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奇心是知識的缺口【147】

學習的戰爭:怎樣才是最好的學習

哈佛大學4個學生,從韓國出發環遊世界,探訪各地的教育和文化

 

20210802.jpg

 

 

 

作者KBS製作團隊,出品人鄭玹模,主要作品《艾倫家的故事》

《我的父親》《美人》《KBS特別節目》。

 

常說的「三觀」: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常聽到的「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

常想要做的事,環遊世界。

 

在這裡,你可以不用那麼辛苦的走萬里路,便能知世界觀和環遊世界。

 

就我的經歷,台灣的教育是填鴨式的教育,給你大量的是非題和選擇題,靠著不斷背的考試模式,再來是一路的升學模式到大學;這會扼殺學習的興趣,體制目前應該還是沒變。

 

這裡我覺得焦點在,西方的教育是自由和有深度的,像猶太人有著歷史的教訓,他們熱衷教育和學習,在書中找智慧和答案。

 

以色列人讀完高中,男女都要服三年兵役,再來大量補貼讓你一年環遊世界,再來回去讀大學時,就會很清楚自己要什麼!

 

所以,這本書很適合約國中階段的孩子或父母,打開眼界,檢視自己和孩子方向的好書。

 

 

 

大綱

 

前言

韓國站

中國站

日本站

印度站

以色列站

非洲站

法國站

美國站

英國站

總結

 

 

 

前言

 

今天我們要帶大家環遊世界,給大家介紹這本書《怎樣才是最好的學習》。這本書是韓國KBS的一個節目組,他們邀請了四位哈佛大學的學生參與節目的製作,然後帶著這四個學生從韓國出發環遊世界。

 

真的是環遊世界,走到了各種流派教育的根據地。然後去探訪每一個國家在教育方面最根本的不同以及最有特色的地方。最後幫我們來思考什麼才是最好的學習?

 

因為現在國人都被這個教育的問題所困擾,很多家庭都在為孩子教育的問題發愁,包括綜藝。

 

樊登的一個好朋友,他聽完我們講這個可汗學院以後,還說要重新做一所小學,要用可汗學院的理念打造一所他理想當中的小那麼究竟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呢?

 

我覺得我們通過這本書的學習,可以走馬觀花地看一下全球各種各樣有特色的教育。

 

 

 

韓國站

 

那第一站就從韓國出發。韓國人跟中國人其實挺像的,就是玩命地考試。孩子們做的題目的那個難度,這四個哈佛大學的學生跟那些中學生比了一下,發現中學生考試所做的題,這些哈佛大學的學生都不會。

 

比如說求極限,那是完全要到大學學了高等數學以後才能夠解決的那種難度。而韓國的高中生在參加高考的時候就要會。

 

因為韓國家庭主婦全職的比較多,她們就一方面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一方面去寺廟里邊拜佛,求菩薩保佑,讓孩子成績考得高一點。而且在這個補習區,有很多孩子就住在五平米的一個小房間里邊。

 

韓國人特別奇怪,他們喜歡住小房間,只有五平米。他們覺得更聚氣,更加容易學習。這些美國孩子看了以後說我們要在這待著,我們很快就瘋掉了,根本受不了。

 

韓國人有一個最大的特徵,就是他們上學的目的。只要你一問,他們說我要考上最好的學校,那為什麼考上最好的學校呢?

 

為了找到一個最佳的伴侶。因為只有你考上了最好的學校,你才能夠找到一個素質更加高的伴侶,然後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這樣才能體面地生活下去。

 

所以這種價值觀在美國的孩子們看來會覺得特別奇怪,因為沒有人喜歡學習本身。大家都是為了房子、車子、兒子在學習,所以這是韓國人。當然韓國人寫自己的教育就會貶低得比較厲害,因為他們深受其害。

 

 

 

中國站

 

那接著他們從韓國出發到了中國,到了中國以後,可能是去到了類似於毛坦廠這樣的地方,就是一個高考的重鎮。

 

他發現到了高考那一天送別場面特別壯觀,幾十輛大巴拉著孩子,孩子們跟上戰場一樣。

 

然後親人送別,拉著橫幅,說今天努力,為了明天的輝煌等等,他就覺得中國的考生特別地苦大仇深,這個我們都深有體會。

 

最有意思的是他去了清華大學進行訪談,他發現清華大學的孩子真的是非常刻苦。每個人都有一個充電式的台燈,晚上熄燈了以後,他們都會自己在床上接著學習。

 

但實際上中國很多普通大學的學生上了大學以後就不再學習了,這也是常見的現象,他可能沒有去到。

 

在和清華大學的學生交流的過程當中,韓國人覺得受到了震撼,為什麼呢?

 

幾乎所有清華的學子都會告訴他們說,我們學習是以天下為己任,我們是肩負著這個社會的責任。

 

這個東西在韓國很少,韓國的孩子都是為了自己結婚、生孩子、找對象、找工作,而中國的孩子經常會講出這樣的話,這個讓他們覺得中國是一個特別有威懾力的對手。

 

 

 

日本站

 

接下來他們從中國去的日本,雖然中日韓是非常接近的東亞文化,但是日本的教育有著自己特別明顯的特色。

 

首先就是日本有一個巨大的發榜文化,每次到了發榜的那一天。比如說早稻田大學要發榜了,早稻田大學的那些棒球隊的選手,橄欖球隊的選手就出來維持秩序,因為很容易亂。

 

好多人穿著和服來的,因為他們要特別正式地對待發榜。一會你就聽到這邊歡呼了,然後親戚朋友把一個孩子拋到天空當中去。那邊就看到有人抹著眼淚,悄悄走掉了。

 

大量的考生,你要知道,考上日本重點院校的學生當中有百分之七十都是要上私立學校的補習班。就你如果沒有錢上這種私立的補習班,你根本考不了那些好的大學。

 

我在日本的時候曾經去過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補習街,叫作駿,駿馬的駿字。

 

然後陪我的那個日本的教授就講,這是日本最有名的補習班,在日本的市場占有率要遠超過新東方在中國的影響力。

 

那個補習街這邊一條街全是學校,然後這邊一條街全是賣吉他的,很有意思。就為什麼這兩個街挨在一塊呢?

 

教授說這很明確,就能考上大學的就往這邊走。考不上大學得就往那邊走,就去玩音樂,就去彈吉他去了。

 

日本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擇校,為什麼呢?因為早稻田、東大這樣的學校,他們會有私立的幼兒園。

 

只要上了這個幼兒園,不出意外的話,這個孩子可以一步一步地上到這幾所好的學校里邊去。所以他們為了能夠上這樣一流的名校,競爭是非常激烈。

 

在教育的投資方面,日本人是很捨得花錢的。因為在日本有一個文化,就他們認為說,有錢無罪,無錢有罪。

 

日本人是覺得你窮是因為你不夠努力,而你有錢是因為你足夠努力。所以他們特別崇尚有錢人,有錢人也特別願意花錢在教育這件事情上。

 

所以培養一個能夠上到重點學校的學生大概要花費4.7億韓元,那摺合成人民幣大概282萬人民幣。那如果上一個普通的大學,可能人民幣只需要18.6萬元,所以這個差別還是挺大的。

 

日本的孩子有一個特別大的特徵,就是他們追求標準,而且要求自己不要出眾。

 

這個我在日本有明顯的感受,就是日本大街上凡是穿著黑白灰顏色的,基本就是日本人,凡是穿著天藍色、紅色這種特別亮麗的顏色的,那基本就是游客。

 

只有游客才會把自己打扮得跟別人不一樣,而日本當地的人都是盡量讓自己變得跟別人一樣。

 

而且我們的導游就告訴我說,凡是那個車牌特別出眾,什麼四個8,什麼四個9這種,就是日本的社團組織,就是所謂的黑社會。

 

這些人喜歡比較拉風,把自己的車牌搞得非常嚇人。而真正的日本主流人群,都是希望那個數字不要容易被記住,都是喜歡把自己沉沒在人群當中。所以日本的孩子特別追求相互依存。

 

就比如說在日本的一個組織里邊,下級會對上級提出無理的要求。你是我的前輩,所以希望前輩能夠為我做一件什麼什麼事,他一定要這樣做,為什麼呢?

 

我只有提了這個無理的要求,你能夠滿足我,這才證明咱們是一體的。

 

前輩對後輩也可以提無理的要求,也可以經常要求他,你要乾一個什麼特別奇怪的事。只有這個無理的要求達到了滿足以後,他們才覺得這個前輩跟後輩融為一體了。

 

所以在一個日本的學校里邊,大家最追求的事情是整齊劃一。大家都通過考試,這個才重要,而不是誰比誰的成績高多少。

 

所以你知道在早稻田和東京大學這樣的學校里邊,大家應付考試的時候是全班同時應付考試。就是班上的同學會互相劃分,你們幾個負責數學,你們幾個負責物理,你們幾個負責語文,你們幾個負責化學。

 

然後這幾個負責這幾門課程的人,就會把筆記做得特別詳細。

 

你知道考上東大的孩子的筆記是可以拿來賣錢的,每年都會有這些筆記拿出來拍賣,然後就有很多人去買他們的筆記。因為日本人記筆記真的是匠人精神,知道吧?

 

就是日本300年前的一個小旅館的記事本,到現在都保存得完好,你可以查到300年前所發生的這里邊的每一件事情。所以為什麼日本的史學家特別多?

 

就是因為日本人特別善於保存資料,特別善於把筆記記得很細。

 

而這些孩子們,我們就負責復習語文了,你們就負責復習數學,結束之後再把筆記互換。

 

然後大家都看對方替全班記的筆記,然後去考試,這就是他們的文化。所以日本人記筆記這一點是特別有意思。

 

到了日本的大學里邊,最有趣的現象就是日本的大學擁有全世界最豐富的社團組織。

 

你像我們能夠想象的社團,日本人打棒球、搞詩歌、旅行、學武術,這都沒問題,這都是很正常的社團。在日本的社團里邊,除了這些我們能夠想象的到的社團之外,還有什麼呢?

 

比如說折紙的社團,整個社團的人就研究折紙藝術,這還不算怪。海鮮面評價社團,就這群孩子在一塊就研究怎麼評價海鮮面,哪種海鮮面更好吃

 

。然後更好笑的是打雪仗社團,打雪仗社團研究什麼呢?研究如何在不下雪的時候打雪仗,並且制定了非常充分的規則,游戲、比賽、 段位什麼亂七八糟的。

 

還有日本笑話社團,專門研究專屬於日本的這種日本笑話等等。所以總之在日本的這個大學里邊的,社團文化是非常豐富的。

 

不過日本的孩子有一點好處在哪?就是如果你考不上大學,你在這個社會上也依然可以很有尊嚴地生活,為什麼呢?

 

因為日本人特別尊重那些把一些小事做得很好的人,而且家族裡的長子往往是要義無反顧地來繼承祖業。比如說你們家祖上是開一個海鮮店的,這個長子一般就要在家裡邊好好打理這個水產,可能就是幾百年。

 

所以我們講匠人精神的時候,你會聽到那個數字,有上千年的企業,有很多個幾百年的企業,所以日本的這種傳承的秩序保持得特別好。

 

這些孩子就算考不上大學,他可以成為一個偉大的工匠,他可以成為壽司之神,他可以成為秋山利輝等等。所以這也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空間。總之在日本想要考上一個好的學校,真的是挺不容易的一件事。

 

 

 

印度站

 

好了,然後我們從日本出發,現在飛到了印度。如果你看過《三傻大鬧寶萊塢》,你就知道印度的高考有多麼殘酷,很多印度的孩子在高考的時候熬不住就自殺了。

 

因為在印度這一章,它的標題叫作“世界上最難的考試”。什麼是世界上最難的考試呢?就是IIT的考試,印度理工IIT

 

有一個笑話是說一個印度孩子考到了MIT,就是考到了麻省理工。考去了以後,結果大家就問他說,你們印度不是有一個IIT嗎,你為什麼要來上MIT呢?

 

這個印度孩子說,因為我考不上IIT,所以我只好上MIT。這個話一點都不誇張。

 

IIT是尼赫魯當年創辦的一所學校,這個學校有多牛呢?講幾個簡單的數字,在矽谷15%的創業者是IIT畢業的,美國矽谷15%的創業者是IIT畢業。在NASA,就是美國的宇航局,32%的科研人員是IIT畢業,美國的醫生當中12%是從IIT這一所大學畢業。

 

所以這個學校是一個改變印度人命運最重要的學校。而他每年報考的人數有四十萬人,最後錄取五千人。從四十萬人當中錄取五千人,你想這個競爭該有多激烈。

 

而且最變態的一點是,他們有一個特別強大的出題機構,這個出題機構保證什麼呢?

 

就是市面上有那麼多輔導班,但你從未見過考試原題。因為在印度最核心的輔導地方叫作科塔,科塔那個地方集中了六十萬印度的學子,都在那玩命地苦讀。

 

你想想三傻那個狀況就想到了,玩命地苦讀,要考IIT。然後這個出題的班子要求,有那麼多的輔導機構,但是我們出的每一道題一定都沒有出現過。無論你經歷過多少次模考,無論你做過多少張捲子,你在去參加考試的時候,百分之百地保證這道題你從來沒有見過。所以你想這多嚇人,靠題海戰術都來不及。

 

而且印度人的考試有一個特別有趣的東西,就是全是考記憶。你看那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你就發現派,三點一四等等能寫特別多東西,他記性特別好。

 

印度人一定是考記憶。比如說考化學,它不會像咱們這樣配平方程式,算一下,得出個結論。他們考化學就是問答題,要你寫出好長好長的文字來論證這麼一個原理,或者解決這麼一個問題,全是要靠記憶的。

 

所以印度這個國家,為什麼大家這麼喜歡背東西?你要瞭解他的背景。印度教在印度是最有影響力的宗教,印度教有多少個神你知道嗎?印度教有三點三億個神。

 

你要想把印度教搞明白,你能把這些神認出來,你的智商都已經跟一般人不一樣了,你得拼命地記住大量的神,三點三億個神。

 

所以在印度混,記性一定得好。而且他們在背誦這些東西的時候,比如說印度那些傳統的詩歌經文的時候,他一定要結合大量的手勢來背。

 

因為印度人覺得如果不用手勢你是記不住的,而且如果你手勢用得不對你也會記錯。他的手勢跟心靈是相通的。

 

所以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覺得李安真的是對印度人把握得好準確。在一開始那個少年派在印度的時候,跟那個小女朋友談戀愛的時候,兩個人就在研究手勢的問題。

 

印度人是特別喜歡鑽研這個的,用手勢來輔助自己的記憶力,然後讓自己記得特別牢,才能夠考上IIT。

 

一旦考上IIT,你就從此飛黃騰達。這是可以保證的,因為你跟其他人完全不一樣。IIT的人出來就業的起薪要比別的學校高太多。

 

這里邊有個細節。印度你們知道是分等級的,什麼婆羅門、剎帝利、首陀羅、吠舍,還有一種最低等級的叫作達利特。

 

達利特人在佛經里邊就講過叫不可觸碰者,就是如果你踩到一個達利特人的影子,都會被這些高等人視作是不吉祥,他們認為這是不可觸碰者。

 

但是印度政府為了提升達利特人的社會地位,所以他們就給了達利特人特別的優待,如果達利特人考IIT,分數會下降多少分。

 

結果這件事情引起了達利特人特別大的反彈,就是孩子們很生氣,為什麼呢?他們即便是靠自己的本事考上了IIT,在學校里邊也照樣會被別人嘲笑,說你是降分進來的吧。

 

所以他們覺得尊嚴受到了挑戰,他們要求取消這個優待,一定要靠自己考才能考得上。所以我覺得這些人真爭氣。

 

 

 

以色列站

 

接下來從印度出發就到了猶太,我認為以色列這個地方是最值得我們好好借鑒一下的,為什麼呢?先說一些數字,23%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是猶太人,有179個人,他們的頭像被雕刻出來放在以色列的大街小巷上,大家都能夠看得到。

 

他們這傑出的人才包括愛因斯坦,包括弗洛伊德。全球的猶太人一共只有1700萬人,那就還沒有北京市的人多。

 

但是你知道,他對全球所做的這個貢獻有多大?哈佛大學的學生當中有1/3是猶太人。你想想看哈佛大學1/3人都是北京小孩子,這多嚇人,1/3都是猶太人。然後耶魯25%是猶太人。常春藤名校的教授30%是猶太人。

 

美國所有的投資銀行都是猶太人投資的,美國人用的所有的錢都來自於一個機構叫作Fed,Fed就是聯邦儲備局。

 

聯邦儲備局是猶太人建立的,所以可以說整個美國現在都在借猶太人的錢花。在世界100強的企業當中,30%到40%的公司是猶太人掌控的。

 

美國的新聞界是猶太人在掌控,好萊塢是猶太人在掌控。美國有一個機構叫作美以關系委員會,就是協調美國和以色列關系的這麼一個委員會。

 

這個委員會每年在開年會的時候,美國國會都要休會,為什麼呢?因為美國國會里邊大量的人都是這個協會的成員。

 

那以色列人為什麼會在美國下這麼大的重註去控制美國?原因就是在二戰的時候,他們受到了特別嚴厲的懲罰和壓迫。

 

猶太人覺得特別的不安全,然後他們就發現,如果要想安全,必須得跟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捆綁在一起,所以他們在美國投入了重註來經營美國

 

猶太人為什麼會這麼傑出呢?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聰明的人呢?後來真的有學者去研究猶太人的智商,發現猶太人的智商真的比其他人會高一點點。

 

但是這個研究結果猶太人不承認,為什麼?因為這是人種論。猶太人認為說,我們的人種跟別的人種沒有任何差別,我們就是因為自己愛學習,勤奮

 

事實上就是差這麼一點點的智商,也真的沒法決定這個人真的就成功,因為人和人之間智商的差別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成功與否跟智商關系不大。

 

那麼猶太人最重要的成功的秘訣在於他們熱衷教育,為什麼他們熱衷教育呢?你們知道耶路撒冷有一道牆叫哭牆,那個哭牆的歷史是怎麼來的呢?

 

就是當年耶穌誕生的時候,希律王為了不讓耶穌將來顛覆他的政權,就要殺掉這個城裡所有的孩子。然後引發了猶太人的不滿,開始互相暴動。

 

這時候羅馬士兵進入耶路撒冷城,進來之後就屠殺了大量的猶太人。然後那個牆一到晚上就會哭泣,流下眼淚來,所以就成為了猶太人的哭牆。他們每次去那就趴在牆上要哭一會兒。

 

你知道在哭牆的旁邊,很多人去哭的時候都會放上一張桌子,哭完之後大家坐在那個桌子上開始辯論經文,開始辯論關於宗教的很多議題。

 

猶太教和基督教是有著根本的區別的,就在於猶太教並不承認耶穌是救世主。上帝是一樣的,但是上帝是把這個啟示給到了耶穌和摩西,猶太教更加承認的是摩西五經。

 

這就是猶太教和基督教一個最根本的分歧,也就是基督教為什麼一直不喜歡猶太人的原因。

 

因為他們認為是猶太人出賣了耶穌。但事實上猶太人自己解釋說,耶穌的死跟猶太人沒有任何的關系。

 

所以仇恨從那個時候,2000多年前就一直延續到今天,因此猶太人在整個人類發展的歷史上遭到了無數次洗劫。

 

就比如說十字軍東徵,十字軍東徵的目的根本不是為了去殺猶太人。因為伊斯蘭教在東方開始崛起,迫害了東方的基督教的兄弟。

 

所以教皇號召說,走吧,咱們一塊為了宗教,我們去十字軍東徵。結果到了耶路撒冷以後,這些人進了城首先沒有去針對他們的敵人,而是先殺猶太人,你說猶太人倒霉不倒霉。

 

他們殺了大量的猶太人,然後血流成河,這就是雙方仇恨的種子。

 

一直到二戰的時候,希特勒為什麼會針對猶太人下這樣的毒手?也是因為藉助了長久以來的怨恨。

 

在奧斯汀集中營的門口竟然掛著一個標語叫作“不勞動者不得食”,那這個標語是針對誰的呢?就是針對猶太人。為什麼呢?因為基督教里邊有要求,說賺錢可以,但你不能夠放高利貸。

 

基督教的人就不愛從事銀行業,因為他們有一個教義,就是如果富人能上天堂,就好像駱駝過針眼。尤其是用錢掙錢這件事,在基督教看來是特別不道德的一件事,所以他們不愛辦銀行,不愛搞高利貸這些東西。

 

猶太人沒有這樣的約束,所以猶太人在二戰以前幾乎壟斷了歐洲的財富。現在你會看到,我們很多企業乾來乾去,你發現都在給銀行打工,因為從銀行那借錢的那個利息就剛好跟你的利潤差不多。

 

所以歐洲的這些基督徒會發現說,我們這麼費勁賺了很多錢,都被猶太人給賺走了。所以他們就非常生氣,然後經濟不景氣,希特勒就利用了這樣一個仇恨的情節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來針對猶太人。

 

因此猶太人在歷史上被不斷地洗劫,被不斷地屠殺,這種極度的不安全感讓猶太人感覺到說財富是沒用的,因為財富很有可能被剝奪掉。

 

所以猶太人的辦法是無論走到哪都要帶著,只要有書,只要有智慧,因為智慧是沒法從大腦當中被剝奪掉。

 

所以他們把錢就投資在了孩子的學習上,讓孩子能夠變得更加聰明,他們重視教育,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我在觀察猶太人的學習特徵的時候,我發現一個非常重要的不同點就在於安息日。猶太人的教育當中有安息日,到周五下午大家就都回家,絕對不會工作,不允許工作。

 

回家以後要求全家人一定要在一起吃飯、喝酒、聊天,很開心。爸爸在安息日這一天要跟每一個孩子談話,這就是父親在家庭教育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你說我是單親家庭怎麼辦呢?單親家庭也會有男性的家庭的長輩,比如說爺爺或者是外公、叔叔、舅舅這樣的人。

 

這個人會跟孩子進行一對一的談話來瞭解這個孩子最近學習的狀況,然後問問他有什麼困難。

 

猶太的家庭從來不會逼迫孩子學習,他們認為一個孩子的學習成績跟睡眠時間掛鉤,就是他有足夠的睡眠時間,睡眠時間足夠長,這個孩子才能夠學習得更好。

 

然後孩子的成績還跟他在課堂上的活躍度相關。所以他們會要求每一個孩子說,如果上課的時候有什麼地方聽不懂,你一定要問。

 

在猶太的學校里邊沒有一間安靜的教室,所有的教室里邊全都是這樣,一個勁地吵,一個勁吵,為什麼呢?老師的辦法就是佈置一個題目下去,大家吵,兩三個人一組,就不停地吵,不停地吵。

 

所以這是一種完全反轉課堂式的教學方法,使得這些孩子都極度地擁有探索知識的欲望。

 

因為他們希望在辯論當中能夠獲勝,他們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更加的出眾。

 

所以猶太的小孩為什麼能夠這麼自由的,不去針對什麼考試做題海戰術或者怎麼樣?原因是在以色列沒有所謂的高考。

 

它不像我們前面講的東亞的這些國家,它都有一個高考在那,所以你就需要針對這個高考做充分的準備。

 

以色列沒有,因此以色列的孩子們可以開放地探索。他可以學自己想學的東西,老師也可以教自己想教的東西,因此大家都很輕鬆。

 

以色列的孩子在上完高中以後,他們是不參加高考的,為什麼呢?要去服兵役,三年兵役,而且男女都得去。

 

因為以色列能夠當兵的人太少,他們周圍都是強敵環飼,所以他們要保護自己的國家,也確實需要全民服兵役。

 

他們的孩子,無論男女都進兵營服兵役。以色列的軍隊戰鬥力是很強的,你要知道當年他能夠在中東那樣的地方生存下來。那麼多中東阿拉伯國家都想要消滅他,但是他能夠把他們全部打退,這個國家的戰鬥力是非常強的。

 

早在2000多年前羅馬人去進攻耶路撒冷的時候,耶路撒冷的人就退守到了馬薩達要塞。這個馬薩達要塞是希律王給自己建的,結果建完了之後還沒用他就死了。

 

猶太人就把馬薩達要塞作為自己的一個陣地跟羅馬人對質。當時只有960個馬薩達要塞的猶太戰士,對抗的是15000名羅馬士兵。他們在那個地方整整堅持了兩年的時間,900多個人對15000人,堅持兩年多的時間。

 

後來羅馬人怎麼辦呢?羅馬人就把大量的猶太俘虜拿過來,讓猶太俘虜往前走,就是你要想殺,你就先殺你們自己國家的人。後來這個猶太人說不行,不能殺自己的兄弟,怎麼辦?

 

他們決定自殺。但是猶太教義里邊又不允許自殺,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就抽簽,拿出一個東西來抽。

 

抽到可以殺人的簽的那個人,這個人把周圍所有的人全部殺死,殺死之後剩他自己一個人自殺。那麼只有他一個人犯罪,然後其他的人都可以上天堂了。

 

這個我覺得太殘酷了。而這些抽簽的石頭什麼的都還保留著,都在他們的博物館里邊。最後從馬薩達要塞走出來的只有五個小孩和兩個女人,這就是猶太民族。

 

他們是非常血性,並且打仗也是非常勇敢的,所以他們的孩子高中畢業以後都去服兵役。

 

三年兵役服完了,你說該上大學了吧?還不,為什麼呢?政府會給這些孩子發大量的補貼

 

因為他們的軍隊很有錢,孩子們三年兵役服完手裡邊都有一大筆錢,然後請他們去環遊世界

 

這些孩子拿著這個錢開始環游世界,中國跑一跑,上海、北京看一看。然後日本、韓國,整個一圈跑完。環遊玩了世界這一年以後,再決定你要上哪所大學。

 

各位你想想看,這時候這個孩子上大學的目的和我們這些懵懵懂懂的就被家長推到了大學里的人是完全不一樣的。為什麼他們在成名的名校能夠占有那麼高的比例?

 

因為他們想清楚了,他們知道自己上學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再加上他們之前受過了那麼多的創意型的教育,他們的教育當中沒有受到任何的束縛和傷害。

 

所以他是懷抱著對整個世界的探索精神、好奇心和自己的理想來選擇自己的專業和大學的。這就是為什麼人家愛學習並且容易成為科學家,容易獲得諾貝爾獎的原因。

 

樊登每次講到這,我就覺得真應該給中國的家長提個醒。就是我們覺得我們的孩子千萬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什麼叫不要輸在起跑線上?

 

就恨不得別人六歲上學,我們五歲半我就上。我們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夠早一點上學,到八月二十幾號剖腹產,然後趕緊讓這孩子上學。

 

他的目的就是為了不要拖到九月一號以後,那時候他就晚了半年,我們太著急了。事實上人生是一場長跑,人家給你留了四年的時間讓你好好地思考人生,沒有看過世界你哪來的世界觀呢?

 

以色列人還給你環遊世界的這個機會,然後再來決定要上什麼樣的大學。

 

各位,有沒有可能給我們一些借鑒,讓孩子休息一年,帶著孩子去瞭解一下這個世界。

 

等這個孩子真的對這個世界燃起了熱情的時候,他就能夠把自己經營得更好。所以我覺得以色列的教育是特別值得我們詳細地研究的。

 

當然猶太人還有一個成功的秘訣,就是他們的團結。當年二戰以後,很多猶太人不是逃到美國去嗎?

 

當地的猶太人會給所有來的猶太人提供幫助。但是他們的幫助是有條件的,只給三次機會。

 

就是你來這混得不好,我們的猶太組織會給你這個新來的人三次機會。當然猶太人很聰明,三次之內基本上都能夠站得住腳了。基本上有的人一次機會就已經站得住腳了,但是他們的這個組織是非常抱團的。

 

 

 

非洲站

 

甚至這個節目組還去到了非洲,我們都認為非洲人不學習,非洲的文盲比例在全世界最高。但是在非洲,有一個地方的人學習是非常認真的。那很有意思,他們是黑皮膚的猶太人。

 

就是當年他們也是猶太人,他們的基因當中甚至還有猶太人的基因,這個是經過檢測的。

 

這些人在非洲就跟別的非洲人完全不一樣,他們特別要求孩子不斷地學習,然後考上最好的大學等等。這一塊我們就不多講了。

 

 

 

法國站

 

接下來去到了法國,法國這個國家的教育最大的特點是,法國高考當中占分最高的學科是哲學

 

這個你想不到了,就是在法國發生了任何一個大事之後,報社首先是邀請哲學家來寫評論。

 

就是我們這兒發表評論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知道分子”,都是一些能擺活的人,隨便講點社評,在電視上都可以隨便做評論,深度不夠。法國人是請哲學家來寫社評,因為法國人最喜歡研究這背後所代表的哲學問題。

 

在法國的高考當中,也就是他們在選擇法國這些能夠上到所謂最好的學校的學生的時候,他們問什麼問題呢?

 

比如說我們可以否定非常明確的內容嗎?聽都聽不懂。可以劃定正常與不正常事物的界限嗎?如果沒有神,一切都會得到允許嗎?

 

有沒有與事實相反的真相?這就是他們的高考題目,這是純哲學的範疇。

 

所以法國的小孩在平常下了課以後,他們騎著自行車會飛奔到一個咖啡館,不要以為他去喝咖啡,他是去那和哲學老師進行討論。

 

哲學老師會喜歡帶著一群孩子坐在咖啡館里邊討論哲學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出具備哲學思維的年輕人。

 

這就是為什麼法國人那麼傲慢?他覺得美國的教育實在是沒有任何深度可言,因為他們不談哲學。而在法國他們核心的考試竟然是這個,也很有趣。

 

 

 

美國站

 

這個節目組去到了一個另類的學校叫埃克塞特學院,埃克塞特學院是扎克伯格的母校,扎克伯格高中就在那上。這個學院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教學方法叫作“哈克尼斯圓桌”。

 

1931年的時候,一個老石油大亨叫哈克尼斯,他來到這個埃克塞特學院,他說我可以給你們捐很多的錢,但是條件是什麼呢?你們必須給我發明一種新的教學方式,我覺得現在的教育糟透了。

 

這個特別像我們現在的企業家,我們現在也應該有企業家做這樣的事情。

 

你看咱們現在很多企業家在學校里邊捐樓捐什麼,他都不是為了教育。他是為了能夠把自己的名字寫在那個大樓上,他是為了能夠品牌宣傳。

 

但是像哈克尼斯這種辦法,它既讓自己千古留名,同時還推動了教育的進步。

 

他的要求不是蓋一幢大樓,他的要求是我給你錢,但是你得給我創造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所以在埃克塞特學院,他們就做了這個圓桌,所有的課程都是在圓桌上進行的。

 

這一個圓桌基本上12個孩子,包括音樂,包括美術,包括數學,這些課程全都是在圓桌上進行教育。

 

圓桌教育的好處就是人人都可以發言,每個人都可以參與討論,所以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基本上不會做更多的內容性的說明,而是要求學員做報告並且相互辯論,相互探討問題,用這樣的方法培養出了大量的名校的學生。

 

就是這種反轉式教學的方法,其實並不影響這些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學習成績很好的,像扎格伯格這樣能夠考上哈佛大學的人,這種並不矛盾。

 

所以在教育裡面有特別多可以探索的東西。因此我希望大家可以考慮一下,有沒有可能在我們的學校或者在我們線下活動的時候,我們做一個哈克尼斯圓桌,大家在圓桌上一塊來討論問題。

 

 

 

英國站

 

然後從美國去了英國,在英國最典型的學校就是牛津大學。我在這兒預告一下,就是我最近看了一本牛津大學的教授寫的書,我覺得相當震撼,這本歷史書叫《絲綢之路》。

 

這本書看完之後你才能夠知道說,整個世界原來是這麼來的。

 

整個世界除了絲綢之路的兩端,除了我們中國和那邊的波斯帝國之外,剩下的國家大部分都是在絲綢之路的貿易過程當中誕生。

 

這就是整個世界形成格局的一個過程,特別令人心潮澎湃。所以牛津真的是一個了不起的地方。

 

這個牛津大學的教育最典型的特徵是1對1的導師制,你想多奢侈,從本科生開始就是1對1的導師制。

 

大一、大二的時候是1對2,就是一個導師帶兩個學生,到了大三就變成1對1。學校里邊也有公開的講座,但是你會發現很多學生不去上這些公開的講座,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覺得凡是在講座當中能夠聽到的東西,我在谷歌上都能夠搜的到,我自己學一下,我都能夠看得到。我看到這個我就覺得精英真可怕,這就是精英。

 

就是真正精英的孩子根本不需要你教他,你只要讓他知道自己是個精英,給他一個方向他就去學了,他就能夠學得很好。

 

毛主席當年在北京大學圖書館當管理員的時候,我相信他沒有浪費自己的時間。因為他認為自己對這個國家有責任感,所以他就會大量學習。

 

所以牛津的這些孩子們不願意參加一些大型的課程,但是他們特別謹小慎微地對待跟教授的談話。

 

因為教授太強了,每一個教授都是這個領域里邊國際頂級的專家,然後他們親自帶這些本科生。他們的辦法是先佈置一個題目,二話不說把論文給我寫了,三天之內完成一篇論文。

 

完成論文之後拿著論文來見教授,教授就開始盤問你,就針對這個論文的內容開始不斷地盤問,每次都問的這些學生汗如雨下,這就是牛津的教學方法。

 

所以每一個學生為了能夠對待這些教授的高水平盤問,都會做認真細致地準備,所以他們能夠培養出很多的科學家。

 

這個名單也是特別長的,除了大量的科學家之外,他們還有26位首相,培養出來26位首相,47位諾貝爾獎得主以及19位國家元首,就包括柯林頓也是從牛津大學畢業的。

 

在牛津大學還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活動,就是他們的晚餐。牛津大學到現在,他們的晚餐都是要著正裝去吃飯,也就是每個學生到了晚上都要穿上正裝去參加那種正式的晚餐,而且有人幫他們上菜的那種。

 

你能夠想象那種貴族,坐一個大長條桌,在那互相聊天,所以那個環境相當的優雅。而那個飯也不貴,摺合人民幣20塊錢一份。這就是一個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名校所傳承下來的文化,它為什麼要讓這些人那麼紳士地坐在一塊吃晚餐呢?

 

不僅僅是為了訓練他們的社交禮儀,而是讓跨學科的人能夠進行社交。因為他們認為只有有了跨學科的交流,這個人才能夠成為一個真正能夠解決問題、融會貫通的、復合型的人才。

 

所以聽到這兒,有沒有找到自己選中的教育方式?我相信很多人心裡會想說,我的孩子將來應該送去牛津還是應該送去美國,還是應該送去以色列。

 

讓孩子想清楚,調動他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他自己來探索而不是強迫他去探索的這麼一個變化。

 

 

 

總結

 

這本書不完全是作者流水帳的記錄,在最後,他做了一個對比。

 

他說東方跟西方經過這麼一圈跑下來以後,他們就發現東方人學習更多是為家人,西方人學習更多的為自己,這是一個家族文化和個人文化的區別。

 

然後東方是水稻文化,西方是小麥文化。各位知道水稻文化跟小麥文化的區別是什麼?小麥只要種下去,基本上不用太費勁地管它了。

 

水稻種起來非常的累,水稻得不斷地乾活,不斷地幹活。所以東方人會容易比西方人變得勤奮,因為我們從農業社會時候養成的工作習慣就不一樣。

 

然後第三個說,東方人通過鞭策子女來推動他進步,西方人喜歡通過贊美和鼓勵子女讓他進步。東方人看重的是團隊的融合,西方人看重的是孩子要與眾不同

 

東方人擅長背誦,西方人擅長提問。東方人更註重自己內心的感覺,而西方人更註重在討論當中獲得優勢。

 

然後東方人學習的過程當中要不斷地學會妥協,而西方人學習的過程當中要不斷地學會爭論。這就是東方和西方在教育上一些本質上的差別。

 

最後我希望把這本書里邊我特別喜歡的一句叔本華的話拿出來作為結尾,叔本華說天才和普通人的區別是什麼?

 

就是天才跟普通人都學習,但是天才跟普通人的區別是什麼呢?普通人把學習當作一種手段,當作自己謀生的過程,當作自己能夠解決衣、食、住、行問題的必然的過程。

 

而天才把學習本身就當做是一種樂趣,他就在學習當中已經完善了自己的人生。這就是天才和普通人最根本的區別。

 

希望大家通過這本書,除了開闊眼界之外,能夠理解到真正的教育的本質是我們自己成為一個更完美的我,而不是去趨同於某一個目標,然後達成一個物質上的追求。這時候你才會發現學習本身帶來的動力是足夠強大的。

 

 

 

 

 

臉書粉專

Really凱分享實用知識

 

各位都是有智慧的人
請各位動動有智慧的手指!

記得按讚和分享

感謝!

 

打10篇=1壘安打

打50篇2壘安打

打100篇=全壘打

打1000篇=滿貫全壘打

加油!

 

 

 

#這裡有實用的知識

#兩份心得

#知識就是力量
#好奇心是知識的缺口

#嚴長壽

#爬兩座山

#台灣世界展望會
#洪雪珍斜槓班

#樊登讀書

#學習的戰爭:怎樣才是最好的學習

#天才把學習本身就當做是一種樂趣,他就在學習當中已經完善了自己的人

#鄭玹模

 

 

 

 

圖取材自:台灣世界展望會

取自:樊登讀書,學習的戰爭:怎樣才是最好的學習

 

 

 

 

取自:樊登讀書,學習的戰爭:怎樣才是最好的學習

 

 

 

今天我們要帶大家環游世界,給大家介紹這本書《怎樣才是最好的學習》。這本書是韓國KBS的一個節目組,他們邀請了四位哈佛大學的學生參與節目的製作,然後帶著這四個學生從韓國出發環游世界。真的是環游世界,走到了各種流派教育的根據地。然後去探訪每一個國家在教育方面最根本的不同以及最有特色的地方。最後幫我們來思考什麼才是最好的學習?

 

 

 

因為現在國人都被這個教育的問題所困擾,很多家庭都在為孩子教育的問題發愁,包括綜藝。我的一個好朋友,他聽完我們講這個可汗學院以後,還說要重新做一所小學,要用可汗學院的理念打造一所他理想當中的小學。那麼究竟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呢?我覺得我們通過這本書的學習,可以走馬觀花地看一下全球各種各樣有特色的教育。

 

 

 

那第一站就從韓國出發。韓國人跟中國人其實挺像的,就是玩命地考試。孩子們做的題目的那個難度,這四個哈佛大學的學生跟那些中學生比了一下,發現中學生考試所做的題,這些哈佛大學的學生都不會。比如說求極限,那是完全要到大學學了高等數學以後才能夠解決的那種難度。而韓國的高中生在參加高考的時候就要會。

 

 

 

因為韓國家庭主婦全職的比較多,她們就一方面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一方面去寺廟里邊拜佛,求菩薩保佑,讓孩子成績考得高一點。而且在這個補習區,有很多孩子就住在五平米的一個小房間里邊。韓國人特別奇怪,他們喜歡住小房間,只有五平米。他們覺得更聚氣,更加容易學習。這些美國孩子看了以後說我們要在這待著,我們很快就瘋掉了,根本受不了。

 

 

 

韓國人有一個最大的特徵,就是他們上學的目的。只要你一問,他們說我要考上最好的學校,那為什麼考上最好的學校呢?為了找到一個最佳的伴侶。因為只有你考上了最好的學校,你才能夠找到一個素質更加高的伴侶,然後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這樣才能體面地生活下去。所以這種價值觀在美國的孩子們看來會覺得特別奇怪,因為沒有人喜歡學習本身。大家都是為了房子、車子、兒子在學習,所以這是韓國人。當然韓國人寫自己的教育就會貶低得比較厲害,因為他們深受其害。

 

 

 

那接著他們從韓國出發到了中國,到了中國以後,可能是去到了類似於毛坦廠這樣的地方,就是一個高考的重鎮。他發現到了高考那一天送別場面特別壯觀,幾十輛大巴拉著孩子,孩子們跟上戰場一樣。然後親人送別,拉著橫幅,說今天努力,為了明天的輝煌等等,他就覺得中國的考生特別地苦大仇深,這個我們都深有體會。

 

 

 

最有意思的是他去了清華大學進行訪談,他發現清華大學的孩子真的是非常刻苦。每個人都有一個充電式的台燈,晚上熄燈了以後,他們都會自己在床上接著學習。但實際上中國很多普通大學的學生上了大學以後就不再學習了,這也是常見的現象,他可能沒有去到。

 

 

 

在和清華大學的學生交流的過程當中,韓國人覺得受到了震撼,為什麼呢?幾乎所有清華的學子都會告訴他們說,我們學習是以天下為己任,我們是肩負著這個社會的責任。這個東西在韓國很少,韓國的孩子都是為了自己結婚、生孩子、找對象、找工作,而中國的孩子經常會講出這樣的話,這個讓他們覺得中國是一個特別有威懾力的對手。

 

 

 

接下來他們從中國去的日本,雖然中日韓是非常接近的東亞文化,但是日本的教育有著自己特別明顯的特色。首先就是日本有一個巨大的發榜文化,每次到了發榜的那一天。比如說早稻田大學要發榜了,早稻田大學的那些棒球隊的選手,橄欖球隊的選手就出來維持秩序,因為很容易亂。

 

 

 

好多人穿著和服來的,因為他們要特別正式地對待發榜。一會你就聽到這邊歡呼了,然後親戚朋友把一個孩子拋到天空當中去。那邊就看到有人抹著眼淚,悄悄走掉了。大量的考生,你要知道,考上日本重點院校的學生當中有百分之七十都是要上私立學校的補習班。就你如果沒有錢上這種私立的補習班,你根本考不了那些好的大學。

 

 

 

我在日本的時候曾經去過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補習街,叫作駿,駿馬的駿字。然後陪我的那個日本的教授就講,這是日本最有名的補習班,在日本的市場占有率要遠超過新東方在中國的影響力。那個補習街這邊一條街全是學校,然後這邊一條街全是賣吉他的,很有意思。就為什麼這兩個街挨在一塊呢?教授說這很明確,就能考上大學的就往這邊走。考不上大學得就往那邊走,就去玩音樂,就去彈吉他去了。

 

 

 

日本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擇校,為什麼呢?因為早稻田、東大這樣的學校,他們會有私立的幼兒園。只要上了這個幼兒園,不出意外的話,這個孩子可以一步一步地上到這幾所好的學校里邊去。所以他們為了能夠上這樣一流的名校,競爭是非常激烈。

 

 

 

在教育的投資方面,日本人是很捨得花錢的。因為在日本有一個文化,就他們認為說,有錢無罪,無錢有罪。日本人是覺得你窮是因為你不夠努力,而你有錢是因為你足夠努力。所以他們特別崇尚有錢人,有錢人也特別願意花錢在教育這件事情上。所以培養一個能夠上到重點學校的學生大概要花費4.7億韓元,那摺合成人民幣大概282萬人民幣。那如果上一個普通的大學,可能人民幣只需要18.6萬元,所以這個差別還是挺大的。

 

 

 

日本的孩子有一個特別大的特徵,就是他們追求標準,而且要求自己不要出眾。這個我在日本有明顯的感受,就是日本大街上凡是穿著黑白灰顏色的,基本就是日本人,凡是穿著天藍色、紅色這種特別亮麗的顏色的,那基本就是游客。只有游客才會把自己打扮得跟別人不一樣,而日本當地的人都是盡量讓自己變得跟別人一樣。而且我們的導游就告訴我說,凡是那個車牌特別出眾,什麼四個8,什麼四個9這種,就是日本的社團組織,就是所謂的黑社會。這些人喜歡比較拉風,把自己的車牌搞得非常嚇人。而真正的日本主流人群,都是希望那個數字不要容易被記住,都是喜歡把自己沉沒在人群當中。所以日本的孩子特別追求相互依存。

 

 

 

就比如說在日本的一個組織里邊,下級會對上級提出無理的要求。你是我的前輩,所以希望前輩能夠為我做一件什麼什麼事,他一定要這樣做,為什麼呢?我只有提了這個無理的要求,你能夠滿足我,這才證明咱們是一體的。前輩對後輩也可以提無理的要求,也可以經常要求他,你要乾一個什麼特別奇怪的事。只有這個無理的要求達到了滿足以後,他們才覺得這個前輩跟後輩融為一體了。

 

 

 

所以在一個日本的學校里邊,大家最追求的事情是整齊劃一。大家都通過考試,這個才重要,而不是誰比誰的成績高多少。所以你知道在早稻田和東京大學這樣的學校里邊,大家應付考試的時候是全班同時應付考試。就是班上的同學會互相劃分,你們幾個負責數學,你們幾個負責物理,你們幾個負責語文,你們幾個負責化學。然後這幾個負責這幾門課程的人,就會把筆記做得特別詳細。

 

 

 

你知道考上東大的孩子的筆記是可以拿來賣錢的,每年都會有這些筆記拿出來拍賣,然後就有很多人去買他們的筆記。因為日本人記筆記真的是匠人精神,知道吧?就是日本300年前的一個小旅館的記事本,到現在都保存得完好,你可以查到300年前所發生的這里邊的每一件事情。所以為什麼日本的史學家特別多?就是因為日本人特別善於保存資料,特別善於把筆記記得很細。

 

 

 

而這些孩子們,我們就負責復習語文了,你們就負責復習數學,結束之後再把筆記互換。然後大家都看對方替全班記的筆記,然後去考試,這就是他們的文化。所以日本人記筆記這一點是特別有意思。

 

 

 

到了日本的大學里邊,最有趣的現象就是日本的大學擁有全世界最豐富的社團組織。你像我們能夠想象的社團,日本人打棒球、搞詩歌、旅行、學武術,這都沒問題,這都是很正常的社團。在日本的社團里邊,除了這些我們能夠想象的到的社團之外,還有什麼呢?比如說折紙的社團,整個社團的人就研究折紙藝術,這還不算怪。海鮮面評價社團,就這群孩子在一塊就研究怎麼評價海鮮面,哪種海鮮面更好吃。然後更好笑的是打雪仗社團,打雪仗社團研究什麼呢?研究如何在不下雪的時候打雪仗,並且制定了非常充分的規則,游戲、比賽、 段位什麼亂七八糟的。還有日本笑話社團,專門研究專屬於日本的這種日本笑話等等。所以總之在日本的這個大學里邊的,社團文化是非常豐富的。

 

 

 

不過日本的孩子有一點好處在哪?就是如果你考不上大學,你在這個社會上也依然可以很有尊嚴地生活,為什麼呢?因為日本人特別尊重那些把一些小事做得很好的人,而且家族裡的長子往往是要義無反顧地來繼承祖業。比如說你們家祖上是開一個海鮮店的,這個長子一般就要在家裡邊好好打理這個水產,可能就是幾百年。

 

 

 

所以我們講匠人精神的時候,你會聽到那個數字,有上千年的企業,有很多個幾百年的企業,所以日本的這種傳承的秩序保持得特別好。這些孩子就算考不上大學,他可以成為一個偉大的工匠,他可以成為壽司之神,他可以成為秋山利輝等等。所以這也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空間。總之在日本想要考上一個好的學校,真的是挺不容易的一件事。

 

 

 

好了,然後我們從日本出發,現在飛到了印度。如果你看過《三傻大鬧寶萊塢》,你就知道印度的高考有多麼殘酷,很多印度的孩子在高考的時候熬不住就自殺了。因為在印度這一章,它的標題叫作“世界上最難的考試”。什麼是世界上最難的考試呢?就是IIT的考試,印度理工IIT。有一個笑話是說一個印度孩子考到了MIT,就是考到了麻省理工。考去了以後,結果大家就問他說,你們印度不是有一個IIT嗎,你為什麼要來上MIT呢?這個印度孩子說,因為我考不上IIT,所以我只好上MIT。這個話一點都不誇張。

 

 

 

IIT是尼赫魯當年創辦的一所學校,這個學校有多牛呢?講幾個簡單的數字,在矽谷15%的創業者是IIT畢業的,美國矽谷15%的創業者是IIT畢業。在NASA,就是美國的宇航局,32%的科研人員是IIT畢業,美國的醫生當中12%是從IIT這一所大學畢業。所以這個學校是一個改變印度人命運最重要的學校。而他每年報考的人數有四十萬人,最後錄取五千人。從四十萬人當中錄取五千人,你想這個競爭該有多激烈。

 

 

 

而且最變態的一點是,他們有一個特別強大的出題機構,這個出題機構保證什麼呢?就是市面上有那麼多輔導班,但你從未見過考試原題。因為在印度最核心的輔導地方叫作科塔,科塔那個地方集中了六十萬印度的學子,都在那玩命地苦讀。你想想三傻那個狀況就想到了,玩命地苦讀,要考IIT。然後這個出題的班子要求,有那麼多的輔導機構,但是我們出的每一道題一定都沒有出現過。無論你經歷過多少次模考,無論你做過多少張捲子,你在去參加考試的時候,百分之百地保證這道題你從來沒有見過。所以你想這多嚇人,靠題海戰術都來不及。而且印度人的考試有一個特別有趣的東西,就是全是考記憶。你看那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你就發現派,三點一四等等能寫特別多東西,他記性特別好。

 

 

 

印度人一定是考記憶。比如說考化學,它不會像咱們這樣配平方程式,算一下,得出個結論。他們考化學就是問答題,要你寫出好長好長的文字來論證這麼一個原理,或者解決這麼一個問題,全是要靠記憶的。

 

 

 

所以印度這個國家,為什麼大家這麼喜歡背東西?你要瞭解他的背景。印度教在印度是最有影響力的宗教,印度教有多少個神你知道嗎?印度教有三點三億個神。你要想把印度教搞明白,你能把這些神認出來,你的智商都已經跟一般人不一樣了,你得拼命地記住大量的神,三點三億個神。所以在印度混,記性一定得好。而且他們在背誦這些東西的時候,比如說印度那些傳統的詩歌經文的時候,他一定要結合大量的手勢來背。因為印度人覺得如果不用手勢你是記不住的,而且如果你手勢用得不對你也會記錯。他的手勢跟心靈是相通的。

 

 

 

所以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覺得李安真的是對印度人把握得好準確。在一開始那個少年派在印度的時候,跟那個小女朋友談戀愛的時候,兩個人就在研究手勢的問題。印度人是特別喜歡鑽研這個的,用手勢來輔助自己的記憶力,然後讓自己記得特別牢,才能夠考上IIT。一旦考上IIT,你就從此飛黃騰達。這是可以保證的,因為你跟其他人完全不一樣。IIT的人出來就業的起薪要比別的學校高太多。

 

 

 

這里邊有個細節。印度你們知道是分等級的,什麼婆羅門、剎帝利、首陀羅、吠舍,還有一種最低等級的叫作達利特。達利特人在佛經里邊就講過叫不可觸碰者,就是如果你踩到一個達利特人的影子,都會被這些高等人視作是不吉祥,他們認為這是不可觸碰者。但是印度政府為了提升達利特人的社會地位,所以他們就給了達利特人特別的優待,如果達利特人考IIT,分數會下降多少分。

 

 

 

結果這件事情引起了達利特人特別大的反彈,就是孩子們很生氣,為什麼呢?他們即便是靠自己的本事考上了IIT,在學校里邊也照樣會被別人嘲笑,說你是降分進來的吧。所以他們覺得尊嚴受到了挑戰,他們要求取消這個優待,一定要靠自己考才能考得上。所以我覺得這些人真爭氣。

 

 

 

接下來從印度出發就到了猶太,我認為以色列這個地方是最值得我們好好借鑒一下的,為什麼呢?先說一些數字,23%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是猶太人,有179個人,他們的頭像被雕刻出來放在以色列的大街小巷上,大家都能夠看得到。他們這傑出的人才包括愛因斯坦,包括弗洛伊德。全球的猶太人一共只有1700萬人,那就還沒有北京市的人多。但是你知道,他對全球所做的這個貢獻有多大?哈佛大學的學生當中有1/3是猶太人。你想想看哈佛大學1/3人都是北京小孩子,這多嚇人,1/3都是猶太人。然後耶魯25%是猶太人。常春藤名校的教授30%是猶太人。

 

 

 

美國所有的投資銀行都是猶太人投資的,美國人用的所有的錢都來自於一個機構叫作Fed,Fed就是聯邦儲備局。聯邦儲備局是猶太人建立的,所以可以說整個美國現在都在借猶太人的錢花。在世界100強的企業當中,30%到40%的公司是猶太人掌控的。美國的新聞界是猶太人在掌控,好萊塢是猶太人在掌控。美國有一個機構叫作美以關系委員會,就是協調美國和以色列關系的這麼一個委員會。這個委員會每年在開年會的時候,美國國會都要休會,為什麼呢?因為美國國會里邊大量的人都是這個協會的成員。

 

 

 

那以色列人為什麼會在美國下這麼大的重註去控制美國?原因就是在二戰的時候,他們受到了特別嚴厲的懲罰和壓迫。猶太人覺得特別的不安全,然後他們就發現,如果要想安全,必須得跟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捆綁在一起,所以他們在美國投入了重註來經營美國。

 

 

 

猶太人為什麼會這麼傑出呢?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聰明的人呢?後來真的有學者去研究猶太人的智商,發現猶太人的智商真的比其他人會高一點點。但是這個研究結果猶太人不承認,為什麼?因為這是人種論。猶太人認為說,我們的人種跟別的人種沒有任何差別,我們就是因為自己愛學習,勤奮。事實上就是差這麼一點點的智商,也真的沒法決定這個人真的就成功,因為人和人之間智商的差別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成功與否跟智商關系不大。

 

 

 

那麼猶太人最重要的成功的秘訣在於他們熱衷教育,為什麼他們熱衷教育呢?你們知道耶路撒冷有一道牆叫哭牆,那個哭牆的歷史是怎麼來的呢?就是當年耶穌誕生的時候,希律王為了不讓耶穌將來顛覆他的政權,就要殺掉這個城裡所有的孩子。然後引發了猶太人的不滿,開始互相暴動。這時候羅馬士兵進入耶路撒冷城,進來之後就屠殺了大量的猶太人。然後那個牆一到晚上就會哭泣,流下眼淚來,所以就成為了猶太人的哭牆。他們每次去那就趴在牆上要哭一會兒。

 

 

 

你知道在哭牆的旁邊,很多人去哭的時候都會放上一張桌子,哭完之後大家坐在那個桌子上開始辯論經文,開始辯論關於宗教的很多議題。猶太教和基督教是有著根本的區別的,就在於猶太教並不承認耶穌是救世主。上帝是一樣的,但是上帝是把這個啟示給到了耶穌和摩西,猶太教更加承認的是摩西五經。這就是猶太教和基督教一個最根本的分歧,也就是基督教為什麼一直不喜歡猶太人的原因。因為他們認為是猶太人出賣了耶穌。但事實上猶太人自己解釋說,耶穌的死跟猶太人沒有任何的關系。所以仇恨從那個時候,2000多年前就一直延續到今天,因此猶太人在整個人類發展的歷史上遭到了無數次洗劫。

 

 

 

就比如說十字軍東徵,十字軍東徵的目的根本不是為了去殺猶太人。因為伊斯蘭教在東方開始崛起,迫害了東方的基督教的兄弟。所以教皇號召說,走吧,咱們一塊為了宗教,我們去十字軍東徵。結果到了耶路撒冷以後,這些人進了城首先沒有去針對他們的敵人,而是先殺猶太人,你說猶太人倒霉不倒霉。他們殺了大量的猶太人,然後血流成河,這就是雙方仇恨的種子。

 

 

 

一直到二戰的時候,希特勒為什麼會針對猶太人下這樣的毒手?也是因為藉助了長久以來的怨恨。在奧斯汀集中營的門口竟然掛著一個標語叫作“不勞動者不得食”,那這個標語是針對誰的呢?就是針對猶太人。為什麼呢?因為基督教里邊有要求,說賺錢可以,但你不能夠放高利貸。基督教的人就不愛從事銀行業,因為他們有一個教義,就是如果富人能上天堂,就好像駱駝過針眼。尤其是用錢掙錢這件事,在基督教看來是特別不道德的一件事,所以他們不愛辦銀行,不愛搞高利貸這些東西。

 

 

 

猶太人沒有這樣的約束,所以猶太人在二戰以前幾乎壟斷了歐洲的財富。現在你會看到,我們很多企業乾來乾去,你發現都在給銀行打工,因為從銀行那借錢的那個利息就剛好跟你的利潤差不多。所以歐洲的這些基督徒會發現說,我們這麼費勁賺了很多錢,都被猶太人給賺走了。所以他們就非常生氣,然後經濟不景氣,希特勒就利用了這樣一個仇恨的情節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來針對猶太人。因此猶太人在歷史上被不斷地洗劫,被不斷地屠殺,這種極度的不安全感讓猶太人感覺到說財富是沒用的,因為財富很有可能被剝奪掉。

 

 

 

所以猶太人的辦法是無論走到哪都要帶著書,只要有書,只要有智慧,因為智慧是沒法從大腦當中被剝奪掉。所以他們把錢就投資在了孩子的學習上,讓孩子能夠變得更加聰明,他們重視教育,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我在觀察猶太人的學習特徵的時候,我發現一個非常重要的不同點就在於安息日。猶太人的教育當中有安息日,到周五下午大家就都回家,絕對不會工作,不允許工作。回家以後要求全家人一定要在一起吃飯、喝酒、聊天,很開心。爸爸在安息日這一天要跟每一個孩子談話,這就是父親在家庭教育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你說我是單親家庭怎麼辦呢?單親家庭也會有男性的家庭的長輩,比如說爺爺或者是外公、叔叔、舅舅這樣的人。這個人會跟孩子進行一對一的談話來瞭解這個孩子最近學習的狀況,然後問問他有什麼困難。

 

 

 

猶太的家庭從來不會逼迫孩子學習,他們認為一個孩子的學習成績跟睡眠時間掛鉤,就是他有足夠的睡眠時間,睡眠時間足夠長,這個孩子才能夠學習得更好。然後孩子的成績還跟他在課堂上的活躍度相關。所以他們會要求每一個孩子說,如果上課的時候有什麼地方聽不懂,你一定要問。在猶太的學校里邊沒有一間安靜的教室,所有的教室里邊全都是這樣,一個勁地吵,一個勁吵,為什麼呢?老師的辦法就是佈置一個題目下去,大家吵,兩三個人一組,就不停地吵,不停地吵。所以這是一種完全反轉課堂式的教學方法,使得這些孩子都極度地擁有探索知識的欲望。因為他們希望在辯論當中能夠獲勝,他們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更加的出眾。

 

 

 

所以猶太的小孩為什麼能夠這麼自由的,不去針對什麼考試做題海戰術或者怎麼樣?原因是在以色列沒有所謂的高考。它不像我們前面講的東亞的這些國家,它都有一個高考在那,所以你就需要針對這個高考做充分的準備。以色列沒有,因此以色列的孩子們可以開放地探索。他可以學自己想學的東西,老師也可以教自己想教的東西,因此大家都很輕松。

 

 

 

以色列的孩子在上完高中以後,他們是不參加高考的,為什麼呢?要去服兵役,三年兵役,而且男女都得去。因為以色列能夠當兵的人太少,他們周圍都是強敵環飼,所以他們要保護自己的國家,也確實需要全民服兵役。他們的孩子,無論男女都進兵營服兵役。以色列的軍隊戰鬥力是很強的,你要知道當年他能夠在中東那樣的地方生存下來。那麼多中東阿拉伯國家都想要消滅他,但是他能夠把他們全部打退,這個國家的戰鬥力是非常強的。

 

 

 

早在2000多年前羅馬人去進攻耶路撒冷的時候,耶路撒冷的人就退守到了馬薩達要塞。這個馬薩達要塞是希律王給自己建的,結果建完了之後還沒用他就死了。猶太人就把馬薩達要塞作為自己的一個陣地跟羅馬人對質。當時只有960個馬薩達要塞的猶太戰士,對抗的是15000名羅馬士兵。他們在那個地方整整堅持了兩年的時間,900多個人對15000人,堅持兩年多的時間。

 

 

 

後來羅馬人怎麼辦呢?羅馬人就把大量的猶太俘虜拿過來,讓猶太俘虜往前走,就是你要想殺,你就先殺你們自己國家的人。後來這個猶太人說不行,不能殺自己的兄弟,怎麼辦?他們決定自殺。但是猶太教義里邊又不允許自殺,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就抽簽,拿出一個東西來抽。抽到可以殺人的簽的那個人,這個人把周圍所有的人全部殺死,殺死之後剩他自己一個人自殺。那麼只有他一個人犯罪,然後其他的人都可以上天堂了。

 

 

 

這個我覺得太殘酷了。而這些抽簽的石頭什麼的都還保留著,都在他們的博物館里邊。最後從馬薩達要塞走出來的只有五個小孩和兩個女人,這就是猶太民族。他們是非常血性,並且打仗也是非常勇敢的,所以他們的孩子高中畢業以後都去服兵役。

 

 

 

三年兵役服完了,你說該上大學了吧?還不,為什麼呢?政府會給這些孩子發大量的補貼。因為他們的軍隊很有錢,孩子們三年兵役服完手裡邊都有一大筆錢,然後請他們去環游世界。這些孩子拿著這個錢開始環游世界,中國跑一跑,上海、北京看一看。然後日本、韓國,整個一圈跑完。環游玩了世界這一年以後,再決定你要上哪所大學。

 

 

 

各位你想想看,這時候這個孩子上大學的目的和我們這些懵懵懂懂的就被家長推到了大學里的人是完全不一樣的。為什麼他們在成名的名校能夠占有那麼高的比例?因為他們想清楚了,他們知道自己上學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再加上他們之前受過了那麼多的創意型的教育,他們的教育當中沒有受到任何的束縛和傷害。所以他是懷抱著對整個世界的探索精神、好奇心和自己的理想來選擇自己的專業和大學的。這就是為什麼人家愛學習並且容易成為科學家,容易獲得諾貝爾獎的原因。

 

 

 

我每次講到這,我就覺得真應該給中國的家長提個醒。就是我們覺得我們的孩子千萬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什麼叫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就恨不得別人六歲上學,我們五歲半我就上。我們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夠早一點上學,到八月二十幾號剖腹產,然後趕緊讓這孩子上學。他的目的就是為了不要拖到九月一號以後,那時候他就晚了半年,我們太著急了。事實上人生是一場長跑,人家給你留了四年的時間讓你好好地思考人生,沒有觀過世界你哪來的世界觀呢?以色列人還給你環游世界的這個機會,然後再來決定要上什麼樣的大學。

 

 

 

各位,有沒有可能給我們一些借鑒,讓孩子休息一年,帶著孩子去瞭解一下這個世界。等這個孩子真的對這個世界燃起了熱情的時候,他就能夠把自己經營得更好。所以我覺得以色列的教育是特別值得我們詳細地研究的。

 

 

 

當然猶太人還有一個成功的秘訣,就是他們的團結。當年二戰以後,很多猶太人不是逃到美國去嗎?當地的猶太人會給所有來的猶太人提供幫助。但是他們的幫助是有條件的,只給三次機會。就是你來這混得不好,我們的猶太組織會給你這個新來的人三次機會。當然猶太人很聰明,三次之內基本上都能夠站得住腳了。基本上有的人一次機會就已經站得住腳了,但是他們的這個組織是非常抱團的。

 

 

 

我們北京也有2000多萬人,上海有2000多萬人,其實跟猶太的這人口都差不多。我們有沒有想過說,如果到國外去混了,凡是北京來的人,我們都給他三次機會來幫助他?沒有,我們很多時候是在跟自己的同胞競爭。所以這是猶太教育的特徵。

 

 

 

甚至這個節目組還去到了非洲,我們都認為非洲人不學習,非洲的文盲比例在全世界最高。但是在非洲,有一個地方的人學習是非常認真的。那很有意思,他們是黑皮膚的猶太人。就是當年他們也是猶太人,他們的基因當中甚至還有猶太人的基因,這個是經過檢測的。這些人在非洲就跟別的非洲人完全不一樣,他們特別要求孩子不斷地學習,然後考上最好的大學等等。這一塊我們就不多講了。

 

 

 

接下來去到了法國,法國這個國家的教育最大的特點是,法國高考當中占分最高的學科是哲學。這個你想不到了,就是在法國發生了任何一個大事之後,報社首先是邀請哲學家來寫評論。就是我們這兒發表評論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知道分子”,都是一些能擺活的人,隨便講點社評,在電視上都可以隨便做評論,深度不夠。法國人是請哲學家來寫社評,因為法國人最喜歡研究這背後所代表的哲學問題。

 

 

 

在法國的高考當中,也就是他們在選擇法國這些能夠上到所謂最好的學校的學生的時候,他們問什麼問題呢?比如說我們可以否定非常明確的內容嗎?聽都聽不懂。可以劃定正常與不正常事物的界限嗎?如果沒有神,一切都會得到允許嗎?有沒有與事實相反的真相?這就是他們的高考題目,這是純哲學的範疇。

 

 

 

所以法國的小孩在平常下了課以後,他們騎著自行車會飛奔到一個咖啡館,不要以為他去喝咖啡,他是去那和哲學老師進行討論。哲學老師會喜歡帶著一群孩子坐在咖啡館里邊討論哲學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出具備哲學思維的年輕人。這就是為什麼法國人那麼傲慢?他覺得美國的教育實在是沒有任何深度可言,因為他們不談哲學。而在法國他們核心的考試竟然是這個,也很有趣。

 

 

 

這個節目組去到了一個另類的學校叫埃克塞特學院,埃克塞特學院是扎克伯格的母校,扎克伯格高中就在那上。這個學院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教學方法叫作“哈克尼斯圓桌”。1931年的時候,一個老石油大亨叫哈克尼斯,他來到這個埃克塞特學院,他說我可以給你們捐很多的錢,但是條件是什麼呢?你們必須給我發明一種新的教學方式,我覺得現在的教育糟透了。

 

 

 

這個特別像我們現在的企業家,我們現在也應該有企業家做這樣的事情。你看咱們現在很多企業家在學校里邊捐樓捐什麼,他都不是為了教育。他是為了能夠把自己的名字寫在那個大樓上,他是為了能夠品牌宣傳。

 

 

 

但是像哈克尼斯這種辦法,它既讓自己千古留名,同時還推動了教育的進步。他的要求不是蓋一幢大樓,他的要求是我給你錢,但是你得給我創造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所以在埃克塞特學院,他們就做了這個圓桌,所有的課程都是在圓桌上進行的。這一個圓桌基本上12個孩子,包括音樂,包括美術,包括數學,這些課程全都是在圓桌上進行教育。

 

 

 

圓桌教育的好處就是人人都可以發言,每個人都可以參與討論,所以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基本上不會做更多的內容性的說明,而是要求學員做報告並且相互辯論,相互探討問題,用這樣的方法培養出了大量的名校的學生。就是這種反轉式教學的方法,其實並不影響這些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學習成績很好的,像扎格伯格這樣能夠考上哈佛大學的人,這種並不矛盾。

 

 

 

所以在教育裡面有特別多可以探索的東西。因此我希望大家可以考慮一下,有沒有可能在我們的學校或者在我們線下活動的時候,我們做一個哈克尼斯圓桌,大家在圓桌上一塊來討論問題。

 

 

 

然後從美國去了英國,在英國最典型的學校就是牛津大學。我在這兒預告一下,就是我最近看了一本牛津大學的教授寫的書,我覺得相當震撼,這本歷史書叫《絲綢之路》。這本書看完之後你才能夠知道說,整個世界原來是這麼來的。整個世界除了絲綢之路的兩端,除了我們中國和那邊的波斯帝國之外,剩下的國家大部分都是在絲綢之路的貿易過程當中誕生。這就是整個世界形成格局的一個過程,特別令人心潮澎湃。所以牛津真的是一個了不起的地方,回頭我們會講這本書。

 

 

 

這個牛津大學的教育最典型的特徵是1對1的導師制,你想多奢侈,從本科生開始就是1對1的導師制。大一、大二的時候是1對2,就是一個導師帶兩個學生,到了大三就變成1對1。學校里邊也有公開的講座,但是你會發現很多學生不去上這些公開的講座,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覺得凡是在講座當中能夠聽到的東西,我在谷歌上都能夠搜的到,我自己學一下,我都能夠看得到。我看到這個我就覺得精英真可怕,這就是精英。就是真正精英的孩子根本不需要你教他,你只要讓他知道自己是個精英,給他一個方向他就去學了,他就能夠學得很好。

 

 

 

毛主席當年在北京大學圖書館當管理員的時候,我相信他沒有浪費自己的時間。因為他認為自己對這個國家有責任感,所以他就會大量學習。

 

 

 

所以牛津的這些孩子們不願意參加一些大型的課程,但是他們特別謹小慎微地對待跟教授的談話。因為教授太強了,每一個教授都是這個領域里邊國際頂級的專家,然後他們親自帶這些本科生。他們的辦法是先佈置一個題目,二話不說把論文給我寫了,三天之內完成一篇論文。完成論文之後拿著論文來見教授,教授就開始盤問你,就針對這個論文的內容開始不斷地盤問,每次都問的這些學生汗如雨下,這就是牛津的教學方法。所以每一個學生為了能夠對待這些教授的高水平盤問,都會做認真細致地準備,所以他們能夠培養出很多的科學家。這個名單也是特別長的,除了大量的科學家之外,他們還有26位首相,培養出來26位首相,47位諾貝爾獎得主以及19位國家元首,就包括柯林頓也是從牛津大學畢業的。

 

 

 

在牛津大學還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活動,就是他們的晚餐。牛津大學到現在,他們的晚餐都是要著正裝去吃飯,也就是每個學生到了晚上都要穿上正裝去參加那種正式的晚餐,而且有人幫他們上菜的那種。你能夠想象那種貴族,坐一個大長條桌,在那互相聊天,所以那個環境相當的優雅。而那個飯也不貴,摺合人民幣20塊錢一份。這就是一個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名校所傳承下來的文化,它為什麼要讓這些人那麼紳士地坐在一塊吃晚餐呢?不僅僅是為了訓練他們的社交禮儀,而是讓跨學科的人能夠進行社交。因為他們認為只有有了跨學科的交流,這個人才能夠成為一個真正能夠解決問題、融會貫通的、復合型的人才。

 

 

 

所以聽到這兒,有沒有找到自己選中的教育方式?我相信很多人心裡會想說,我的孩子將來應該送去牛津還是應該送去美國,還是應該送去以色列。我覺得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怎麼把中國搞得更好,怎麼樣讓中國的教育發生一點點的變化,無論從小學、初中、高中還是真正的大學教育,能夠有一些反轉課堂的方式,能夠有一些讓孩子節奏稍微放慢一點的這個過程。讓孩子想清楚,調動他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他自己來探索而不是強迫他去探索的這麼一個變化。

 

 

 

這本書不完全是作者流水賬的記錄,在最後,他做了一個對比。他說東方跟西方經過這麼一圈跑下來以後,他們就發現東方人學習更多是為家人,西方人學習更多的為自己,這是一個家族文化和個人文化的區別。然後東方是水稻文化,西方是小麥文化。各位知道水稻文化跟小麥文化的區別是什麼?小麥只要種下去,基本上不用太費勁地管它了。水稻種起來非常的累,水稻得不斷地乾活,不斷地乾活。所以東方人會容易比西方人變得勤奮,因為我們從農業社會時候養成的工作習慣就不一樣。

 

 

 

然後第三個說,東方人通過鞭策子女來推動他進步,西方人喜歡通過贊美和鼓勵子女讓他進步。東方人看重的是團隊的融合,西方人看重的是孩子要與眾不同。東方人擅長背誦,西方人擅長提問。東方人更註重自己內心的感覺,而西方人更註重在討論當中獲得優勢。然後東方人學習的過程當中要不斷地學會妥協,而西方人學習的過程當中要不斷地學會爭論。這就是東方和西方在教育上一些本質上的差別。

 

 

 

最後我希望把這本書里邊我特別喜歡的一句叔本華的話拿出來作為結尾,叔本華說天才和普通人的區別是什麼?就是天才跟普通人都學習,但是天才跟普通人的區別是什麼呢?普通人把學習當作一種手段,當作自己謀生的過程,當作自己能夠解決衣、食、住、行問題的必然的過程。而天才把學習本身就當做是一種樂趣,他就在學習當中已經完善了自己的人生。這就是天才和普通人最根本的區別。

 

 

 

我希望大家通過這本書,除了開闊眼界之外,能夠理解到真正的教育的本質是我們自己成為一個更完美的我,而不是去趨同於某一個目標,然後達成一個物質上的追求。這時候你才會發現學習本身帶來的動力是足夠強大的。謝謝大家!

 

 

 

 

 

arrow
arrow

    蘇小凱分享知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