呢?因為這些東西的生命周期超長,它是不會自然消亡的東西,所以它存在的時間越長,它的壽命就越長。

 

 

 

李白的詩歌已經存在了這麼長時間了,所以我們基本可以預測,它很難再消失。《詩經》經過了這麼長時間都能夠存在下來,那麼它未來也能夠存在得更久,這就是對於未來的一些判斷。

 

 

 

當然塔勒布最反對的預測的人,就是斯蒂格利茨這樣的人,他說這些脆弱推手在預測未來的時候,他們常用的公式就是脆弱推手加事後過濾式選擇。就是他認為斯蒂格利茨這樣的人,在預測未來的時候,最常用的模式就是脆弱推手加事後過濾式選擇。

 

 

 

就是他不斷地強調自己能夠預測,他不斷地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復雜,一旦發現預測錯誤了以後,他會在事後解釋說,我其實說的是對的。因為他過濾性地選擇掉了一些東西,這里邊斯蒂格利茨的兩次言論都被他提煉出來。第一次是講房利美和房地美,這樣的公司絕對不會有問題的,等到整個金融危機過了以後,這個斯蒂格利茨竟然寫文章說,我早就預見到了房利美和房地美會出問題。所以他說這些人的羞恥心到底在哪?因為他們是脆弱推手,他們總是在期望著通過能夠預測整個世界的發展,但事實上增加了整個世界的脆弱性。

 

 

 

當然你說塔勒布會不會說的也有不對的地方?我相信肯定會有,因為他的言辭相當激烈和偏激,他把哈佛大學都否定了,他把很多的這些教育體系什麼的都否定掉了。

 

 

 

但是我覺得這本書給我們最大的啟發,是讓我們換一個角度來思考這個世界,你不覺得我們過去太喜歡追求確定性了嗎?就是我們都希望一切東西都能夠按部就班,按照設計來做。你比如說創業的心得上來講,我就發現有大量的創業者,包括我們去孵化的很多企業,都不敢輕易地把產品推向市場。

 

 

 

他們的辦法就是我們要打造到最好,我們在不斷地磨合,我們在不斷地調整,好了,然後等到他把這個東西拿到市場上以後,發現它非常脆弱,一下子就完蛋了,為什麼呢?因為它不符合反脆弱性的原理,反脆弱性的原理是什麼?就是我盡早地把這個東西拿去接受反饋,然後我從反饋當中不斷地讓我變得更強大。

 

 

 

你看反饋說我不好,這反倒是件好事。因為反饋說我不好,會使得我更快地變得更好,那麼反饋如果說好,那當然很好了。所以我既能夠從反饋說我不好當中獲利,我也能夠從反饋說我好當中獲利,這不就是一個典型的不對稱交易嗎?所以當你學完這本書以後,它能夠給我們最大的啟發就在於智慧。

 

 

 

你重新智慧地看待了這個世界,原來不對稱性到處都有,原來非線性的事物到處都有。我們可以從這些不對稱性當中去尋找交易的機會,去設計自己的杠鈴策略,設計自己的杠鈴策略,獲得一個說好也好不好也很好的方向。所以現在大家理解,孔夫子為什麼說君子不器?

 

 

 

如果孔子認為,他就是一個堅定的政治家的話,那麼他這一生註定要接受失敗,政治家最後都會以告別政壇結尾。而且何況在孔子那個時候,他又不是說了算的人,他如果把自己設定成為一個政治家,那他失敗的可能性很大。他說君子不器,君子不器就是你不能把我當做一個政治家,你也不能把我當做一個教育家,你也不能把我當做一個作家,為什麼?因為我幾頭都行,我都有,所以他在杠鈴策略上做得非常好。

 

 

 

而且,每一個事的失敗會成為另外一個事的收益,他政治上不成功,他有更多的時間去寫作,他可以教育學生,把他作為案例,政治如果成功了,照樣可以讓自己的學術變得更好。所以,從不確定性當中受益這件事情,孔子是做得最好的,我們可以好好學習。

 

 

 

最後,我會用塔勒布的話來結束這本書,他說本書所提出的結構,向我們指出什麼?這個世界不希望我們瞭解它,它的魅力就來自於我們無法真正瞭解它。在這樣的世界當中,我們應該做些什麼?玻璃杯是死的東西,活的東西才喜歡波動性,驗證你是否活著的最好方法,就是驗證你是否喜歡變化。

 

 

 

請記住,如果不覺得飢餓,山珍海味也會是味同嚼蠟,如果沒有辛勤付出,得到的結果將毫無意義。同樣的,沒有經歷過傷痛,便不懂得歡樂,沒有經歷過磨難,信念就不會堅固。被剝奪了個人風險,合乎道德的生活自然也就沒有了意義。

 

 

 

這段話本身就具有反脆弱性,就是當你接受了這段話的價值觀的時候,你就會發現生活中永遠都充滿著給你帶來進步機會的挑戰。無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從當中去獲益,這就是《反脆弱》這本書帶給大家的智慧。

 

 

 

希望大家能夠接受得到,講這本書真的很冒風險,我不知道你們會怎麼樣去感受這本書,給我多多留言,讓我看看大家的心得,謝謝大家!下周再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蘇小凱分享知識 的頭像
    蘇小凱分享知識

    蘇小凱 分享實用知識

    蘇小凱分享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