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奇心是知識的缺口【181】

透過佛法看世界

十四個問題,會讓你解惑和提升智慧

 

20211009.jpg

 

 

作者叫希阿榮博堪布,是當今藏傳佛教寧瑪派偉大的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仁波切頗具影響力的弟子之一。

 

人生是個痛苦的過程,透過佛法會瞭解什麼是苦、好人的定義、智慧。

 

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離別,求不得,不遇臨,五蘊熾盛苦。

 

六度波羅蜜: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就是般若,這六度都是放棄。

 

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惡口、不綺語、不兩舌、遠離貪心、遠離害心、遠離邪見

 

金剛經核心的重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執、執念的念頭會不斷傷害每個人。

 

八苦裡可看到生活中,很多人會把執念放在幹譙同事、上司、家人、朋友;摯愛的家人、朋友、動物去世;想要的頭銜、得不到的對象。要學會跳脫當下的我執。

 

人生是一段找尋意義的過程,做個有智慧、好人是個蠻有意義的2件事。

 

佛教的六度波羅蜜的前5個元素都做到就是「智慧」。

小檜樂善好施、不口出惡言、搬弄是非,這是多數人對好人的見解;佛教的「十善」都有做到,才是真正的好人。

 

當一個人有系統、宏觀的思維,會讓人解惑,免除不必要的煩惱。現代人有過多的煩惱,根本還是在於「受限在自我有限的認知框架裡」。

 

我目前沒有宗教信仰,信自己得永生,自己內心強大最重要;我是秉持著好奇心,瞭解各類的知識,來完善思維方式,佛教的思維「好處」是讓我們內心更為強大、有智慧。

 

「看那看不到的東西、聽那聽不到的聲音、知那不知的事物,才是真理」達摩祖師智慧說。

 

 

 

 

大綱

 

前言

十四個問題

 

 

 

前言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中信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一本叫作《透過佛法看世界》的書,為什麼要推薦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叫希阿榮博堪布,堪布是一個相當於博士學位這樣的一個職稱。

 

這個希阿榮博堪布最觸動我的一本書是《次第花開》。這本書我們將來有機會在樊登讀書當中也可以跟大家解讀。

 

這位堪布雖然是一位出家人,但是他的文筆特別優美。他在寫任何東西的時候,還充滿著這種現代生活的幽默感。

 

他對現在的世界很瞭解,而且東西方的文化都很熟悉,所以他可以用我們都特別能夠接受的語言來講述佛法這個東西對人心靈的影響。

 

那為什麼要解讀這本書?是因為我們之前有過一本書叫《正念的奇跡》,大家還記得,是一行禪師的一本書。

 

前兩天我在上海碰到一位會員,他告訴我說,他聽我講這個《正念的奇跡》,聽了整整35遍。那個錄音聽了35遍,聽到他現在走到哪都覺得自己還挺淡定的,這就是對他的這種改變。

 

也有人說抑鬱症,有輕度的抑鬱症。然後晚上睡覺就聽我那個《正念的奇跡》的錄音,就發現抑鬱症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所以這個讓我覺得心靈方面的東西可能大家還是蠻需要的,所以我就選擇了這本叫《透過佛法看世界》,來跟大家解讀。

 

這本書幫我們解釋了特別多人們對於佛教的疑問,當然佛教是沒有傳教的這個概念的。

 

我們不需要去傳教,包括我也並沒有皈依。但是你會發現佛教對人的幫助是特別特別明顯,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瞭解一下佛教。

 

 

那麼這本書是用問答題的方式來進行的,就是里邊有很多很多的問題,甚至有很多問題問得都相當不敬。

 

就是你作為對一個上師,對一個大和尚來講,問那樣的問題都顯得有點不敬。但是這個堪布也非常慈悲地跟大家做了一一的解讀。

 

而且你會發現,他其實一點都不生氣,而且他能夠給你解釋得特別的好玩、有趣。我在這里邊篩選的問題都是大部分人有可能會提出來的疑問。

 

 

 

十四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這個有人問,說如果請您用幾句話向大家介紹佛教的話,你會如何介紹?就假如讓您用最簡單的幾句話向大家介紹佛教的話,你會怎麼介紹?這個問題我也經常被問到過,所以我覺得這個特別好。

 

這個回答是這樣的,堪布說在我看來佛教的一大特點是有教無類、有求必應。這個有教無類是孔子的說法,就是孔子,人們說他是有教無類。

 

你只要願意學我都會教給你,我不會先把你們分類,說這個人好,那個人不好。

 

古人講為什麼要學天地?說天地這個德性為什麼值得我們學習?因為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無私覆不是因為說你是一個好人我喜歡你,我就把你罩著。

 

你是一個壞人我就不罩著你。沒有好人、壞人,我都罩著你。

 

地無私載,這個大地說,無論你是好人還是壞人,你在我身上種樹還是你在我身上拋臟東西,沒關系,我都承載你。這種容量叫有教無類的概念。

 

眾生,佛教說有84,000種煩惱,所以佛陀就給了我們84,000個法門,這個84,000實際上是延期多的意思。如果說佛法的教義,堪布說我可以把它歸結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這個聽起來很簡單。

 

就是白居易過去就講過,這個3歲小兒都曉得,80老翁做不得。聽起來是特別簡單的一個事,但是你要把它做到。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真的是特別難的一件事。諸惡莫作是什麼?是小乘的一切戒律的基礎。大家知道佛教分成大乘、小乘,我們經常說大乘佛法、小乘佛法。

 

什麼叫乘?乘就是船,一艘船。小乘就是你只要有一個小船,你把自己拉走就OK了,你就自己就渡了。

 

然後大乘的時候大船,我不光是渡自己,我還要把別人的渡走,這是大乘和小乘的最根本的區別。

 

小乘的一切戒律的基礎就是諸惡莫作。它的精髓在於不傷害,你只要不傷害別人,不光是人,不傷害外物,不傷害這個環境,這個叫作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是大乘的所有修行的核心。就是大乘你要想修行,你不能光自己不作惡就行,你還要眾善奉行。關鍵的是饒益眾生,你要讓眾生都能夠得到好處。

 

自凈其意是指擁有三輪體空的見解和證悟。這話說起來有點專業,什麼叫三輪體空?就是無論你作惡、行善都是依緣而起的,有緣分這樣來,是各種條件具足後顯現的象。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定的善或者一定的惡,這些東西都是象,因為因緣和合,所以產生的這種東西。如果產生了傷害,那麼就變成了作惡,如果產生了幫助,那麼就是行善。

 

而這個東西不能刻意地去做,如果你刻意地做,你就做不到三輪體空。而如果你覺得這一切東西都是因緣發生,因緣和合,我要多結善緣,我慢慢做它,這叫自凈其意。

 

然後把這三件事結合在一起,自凈其意,你就能夠不濁有毒。

 

你就不用說這事到底是有還是沒有,我做這個事到底有沒有功德等等。就比如說你們都知道梁武帝當年齋僧無數,建廟無數,梁朝四百八十寺。

 

達摩東渡來到中國以後,梁武帝就接見了他,第一句話就問,我乾了這麼多好事有何功德?達摩說,無功德。達摩也特別直說,無功德,為什麼呢?

 

你所做的事叫“人天小果,有漏之因”。你所做的所有這些事,因為你的發心當中就存在著大量的這些因果。

 

你的發心當中就存在著說,我做這個事是想幹什麼,你並沒有做到自凈其意,所以你最多是獲得一個人天小果。

 

你來世可以投胎做人,或者你來世可以投胎成為天人等等。但這都只是有漏之因,跟這個渡跟悟是沒有任何關系的。這個導致梁武帝特別的生氣,所以達摩才一葦渡江,去了河南嵩山少林寺。

 

所以希阿榮博堪布最後總結說,自凈其意,不酌有悟。然後以此清凈心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就是我所理解的佛教最為根本的教義和修行的方法。

 

你看他講得特別清楚,如果你想知道佛教最根本的是什麼,把這三件事記住:自凈其意,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第二個問題說,有一個學佛的朋友就問,我們究竟是從佛那裡找尋到內心的力量還是在尋求一種庇佑,訴求各自的欲望?我們拜佛到底要的是什麼?不明白。

 

堪布就回答說,你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關鍵是你自己想從佛法中得到什麼?你得先搞清楚自己是為什麼學佛?

 

人們的出發點大致有三類,第一類出發點是希望生活安樂,希望家人幸福,希望身體健康,希望自己能夠快快樂樂的,沒有特別多的煩惱事,這種叫作人天乘。

 

人天乘就是佛教給大家的一個特別方便的一個法門,就是你不願意離開這個城市,你不願意說我想去修行,我就想要生活得更好。

 

沒關系,你可以修人天乘,人天乘就是梁武帝那種叫人天小果,有漏之因。修這個的好處是你依然在六道當中輪回,你依然可以在六道當中不斷地打轉,但是你可以經常地去到天人,天和人這樣的境界,會過得比較舒服,這是人天乘。

 

所以要做到這一類,你需要誠心正義,然後斷惡行善。佛教的人天乘就是教大家如何在世俗社會當中安身立命。這是你的第一個出發點,你想生活得更美好。

 

也有人說我的出發點不是為了生活得更美好,我的出發點是為了斷除一切煩惱。

 

我的出發點是為了修行,我不想再在這個六道輪回當中受苦了,我覺得再怎麼做這都是苦的,我看透了這個世間的苦。很好,你要想修這個的話,這個叫作小乘。這種小乘也叫作聲緣乘。

 

聲聞緣覺,在聲緣乘當中的人,他的方法是放棄了世俗社會的這個財富和享受,專註於對自身煩惱的對治,然後尋求個人的解脫。

 

所以我們過去看到說這人是一個羅漢,單板漢,什麼自了漢,這些東西都是指這種小乘的結果。

 

然後第三種發心是說我學佛是為了讓世間的人都能夠獲得圓滿的智慧,是為了幫助眾生都能夠解脫。就好像我們聽說過,地藏王菩薩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這個觀音菩薩說千處祈求,千處應。什麼地方有事,我都趕過來幫忙。這個就叫作大乘,大乘也被叫作菩薩乘。所以在這種里邊我們需要學習的就更多了。

 

他需要努力斷除自身的煩惱和執著之外,還要具備深廣的智慧和善巧,才能夠真正如願地去幫助他人。

 

所以這堪布就說,你想得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當你知道了自己想得到什麼的時候,你才知道你在學佛的時候到底是要追求什麼東西。

 

所以從佛法中能夠得到什麼關鍵是取決於你自己的發心,就能看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把佛法落實到自己身上。這是第二個問題,我們到底學佛是要什麼。

 

 

 

第三個問題特別有意思,這我聽著像是一個小夥子的口氣。他說佛祖為什麼能放下,老講放下?

 

是因為佛祖他擁有過很多東西,他做過王子,還有妻子。他家裡邊又有錢,什麼都有,他有這個東西,他才能放下。

 

那我現在什麼都沒有,所以你讓我怎麼放下?我覺得最好是讓我先擁有,我擁有了以後我再慢慢放下。

 

這個特別好玩,這個堪布也覺得挺樂的。他說放下不是說你有了你才能放下,放下是指對已有的東西不貪戀同時對沒有的東西不希求。

 

我有這本書,我對它不貪戀,誰想要,拿走。這個是放下的一種。還有一種是我沒有這本書,別人有,我心裡邊不會覺得說為啥我沒有,你應該給我。

 

這種叫作放下。這兩種都是放下,所以未必得等你有了很多東西才能夠放下,擁有並不是放下的前提。

 

比如說同樣是擁有不多的,大家擁有的東西都不多,但是有的人他能夠安貧樂道。

 

他覺得沒關系,我的日子過得其實挺好的,我很滿足,我覺得很開心,只要我內心平和就好。有的人擁有不多,但是他連一根針也放不下。

 

不是說你有很多東西才要學會放下,你能學會放下一根針。你手中有一根針,有的人丟了,最後覺得特別難過,然後被別人拿走了生氣。

 

你們有沒有聽說過因為幾塊錢殺人的事?這新聞里邊都有。因此真正的放下與你有多少東西沒有關系。放下需要智慧,擁有需要福報。

 

一個人擁有一個東西是需要福報來記載,但是你放下東西需要智慧。而智慧是更大的福報,要想能夠學會放下這種智慧,這需要更大的福報。

 

因此佛陀的事跡告訴我們,即使擁有世人所追求的一切,也並不能解決生命最根本的問題,這就是佛陀的最大的啟發。

 

因此不要光看到佛陀有的東西,你要看到說,當時有那麼多人跟佛陀一樣是王子,甚至有很多人比佛陀那國家大得多。他擁有的東西更多,但是他依然放不下,因為他缺乏智慧。

 

所以希望大家無論擁有東西多少,放下的心態是特別重要的。這是第三個問題。

 

第四個問題說,我已經生活無憂了,我現在已經挺有錢的,要房有房,要車有車,還有存款,但是我為什麼常常覺得不安全。我覺得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會有共鳴。其實日子過得還不錯,包括我自己也是這樣。

 

大家會覺得說,樊老師你現在日子挺好的,你為什麼還那麼辛苦?當然我的辛苦一方面是覺得有些社會責任感,有一些希望大家能夠跟我一塊讀書的這種想法。

 

但是也不能不承認,其中會有一些不安全感存在。就是覺得總得要不斷地努力,總得擔心什麼事發生。

 

然後堪布就跟我們解釋說,不安全感的來源在哪呢?對,不安全感的來源不在於你擁有多少錢,多或者少,而是來源於你對無常的抗拒和對自我的執著。

 

什麼叫作對無常的抗拒?我就希望活得好好的,但事實上一個人不可能永遠活得好好的,生老病死是一定。到最終的結局是你一定會跟這個世界撒手,然後你最親的人一定會離開你。

 

那種痛苦是你自己現在可能不願意去想象,不願意去接受,但事實上就是它一定在,這就是無常。

 

而人們拒絕無常,人們說我希望能夠掙更多的錢,我希望能夠買更多的保險,能夠讓這些東西不發生,所以這個才會導致你內心深深的困難、惶恐。

 

因此當你知道說無常一定存在,你去直面它的時候,反倒你的人生會變得積極很多。因為你做的每一件事不是為了預防無常的發生,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它自身的一些價值和意義。

 

你只要專註在這件事情當中就足夠。把它做好,在因上努力,在果上隨緣。所以如果沒有對無常和無我的認知,生活越富足,擁有的越多,想留住、怕失去的也就越多,因此也就越沒有安全感。

 

昨天我還跟一個朋友聊天,他就講,他說我現在覺得我很有安全感,為什麼呢?我隨時都可以辭掉這份工作,我照樣可以很好地生活。

 

你看他的所有安全感都是來自於自己的能力,都是來自於自己的金錢,來自於自己的財富。但事實上就是這只是一種假設,因為你真的有很多錢放在那,還有很多人自殺。

 

它不存在物質上的東西。無常襲來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特別的無助。所以你必須讓自己的心靈變得強大。怎麼樣心靈強大?就你得有智慧,而這種智慧是告訴你這個世間運作的一切規律。

 

你知道無常會發生,你知道苦是放在那個地方,是的,沒法逃脫。所以你認清了苦的本質,反倒這個苦就會變得正常。而反過來,如果你拒絕它,它就會在你身上顯示出更大的威力,這是第四個問題。

 

 

 

第五個問題說,自稱能夠看空一切的人,難道沒有一件在意的事和人嗎?那這個人不是變得特別無情嗎?這是我太太經常跟我說的一句話。

 

她說你整天講這些東西,你會不會對我們慢慢都變得淡淡的,你會覺得我們這東西都無所謂,這些人、事、家都沒關系。這個堪布就說真正證悟的人是從來不會自稱看破一切,看空一切並不是證悟了空性。

 

各位,你說這個桌子到底有沒有?這個桌子很明顯是有的。

 

所以你不能無緣無故地說,這個桌子沒有,我看空,它是空了。空的你拿頭撞一下試試看。那很難辦,所以這明明是有的。但是佛祖講色即是空,空既是色,什麼意思?

 

說這個桌子它沒有一個自信叫作桌子,它並沒有生下來就是個桌子。這個桌子是各種因素假合起來,就要釘子,有榫頭,有木頭,還要放,還有個地,還有人用它,它成為桌子。

 

過兩天它劈掉了燒了,變成灰了,這不是個桌子。所以這個東西沒有一個自信叫作桌子,這是看空它的原因。

 

佛陀最大的發現就是,世間的萬物都是因緣假合而成。所以沒有一個東西是可以執著得到的。那麼你如果理解了這一點,你會想到說十年前你自己曾經特別煩惱的一個事,想想看有沒有可能它也是空的?就那個煩惱本身它也可能是空。

 

現在你想過十年前那些事,你會覺得挺有意思,那個事當時真好笑,那是我們童年的回憶。為什麼?因為那個煩惱當中的因沒有了,所以那個煩惱變成了好玩的回憶,變成了幽默等等。

 

所以這才叫作看空,而不是說看破一切,說什麼都沒有都不重要,沒關系,這不叫作看空。

 

反過來一個真正證悟空性的人,他的智慧和慈悲是同時升起。這個就是佛教講的一個詞叫智悲雙運,就你不光是有看破他的智慧,你還要珍惜他的慈悲。這個慈悲是怎麼回事?

 

在一個聖者心中,就是在一個真的證悟到空性的聖者當中,每一個眾生的苦樂他都是關切。

 

只不過他關切的方法跟我們平常噓寒問暖的方式不一樣,他會用自己的智慧去不斷地傳遞給大家說,我希望大家能夠更好地理解痛苦,我希望大家能夠更好地理解什麼叫作空性,這其實是特別慈悲的方法。

 

所以佛陀絕不是不在乎任何人,佛陀是在乎每一個人,他用大智慧來在乎每一個人。所以我們凡夫的這種在意和聖者的在意是不一樣。

 

凡夫的在意,我們只在意跟自己相關的人和事,只在意我和我的。如果沒有我和我的這種概念,那麼失去的概念也會淡化。

 

你就不會那麼擔心失去這件事,因為你沒有我和我的這樣概念。

 

就包括我現在在跟大家講這個事情,我在跟他講佛法的東西,聽起來是我在為大家演說。但作為一個凡夫的我來講,事實上我可能還會關註的是我講得好不好,我講的東西有沒有人聽,大家聽了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你看到嗎?所以你是沒法脫離掉我和我的這種概念。我還沒有證悟到那個聖者的境界,真的證悟到那個境界的時候,我講得好不好跟我無關,我和我的沒關系,重要的是對大家有沒有意義,一切這是隨緣的。

 

有多少人有意,有多少人有感覺,沒關系,我不在那個果上去追求,那才是一個更高的境界。但我得承認我現在還做不到。

 

而我們普通人,就是因為有太多的對於我的執著。所以我們會特別在意說多還是少,這件事成功還是失敗,反倒我們在做事的時候沒法做到專註。

 

因此佛教講智悲雙運,它是一個證悟到空性的人真正應該有的狀態,而絕不是說什麼事我都不用管了,這些事都跟我沒關系。這個問題聽明白了嗎?所以大家不用擔心說,學了佛以後什麼都無所謂。

 

 

 

第六個問題說我尊重學佛的人,我覺得他們都是好人,但是我自己不信佛。我確信自己是十足的好人,甚至比學佛的人還好,這樣的結果應該是一樣的?這個人他在問堪布,這是一個典型的我們說生活當中的人。

 

他覺得我不需要拜佛,我不需要幹那些事,我只要做個好人就夠了。我插一句話,就是大家為什麼要拜佛?我們明明知道拜佛是沒用的,拜佛你求不到任何東西,佛是不會給你任何東西的。

 

這個《金剛經》裡面講的很清楚,叫世人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你所要的東西都是如來不要的東西。你要錢,要官,名利權情這些東西他都不要的。那為什麼還要拜佛?

 

實際上拜佛的目的不是為了去走那個過程,也不是為了去求一個什麼東西。拜佛的目的我認為最重要的第一是表達對佛的感激,因為他給了你很多的這種智慧。

 

還有一個是為了消除自己的驕傲,讓你自己知道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我可以五體投地趴在這,我只是芸芸眾生當中的一個。

 

我們的大量煩惱其實都是來自於我們認為自己跟別人不一樣。我們認為自己不應該被那樣對待,我們認為自己似乎應該那樣,這種想法會使得你特別的痛苦。

 

因此當你能夠拜佛拜下去,虔誠地表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的時候,實際上你的幸福感就已經提升了。

 

那麼堪布怎麼回答這個問題,他說,你說你要努力做個好人,我很隨心,這話說得多好。就是盡管我知道這個人所說的話跟佛教的想法完全不一樣,但是堪布說我很隨心,我特別高興。

 

那麼信佛的人依據不同的發心入不同的乘,分為人天乘、小乘和大乘。我們剛剛解釋過了人天乘,努力求我來世的果報。這個小乘自渡,然後大乘渡人,那麼如果沒有這些發心,你就不會得到這樣的結果。

 

所以你不是問結果嗎?如果沒有這樣的發心的話,你是不會得到這樣的結果。那麼佛教修行最基本的要求是斷惡行善,這里邊叫斷十惡業,十件惡事是不能做的。

 

比如說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惡口、不綺語、不兩舌、遠離貪心、遠離害心、遠離邪見,這十件事你如果都能做到的話,這才算是要做一個好人。

 

然後堪布說,我不知道你說的十足的好人是不是包括這些,而且這些東西都做到了,你還得在這個基礎上還要行持相應的十善業。不用說解脫道,只是你求一個人天福報的,這個人天道也是要努力做到這些。

 

所以所謂的真正做一個好人,是需要技術上的幫助的,不是我們自己認為自己是好人就是好人。

 

我在生活中見過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是好人,但其實他做過很多傷害別人的事,甚至有很多得了無良症的人。

 

有一種病叫無良症,得了無良症的人都會覺得自己是個好人,因為他覺得自己做了很多幫助別人的事。事實上他用幫助別人的名義做了很多傷害的事,我相信大家都能夠想得到。

 

所以不要簡單地用自己的評判標準來評判自己,這是不靠譜的。我們還是應該有一些技術手段來幫助我們真的做到一個好人,這就是修煉的目的。

 

 

 

第七個問題,當一個虔誠的教徒許下心願,沒有達成的時候,怎樣能夠說服他堅定對佛法的信心?這個更好笑。

 

我今天拜佛了,我燒香,然後燒了高香,我希望能夠明年生下兒子,結果沒生。我說他騙人,不靈這東西,然後就不來了。

 

所以有人講過,我忘了是哪位大家講過,中國人沒有真正的宗教,中國人只信靈的東西,什麼東西靈他就拜什麼。

 

比如說祖宗靈拜祖宗,狐仙靈就拜狐仙,土地靈就拜土地,關公靈就拜關公,什麼靈就拜什麼。所以他都是在跟這些神佛做交易。

 

這個堪布沒有我說得這麼嚴厲,他說許了願就要實現,這個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現。

 

就是小孩才會這樣,甚至有很多小孩,堪布就講,他說,小孩許願說,我希望今年年底能夠評個三好學生。他都知道許完願以後他要努力做他才能得三好學生,他不會許完這個願,他就真的去當三好學生了。

 

所以你許了願就要實現,這個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現。生活中求而不得的是常態,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所以求而不得是一種常態。學佛首先你要認識到這一點。

 

那麼佛法為什麼可貴?不僅是因為它能夠幫助你實現這個願望,它能幫你積攢福報,實現願望。不是因為這個,更是因為當你的願望落空的時候,它能夠引導你放下失望、恐懼和執著。

 

一個普通人在沒有達成目的的時候,他會恐懼、失望、執著、生氣、憤恨、悶悶不樂,覺得自己生不逢時等等都會有。但是佛教告訴你,你學了佛教之後,你會知道說,這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結果。

 

所以沒有得到,我照樣可以好好過我的生活,我照樣可以喝面前這杯茶,我照樣可以保持正面,因為它並沒有影響到我喝這杯茶。

 

但是很多人覺得說,我如果沒有得到的話,我就不信你了,這是不對。真正的做法是你可以繼續修煉自己,修煉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

 

所以佛教教大家通過這些不圓滿、不穩定的這個現象,能夠感受到內心的喜悅和清凈,這才是我們需要去學習的東西。

 

所以拜佛不是為了求得立刻的回報,那跟當鋪差不多,拿東西給他就有東西收回來,不對。

 

 

 

第八個問題,我們經常聽你們講修行,修行聽起來非常的艱深,那麼我們該如何修行?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什麼叫修行?到底應該如何修行?這個堪布說,不要用神秘的眼光來看待修行,修行這個事並不神秘。大家都知道這個目標是遠離痛苦、獲得安樂。

 

生活中有許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往往是適得其反的,人們以為這樣可以更快樂,更有安全感,更有滿足感,實際上只是增加了痛苦和傷害。

 

佛法的修行就是要學習以正確的方法創造正確的條件去實現自由和安樂,這是每個人在平凡生活中都可以去做的一件事。

 

這里邊提到自由這個詞,在《次第花開》那本書當中,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句話。就是這個希阿榮博堪布說,什麼是自由?

 

很多人回答說為所欲為,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個叫自由。堪布說不對,為所欲為是最大的不自由

 

因為當你真的做到為所欲為的時候,你會發現你成為了你情緒的奴隸。你自己並沒有做主,是你的情緒在做主,你的情緒導致你想乾這個想幹那個,這時候你是你情緒最大的奴隸。

 

大家可以想想看那些隨便打人的,大家聽說以前這個案子,車上被人刮蹭了,下來就跟人打架等等。

 

他事後真的會很喜歡自己做法嗎?不會,他事後會後悔,他覺得我當時怎麼變成一個瘋子。但是在那一刻不是他做主,是他的情緒在做主。

 

堪布說什麼叫真正的自由?自由是能夠擺脫社會的慣性。當你能夠擺脫這個社會的慣性的時候,你才獲得了真正的自由。我們在生活中有很多行為是慣性造成的。

 

你比如說堵車的時候,我們很多朋友開車,一個堵車就滴滴滴按喇叭,然後就生氣,著急。說北京沒法呆了等等。你說這些話,按喇叭的時候,你能夠飛過去嗎?能夠讓你從這個車上直接飛過去到對面?

 

不可能。所以無論你是不是焦慮,無論你是不是痛苦,你都得坐在這承受這個堵車的時間,那為什麼我們要給自己增加那麼多焦慮和痛苦呢?慣性。

 

因為大家都這樣,因為長期以來都這樣,因為似乎這樣做是一個社會常態,所以你就會這樣做。

 

包括航班延誤的時候你去跟人吵架,吵架,航班也飛不來,但是你會受不了,因為你的慣性導致你往那個方向去。

 

所以能夠擺脫社會的慣性才叫作真正的自由。別人的股票虧錢都特難過,你股票虧錢了說我還行,我沒事,這就是自由的人。

 

別人能夠升官覺得特別高興,你升官不升官你都能把事幹好。想想鄧小平同志是不是就這樣,不論升官還是下去都能把事幹好。這就是擺脫了社會的關系,這是一種自由。

 

所以佛法修行的基礎是你要有一顆善良的心,有這個東西,然後讓自己不斷地去平安喜樂,這就是修行的過程。

 

不會存心去傷害,面對困境的時候,不會輕易地失掉你心中的善意。常常提醒自己是否不存在害心,常懷善意,這就已經是修行的開始了。

 

在工作和生活中對每一個人這樣提醒自己都是在修行的方法。

 

所以修行不一定你非得打坐,然後非得怎麼樣,當然你願意坐一下的話是很好的,有很多更深入的東西。但是從最初開始,就是得學會做一個好人。

 

中國儒家經常,大家如果讀過《白鹿原》的話,就會知道。

 

《白鹿原》的開篇就是告訴大家,從小時候,那些先生們就教他四個字叫學做好人,學做好人是中國儒家的修煉方法。

 

那在佛教當中其實起點是一樣的,也就是要學做一個好人,學做一個智慧的人。

 

第九個問題是最多人提出來說,如果大家都去修行了,那麼誰來負責生產,這個社會怎麼進步,咱們還過不過日子?

 

這里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比喻說,如果每個人都成為大學生,這個社會會怎麼樣?你們都去讀大學了,誰種地呢?

 

但事實情況就是,那麼多人去讀大學了,該種地的人還是種地。甚至很多讀了大學的人,畢業以後去種地,而且他種得更好。

 

所以這種擔心其實對佛教是不公平,因為你各個行業都可以問這樣的問題。

 

那麼佛教修行其實有出家和在家兩種,這個出家是需要因緣,就當你的因緣不具足的時候,你想要出家還做不到。所以佛教傳入中國這麼多年,大概2000多年歷史了,然後在國外也有這麼多年的時間。

 

沒有出現過任何一個國家或者任何一個時期,所有人都出家,沒有人幹活的,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

 

因為有的人因緣不具足,他是不可能隨便出家的。而在家修行你是需要幹活,在家修行你該乾什麼乾什麼,你得把你的工作做得好,然後在工作當中還要不斷地修煉自己。

 

佛教可以令到你在工作的時候心平氣和,令到你在工作的時候更加的氣定神閑。不會有那麼多無謂的想法,無謂的一些情緒,所以會有利於生產力的提高。

 

而且最重要的是,當所有人都能夠相信因果,去陰行,去惡行善,然後有精神信仰,那麼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的和諧。

 

這個堪布舉了一個例子特別有意思,他說你有沒有見過美國有那些追拍龍捲風的人?就龍捲風走到哪,他就跟著在那拍。他說這些人都能為社會作出貢獻,不是嗎?

 

就是每個人為這個社會作出貢獻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所以不用擔心人學了佛就不乾活了。你的因緣達不到的時候,你是不會出錯的。

 

而且現在中國的出家人更有意思,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這是叢林制度。所以中國人認為說,我不能學印度這種乞討的方式,用這種什麼化緣的方式,我們的方式就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第十個問題是一個特別大的問題,叫人如何獲得內心的平靜。其實這個問題早在當年禪宗二祖神光去見達摩祖師的時候就問過了。

 

神光站在那個雪地里邊站了一晚上,然後膝蓋上都有血了,後來那個達摩出來說你幹嘛呢?他說我想求佛法。達摩說你就憑這個就想求佛法,這也差太遠。然後神光就拿出刀來,啪,胳膊砍斷。

 

斷臂求法,現在少林寺還有斷臂亭。然後那個達摩說行,那你就問吧,你要幹嘛。然後神光講我心不安。

 

神光當時已經是很有修為的一個人了,他儒釋道已經都通了,但是他說我心不安,我的心裡邊很亂。

 

然後達摩說,來,將心來與汝安。把你的心拿來,我給你安。

 

神光能想了半天說,唉呦我覓心了,不可得呀。我在找我這個心,找了半天找不著我的心在哪兒。然後達摩講,我為汝安心竟。我已經把你的心安好了,你的心已經到位。

 

這是一段特別棒的禪宗的故事,就是告訴我們說,達摩是怎麼給他安心的?

 

當你能夠找到自己的內心,當你能夠去盯著自己內心,去關注它的時候,其實這時候你的心就很靜。這個就是尋找正面的一種方法。

 

在這本書里邊,堪布沒有講這麼懸的禪宗故事。他說如果你想心裡平靜一些,我建議你應該盡量地讓生活變得簡單一點,不要把自己的生活搞得那麼複雜。

 

人們在富裕了以後應該學會平衡,否則物質的豐富只會帶來我們更多的疲憊。科技發達帶來的方便會讓我們更加疲憊不堪。

 

有一個研究就發現,現在的這些科技沒有使得人們變得更清醒,而使我們變得更忙亂。你發現了嗎?你比如說,洗衣機的發明是不是可以讓我們更輕鬆呢?

 

你說當然了,我過去要拿手洗。但是你當年不會天天洗,洗衣機發明瞭以後,人們洗衣服的頻率比過去高了很多。這個飛機火車發明瞭以後,你說太方便了,高鐵你看現在多快,幾個小時就走了。

 

但是你過去一年都不需要出一次差,你現在經常出差。所以一個東西的發達,發明之後,給人帶來疲倦,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

 

所以堪布說,你可以把自己生活變得簡單一點。每天拿著個手機不停地刷,刷微博、刷微信、看別人的圖,那些消息真的對你就那麼重要嗎?這一條對我很有影響。

 

我當時看完這以後,把手機放在一邊。因為每天不停地刷,看的真的很多是廢話,很多沒用的東西,讓他心亂的東西,挑動你情緒的東西,讓你生氣憤恨的東西,特別多。

 

人們都希望挑動別人的情緒,才能夠獲得關註。所以讓你心安靜,簡單的方法,是你首先遠離這些沒有用的信息。

 

然後內心的安靜想要靠練練瑜伽,聽你讀兩篇勵志的文章,這個是做不到的,你需要改變的是價值觀。

 

首先改變你的價值觀和你的生活的很多的定勢,要肯放棄,也要肯投入,還要能夠耐得住一個緩慢的、瑣碎的、艱難的過程,你的心中越焦躁,說明你執著得越多。

 

回歸內心的平靜必須從淡化內心的執著入手,你執著東西太多,想要東西太多,所以才會覺得心亂。

 

但事實上你只要想到說,這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結果,你可能也就不需要那麼執著。所以少吃一點少睡一點,你的精神身體都會變得更加健康。這是第十個問題。

 

 

 

第十一個問題說,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痛苦?因為你們佛教老講痛苦,講得我覺得人生沒什麼意思。這個不對,堪布回答說,根據佛陀的開示,所有的解脫都是從認識痛苦開始的。

 

你得首先認識痛苦是怎麼回事,你才能夠想到怎麼去對治它,怎麼來解脫。那佛陀把人間的痛苦分為八種,叫作八苦,生老病死,這是沒法擺脫的。生老病死苦,怨憎會,愛離別,求不得,不遇臨。

 

怨憎會就是你特別討厭的人,這輩子你肯定會碰上,敵人肯定會碰上。

 

這個愛離別,再愛的人一定會跟你分手,一定會離開你,這是少不了的。然後求不得,想要的東西永遠得不到,得到了就不想要,得到以後就想要下一個,這就是求不得苦。

 

然後不遇臨,你覺得不應該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它遲早會發生。這都是人們沒法去規避的痛苦。

 

承認痛苦的普遍性看起來是悲觀消極的,實則不然,為什麼呢?當我們缺乏對痛苦的包容和忍耐的時候,才會讓我們變得脆弱不堪。

 

因為我們拒絕痛苦,我們討厭痛苦,所以當痛苦發生的時候,我們才會變得特別脆弱,才會容易被擊潰。

 

而實際上如果我們認為痛苦是正常的,人生本來就是這樣的,那麼我們則能夠更好地集中精神來處理問題本身。

 

處理面對的各種問題本身,而不至於用痛苦的情緒來影響自己,不是無謂地糾纏在憤憤不平的情緒當中。

 

你們見過那些被判得了癌症的人,他們第一句話說什麼?憑什麼是我?我又沒幹什麼壞事,為什麼讓我得這個病。

 

你看憤憤不平,他會覺得說我不應該承受這樣的痛苦,你越是拒絕它,這個痛苦對你的傷害就會變得越大。

 

而你應該知道,真正清醒的人都應該知道,這些痛苦是沒法避免的,這個痛苦是一定永遠恆存的。

 

所以當你能夠直面它,認識到生活就是由這些痛苦構成的,這時候你才能夠變得冷靜客觀,有事處理事就OK了。

 

雖然該面對的還得面對,但是我們卻不會感受到那麼多苦,不必再承受額外的焦慮和恐懼。

 

這就是佛教讓你認識痛苦的根本原因,讓你不必承受更多的焦慮和恐懼,你知道人生就是由痛苦構成的。

 

 

 

第十二個問題說,如果他人回報你的慈悲以冷漠和厭惡,你該怎麼才能安頓?就是我對別人都很好,我希望別人都好,我用慈悲的心對別人。

 

你不是老教我學好,我就做了好人。但是他們都嘲笑我,他們都欺負我,甚至你越做好人他們越欺負你,這怎麼辦?

 

這也是很多人擔心的事。這個寂天菩薩說過一句話,說我們不可能除盡地上所有的荊棘和瓦礫。

 

你想把這個大地弄得全部乾乾凈凈的,沒有任何荊棘和瓦礫,這是做不到的。但你可以做到什麼呢?你可以給自己穿上一雙鞋。

 

當你穿上一雙舒服的鞋子的時候,你發現你走到哪就沒有荊棘和瓦礫。這話什麼意思呢?你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突然變得慈悲,因為他們的因緣沒到。

 

你不可能讓所有的人突然都變得善意,這不可能。但你可以首先把自己保護起來,你可以首先讓自己變得慈悲和善意。

 

那麼如果你把自己的快樂關系在他人的反應的上面,你把自己的快樂跟別人的態度相結合,那麼恐怕你永遠都不會得到安寧。

 

這句話很重要。當我們整天要靠看到別人的反應才能夠知道自己做這個事到底好不好的時候,你心中就永遠都不會安逸,都活在別人的眼光當中。

 

安樂是內心的感受,獲得安樂是一種內心的感受。當我們慈悲對人的時候,在任何情況之下,我們都能夠堅守住內心的善良並且不期待對方立刻回饋我們同樣的善心。

 

我們的內心就會越來越開闊,越堅強,這就是安樂的源泉。所以你行所當行就好了,你只做你自己認為應該做的慈悲的事就好了,不要說他們給我什麼回報,這件事才值。

 

那樣的話你的發心就不清凈,所以就會導致你更多的煩惱產生。不要把自己的快樂關系在別人對你的態度之上,這是給我們最好的一個提示。

 

 

 

第十三個問題說,有時候真的會生氣,貪嗔痴,生氣了。當貪嗔痴升起的時候,我明明知道這是不對,但是我內心卻沒法一下子平靜下來,我該怎麼辦?這個堪布就回答說,這說明什麼?

 

說明你在進步,為什麼?因為大量的人被貪嗔痴左右的時候,他根本意識不到這件事,他就生氣去了,就發脾氣去了。

 

他甚至不認為自己這樣做是不對,他認為這樣做很對。而你已經能夠意識到這件事,就說明你已經有了一定的修為了。

 

那麼接下來要做的事是什麼?接下來要做的事是不要讓動作發生。就是你有了貪念,有了嗔心,有了痴念的時候。

 

念頭有了,好了,我知道我現在心中出現了這個東西,那麼我不要讓行動進一步發生。當你的行動進一步發生的時候,你就會被它帶走,你就會給對方造成更大的傷害。

 

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時候,你就又進步了。所以不要期望自己能夠一下子把所有的貪嗔痴都全部放下,這個要求太高了。

 

這個不切實際的期望會使得你被挫敗感深深地困擾,修行是需要有耐心,包括你對自己要有耐心。

 

當你不去進行下一步行動的時候,經過這樣反覆的控制和觀察,貪嗔痴對你的干擾就會變得越來越少。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對自己要慈悲一點。

 

第十四個問題說我如何進行供養,能夠積累更多的福報和資糧?這個問題一問,你就應該能聽出來他不對在哪了。

 

堪布就回答說,佛教所說的積累——你供養積累的智慧,積累的福報——積累了什麼,這個積累其實就是放棄。

 

佛教告訴你的積累,其實是一種放棄。比如說,我們說通過六度來修行,六度波羅蜜,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就是般若,這六度都是放棄。

 

佈施讓你放棄財物、冷漠和怯懦,為什麼還能放棄冷漠和怯懦?比如說你還有身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

 

這就是放棄了,我不參與,我害怕。那麼無畏佈施你都可以參與進去。

 

持戒讓你放棄逃避之心和種種不良的習慣,你得把那些懶惰的習慣,這些抽煙的習慣、喝酒的習慣、吸毒的習慣戒掉,這是放棄。

 

忍辱放棄的是傲慢、焦躁和敵意。我們為什麼經常發飆、生氣?因為我充滿著傲慢,我覺得你為什麼這樣對我,這就是傲慢。所以當你把這個放棄,你才能夠學會忍辱。

 

精進放棄的是惰性,禪定放棄的是散亂和攀援帶來的快感和安慰。最後智慧是前五度的結果。

佈施、持戒、忍辱、精進都做到了,你才能夠獲得智慧,這是結果。最終我們將學會放棄對自我和持有的各種支柱。

 

當你達到了智慧般若的境界的時候,你會發現自我是沒有的,自我這個東西是很可笑的。

 

當這個東西消散了,你的人生才會獲得大智。因此所謂的積攢,所謂的積累都是要不斷地放棄。所以供養的時候,發心是最重要的,發心清凈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清凈就是內心要遠離偏頗和極端的想法,遠離貪嗔痴慢疑這些五毒煩惱,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你自己應該能夠找得到。

 

這個堪布說得都特別客氣,我們可以自己想一想,你的發心,你供養到底是為了什麼?如果你就是為了積累某些東西的話,不如你好好理解一下積累的意思到底是什麼。

 

這一點對我影響也很大,我終於知道積累原來是放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是為了放棄一些東西。

 

在這本書里邊有很多非常有價值的東西,我並沒有完全摘錄。因為其中有一部分是跟佛教有著特別深入的關系,那個需要我們自己去學習,因為需要具備一些專業知識。

 

所以我所摘的都是普通大眾能夠聽得懂,能夠有關系的部分。我特別推薦這里邊關於生死以及關於放生的很多開始,希望大家能夠買這本書看一看,特別棒。

 

佛法並不遠,佛法就是讓我們內心變得更加平和的東西,更加平安喜樂的東西。所以希望大家能夠結個緣。

 

 

 

 

臉書粉專

Really凱分享實用知識

 

各位都是有智慧的人
請各位動動有智慧的手指!

記得按讚和分享

感謝!

 

打10篇=1壘安打

打50篇2壘安打

打100篇=全壘打

打1000篇=滿貫全壘打

加油!

 

 

 

#這裡有實用的知識

#兩份心得

#知識就是力量
#好奇心是知識的缺口

#嚴長壽

#爬兩座山

#台灣世界展望會
#洪雪珍斜槓班

#樊登讀書

#透過佛法看世界

#希阿榮博堪布

#十四個問題

#達摩祖師

#八苦

#六度波羅蜜

#十善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ref=saved&v=175244234240294

電影【達摩祖師】

 

http://buddhaspace.org/agama/sub/%25C3%25A5%25C2%258D%25C2%2581%25C3%25A6%25C2%2583%25C2%25A1%25C3%25A3%25C2%2580%25C2%2581%25C3%25A5%25C2%258D%25C2%2581%25C3%25A5%25C2%2596%25C2%2584%25C3%25AF%25C2%25BC%25C2%259B%25C3%25A6%25C2%25A5%25C2%25AD%25C3%25A5%25C2%25A0%25C2%25B1%25C3%25A7%25C2%259B%25C2%25B8%25C3%25A6%25C2%2587%25C2%2589.html

十惡、十善;業報相應

 

 

 

圖取材自:台灣世界展望會

取自:樊登讀書,透過佛法看世界

 

 

 

 

 

 

 

 

 

 

 

arrow
arrow

    蘇小凱分享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