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奇心是知識的缺口【169】

活法

稻盛和夫教你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20210828.png
 

 

作者叫做稻盛和夫,京瓷和日航名譽會長,KDDI最高顧問。經營的3間企業都有進世界前500強。

 

以前、現在、未來,「成功」這兩個字,都會被當作神祖牌不斷地追逐和供俸,以功利角度,稻盛和夫先生無疑是個成功的企業家,篤信佛教的他,用佛教和哲學思維教你如何管理個人。

 

 

六項精進

 

第一個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第二個謙虛、戒驕

第三個天天反省

第四個活著就要感謝

第五個積善行、思利他

第六個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擔憂、恐懼、害怕、嫉妒

 

員工強,部門就會強,部門強企業就會強。

 

活法教你處世生活的思考方式,「阿米巴經營」灌輸你要用經營者的格局在每個工作崗位上,要有嚴謹的數據和思維在做事情,這是一個衡量個人有無不斷成長的依據。

 

管理的方法是用「外求」的方式,讓個人和企業變得更好;六項精進則室「內求」的方式,讓個人在生活和工作上不斷磨練自己的「心性」。

 

成功的企業都會有遠大的目標和意義,讓你會覺得我們是為了改變這世界而戰,公司中不斷地強調理念,不斷地提醒我們是為了理念而奮鬥。

 

這會激起員工的熱情和動力,讓每個人都能找到歸屬感和價值感,這兩點是心理學阿德勒大師說的人生最重要的東西。

 

 

尼采:人生本來是無意義的,在尋找人生意義的過程中是有意義的。

 

 

 

 

大綱

 

前言

人到底為什麼而活

從原理原則思考問題

磨練靈魂提升心智

以利他心度人生

 

 

 

 

前言

 

我們讀書會曾經講過稻盛和夫的《幹法》,成為了很多企業進行員工培訓的一個必選之作。在那個書講完之後,就有很多人問我說為什麼不講《活法》?這本書銷量更大,影響力更大。

 

說實話我在講完《幹法》之後,內心可能是升起了一點點的傲慢心。我覺得稻盛和夫的東西不就是那麼多嗎,不就是強調六項精進,強調敬天愛人,強調阿米巴經營,這有什麼可再多講的呢?

 

如果再更多地講來講去,慢慢地就變成心靈雞湯了,當時我是這麼想。

 

但是在前不久我帶隊去日本,專門參觀了京瓷的總部,看了一下稻盛和夫到底是怎麼樣把京瓷從一個街道小廠辦到全日本超大的公司。

 

然後又把第二電電做成了能夠和NTT(日本電報電話公司)去競爭的一個,大幅降低日本國民電信消費的這麼一個國民性的公司。

 

然後又怎麼樣在做完了胃癌手術以後去輓救日航,用一年的時間把日航從一個巨額虧損的企業變成一家盈利的企業之後,我突然覺得我以前對於稻盛和夫的理解遠遠不夠。

 

就這個老人家寫《活法》這本書的時候,我重新讀它,我覺得他是掏心掏肺跟你寫。

 

因為你知道稻盛和夫對自己的要求是極度認真地過好每一天,這個極度認真地過好每一天就特別像我們中國的宋明理學家。宋明理學家是要求一個字叫作“誠”,叫“不誠無物”。你沒有誠懇的誠意在里邊的時候,什麼東西都沒有。

 

所以他是一個非常澄凈地生活的人,他是把敬天愛人的這種思想深入到骨髓當中去的。

 

所以整個這本書里邊沒有任何開玩笑的地方,或者沒有任何討好受眾的寫法,也不去猜測你到底想聽什麼。

 

這類暢銷書作家所有的壞習慣他都沒有,他就是認認真真掏心掏肺地把他認為最重要的東西一件一件地講給我們聽。

 

所以如果我們能夠稍微再謙虛一點,我們能夠覺得說這個老人家是真誠地跟你溝通的時候,我們就應該重讀《活法》這本書,所以這一次我決定重新講這本書。

 

在稻盛和夫的盛和塾里邊,我聽京瓷的人給我們講課。就是講稻盛和夫怎麼管理企業,其中有一段我印象最深刻。

 

就是稻盛和夫會要求他所有的部門的這些人都從一個成本單元變成一個經營單元,這就是所謂的阿米巴經營。就比如我們過去一個採購的人,他在公司里的業績考評是沒法做,因為他並不是一個經營的單元。

 

那麼稻盛和夫要求說,你作為一個採購的部門,你需要跟上下游配合,所以我需要能夠準確地算出每一個人每天所產生的效益,這就是阿米巴經營。

 

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每一個負責人他就稱作經營者。稻盛和夫在去跟這些經營者對話的時候發現說,“為什麼元器件最近斷貨了不夠用?”“對不起,我忘了,我趕緊去買。”

 

這時候稻盛和夫會說,“你是一個經營者啊,你是一個經營者啊,所以你應該能夠預判到這個時候會需要這樣的東西。”

 

他說,“我知道錯了,我現在去買。”“你打算買多少呢?”“我覺得大概買幾萬塊錢的夠了。”

 

“那為什麼買這麼多錢呢?”“這個我也沒有想過,反正大概就是這麼多。”稻盛和夫說,“你是一個經營者啊,你應該想到為什麼要買這麼多東西,這個是怎麼算出來的?”

 

稻盛和夫用這句“你是一個經營者啊”塑造了無數的經營者,而最令我們感到驚奇的是,我們過去以為阿米巴經營就是分散化經營。就是一種換了方式的業績考評,把每一個部門都考評出來。

 

我就在想如果我的公司真的都用這種方式來管理的話,人人唯利是圖,人和人之間天天去討論誰掙得多誰掙得少,這公司管理難度會很大。

 

實際上是我們的誤解,阿米巴的方式根本不是業績考評的依據。就是這些人並不以他的阿米巴經營的數字結果和他的收入掛鉤,沒有關系。

 

這個所謂的考評的依據只是為了幫助你衡量你有沒有進步,只是為了幫助你衡量你在這個游戲當中是在不斷地精進,還是在不斷地退步。

 

給了我們每一個人把自己的工作量化的機會,但它並不是業績考評,它和業績考評無關。反過來業績考評,考評最多的是你的上下級的關系,然後上下級對於你的哲學的掌握程度。

 

你是不是一個有哲學的經營者,這種評判才會跟你的收入直接掛鉤。我們以前真的對於阿米巴瞭解得太過膚淺。

 

所以回到《活法》,我們就知道稻盛和夫做到這麼了不起的事業,他能夠產生這樣的經營的奇跡,可以說原因是一定有非常深層次的精神內涵。

 

就是能夠在一年時間之內把日航這麼大的一個瀕臨破產的企業立刻變成一個賺錢的企業,如果沒有精神的力量是完全做不到的。單靠規章制度,單靠不斷地KPI考核,是不可能實現這一點。

 

精神的內涵在哪呢?就在《活法》這本書里邊。幹法的意思是怎麼樣幹活,怎麼樣把工作幹得更好,活法的意思就是怎麼樣生活。這本書整個就在回答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人到底為什麼而活

 

稻盛和夫第一章就說,人到底為什麼而活?他開門見山地告訴我們,他認為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提升心性、磨練靈魂,什麼叫提升心性、磨練靈魂呢?

 

就是他說是為了在死的時候靈魂比生的時候更純潔一點,或者帶著更美好更崇高的靈魂去迎接死亡。

 

我們從出生到死亡這個過程當中,改變最多的東西是我們的靈魂。當我們的靈魂能夠變得更純粹更美好,我們人生的意義就已經實現了。

 

他有兩個公式很重要,第一個公式就是人格等於性格加哲學。你如果把性格視做是天生的東西,基因東西的話,哲學就是我們後天逐步一點一點養成的東西。

 

什麼是哲學?昨天我還在飯桌上跟別人探討什麼是哲學,大家都給出特別多不同的定義。

 

稻盛和夫認為哲學就是何謂人,何謂正確。就是什麼樣的人才算是一個真正的人,什麼樣的事是正確的事,什麼樣的事是錯誤的事?這種評判的依據就叫作哲學。

 

所以稻盛和夫說,我們從小到大被教育的,比如說不可說謊,不可給別人添亂,要正直不貪心,不能只顧自己等等。無論哪一條都是我們在孩童時代就被別人不斷教育的東西,這就是最簡單的哲學。

 

如果我們能夠依據這些最簡單的哲學來判斷我們的人生,來決定我們該做一件事還是不該做一件事,我們的生活會簡單很多。

 

但是我們往往隨著人生不斷地成長,決定我們做一些事情的依據不再是這些最簡單的哲學性的規則而是社會的慣性。

 

是別人都在怎麼做,現在的潮流是什麼,怎麼樣賺錢來得更快。你會發現當你背離了那些哲學以後,我們往往會走特別多的彎路。

 

反倒不能夠讓我們更加快速地達到讓靈魂不斷上升的這麼一個境界,所以第一個公式叫作人格等於性格加哲學。哲學是可以改造我們的性格,然後實現我們一個更上層次的人格。

 

第二個公式就是結果等於思維方式乘熱情,再乘以能力。熱情,人的熱情度是不一樣,但是最起碼他都在零以上。你熱情有高有低,最起碼它是在零以上的部分,能力也是。

 

能力有高有低,但它最起碼是零以上的部分。但是思維方式是有正負之分,就是稻盛和夫說,如果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出了問題,他的想法是負面的。你會發現他前面的能力和熱情越高,他做事的錯誤可能性越大。

 

就比如說他就談到日本的軍國主義,他說日本的軍國主義當年就是完全利用了人們對於道德的追求。他說道德這件事情在日本變得被人排斥,原因就是在二戰期間道德被人們利用。

 

當大量的普通老百姓因為熱愛自己的國家,因為要信守承諾,因為自己是一個公民去遵從這些道德的時候,上面的人用軍國主義的這種負面的想法,把整個一個國家導向了錯誤的方向。

 

同樣我們看看世界,希特勒也是一個有熱情的人,希特勒也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但是當他的這個思維方式是完全錯誤的時候,他會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劊子手。

 

所以我們可以在生活當中,我們不會做到像軍國主義或者像這個法西斯主義那麼嚴重,但是如果你是一個負面心態的人,你很有可能會去賺不應該賺的錢。

 

你很可能會背離一個最基本的人生價值觀,有時候你發現騙錢來的更快,能夠很快賺到一棟房子,很快賺到幾十個億,然後想辦法跑路。你真的是追求這樣的人生嗎?

 

所以思維方式乘以能力再乘以熱情,才是我們人生最終的結果。

 

那什麼樣的思維方式是正確的思維方式呢?稻盛和夫認為首先你得敢想,你得敢想那些美好的、正確的、非常絢麗多彩的未來。

 

他解釋什麼叫心想事成,過去有一本書叫《秘密》,可能還有很多人跟我推薦過這本書。

 

說你要什麼東西你就向宇宙下訂單,你就只要想就能出現。這個其實是特別庸俗的不可知論,他把不可知論做到一個庸俗的境界。只要你想就能夠實現,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但是稻盛和夫認為說心想事成這句話有道理的地方是在於心不想,事肯定不成。就是如果你連想都沒有想過這件事情,這件事怎麼可能發生呢?

 

所以稻盛和夫說,你首先得能夠想,想到什麼程度呢?他說要想到未來是有色彩的。他在有時候做精瓷的時候,有一個科研人員拿過來一個陶瓷給他看,看了一眼他說不對,這玩意不對。

 

那個人說我是搞科研的人,這個特性足夠使用了,為什麼不對?顏色不對,他說顏色不對

 

跟我想象的不一樣,就他在腦海當中想象的那個陶瓷的樣子是光彩的,是泛著光發亮。

 

但是你拿來這個灰暗的,不對。我們普通人在想未來的時候,能夠想到一個大概的樣子就不容易。但是稻盛和夫要求說,你得想出一個彩色的未來來。

 

這里邊有一個案例,就是他們年輕的時候最崇拜的企業家是松下幸之助。那時候的松下幸之助也並沒有走上神壇,也就是一個稍微成功一點的企業家。

 

所以好多小企業家坐在那,大家在學習松下幸之助演講。松下幸之助一上來就跟他們說,說我們得有水庫式經營的想法,就是你要給自己留下足夠多的水庫。

 

你留了足夠多的水庫,就算經營遇到了困難,你的水庫里的水也依然能夠幫助你渡過難關。

 

然後底下的這些小企業家就開始竊竊私語了,說說的那麼容易,哪來的水庫?咱們現在要解決的問題是沒有水庫的問題,他跟我們講需要水庫式經營,這不是開玩笑嗎?然後就開始竊竊私語。

 

後來有人甚至站起來說,松下先生,我覺得您說的東西跟我們無關,因為您是有了水庫的人,你才會講水庫式經營。

 

但是我們根本沒有水庫,為什麼讓我們想水庫式經營?你能不能給我們講講怎麼建立水庫?

 

他說這的確是一件很難的事,這個需要你們自己去解決,但是就算難也得首先有這樣的想法。然後底下很多人甚至憤而退場,覺得你這是羞辱我們了。

 

但是稻盛和夫說他當時在現場聽得渾身雞皮疙瘩都豎立起來,他覺得茅塞頓開。雖然他也是剛起步的小企業,也沒有建立自己的水庫。

 

但是松下幸之助就是說,正是因為你還沒有水庫,所以你更需要有水庫式的思維方式。

 

你不能因為它難就不去做,反過來因為它難,你可能更需要有這方面的意識,你要更加去想象建立自己的水庫。

 

所以稻盛和夫從這兒學到的東西就是你要首先學到敢想,然後用王道的人生觀去開發智慧的寶庫。

 

他說這個世界上的宇宙,稻盛和夫是相信宇宙有一個終極的力量。這個宇宙的終極力量是希望能夠讓大家不斷地開發它,找到這個寶庫里邊所蘊含的東西。

 

你比如說牛頓所發現的東西,愛因斯坦所發現的東西,我們一步一步所發現的這些東西,其實都是宇宙當中應該有的東西,需要我們不斷被開發出來。

 

這是所謂稻盛和夫認為的宇宙的寶庫,而這個宇宙的寶庫需要我們用王道的人生觀去開發。

 

就是不要走邪道,我們是義正詞嚴的,我們是為了大多數人的利益出發的,用這種王道精神,正確的思維方式去開發。就能夠和松下幸之助一樣想象出一個未來,並且把那個未來逐漸地打造出來。

 

在稻盛和夫的經營過程當中,他認為這種想象經常會幫到他。你比如說他在投資做DDA,他甚至連後來的話費結構都想象出來。

 

他跟別人講這件事情,很多人很驚奇,說你怎麼可能有這麼強的預判性?他說不是預判性,只是把每一個細節都想到。他說,一個真正的企業家就是要認真地去思考你所要構造的未來。

 

我覺得我人生做的最專註的一件事,可能就是參加大專辯論會。我們當年在打辯論賽的時候,一場一場的比賽,有辯題,我真的是能夠想象到場上發生的場景。

 

就是每次在上場之前你都已經知道今天會發生什麼事,對方會怎麼說。後來在場上說話的時候,發現果然是這樣,完全沒有超出我們預測的情況。這就是你極度專註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所產生的效果。

 

很多人覺得自己的人生不夠成功,你要問問自己有沒有像稻盛和夫這樣去想像出一個有顏色的未來,去極度認真地去規劃自己的人生和你要做的事,這就是敢想的部分。

 

有一個大冒險家叫作大場滿郎,大場滿郎是日本第一個徒步走過南北極的人,是當時特別火的一個冒險家。

 

稻盛和夫有一次請他來公司給大家做講座,一來他就去迎接人家,說你是我見過最善於冒險的人。

 

大場滿郎說,“不,你可別搞錯,我可不是善於冒險的人。我是特別膽小的人,我特別惜命,特別惜命,特別膽小。

 

所以我在出發去南極北極之前,我要做好一切最周詳的準備,我保證自己能夠最安全地走回來。”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以為冒險家是那些敢於冒風險的人,大家更不要以為企業家是那些敢於冒風險的人,企業家是善於控制風險的人,這才是重點。

 

控制風險的核心在於你能夠認真地想到每一個細節。所以稻盛和夫說,要每天認認真真地生活在當下。

 

就這樣,他是全神貫注於他的事業的想象當中,他說他人生當中最大的轉折點就是心態的轉變。我們在《幹法》里邊講過,稻盛和夫一開始工作的時候,在一個小的街道企業。

 

那個企業里邊就去了那麼幾個大學生,後來一個個全都跑掉。因為戰後日本的經濟環境也很差,發不出工資來。

 

他經常會沒有工資,就剩他一個人,他本來也想走,後來他的哥哥不讓他走,他才留了下來。留下來怎麼辦?他說實在是無聊,實在無聊,乾脆我就搞研發。

 

在他開始專註於做陶瓷的研發之後,他的人生徹底發生了改變。之前天天抱怨,天天想離開,天天想著說為什麼這麼不公平,我讀完了大學還要過這麼悲慘的生活。

 

但是當他開始放下了那一切無關的妄念以後,認真的執著在陶瓷這一件事上。

 

開始把一個又一個的產品做得越來越具備科技含量的時候,他說他的人生徹底發生了轉變。所以人生的轉折是工作態度,工作是治愈一切最好的良藥。

 

在這個過程當中,稻盛和夫總結說,他不太欣賞才子。在他的企業文化當中,他喜歡用80分的人,喜歡用普通人,為什麼不欣賞才子呢?

 

他說因為才子的關注點往往在以後,才子恃才傲物。所以他不太專註於當下的改善,他總是希望能夠有一個漂亮的舞臺讓他光鮮地出現。

 

所以稻盛和夫說,他接觸這麼多的人,才子里真正能夠做出偉大的事的人並不多。他關註的是那些能夠持續不斷,每天在每一件小事上不斷改善的人。

 

在每一件細節,每一個工作中認真地對待,持續地改善,他才有可能會成為跟別人完全不同的人。否則的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你給我多少錢我做多少事。

 

人們把這個東西誤以為是所謂的職業,是應有的職業態度,你荒廢的是你自己的人生。

 

稻盛和夫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工具,就是他相信現場有神靈,什麼叫現場有神靈?就是你要解決問題,你要解決現場的事,你一定要回到現場去。

 

他們有一次去聽本田宗一郎的演講,本田宗一郎就是本田公司的創始人。

 

然後他說幾天的課程每個人要花好幾萬日元,很貴,大家在一個溫泉山莊。這種地方我們這次去游學的時候都去了,先洗澡,日本人特別喜歡洗澡。

 

洗完澡以後換上日式的那種浴衣,然後端坐在那個榻榻米上,等著這個本田宗一郎來演講。

 

結果本田宗一郎進來的時候,渾身穿的都是有油污的工作服。他剛剛從工作現場離開,然後洗了把手就跑到這來給他們上課。

 

一進來看到他們這麼奢華的坐在那,穿著浴衣一本正經,說你們這幫笨蛋,就開始罵他們。

 

說哪有在這能夠學得會經營的,經營最有效的地方就是在工廠。不好好乾活,跑到這兒聽課還洗溫泉,就是浪費時間。

 

把他們罵了一頓,罵完以後這些人覺得說的好有道理。日本人就是喜歡這種醍醐灌頂式的痛罵。

 

所以現場有神靈,然後在現場怎麼樣找到這個神靈呢?稻盛和夫有一個詞,叫作“你要有意註意”。就是我們每個人隨著生活的慣性經常會變成無意識的註意。

 

就是突然這有個東西,註意了一下,你看你是無意識被調動去註意。有意註意是什麼呢?第一步註意這,第二步註意這,第三步註意這,這個叫作有意註意。

 

我們去參觀豐田的精益生產模式,那個真的是震撼。雖然現在汽車業整個都在下滑等等,但是豐田所製造的這種精益生產的模式,真的在今天全世界,包括很多汽車企業依然學不會。

 

因為豐田所說的自動化,不同於我們講自動化,日本人這個動字有兩個。

 

一個是我們中國字的這個動字,還有一個是單人旁的動字,單人旁加一個動作的動,他們認為自動化是帶單人旁的自動化。這個你去豐田,所有人都跟你講,什麼意思呢?

 

自動化不是完全用機器,自動化是人和機器的完美配合。所以在那個場景之下,你會發現所有的工人都在全神貫註地工作。

 

在整個車間里邊,人們是小跑著工作而且特別樂於做這樣的事情,因為豐田鼓勵每一個人在現場不斷地創新。

 

他們有一個拉繩,就是如果你發現這里有一個問題,你解決不了你要立刻拉繩。拉繩,小組長會跑過來幫你解決,如果小組長也解決不了,再拉繩整條生產線就停下來。

 

因為如果這個問題沒有解決,它就會成為批量化的問題,就會影響整個的質量,這是豐田現場管理的方法。

 

而且豐田最讓我意外的是,一條生產線同時走下來的車,可以是完全不同型號的車。

 

就是在我們想象說自動化生產線,那肯定就是同樣的車過去。但你會發現連型號都不一樣,不光是車上噴漆顏色不一樣,型號都不一樣。

 

在同一條生產線上生產下來,因為每一個工人加入到其中。不是靠人工智慧,是靠工人去看那個看板來使它的效率提高到最大,這就是現場。

 

你要做到有意注意,每個人都是有意識的,按照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過去我們經常開玩笑說,日本人走路都是要比手勢的,在日本你真的可以見到這樣的情況。

 

走到一個十字路口要用手比一下,然後才左轉。咱們中國人哪講究這個,中國走那拐彎就拐了,開著車斜著就奔出口就去了,多危險。

 

但日本人走那拿手比一下,自己拿手比一下,讓後邊人知道我要左轉,然後再走過去,這個叫作有意註意。

 

所以稻盛和夫說工作上的事不能隨便開玩笑,工作上的事不能夠憑著慣性去做,有時候生產的危險就出在慣性。

 

就當大家都習慣於說,這事這種操作就好了,然後你會忽略一個細節就會導致大的災難發生。所以要有意註意,這是保持每天都認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

 

最後一條就是他說一定要經常地向你的員工描繪夢想。只有你一個人腦子里邊有那個彩色的圖形是不行的,因為員工腦海當中那個圖形會褪色。

 

他聽完你講了一次有了顏色,過兩天褪色了。所以你需要不斷地向你的團隊成員,向你的夥伴們去描繪那個帶著顏色的彩色的未來。

 

這是第一章的部分,解決我們人到底為什麼而活的問題,我們需要認認真真地磨練我們的靈魂。

 

 

 

從原理原則思考問題

 

那麼接下來稻盛和夫說,最有效的決策方法就是從原則、原理出發來考慮問題。這個其實就是我們經常講到的,最近很流行的一個詞叫“第一性原理”,什麼叫“第一性原理”?

 

就是這個事最本質上的那個原理到底是什麼?埃隆·馬斯克說,我能夠把一個火箭造上天,因為它符合物理學。物理學就是埃隆·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

 

樊登讀書會的第一性原理就是我們相信通過keep learning的方式,通過我們講書的方式能夠改變受眾的生活,這個就是第一性原理。

 

所以稻盛和夫說只要你回到最基本的原理原則出發做決策,事情就簡單得多。

 

你比如說他在做DDI(第二電信)的時候,DDI和另外兩家公司合並,成了現在的KDDI。這個時候他就在想到底誰應該控股?稻盛和夫想來想去,認為DDI一定要控股。

 

因為DDI如果不控股的話,在後續的經營當中就會遇到非常多的困難,也沒法實現他們降低整個日本電信資費的這麼一個巨集大的目標。所以出於這樣考慮,他就一定要說服對方讓DDI控股。

 

這個考慮不是來自於私利,不是來自於自己想要掌控,而是來自於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有利於這個公司的發展。

 

後來他甚至為了能夠達成這麼一個要求,他說你可以占有京瓷的股份。就是我把京瓷的利益都可以讓給你,都是利益,你可以拿京瓷的股份走。

 

但是DDI一定要在新的這個電信公司里邊控股,原因就是這樣更有利於未來的工作。所以如果我們做一個決策,我們的出發點不是來自於面子,不是來自於個人的私欲。

 

不是來自於這是勝還是負,別人會怎麼評價,在這樣的外在指標的時候,你從本質上思考問題,你就知道你一定要去堅持什麼樣的東西。

 

在日本泡沫經濟發達的時候,那個時候,所有的日本人只要買房子就賺錢。整個日本東京的房價可以買下整個美國,你想日本膨脹到什麼樣的程度?

 

所有的人都勸他說,你現在手裡有這麼多的錢,你應該買房子。但是稻盛和夫說,買房子創造了什麼價值呢?買房子給這個社會帶來了什麼增值呢?沒有。

 

所以他覺得如果這個東西並沒有帶來增值,那麼它所帶來的利潤也一定不是持久的,他就沒有買。

 

他沒有參與過日本的泡沫經濟發達時候的房地產運動,稻盛和夫沒有買。

 

結果事後日本經濟開始破滅的時候,房地產大幅下降的時候他沒有受損。而那時候大量的日本中產階級就終身被套牢,因為房貸一輩子都還不完。

 

然後日本還想買下美國,結果美國用貨幣的手法使得日元升值,導致你在膨脹的時候賺到的錢統統還回去。

 

所以回到最根本的事情就是我做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創造價值?沒有創造價值的這種投機的事情,沒有做。

 

還包括這個福澤諭吉,大家知道福澤諭吉是誰。這里邊這段話我昨天看到以後就忍不住發到了我們這個企業家的群里邊。所有的人都說這簡直,can't agree more,就是不能夠同意更多。

 

福澤諭吉是印在日元1萬塊錢上邊的那個頭像,這個人是日本慶應大學的創辦人,是日本現代教育之父。

 

他說了一段話,他說思想深遠如哲學家,心術高尚正直比元祿武士,加上小俗吏的才幹,再添上土百姓的身體,方能成實業界之俊傑。

 

然後稻盛和夫說這段話簡直就是說他的那個公式,思維方式乘以熱情乘以能力,為什麼呢?

 

思想深遠如哲學家,心術高尚正直比元祿武士,這就是正確的思維方式。加上小俗吏的才幹,這就是你的能力。

 

再添上土百姓的身體,這就是工作的熱情,結合在一起,就是我們人生最後的結果。

 

為什麼我們那麼多企業家都很認同這句話呢?原因就是你會發現,一個企業家工作乾得好,絕對不是因為他的個人能力超群,個人能力其實就跟一個普通人其實差不多。

 

最核心的是他的哲學思想,就是他具不具備反脆弱的能力,他具不具備能夠巨集觀考察一個事物的能力,他具不具備能夠從第一性原理出發去認識到事物本質的能力。

 

還是他僅僅是一個炒作家,是一個投機分子,區別就在這。所以福澤諭吉講的這段話,我希望大家能夠記得住。哲學家,然後像武士一樣的高尚正直的心理,然後再加上一點點能力和良好的身體。

 

土百姓的身體,我們需要具備土百姓的身體。當然他所說的土百姓是日本那個時候乾體力活的那些人。

 

在我們今天,真的我們離體力勞動越來越遠的時候,我們需要經常鍛煉自己的身體。所以在這些原理原則之下,稻盛和夫認為要每一天都極度認真,拼搏到當下的這一刻。

 

就是什麼時候最重要?當下的這一刻最重要。你為了未來去焦慮,你為了過去去後悔,都不如你此時此刻做好當下的這一件事。

 

這時候你會發現你的心情其實變得很愉快,這就是正念的狀態,稻盛和夫把哲學用到了極致。

 

我們經常在領導力里邊提到三種類型的人,也是出自於《活法》這本書。

 

稻盛和夫說團隊當中有三種人,就像三種柴火一樣,第一種是點火就能燃燒的,叫可燃性物質。第二種是點火也燃燒不起來的,不燃性的物質。

 

第三種叫作靠自己就能燃燒的,自燃性的物質。他們希望,稻盛和夫希望我們在工作當中能夠做自燃型的人,也就是《幹法》里邊講到的在漩渦中間去工作。

 

如果你希望在團隊當中凸顯出來,被老闆看到你是一個能乾的人,最有效的方法是跳進旋渦當中去。

 

什麼事最難,什麼事是焦點,我去做什麼事,攻克什麼東西,這叫自燃型。就算你做不到成為一個自燃型的有創業精神的工作者,你也應該做一個可燃型的人。

 

當別人跟你說希望你努力之後,你能夠努力。我們最怕的是變成一個不燃性的人,阻燃型的物質。

 

就是別人再怎麼鼓勵你,再怎麼帶著你一塊做,沒勁,做不起來。這時候稻盛和夫認為這種人在團隊當中是要被清除掉的,這是很危險的。

 

那麼面對複雜的問題,用最簡單的原理處理是最有效的方法。為什麼我們在生活中會把很多事越搞越復雜?原因是我們頭腦當中考慮了太多的私利。

 

當我們在做任何一個決策的時候,把私利放在那不斷地去想象的時候,你發現這事決策起來變得非常困難。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把私利放下,我們不認為個人的東西變得非常重要的時候,決策一個問題就變得簡單了很多,因為你提高了一個更高的維度和層次。

 

什麼叫升維?你比如說一個十字路口老堵車。在一個平面上這個十字路口肯定堵車,因為車會撞,所以擠在一塊容易堵車。

 

這時候解決的方案,要麼是加紅綠燈大家都停下來讓,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我做一個立交橋。

 

當我能夠做一個立交橋的時候,你發現它從一個二維的平面變成了一個三維的高度,就不用堵車了。

 

稻盛和夫說如果你人生的境界提升,你能夠把私利放下來,就好像你上升到了一個立交橋的高度去看一個平面的交通,這是多麼有效的一個比喻。

 

我們人生的境界就是能夠學會用更高的維度來解決問題,而不是站在私利的這一個平面上跟別人爭。用私利來爭你會發現永遠都是零和博弈。

 

這個世界上的東西就這麼多,不是你的就是我的。我多拿點,你就少拿點,你多拿點,我就少拿點,所以零和博弈會導致更多的矛盾。

 

所以習近平總書記有一次演講,他就說我們要減少零和博弈的思維。這個世界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什麼叫命運共同體?我們可以共同來創造更多的福利,這時候這個餅會越做越大。

 

而不是整個世界的物資是有限的,我們大家來爭搶。這就是上升到一個更高的高度來看待矛盾的問題。

 

所以稻盛和夫說,如果我們能夠從原理、原則出發考慮問題,減少私利的話,決策任何事情都變得簡單很多。

 

 

 

磨練靈魂提升心智

 

  • 告訴我們說,人生修煉的過程就是要不斷地磨練靈魂,提升心智的過程。當你能夠把人生當做是提升心性的一個過程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具備了極大的反脆弱能力。

 

就是創業是一件很苦的事,我們也見過很多人創業成功了但依然過著痛苦的生活。那如果我們創業成功了都還要過痛苦的生活,那人為什麼要創業?這是一個輸贏都糟糕的問題。

 

只有一種方法能夠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愉快起來,那就是當你把工作或者創業視作是磨練心性的過程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左右都贏。

 

如果創業成功賺到了錢,那很好,你可以享受更美好的生活,完成自己的責任。但是如果沒賺到錢,這正是磨練我們心性的機會。

 

所以稻盛和夫認為,你如果能夠把生活視作磨練靈魂,提升心智的過程,你有很多事可以做。

 

比如說首先我們講謙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稻盛和夫要求所有京瓷的人都必須保持謙虛的態度。

 

為什麼謙虛很重要?那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人為什麼會驕傲?稻盛和夫認為人們驕傲是因為我們把才能私有化,什麼叫才能私有化?中國有一句話講得特別好,叫貪天之功。

 

就是你能夠做成這件事情絕不是因為你一個人的作用,但是我們一旦傲慢情緒起來,我們會覺得要不是我,怎麼會有這樣的結果。

 

你把周圍一切因緣和合的因緣,各種幫助你的大環境、小環境、你的團隊成員全部都變成了你個人,這個就叫作才能私有化。

 

如果你才能私有化,你就必然會膨脹,你一旦膨脹就會失去謙虛的精神。沒有謙虛的精神,就會犯一系列的錯誤。傲慢會傷害別人,傲慢會帶來利益上的紛爭,傲慢會讓自己天天感覺到別人看起來都不順眼。

 

所以當你看到周圍的人都不順眼的時候,你要經常問問自己說,我是不是又驕傲了?我是不是又覺得自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所以保持謙虛就是磨練心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

 

那相應的還包括內省的精神、克己的精神、正義的精神、慈悲的精神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去磨練的方向。

 

因此稻盛和夫提出六項精進,他還專門寫了一本書就叫作《六項精進》。這六項精進包括什麼?

 

第一個叫作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這個我們在《幹法》里邊講過。然後第二個謙虛、戒驕、第三個天天反省,吾日三省吾身,這都是儒家的精神。

 

第四個活著就要感謝。稻盛和夫在小時候,因為他們那時他在鹿兒島長大,他們家是信佛的,是偷偷信佛的。就是當時的大環境不允許他們信佛,他爸爸每天晚上把他帶到山上一個小廟里邊去拜佛。

 

那個師傅就告訴他說,你這個孩子,以後就學會念這麼一句話就好了。哪句話呢?叫作“南無南無謝謝”。就是“南無”那兩個字,我們叫“南無阿彌陀佛”那個“南無”。

 

“南無南無謝謝”,就是遇到任何狀況,你就只要念“南無南無謝謝”就好了,這句話伴隨了稻盛和夫的終生。

 

所以他說只要你活著你就應該感謝,否則的話你怎麼能活著呢。這個世界並不是為人活著設計的,這個世界很不利於我們活著。只要我們被扔到荒野上,不要幾天我們就死掉了。

 

但是你能夠活下來,因為周圍有特別多的助緣幫助你呼吸,所以我們要說“南無南無謝謝”。所以這是第四條叫活著就要感謝。

 

第五個積善行、思利他,經常去想想能不能夠對別人更好,能不能夠對這個世界更好。

 

第六個不要有感性的煩惱,所謂感性的煩惱就是王陽明所講的私欲。所以稻盛和夫是完全學儒家,學王陽明,並且有一些佛教的這個色彩在里邊。王陽明說什麼叫私利

 

就是如果你心緒煩惱這很正常,但如果煩惱到了你都受不了的那個境界,影響到你工作的境界,一定是因為你私意太盛。

 

好多人問,去演講怎麼能夠講得不緊張?說樊老師你每次演講都不緊張?我說我終於明白這件事就是在於我並不想通過這個演講取悅任何人,我只是來跟大家交流。

 

我並不希望演講完之後,別人會覺得樊老師好棒。當你心中有這麼一個想法的時候,你一定會緊張,因為你忐忑,你會擔心別人會怎麼評價你。

 

私意你看到嘛?當你私意萌生,開始變得旺盛的時候,痛苦就自然辦事伴隨而生。

 

所以當你能夠把這個私意減少就沒有那麼多感性的煩惱,什麼叫感性的煩惱?擔憂、恐懼、害怕、嫉妒,這些東西都無助於解決這個事本身,那就叫作感性的煩惱。

 

這六項精進是盛和塾里邊每一個人手上的一個小本子。

 

稻盛和夫把這個做得特別絕,所有他的員工每人有一個小本子。然後這個小本子天天帶在身上,隨時翻出來看六項精進,這也是一個很好的這個強化的過程。

 

這里邊他提到西鄉隆盛,西鄉隆盛是日本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個學者、政治家。這個西鄉隆盛說德高者升官位,功多者厚俸祿。

 

就是你很棒你做了很多的功勞,我可以給你很多的錢,給你這個俸祿。但是你要想升官,對不起,德高的人才能夠升官。

 

所以在識別哪些人能用,哪些人不能用的時候,你要看他們的心性和靈魂。

 

這里邊引用到了我們中國的《呻吟語》,稻盛和夫說中國明代的思想家呂新吾在他的著名的《呻吟語》當中曾經提過說,一等資質的人叫作深沉厚重,深沉厚重是一等資質。

 

磊落豪雄是二等資質,聰明才辯是三等資質。這三種人都不錯,就是你能夠做到聰明才辯,像蘇秦、張儀這樣,那也已經不錯了,但這個只是三等資質。

 

而比它更高一層的是磊落豪雄,磊落豪雄可能你能夠想到項羽,能夠想到這個西楚霸王這樣的感覺。

 

但是真正能夠一等資質的人是深沉厚重,像王陽明,像曾國藩,像孔子、孟子這樣的人,這是深沉厚重的人。所以稻盛和夫說人們修煉的境界實在是太多了,就是我們永遠都有一個更加可以去達到的境界等著我們。

 

這難道還不值得我們欣喜嗎?我們的生活充滿了這樣的動力,這難道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嗎?所以不要沾沾自喜於自己的小成就,有可能我們現在就是停留在聰明才辯上。

 

但是我們可以朝磊落豪雄走,我們還可以朝深沉厚重走,這就是人生發展不斷地境界的提升。

 

因此稻盛和夫提出說在生活當中我們要能夠學會喜悅,遇到喜悅的時候能夠直率地表露,這就是磊落的一種表現。

 

日本人都特別講究含蓄,所以稻盛和夫有時候有一個實驗成功了欣喜得手舞足蹈,旁邊的那個人說你也太輕浮了。

 

日本人批評你也太輕浮了,他的助手說你也太輕浮了,沒想到你是這樣一個人。

 

稻盛和夫非常生氣,說我們明明做出了突破性的進展,為什麼不能夠高興呢?當你能夠坦率地把它表達出來的時候,這難道對團隊,對我們個人不是一個良好的激勵嗎?這就是不要裝。

 

當你故意克制自己,裝得什麼都不在乎的時候,你並沒有回歸到第一性原理,你並沒有回歸到那個本真的東西。

 

所以你發現孔子在《論語》當中所表現的經常是高興,經常是開心的,還哼著歌兒。因為他不找不裝,這個跟他所提到的直率地表露自己的喜悅是一回事。

 

稻盛和夫說磨練心性還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你要經常問自己我做這個決定是否出自於私欲?

 

他在做第二電(電)的時候,他說他想了半年的時間,因為京瓷並不是做通訊行業的,京瓷只是給他們提供元器件。但是他發現說通訊行業的利潤實在是太高,太高的利潤導致日本國民的負擔很重。

 

就是你不應該賺那麼多的錢。所以他認為我們應該開一家公司來把這個價格降低下來,他就一遍一遍地不斷問自己說,要經受這麼大的挑戰,要去做一個自己完全不熟悉的行業,我是不是因為私欲膨脹?我是不是因為想為自己做這樣的事?

 

想了整整半年最後他的結論是沒有,這絕對不是為我自己。這是為了整個日本的國民能夠享受到更好的服務,所以我們要做這樣的事情。

 

這就是那句話叫“動機至善,私心了無”的出處,就當你能夠做到動機至善,私心了無,你去做這樣一個決策的時候,他認為連神佛都會幫你。

 

神佛不會無緣無故地幫人,神佛只會幫讓宇宙變得更好的人,這是稻盛和夫一直所堅信的東西。

 

 

 

以利他心度人生

 

那麼最後一個修煉的方式,就是要利他心來度人生。在1997年9月份的時候稻盛和夫出家,我們過去以為稻盛和夫出家是年輕時候的事,不是。

 

是1997年的時候,他已經60多歲,他那時候決定出家。然後真的去托缽乞食,在托缽乞食的過程當中他說非常震撼,因為他這一輩子沒有討過飯。

 

當他拿那個缽去向別人伸手的時候,自己的那個“我執”被放得很低。

 

然後他有一天看到一個在公園裡面掃地的大媽,那個大媽走過來,直接非常自然地打開自己的錢包,拿了500日元放到他的碗里邊。

 

稻盛和夫回頭那一刻他徹底被擊中,被震撼了,他說這個施捨的過程完全不次於一個企業家捐贈了幾十個億。因為她非常的自然,她是真心的希望讓他人過得更好,這就是利他心的一個表現。

 

所以短暫的兩個多月的出家時間給了稻盛和夫對於利他心的一個重新的思考,他認為地獄跟天堂原本的樣子都差不多。

 

他有一天問他的老師,他說地獄跟天堂到底存不存在?還有多大的區別?他的老師說其實樣子都差不多,看起來都不錯,唯一的區別是什麼呢?在於人心。地獄跟天堂唯一的區別在於人心。

 

就是天堂里的人都利他,都替別人著想,而地獄里的人都為自己著想。

 

所以大家吃飯的時候,地獄跟天堂的設置,那個筷子都有一米長,都是一米長的筷子。

 

然後地獄里的人老想自己吃,都吃不到嘴裡邊,吃不到嘴裡邊還互相搶,最後導致誰也吃不著就餓。而天堂里的人,一米長的筷子夾起來給對方吃,大家都能吃得飽飯。

 

當然這是一個簡單的寓言,但告訴我們說地獄跟天堂的區別其實在於我們人心的分別,所以利他是稻盛和夫經營的原點。

 

同時他認為,利他也能夠拓展自己的視野。就當他決定要不要接手日航的時候同樣是這個原理,就是他完全可以不接,但是政府的人找他說這是為了日本,這是為了我們整個國家。

 

稻盛和夫認為這件事情應該做,因為這個是為了國家而幫忙,然後就撲上去,用了一年的時間讓日航重生。所以他為什麼能夠把這些東西看得這麼淡?

 

就是因為他認為財富只是受托管、保管而已,財富這東西帶不走。所以企業家看起來賺了很多的錢,只是代為托管,而今後你還是要把這個財富還到這個世界上。

 

那麼還的方式是什麼?就是需要從利他的角度出發。所以稻盛和夫對日本,他經常會談著企業就談到整個國家。

 

他說對日本來講,他認為日本應該走向富國有德的方向。就是我們是一個富有的國家,但同時我們能夠有德。

 

那麼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講,我們要學會知足有德。就是能夠感謝現在的生活,能夠感受到知足。

 

因為一個人一天的生活其實需要的東西是很有限的,但同時你能夠追求自己德性不斷地提升,從利他的角度去向大自然學習。

 

大自然里的動物除了人類之外基本上沒有太多積蓄的,它們也沒有冰箱,也沒有什麼能夠儲存食物。所以能夠知足是大自然里邊的一個特徵。

 

我們人類把知足的東西實在是離開的太久了,人類最大的痛苦就在於永遠都不知足,所以知足有德是稻盛和夫給自己定下了一個人生方向的目標。

 

那最後一點是稍微有點唯心主義的部分,就是稻盛和夫認為說,要與宇宙的潮流協調和諧。

 

這一點沒法證明,也沒法證偽,我就簡單地轉述一下。稻盛和夫說,我們有兩只大手左右著我們的命運,哪兩只大手呢?

 

一隻手叫作命運,一隻手叫作因果。就是我們的人生,你如果完全相信命運的話,你會變得毫無作為,因為你什麼都不願意做。

 

但是另外一隻大手叫作因果,這是科學的。因為你做了什麼樣的事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這個是一定的。

 

又回到我們經常談的那句話叫作“凡夫畏果,菩薩畏因”,普通人總是害怕承受一個意外的結果,而菩薩不擔心這個。菩薩只擔心說,我不要種下一個錯誤的因。

 

為什麼不需要擔心呢?因為因果必報,只要你做了這個因再後面就一定會有一個結果,因果必報,這就是佛教的思維方式。

 

所以如果你相信這條思維方式的話,你可以活得更加淡然。就是你只需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兒就好了。

 

那麼宇宙的意志是什麼?就是那個偉大之物,something great,那個更偉大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稻盛和夫認為說,就是為了使得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的設計。當然我沒法幫他證明這件事情,他是一個篤信這件事情的人。

 

最後一條,就是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你應該怎麼思考問題,稻盛和夫用的方法是,你要知道一個詞叫作“消業”,這也是佛教的詞匯。

 

有一次他跑去問他的一個老師,一個佛教的老師叫淡雪,這個淡雪老師開導他。

 

他說我遇到了很多的挫折,現在心裡很煩怎麼辦?淡雪老師說是很夠嗆的,但是也沒辦法,只要活著,辛苦委屈乃是必然。

 

接下來他接著說,災難來臨的時候不可消沉,要高興才對。因為災難能把長期以來依附在靈魂上的業障消除,這種程度的災難就能夠消除業障,稻盛君你應該慶賀才好。

 

這就是佛教里邊經常講到的消業的這個概念,就是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你要想到說也可能它能夠使得我的靈魂得到凈化,它是一個機會。

 

其實換一種說法大家可能更容易接受,這就是反脆弱的態度。就是如果你的態度認為倒霉就是倒霉,那麼倒霉的時候你就會覺得特別地倒霉,因為它就是一個事實,我倒霉了。

 

但是如果你的思維方式當中具備反脆弱的能力,你會覺得倒霉是提醒,倒霉是機會。

 

如果你再具備一點宗教情懷,你會認為倒霉是消業,那因果抵消。我之前造的那個壞的因在今天終於發出來了,以後我就可能會更少一點,這就是反脆弱的態度。

 

所以稻盛和夫說很多人在人生當中不斷地想要追求開悟的境界,我認為不斷地追求開悟的境界不如不斷地來磨煉自己的心智。

 

當你能夠把生活視作是磨練心智的過程,整個生活就會變得又簡單又愉快。

 

我們通過不斷地創造更多的價值,讓這個宇宙變得更加美好,我們在做決策的時候更多的思考對於這個社會的改變。我們內心的私欲放低,痛苦就會減少很多。

 

這些都是大白話,這些話講起來真的我覺得是顛撲不破的一個真理,也不用接受過多的辯論。願意接受就接受,不願意接受就隨便,那是自己的事。

 

但是稻盛和夫是非常誠懇地跟大家分享他的人生經驗,所以在最後結語的部分,我希望用他自己的話來做結束。

 

稻盛和夫最後說,因為只要大家按照本書所闡明的活法去生活,那麼個人的人生也好,家庭也好,企業也好甚至國家也好,就一定能夠向好的正確的方向前進,就一定能獲得豐碩的成果。

 

首先是自己,接著盡可能讓更多的人理解各自承擔的崇高使命。作為人應該做的正確的事情,以正確的方式貫徹到底,我相信這樣的活法一定能夠迎來光明燦爛的黎明。

 

我希望相信這件事情的人就去做,不相信的人可以再多聽兩遍,嘗試能不能夠接受我們可以活得更簡單一點,更直率一點。

 

 

 

 

臉書粉專

Really凱分享實用知識

 

各位都是有智慧的人
請各位動動有智慧的手指!

記得按讚和分享

感謝!

 

打10篇=1壘安打

打50篇2壘安打

打100篇=全壘打

打1000篇=滿貫全壘打

加油!

 

 

 

#這裡有實用的知識

#兩份心得

#知識就是力量
#好奇心是知識的缺口

#嚴長壽

#爬兩座山

#台灣世界展望會
#洪雪珍斜槓班

#樊登讀書

#活法

#稻盛和夫

#人格等於性格加哲學

#稻盛和夫認為哲學就是何謂人何謂正確

#結果等於思維方式乘熱情再乘以能力

#阿米巴經營

#尼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hYdgqmVzHE

Elon Musk用的第一原理是什麼?用這個可以快速發現問題的核心? | 站長路可

 

 

圖取材自:台灣世界展望會

取自:樊登讀書,活法

 

 

 

 

 

 

取自:樊登讀書,活法

 

 

 

我們讀書會曾經講過稻盛和夫的《乾法》,成為了很多企業進行員工培訓的一個必選之作。在那個書講完之後,就有很多人問我說為什麼不講《活法》?這本書銷量更大,影響力更大。說實話我在講完《乾法》之後,內心可能是升起了一點點的傲慢心。我覺得稻盛和夫的東西不就是那麼多嗎,不就是強調六項精進,強調敬天愛人,強調阿米巴經營,這有什麼可再多講的呢?

 

 

如果再更多地講來講去,慢慢地就變成心靈雞湯了,當時我是這麼想。但是在前不久我帶隊去日本,專門參觀了京瓷的總部,看了一下稻盛和夫到底是怎麼樣把京瓷從一個街道小廠辦到全日本超大的公司,然後又把第二電電做成了能夠和NTT(日本電報電話公司)去競爭的一個,大幅降低日本國民電信消費的這麼一個國民性的公司。然後又怎麼樣在做完了胃癌手術以後去輓救日航,用一年的時間把日航從一個巨額虧損的企業變成一家盈利的企業之後,我突然覺得我以前對於稻盛和夫的理解遠遠不夠。

 

 

 

就這個老人家寫《活法》這本書的時候,我重新讀它,我覺得他是掏心掏肺跟你寫。因為你知道稻盛和夫對自己的要求是極度認真地過好每一天,這個極度認真地過好每一天就特別像我們中國的宋明理學家。宋明理學家是要求一個字叫作“誠”,叫“不誠無物”。你沒有誠懇的誠意在里邊的時候,什麼東西都沒有。所以他是一個非常澄凈地生活的人,他是把敬天愛人的這種思想深入到骨髓當中去的。

 

 

 

所以整個這本書里邊沒有任何開玩笑的地方,或者沒有任何討好受眾的寫法,也不去猜測你到底想聽什麼。這類暢銷書作家所有的壞習慣他都沒有,他就是認認真真掏心掏肺地把他認為最重要的東西一件一件地講給我們聽。所以如果我們能夠稍微再謙虛一點,我們能夠覺得說這個老人家是真誠地跟你溝通的時候,我們就應該重讀《活法》這本書,所以這一次我決定重新講這本書。

 

 

 

在稻盛和夫的盛和塾里邊,我聽京瓷的人給我們講課。就是講稻盛和夫怎麼管理企業,其中有一段我印象最深刻。就是稻盛和夫會要求他所有的部門的這些人都從一個成本單元變成一個經營單元,這就是所謂的阿米巴經營。就比如我們過去一個採購的人,他在公司里的業績考評是沒法做,因為他並不是一個經營的單元。那麼稻盛和夫要求說,你作為一個採購的部門,你需要跟上下游配合,所以我需要能夠準確地算出每一個人每天所產生的效益,這就是阿米巴經營。

 

 

 

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每一個負責人他就稱作經營者。稻盛和夫在去跟這些經營者對話的時候發現說,“為什麼元器件最近斷貨了不夠用?”“對不起,我忘了,我趕緊去買。”這時候稻盛和夫會說,“你是一個經營者啊,你是一個經營者啊,所以你應該能夠預判到這個時候會需要這樣的東西。”他說,“我知道錯了,我現在去買。”“你打算買多少呢?”“我覺得大概買幾萬塊錢的夠了。”“那為什麼買這麼多錢呢?”“這個我也沒有想過,反正大概就是這麼多。”稻盛和夫說,“你是一個經營者啊,你應該想到為什麼要買這麼多東西,這個是怎麼算出來的?”

 

 

 

稻盛和夫用這句“你是一個經營者啊”塑造了無數的經營者,而最令我們感到驚奇的是,我們過去以為阿米巴經營就是分散化經營。就是一種換了方式的業績考評,把每一個部門都考評出來。我就在想如果我的公司真的都用這種方式來管理的話,人人唯利是圖,人和人之間天天去討論誰掙得多誰掙得少,這公司管理難度會很大。實際上是我們的誤解,阿米巴的方式根本不是業績考評的依據。就是這些人並不以他的阿米巴經營的數字結果和他的收入掛鉤,沒有關系。

 

 

 

這個所謂的考評的依據只是為了幫助你衡量你有沒有進步,只是為了幫助你衡量你在這個游戲當中是在不斷地精進,還是在不斷地退步。給了我們每一個人把自己的工作量化的機會,但它並不是業績考評,它和業績考評無關。反過來業績考評,考評最多的是你的上下級的關系,然後上下級對於你的哲學的掌握程度。你是不是一個有哲學的經營者,這種評判才會跟你的收入直接掛鉤。我們以前真的對於阿米巴瞭解得太過膚淺。

 

 

 

所以回到《活法》,我們就知道稻盛和夫做到這麼了不起的事業,他能夠產生這樣的經營的奇跡,可以說原因是一定有非常深層次的精神內涵。就是能夠在一年時間之內把日航這麼大的一個瀕臨破產的企業立刻變成一個賺錢的企業,如果沒有精神的力量是完全做不到的。單靠規章制度,單靠不斷地KPI考核,是不可能實現這一點。

 

 

 

精神的內涵在哪呢?就在《活法》這本書里邊。乾法的意思是怎麼樣乾活,怎麼樣把工作乾得更好,活法的意思就是怎麼樣生活。這本書整個就在回答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稻盛和夫第一章就說,人到底為什麼而活?他開門見山地告訴我們,他認為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提升心性、磨練靈魂,什麼叫提升心性、磨練靈魂呢?就是他說是為了在死的時候靈魂比生的時候更純潔一點,或者帶著更美好更崇高的靈魂去迎接死亡。我們從出生到死亡這個過程當中,改變最多的東西是我們的靈魂。當我們的靈魂能夠變得更純粹更美好,我們人生的意義就已經實現了。

 

 

 

他有兩個公式很重要,第一個公式就是人格等於性格加哲學。你如果把性格視做是天生的東西,基因東西的話,哲學就是我們後天逐步一點一點養成的東西。什麼是哲學?昨天我還在飯桌上跟別人探討什麼是哲學,大家都給出特別多不同的定義。

 

 

 

稻盛和夫認為哲學就是何謂人,何謂正確。就是什麼樣的人才算是一個真正的人,什麼樣的事是正確的事,什麼樣的事是錯誤的事?這種評判的依據就叫作哲學。所以稻盛和夫說,我們從小到大被教育的,比如說不可說謊,不可給別人添亂,要正直不貪心,不能只顧自己等等。無論哪一條都是我們在孩童時代就被別人不斷教育的東西,這就是最簡單的哲學。

 

 

 

如果我們能夠依據這些最簡單的哲學來判斷我們的人生,來決定我們該做一件事還是不該做一件事,我們的生活會簡單很多。但是我們往往隨著人生不斷地成長,決定我們做一些事情的依據不再是這些最簡單的哲學性的規則而是社會的慣性。

 

 

 

是別人都在怎麼做,現在的潮流是什麼,怎麼樣賺錢來得更快。你會發現當你背離了那些哲學以後,我們往往會走特別多的彎路。反倒不能夠讓我們更加快速地達到讓靈魂不斷上升的這麼一個境界,所以第一個公式叫作人格等於性格加哲學。哲學是可以改造我們的性格,然後實現我們一個更上層次的人格。

 

 

 

第二個公式就是結果等於思維方式乘熱情,再乘以能力。熱情,人的熱情度是不一樣,但是最起碼他都在零以上。你熱情有高有低,最起碼它是在零以上的部分,能力也是。能力有高有低,但它最起碼是零以上的部分。但是思維方式是有正負之分,就是稻盛和夫說,如果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出了問題,他的想法是負面的。你會發現他前面的能力和熱情越高,他做事的錯誤可能性越大。

 

 

 

就比如說他就談到日本的軍國主義,他說日本的軍國主義當年就是完全利用了人們對於道德的追求。他說道德這件事情在日本變得被人排斥,原因就是在二戰期間道德被人們利用。當大量的普通老百姓因為熱愛自己的國家,因為要信守承諾,因為自己是一個公民去遵從這些道德的時候,上面的人用軍國主義的這種負面的想法,把整個一個國家導向了錯誤的方向。

 

 

 

同樣我們看看世界,希特勒也是一個有熱情的人,希特勒也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但是當他的這個思維方式是完全錯誤的時候,他會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劊子手。所以我們可以在生活當中,我們不會做到像軍國主義或者像這個法西斯主義那麼嚴重,但是如果你是一個負面心態的人,你很有可能會去賺不應該賺的錢。你很可能會背離一個最基本的人生價值觀,有時候你發現騙錢來的更快,能夠很快賺到一棟房子,很快賺到幾十個億,然後想辦法跑路。你真的是追求這樣的人生嗎?所以思維方式乘以能力再乘以熱情,才是我們人生最終的結果。

 

 

 

那什麼樣的思維方式是正確的思維方式呢?稻盛和夫認為首先你得敢想,你得敢想那些美好的、正確的、非常絢麗多彩的未來。他解釋什麼叫心想事成,過去有一本書叫《秘密》,可能還有很多人跟我推薦過這本書。說你要什麼東西你就向宇宙下訂單,你就只要想就能出現。這個其實是特別庸俗的不可知論,他把不可知論做到一個庸俗的境界。只要你想就能夠實現,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但是稻盛和夫認為說心想事成這句話有道理的地方是在於心不想,事肯定不成。就是如果你連想都沒有想過這件事情,這件事怎麼可能發生呢?所以稻盛和夫說,你首先得能夠想,想到什麼程度呢?他說要想到未來是有色彩的。他在有時候做精瓷的時候,有一個科研人員拿過來一個陶瓷給他看,看了一眼他說不對,這玩意不對。

 

 

 

那個人說我是搞科研的人,這個特性足夠使用了,為什麼不對?顏色不對,他說顏色不對。說顏色哪不對?跟我想象的不一樣,就他在腦海當中想象的那個陶瓷的樣子是光彩的,是泛著光發亮。但是你拿來這個灰暗的,不對。我們普通人在想未來的時候,能夠想到一個大概的樣子就不容易。但是稻盛和夫要求說,你得想出一個彩色的未來來。

 

 

 

這里邊有一個案例,就是他們年輕的時候最崇拜的企業家是松下幸之助。那時候的松下幸之助也並沒有走上神壇,也就是一個稍微成功一點的企業家。所以好多小企業家坐在那,大家在學習松下幸之助演講。松下幸之助一上來就跟他們說,說我們得有水庫式經營的想法,什麼叫水庫式經營的想法呢?就是你要給自己留下足夠多的水庫。

 

 

 

你留了足夠多的水庫,就算經營遇到了困難,你的水庫里的水也依然能夠幫助你渡過難關。然後底下的這些小企業家就開始竊竊私語了,說說的那麼容易,哪來的水庫?咱們現在要解決的問題是沒有水庫的問題,他跟我們講需要水庫式經營,這不是開玩笑嗎?然後就開始竊竊私語。

 

 

 

後來有人甚至站起來說,松下先生,我覺得您說的東西跟我們無關,因為您是有了水庫的人,你才會講水庫式經營。但是我們根本沒有水庫,為什麼讓我們想水庫式經營?你能不能給我們講講怎麼建立水庫?

 

 

 

他說這的確是一件很難的事,這個需要你們自己去解決,但是就算難也得首先有這樣的想法。然後底下很多人甚至憤而退場,覺得你這是羞辱我們了。但是稻盛和夫說他當時在現場聽得渾身雞皮疙瘩都豎立起來,他覺得茅塞頓開。雖然他也是剛起步的小企業,也沒有建立自己的水庫。但是松下幸之助就是說,正是因為你還沒有水庫,所以你更需要有水庫式的思維方式。你不能因為它難就不去做,反過來因為它難,你可能更需要有這方面的意識,你要更加去想象建立自己的水庫。

 

 

 

所以稻盛和夫從這兒學到的東西就是你要首先學到敢想,然後用王道的人生觀去開發智慧的寶庫。這句話什麼意思?他說這個世界上的宇宙,稻盛和夫是相信宇宙有一個終極的力量。這個宇宙的終極力量是希望能夠讓大家不斷地開發它,找到這個寶庫里邊所蘊含的東西。

 

 

 

你比如說牛頓所發現的東西,愛因斯坦所發現的東西,我們一步一步所發現的這些東西,其實都是宇宙當中應該有的東西,需要我們不斷被開發出來。這是所謂稻盛和夫認為的宇宙的寶庫,而這個宇宙的寶庫需要我們用王道的人生觀去開發。就是不要走邪道,我們是義正詞嚴的,我們是為了大多數人的利益出發的,用這種王道精神,正確的思維方式去開發。就能夠和松下幸之助一樣想象出一個未來,並且把那個未來逐漸地打造出來。

 

 

 

在稻盛和夫的經營過程當中,他認為這種想象經常會幫到他。你比如說他在投資做DDA,他甚至連後來的話費結構都想象出來。他跟別人講這件事情,很多人很驚奇,說你怎麼可能有這麼強的預判性?他說不是預判性,只是把每一個細節都想到。他說,一個真正的企業家就是要認真地去思考你所要構造的未來。

 

 

 

我覺得我人生做的最專註的一件事,可能就是參加大專辯論會。我們當年在打辯論賽的時候,一場一場的比賽,有辯題,我真的是能夠想象到場上發生的場景。就是每次在上場之前你都已經知道今天會發生什麼事,對方會怎麼說。後來在場上說話的時候,發現果然是這樣,完全沒有超出我們預測的情況。這就是你極度專註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所產生的效果。

 

 

 

很多人覺得自己的人生不夠成功,你要問問自己有沒有像稻盛和夫這樣去想像出一個有顏色的未來,去極度認真地去規劃自己的人生和你要做的事,這就是敢想的部分。

 

 

 

有一個大冒險家叫作大場滿郎,大場滿郎是日本第一個徒步走過南北極的人,是當時特別火的一個冒險家。稻盛和夫有一次請他來公司給大家做講座,一來他就去迎接人家,說你是我見過最善於冒險的人。大場滿郎說,“不,你可別搞錯,我可不是善於冒險的人。我是特別膽小的人,我特別惜命,特別惜命,特別膽小。所以我在出發去南極北極之前,我要做好一切最周詳的準備,我保證自己能夠最安全地走回來。”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以為冒險家是那些敢於冒風險的人,大家更不要以為企業家是那些敢於冒風險的人,企業家是善於控制風險的人,這才是重點。而控制風險的核心在於你能夠認真地想到每一個細節。所以稻盛和夫說,要每天認認真真地生活在當下。

 

 

 

就這樣,他是全神貫註於他的事業的想象當中,他說他人生當中最大的轉折點就是心態的轉變。我們在《乾法》里邊講過,稻盛和夫一開始工作的時候,在一個小的街道企業。那個企業里邊就去了那麼幾個大學生,後來一個個全都跑掉。因為戰後日本的經濟環境也很差,發不出工資來。

 

 

 

他經常會沒有工資,就剩他一個人,他本來也想走,後來他的哥哥不讓他走,他才留了下來。留下來怎麼辦?他說實在是無聊,實在無聊,乾脆我就搞研發。在他開始專註於做陶瓷的研發之後,他的人生徹底發生了改變。之前天天抱怨,天天想離開,天天想著說為什麼這麼不公平,我讀完了大學還要過這麼悲慘的生活。

 

 

 

但是當他開始放下了那一切無關的妄念以後,認真的執著在陶瓷這一件事上。開始把一個又一個的產品做得越來越具備科技含量的時候,他說他的人生徹底發生了轉變。所以人生的轉折是工作態度,工作是治愈一切最好的良藥。

 

 

 

在這個過程當中,稻盛和夫總結說,他不太欣賞才子。在他的企業文化當中,他喜歡用80分的人,喜歡用普通人,為什麼不欣賞才子呢?他說因為才子的關註點往往在以後,才子恃才傲物。所以他不太專註於當下的改善,他總是希望能夠有一個漂亮的舞臺讓他光鮮地出現。所以稻盛和夫說,他接觸這麼多的人,才子里真正能夠做出偉大的事的人並不多。他關註的是那些能夠持續不斷,每天在每一件小事上不斷改善的人。

 

 

 

在每一件細節,每一個工作中認真地對待,持續地改善,他才有可能會成為跟別人完全不同的人。否則的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你給我多少錢我做多少事。人們把這個東西誤以為是所謂的職業,是應有的職業態度,你荒廢的是你自己的人生。

 

 

 

稻盛和夫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工具,就是他相信現場有神靈,什麼叫現場有神靈?就是你要解決問題,你要解決現場的事,你一定要回到現場去。他們有一次去聽本田宗一郎的演講,本田宗一郎就是本田公司的創始人。然後他說幾天的課程每個人要花好幾萬日元,很貴,大家在一個溫泉山莊。這種地方我們這次去游學的時候都去了,先洗澡,日本人特別喜歡洗澡。洗完澡以後換上日式的那種浴衣,然後端坐在那個榻榻米上,等著這個本田宗一郎來演講。

 

 

 

結果本田宗一郎進來的時候,渾身穿的都是有油污的工作服。他剛剛從工作現場離開,然後洗了把手就跑到這來給他們上課。一進來看到他們這麼奢華的坐在那,穿著浴衣一本正經,說你們這幫笨蛋,就開始罵他們。說哪有在這能夠學得會經營的,經營最有效的地方就是在工廠。不好好乾活,跑到這兒聽課還洗溫泉,就是浪費時間。

 

 

 

把他們罵了一頓,罵完以後這些人覺得說的好有道理。日本人就是喜歡這種醍醐灌頂式的痛罵。所以現場有神靈,然後在現場怎麼樣找到這個神靈呢?稻盛和夫有一個詞,叫作“你要有意註意”。就是我們每個人隨著生活的慣性經常會變成無意識的註意。就是突然這有個東西,註意了一下,你看你是無意識被調動去註意。有意註意是什麼呢?第一步註意這,第二步註意這,第三步註意這,這個叫作有意註意。

 

 

 

我們去參觀豐田的精益生產模式,那個真的是震撼。雖然現在汽車業整個都在下滑等等,但是豐田所製造的這種精益生產的模式,真的在今天全世界,包括很多汽車企業依然學不會。因為豐田所說的自動化,不同於我們講自動化,日本人這個動字有兩個。一個是我們中國字的這個動字,還有一個是單人旁的動字,單人旁加一個動作的動,他們認為自動化是帶單人旁的自動化。這個你去豐田,所有人都跟你講,什麼意思呢?

 

 

 

自動化不是完全用機器,自動化是人和機器的完美配合。所以在那個場景之下,你會發現所有的工人都在全神貫註地工作。在整個車間里邊,人們是小跑著工作而且特別樂於做這樣的事情,因為豐田鼓勵每一個人在現場不斷地創新。他們有一個拉繩,就是如果你發現這里有一個問題,你解決不了你要立刻拉繩。拉繩,小組長會跑過來幫你解決,如果小組長也解決不了,再拉繩整條生產線就停下來。

 

 

 

因為如果這個問題沒有解決,它就會成為批量化的問題,就會影響整個的質量,這是豐田現場管理的方法。而且豐田最讓我意外的是,一條生產線同時走下來的車,可以是完全不同型號的車。就是在我們想象說自動化生產線,那肯定就是同樣的車過去。但你會發現連型號都不一樣,不光是車上噴漆顏色不一樣,型號都不一樣。在同一條生產線上生產下來,因為每一個工人加入到其中。不是靠人工智慧,是靠工人去看那個看板來使它的效率提高到最大,這就是現場。

 

 

 

你要做到有意註意,每個人都是有意識的,按照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過去我們經常開玩笑說,日本人走路都是要比手勢的,在日本你真的可以見到這樣的情況。走到一個十字路口要用手比一下,然後才左轉。咱們中國人哪講究這個,中國走那拐彎就拐了,開著車斜著就奔出口就去了,多危險。但日本人走那拿手比一下,自己拿手比一下,讓後邊人知道我要左轉,然後再走過去,這個叫作有意註意。

 

 

 

所以稻盛和夫說工作上的事不能隨便開玩笑,工作上的事不能夠憑著慣性去做,有時候生產的危險就出在慣性。就當大家都習慣於說,這事這種操作就好了,然後你會忽略一個細節就會導致大的災難發生。所以要有意註意,這是保持每天都認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

 

 

 

最後一條就是他說一定要經常地向你的員工描繪夢想。只有你一個人腦子里邊有那個彩色的圖形是不行的,因為員工腦海當中那個圖形會褪色。他聽完你講了一次有了顏色,過兩天褪色了。所以你需要不斷地向你的團隊成員,向你的夥伴們去描繪那個帶著顏色的彩色的未來。這是第一章的部分,解決我們人到底為什麼而活的問題,我們需要認認真真地磨練我們的靈魂。

 

 

 

那麼接下來稻盛和夫說,最有效的決策方法就是從原則、原理出發來考慮問題。這個其實就是我們經常講到的,最近很流行的一個詞叫“第一性原理”,什麼叫“第一性原理”?就是這個事最本質上的那個原理到底是什麼?埃隆·馬斯克說,我能夠把一個火箭造上天,因為它符合物理學。物理學就是埃隆·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樊登讀書會的第一性原理就是我們相信通過keep learning的方式,通過我們講書的方式能夠改變受眾的生活,這個就是第一性原理。

 

 

 

所以稻盛和夫說只要你回到最基本的原理原則出發做決策,事情就簡單得多。你比如說他在做DDI(第二電信)的時候,DDI和另外兩家公司合並,成了現在的KDDI。這個時候他就在想到底誰應該控股?稻盛和夫想來想去,認為DDI一定要控股。

 

 

 

因為DDI如果不控股的話,在後續的經營當中就會遇到非常多的困難,也沒法實現他們降低整個日本電信資費的這麼一個巨集大的目標。所以出於這樣考慮,他就一定要說服對方讓DDI控股。這個考慮不是來自於私利,不是來自於自己想要掌控,而是來自於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有利於這個公司的發展。後來他甚至為了能夠達成這麼一個要求,他說你可以占有京瓷的股份。就是我把京瓷的利益都可以讓給你,都是利益,你可以拿京瓷的股份走。

 

 

 

但是DDI一定要在新的這個電信公司里邊控股,原因就是這樣更有利於未來的工作。所以如果我們做一個決策,我們的出發點不是來自於面子,不是來自於個人的私欲。不是來自於這是勝還是負,別人會怎麼評價,在這樣的外在指標的時候,你從本質上思考問題,你就知道你一定要去堅持什麼樣的東西。

 

 

 

在日本泡沫經濟發達的時候,那個時候,所有的日本人只要買房子就賺錢。整個日本東京的房價可以買下整個美國,你想日本膨脹到什麼樣的程度?所有的人都勸他說,你現在手裡有這麼多的錢,你應該買房子。但是稻盛和夫說,買房子創造了什麼價值呢?買房子給這個社會帶來了什麼增值呢?沒有。

 

 

 

所以他覺得如果這個東西並沒有帶來增值,那麼它所帶來的利潤也一定不是持久的,他就沒有買。他沒有參與過日本的泡沫經濟發達時候的房地產運動,稻盛和夫沒有買。結果事後日本經濟開始破滅的時候,房地產大幅下降的時候他沒有受損。而那時候大量的日本中產階級就終身被套牢,因為房貸一輩子都還不完。

 

 

 

然後日本還想買下美國,結果美國用貨幣的手法使得日元升值,導致你在膨脹的時候賺到的錢統統還回去。所以回到最根本的事情就是我做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創造價值?沒有創造價值的這種投機的事情,沒有做。

 

 

 

還包括這個福澤諭吉,大家知道福澤諭吉是誰。這里邊這段話我昨天看到以後就忍不住發到了我們這個企業家的群里邊。所有的人都說這簡直,can't agree more,就是不能夠同意更多。福澤諭吉是印在日元1萬塊錢上邊的那個頭像,這個人是日本慶應大學的創辦人,是日本現代教育之父。

 

 

 

他說了一段話,他說思想深遠如哲學家,心術高尚正直比元祿武士,加上小俗吏的才乾,再添上土百姓的身體,方能成實業界之俊傑。然後稻盛和夫說這段話簡直就是說他的那個公式,思維方式乘以熱情乘以能力,為什麼呢?思想深遠如哲學家,心術高尚正直比元祿武士,這就是正確的思維方式。加上小俗吏的才乾,這就是你的能力。再添上土百姓的身體,這就是工作的熱情,結合在一起,就是我們人生最後的結果。

 

 

 

為什麼我們那麼多企業家都很認同這句話呢?原因就是你會發現,一個企業家工作乾得好,絕對不是因為他的個人能力超群,個人能力其實就跟一個普通人其實差不多。最核心的是他的哲學思想,就是他具不具備反脆弱的能力,他具不具備能夠巨集觀考察一個事物的能力,他具不具備能夠從第一性原理出發去認識到事物本質的能力。還是他僅僅是一個炒作家,是一個投機分子,區別就在這。所以福澤諭吉講的這段話,我希望大家能夠記得住。哲學家,然後像武士一樣的高尚正直的心理,然後再加上一點點能力和良好的身體。土百姓的身體,我們需要具備土百姓的身體。當然他所說的土百姓是日本那個時候乾體力活的那些人。

 

 

 

在我們今天,真的我們離體力勞動越來越遠的時候,我們需要經常鍛煉自己的身體。所以在這些原理原則之下,稻盛和夫認為要每一天都極度認真,拼搏到當下的這一刻。就是什麼時候最重要?當下的這一刻最重要。你為了未來去焦慮,你為了過去去後悔,都不如你此時此刻做好當下的這一件事。這時候你會發現你的心情其實變得很愉快,這就是正念的狀態,稻盛和夫把哲學用到了極致。

 

 

 

我們經常在領導力里邊提到三種類型的人,也是出自於《活法》這本書。稻盛和夫說團隊當中有三種人,哪三種人呢?就像三種柴火一樣,第一種是點火就能燃燒的,叫可燃性物質。第二種是點火也燃燒不起來的,不燃性的物質。第三種叫作靠自己就能燃燒的,自燃性的物質。他們希望,稻盛和夫希望我們在工作當中能夠做自燃型的人,也就是《乾法》里邊講到的在漩渦中間去工作。

 

 

 

如果你希望在團隊當中凸顯出來,被老闆看到你是一個能乾的人,最有效的方法是跳進旋渦當中去。什麼事最難,什麼事是焦點,我去做什麼事,攻剋什麼東西,這叫自燃型。就算你做不到成為一個自燃型的有創業精神的工作者,你也應該做一個可燃型的人。當別人跟你說希望你努力之後,你能夠努力。我們最怕的是變成一個不燃性的人,阻燃型的物質。就是別人再怎麼鼓勵你,再怎麼帶著你一塊做,沒勁,做不起來。這時候稻盛和夫認為這種人在團隊當中是要被清除掉的,這是很危險的。

 

 

 

那麼面對復雜的問題,用最簡單的原理處理是最有效的方法。為什麼我們在生活中會把很多事越搞越復雜?原因是我們頭腦當中考慮了太多的私利。當我們在做任何一個決策的時候,把私利放在那不斷地去想象的時候,你發現這事決策起來變得非常困難。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把私利放下,我們不認為個人的東西變得非常重要的時候,決策一個問題就變得簡單了很多,因為你提高了一個更高的維度和層次。

 

 

 

什麼叫升維?你比如說一個十字路口老堵車。在一個平面上這個十字路口肯定堵車,因為車會撞,所以擠在一塊容易堵車。這時候解決的方案,要麼是加紅綠燈大家都停下來讓,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我做一個立交橋。當我能夠做一個立交橋的時候,你發現它從一個二維的平面變成了一個三維的高度,就不用堵車了。

 

 

 

稻盛和夫說如果你人生的境界提升,你能夠把私利放下來,就好像你上升到了一個立交橋的高度去看一個平面的交通,這是多麼有效的一個比喻。我們人生的境界就是能夠學會用更高的維度來解決問題,而不是站在私利的這一個平面上跟別人爭。用私利來爭你會發現永遠都是零和博弈。這個世界上的東西就這麼多,不是你的就是我的。我多拿點,你就少拿點,你多拿點,我就少拿點,所以零和博弈會導致更多的矛盾。

 

 

 

所以習近平總書記有一次演講,他就說我們要減少零和博弈的思維。這個世界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什麼叫命運共同體?我們可以共同來創造更多的福利,這時候這個餅會越做越大。而不是整個世界的物資是有限的,我們大家來爭搶。這就是上升到一個更高的高度來看待矛盾的問題。所以稻盛和夫說,如果我們能夠從原理、原則出發考慮問題,減少私利的話,決策任何事情都變得簡單很多。

 

 

 

第三章告訴我們說,人生修煉的過程就是要不斷地磨練靈魂,提升心智的過程。當你能夠把人生當做是提升心性的一個過程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具備了極大的反脆弱能力。就是創業是一件很苦的事,我們也見過很多人創業成功了但依然過著痛苦的生活。那如果我們創業成功了都還要過痛苦的生活,那人為什麼要創業?這是一個輸贏都糟糕的問題。

 

 

 

只有一種方法能夠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愉快起來,那就是當你把工作或者創業視作是磨練心性的過程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左右都贏。為什麼?如果創業成功賺到了錢,那很好,你可以享受更美好的生活,完成自己的責任。但是如果沒賺到錢,這正是磨練我們心性的機會。所以稻盛和夫認為,你如果能夠把生活視作磨練靈魂,提升心智的過程,你有很多事可以做。

 

 

 

比如說首先我們講謙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稻盛和夫要求所有京瓷的人都必須保持謙虛的態度。為什麼謙虛很重要?那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人為什麼會驕傲?稻盛和夫認為人們驕傲是因為我們把才能私有化,什麼叫才能私有化?中國有一句話講得特別好,叫貪天之功。

 

 

 

就是你能夠做成這件事情絕不是因為你一個人的作用,但是我們一旦傲慢情緒起來,我們會覺得要不是我,怎麼會有這樣的結果。你把周圍一切因緣和合的因緣,各種幫助你的大環境、小環境、你的團隊成員全部都變成了你個人,這個就叫作才能私有化。

 

 

 

如果你才能私有化,你就必然會膨脹,你一旦膨脹就會失去謙虛的精神。沒有謙虛的精神,就會犯一系列的錯誤。傲慢會傷害別人,傲慢會帶來利益上的紛爭,傲慢會讓自己天天感覺到別人看起來都不順眼。所以當你看到周圍的人都不順眼的時候,你要經常問問自己說,我是不是又驕傲了?我是不是又覺得自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所以保持謙虛就是磨練心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

 

 

 

那相應的還包括內省的精神、克己的精神、正義的精神、慈悲的精神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去磨練的方向。因此稻盛和夫提出六項精進,他還專門寫了一本書就叫作《六項精進》。這六項精進包括什麼?第一個叫作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這個我們在《乾法》里邊講過。然後謙虛、戒驕、天天反省,吾日三省吾身,這都是儒家的精神。

 

 

 

還包括活著就要感謝。稻盛和夫在小時候,因為他們那時他在鹿兒島長大,他們家是信佛的,是偷偷信佛的。就是當時的大環境不允許他們信佛,他爸爸每天晚上把他帶到山上一個小廟里邊去拜佛。那個師傅就告訴他說,你這個孩子,以後就學會念這麼一句話就好了。哪句話呢?叫作“南無南無謝謝”。就是“南無”那兩個字,我們叫“南無阿彌陀佛”那個“南無”。“南無南無謝謝”,就是遇到任何狀況,你就只要念“南無南無謝謝”就好了,這句話伴隨了稻盛和夫的終生。

 

 

 

所以他說只要你活著你就應該感謝,否則的話你怎麼能活著呢。這個世界並不是為人活著設計的,這個世界很不利於我們活著。只要我們被扔到荒野上,不要幾天我們就死掉了。但是你能夠活下來,因為周圍有特別多的助緣幫助你呼吸,所以我們要說“南無南無謝謝”。所以這是第四條叫活著就要感謝。

 

 

 

然後積善行、思利他,經常去想想能不能夠對別人更好,能不能夠對這個世界更好。然後不要有感性的煩惱,所謂感性的煩惱就是王陽明所講的私欲。所以稻盛和夫是完全學儒家,學王陽明,並且有一些佛教的這個色彩在里邊。王陽明說什麼叫私利?就是如果你心緒煩惱這很正常,但如果煩惱到了你都受不了的那個境界,影響到你工作的境界,一定是因為你私意太盛。

 

 

 

好多人問,去演講怎麼能夠講得不緊張?說樊老師你每次演講都不緊張?我說我終於明白這件事就是在於我並不想通過這個演講取悅任何人,我只是來跟大家交流。我並不希望演講完之後,別人會覺得樊老師好棒。當你心中有這麼一個想法的時候,你一定會緊張,因為你忐忑,你會擔心別人會怎麼評價你。私意你看到嘛?當你私意萌生,開始變得旺盛的時候,痛苦就自然辦事伴隨而生。

 

 

 

所以當你能夠把這個私意減少就沒有那麼多感性的煩惱,什麼叫感性的煩惱?擔憂、恐懼、害怕、嫉妒,這些東西都無助於解決這個事本身,那就叫作感性的煩惱。

 

 

 

這六項精進是盛和塾里邊每一個人手上的一個小本子。稻盛和夫把這個做得特別絕,所有他的員工每人有一個小本子。然後這個小本子天天帶在身上,隨時翻出來看六項精進,這也是一個很好的這個強化的過程。

 

 

 

這里邊他提到西鄉隆盛,西鄉隆盛是日本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個學者、政治家。這個西鄉隆盛說德高者升官位,功多者厚俸祿。就是你很棒你做了很多的功勞,我可以給你很多的錢,給你這個俸祿。但是你要想升官,對不起,德高的人才能夠升官。所以在識別哪些人能用,哪些人不能用的時候,你要看他們的心性和靈魂。

 

 

 

這里邊引用到了我們中國的《呻吟語》,稻盛和夫說中國明代的思想家呂新吾在他的著名的《呻吟語》當中曾經提過說,一等資質的人叫作深沉厚重,深沉厚重是一等資質。磊落豪雄是二等資質,聰明才辯是三等資質。這三種人都不錯,就是你能夠做到聰明才辯,像蘇秦、張儀這樣,那也已經不錯了,但這個只是三等資質。

 

 

 

而比它更高一層的是磊落豪雄,磊落豪雄可能你能夠想到項羽,能夠想到這個西楚霸王這樣的感覺。但是真正能夠一等資質的人是深沉厚重,像王陽明,像曾國藩,像孔子、孟子這樣的人,這是深沉厚重的人。所以稻盛和夫說人們修煉的境界實在是太多了,就是我們永遠都有一個更加可以去達到的境界等著我們。

 

 

 

這難道還不值得我們欣喜嗎?我們的生活充滿了這樣的動力,這難道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嗎?所以不要沾沾自喜於自己的小成就,有可能我們現在就是停留在聰明才辯上。但是我們可以朝磊落豪雄走,我們還可以朝深沉厚重走,這就是人生發展不斷地境界的提升。

 

 

 

因此稻盛和夫提出說在生活當中我們要能夠學會喜悅,遇到喜悅的時候能夠直率地表露,這就是磊落的一種表現。日本人都特別講究含蓄,所以稻盛和夫有時候有一個實驗成功了欣喜得手舞足蹈,旁邊的那個人說你也太輕浮了。日本人批評你也太輕浮了,他的助手說你也太輕浮了,沒想到你是這樣一個人。

 

 

 

稻盛和夫非常生氣,說我們明明做出了突破性的進展,為什麼不能夠高興呢?當你能夠坦率地把它表達出來的時候,這難道對團隊,對我們個人不是一個良好的激勵嗎?這就是不要裝。當你故意剋制自己,裝得什麼都不在乎的時候,你並沒有回歸到第一性原理,你並沒有回歸到那個本真的東西。所以你發現孔子在《論語》當中所表現的經常是高興,經常是開心的,還哼著歌兒。因為他不找不裝,這個跟他所提到的直率地表露自己的喜悅是一回事。

 

 

 

稻盛和夫說磨練心性還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你要經常問自己我做這個決定是否出自於私欲?他在做第二電(電)的時候,他說他想了半年的時間,因為京瓷並不是做通訊行業的,京瓷只是給他們提供元器件。但是他發現說通訊行業的利潤實在是太高,太高的利潤導致日本國民的負擔很重。就是你不應該賺那麼多的錢。所以他認為我們應該開一家公司來把這個價格降低下來,他就一遍一遍地不斷問自己說,要經受這麼大的挑戰,要去做一個自己完全不熟悉的行業,我是不是因為私欲膨脹?我是不是因為想為自己做這樣的事?

 

 

 

想了整整半年最後他的結論是沒有,這絕對不是為我自己。這是為了整個日本的國民能夠享受到更好的服務,所以我們要做這樣的事情。這就是那句話叫“動機至善,私心了無”的出處,就當你能夠做到動機至善,私心了無,你去做這樣一個決策的時候,他認為連神佛都會幫你。神佛不會無緣無故地幫人,神佛只會幫讓宇宙變得更好的人,這是稻盛和夫一直所堅信的東西。

 

 

 

那麼最後一個修煉的方式,就是要利他心來度人生。在1997年9月份的時候稻盛和夫出家,我們過去以為稻盛和夫出家是年輕時候的事,不是。是1997年的時候,他已經60多歲,他那時候決定出家。然後真的去托缽乞食,在托缽乞食的過程當中他說非常震撼,因為他這一輩子沒有討過飯。當他拿那個缽去向別人伸手的時候,自己的那個“我執”被放得很低。

 

 

 

然後他有一天看到一個在公園裡面掃地的大媽,那個大媽走過來,直接非常自然地打開自己的錢包,拿了500日元放到他的碗里邊。稻盛和夫回頭那一刻他徹底被擊中,被震撼了,他說這個施捨的過程完全不次於一個企業家捐贈了幾十個億。因為她非常的自然,她是真心的希望讓他人過得更好,這就是利他心的一個表現。

 

 

 

所以短暫的兩個多月的出家時間給了稻盛和夫對於利他心的一個重新的思考,他認為地獄跟天堂原本的樣子都差不多。他有一天問他的老師,他說地獄跟天堂到底存不存在?還有多大的區別?他的老師說其實樣子都差不多,看起來都不錯,唯一的區別是什麼呢?在於人心。地獄跟天堂唯一的區別在於人心。

 

 

 

就是天堂里的人都利他,都替別人著想,而地獄里的人都為自己著想。所以大家吃飯的時候,地獄跟天堂的設置,那個筷子都有一米長,都是一米長的筷子。然後地獄里的人老想自己吃,都吃不到嘴裡邊,吃不到嘴裡邊還互相搶,最後導致誰也吃不著就餓。而天堂里的人,一米長的筷子夾起來給對方吃,大家都能吃得飽飯。

 

 

 

當然這是一個簡單的寓言,但告訴我們說地獄跟天堂的區別其實在於我們人心的分別,所以利他是稻盛和夫經營的原點。同時他認為,利他也能夠拓展自己的視野。就當他決定要不要接手日航的時候同樣是這個原理,就是他完全可以不接,但是政府的人找他說這是為了日本,這是為了我們整個國家。

 

 

 

稻盛和夫認為這件事情應該做,因為這個是為了國家而幫忙,然後就撲上去,用了一年的時間讓日航重生。所以他為什麼能夠把這些東西看得這麼淡?就是因為他認為財富只是受托管、保管而已,財富這東西帶不走。所以企業家看起來賺了很多的錢,只是代為托管,而今後你還是要把這個財富還到這個世界上。

 

 

 

那麼還的方式是什麼?就是需要從利他的角度出發。所以稻盛和夫對日本,他經常會談著企業就談到整個國家。他說對日本來講,他認為日本應該走向富國有德的方向。就是我們是一個富有的國家,但同時我們能夠有德。

 

 

 

那麼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講,我們要學會知足有德。就是能夠感謝現在的生活,能夠感受到知足。因為一個人一天的生活其實需要的東西是很有限的,但同時你能夠追求自己德性不斷地提升,從利他的角度去向大自然學習。大自然里的動物除了人類之外基本上沒有太多積蓄的,它們也沒有冰箱,也沒有什麼能夠儲存食物。所以能夠知足是大自然里邊的一個特徵。

 

 

 

我們人類把知足的東西實在是離開的太久了,人類最大的痛苦就在於永遠都不知足,所以知足有德是稻盛和夫給自己定下了一個人生方向的目標。

 

 

 

那最後一點是稍微有點唯心主義的部分,就是稻盛和夫認為說,要與宇宙的潮流協調和諧。這一點沒法證明,也沒法證偽,我就簡單地轉述一下。稻盛和夫說,我們有兩只大手左右著我們的命運,哪兩只大手呢?一隻手叫作命運,一隻手叫作因果。就是我們的人生,你如果完全相信命運的話,你會變得毫無作為,因為你什麼都不願意做。

 

 

 

但是另外一隻大手叫作因果,這是科學的。因為你做了什麼樣的事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這個是一定的。又回到我們經常談的那句話叫作“凡夫畏果,菩薩畏因”,普通人總是害怕承受一個意外的結果,而菩薩不擔心這個。菩薩只擔心說,我不要種下一個錯誤的因。

 

 

 

為什麼不需要擔心呢?因為因果必報,只要你做了這個因再後面就一定會有一個結果,因果必報,這就是佛教的思維方式。所以如果你相信這條思維方式的話,你可以活得更加淡然。就是你只需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兒就好了。

 

 

 

那麼宇宙的意志是什麼?就是那個偉大之物,something great,那個更偉大的東西到底是什麼?稻盛和夫認為說,就是為了使得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的設計。當然我沒法幫他證明這件事情,他是一個篤信這件事情的人。

 

 

 

最後一條,就是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你應該怎麼思考問題,稻盛和夫用的方法是,你要知道一個詞叫作“消業”,這也是佛教的詞匯。有一次他跑去問他的一個老師,一個佛教的老師叫淡雪,這個淡雪老師開導他。他說我遇到了很多的挫折,現在心裡很煩怎麼辦?淡雪老師說是很夠嗆的,但是也沒辦法,只要活著,辛苦委屈乃是必然。

 

 

 

接下來他接著說,災難來臨的時候不可消沉,要高興才對。因為災難能把長期以來依附在靈魂上的業障消除,這種程度的災難就能夠消除業障,稻盛君你應該慶賀才好。這就是佛教里邊經常講到的消業的這個概念,就是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你要想到說也可能它能夠使得我的靈魂得到凈化,它是一個機會。

 

 

 

其實換一種說法大家可能更容易接受,這就是反脆弱的態度。就是如果你的態度認為倒霉就是倒霉,那麼倒霉的時候你就會覺得特別地倒霉,因為它就是一個事實,我倒霉了。但是如果你的思維方式當中具備反脆弱的能力,你會覺得倒霉是提醒,倒霉是機會。如果你再具備一點宗教情懷,你會認為倒霉是消業,那因果抵消。我之前造的那個壞的因在今天終於發出來了,以後我就可能會更少一點,這就是反脆弱的態度。

 

 

 

所以稻盛和夫說很多人在人生當中不斷地想要追求開悟的境界,我認為不斷地追求開悟的境界不如不斷地來磨煉自己的心智。當你能夠把生活視作是磨練心智的過程,整個生活就會變得又簡單又愉快。我們通過不斷地創造更多的價值,讓這個宇宙變得更加美好,我們在做決策的時候更多的思考對於這個社會的改變。我們內心的私欲放低,痛苦就會減少很多。

 

 

 

這些都是大白話,這些話講起來真的我覺得是顛撲不破的一個真理,也不用接受過多的辯論。願意接受就接受,不願意接受就隨便,那是自己的事。但是稻盛和夫是非常誠懇地跟大家分享他的人生經驗,所以在最後結語的部分,我希望用他自己的話來做結束。

 

 

 

稻盛和夫最後說,因為只要大家按照本書所闡明的活法去生活,那麼個人的人生也好,家庭也好,企業也好甚至國家也好,就一定能夠向好的正確的方向前進,就一定能獲得豐碩的成果。首先是自己,接著盡可能讓更多的人理解各自承擔的崇高使命。作為人應該做的正確的事情,以正確的方式貫徹到底,我相信這樣的活法一定能夠迎來光明燦爛的黎明。我希望相信這件事情的人就去做,不相信的人可以再多聽兩遍,嘗試能不能夠接受我們可以活得更簡單一點,更直率一點。好了,活法就講到這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們下周再見!

 

 

 

 

 

arrow
arrow

    蘇小凱分享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